中文互联网的抽象始祖 李赣 对抽象文化的定义非常简单:“生活的久了,变得不正常,这便是抽象。”而关于答辩文化,则是由一位名叫孙国帅的替身演员(吴京)引发的互联网潮流,其所创作的正能量短视频因为和论文答辩一样强调正能量而被称为答辩,声同“大便”,包含贬义。这两种在互联网流行的文化,我的看法是答辩文化其实是抽象文化的一个子类。那么要了解这两种文化,我们首先要探究什么是抽象。就我的看法,抽象的定义是:网友想要讽刺一种社会现象,但是碍于中文互联网有一向排斥异己、不容许有其他声音存在的风气,所以将语言模糊化、怪异化,通过各种具体的语句来表现本质的、共同的讽刺内核,兼具讽刺社会现象与规避他人攻击的效果。例如答辩文化,便是网友对于过度强调“正能量”却不真正去做的虚伪所做的讽刺,在这个基础上,又经历了含义的丰富发展,逐渐变成了烂、糟糕的代名词。抽象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中文互联网这个大环境,在信息如此纷繁复杂的今天,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十分迅速,怪诞的语句势必会越来越多。最后,我想说,答辩可爱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