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快来参考毕业论文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营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王小丹,刘珊,徐海滨,严卫星. 重组人乳铁蛋白对缺铁性贫血大鼠铁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J]. 卫生研究. 2012(01)
[2]邬向东,李平华,陈如圣,全炳昭,罗军荣. 牛初乳中乳铁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1(01)
[3]高东雁. 丹参酚酸磷脂复合物及其自乳化给药系统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4]雷激,张明秋,张勇,黄承钰,白琳.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面粉锌生物利用率[J]. 食品科学. 2011(01)
[5]哈卓,赵丽丽,于晓旭,宗晓淋,毛雅元,张健,李一经,葛俊伟,乔薪瑗,唐丽杰. 重组猪乳铁蛋白N端的高效表达及抑菌活性检测[J]. 生物工程学报. 2010(04)
[6]张明秋,王康宁,雷激,岳向峰,谢传晓,黄承钰.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铁生物强化玉米铁生物利用率[J]. 营养学报. 2009(06)
[7]陈历俊,姜铁民编着.乳铁蛋白生物功能及基因表达[M]. 科学出版社, 2007
[8]缪明星,袁玉国,安礼友,赵俊辉,柏亚军,郭磊,成勇. 转基因小鼠乳汁中重组人乳铁蛋白的提取与抗菌活性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03)
[9]杨鹏华,倪凤娥. 常乳中牛乳铁蛋白的纯化及抗菌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10]雷激,黄承钰,张勇,张明秋,白琳.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方法评价富铁小麦生物利用率[J]. 卫生研究. 2009(02)
[11]雷激,张明秋,黄承钰,白琳,何中虎. 用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观察维生素C和柠檬酸对铁生物利用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10)
[12]胡宏伟. 国民健康公平程度测量、因素分析与保障体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13]崔淑霞. 长春西汀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及其固体化制剂的设计与评价[D]. 沈阳药科大学 2009
[1]陈晓兰,刘文,张永萍,缪艳燕,刘毅. 开设相关选修课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饮食行为影响的调查报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04)
[2]蓝蕾,邱霞,刘剑英. 军队在职干部营养KAP与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 2014(06)
[3]周海秋.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的可行性研究[D]. 吉林大学 2009
[4]牛洁. 不同山药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定[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5]路宗志. 古代食物本草性能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6]卢化柱,蒋淼,朱红云. 几部重要食物本草文献概述[J]. 中药与临床. 2013(05)
[7]刘旭辉,吴承艳,金泰慜. 清代石成金《食鉴本草》考略[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8]王峥,孙皎,韩维嘉,白姣姣,贺敏霞,陈丽榕,李敏.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膳食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14(03)
[9]宋学岐,刘海青. 黑木耳对中老年疗养员高脂血症的干预效果[J]. 实用医药杂志. 2014(05)
[10]聂翠芳. 1661名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D]. 青岛大学 2010
[11]董少凤. 东营市农村居民对甲型流感的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山东大学 2010
[12]周巧玲. 西部农村养老问题及模式选择研究[D]. 兰州大学 2010
[13]申润喜. 《太平圣惠方》食疗方剂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14]朱丽瑶. 《本草品汇精要》食物文献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15]王攀. 古代抗疲劳食物文献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16]白克江同志. 古代本草中食物功效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17]闫雪. 中医药认知度现场调查及睡眠网络调查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
[18]匡玉宝,梁意引,梁海东,陈榕,黄英河,李霞. 慢性荨麻疹忌食疗法与食物不耐受IgG水平的研究[J]. 现代医院. 2014(05)
[19]夏循礼. 黄宫绣《本草求真》食物基原本草药物研究[J]. 中医研究. 2014(02)
[20]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潘佩光,张晓静,林青梅. 姜醋食疗防治产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 2014(04)
[21]张迪. 对中医院肿瘤患者食疗行为及饮食知识需求的调查结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02)
[1]涂嫒茜. 历代明目类食药文献的研究与应用[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2]王琦,朱燕波,薛禾生,李稍. 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03)
[3]陆志平,李媛媛,魏方方,施诚.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中医专家系统[J]. 医学信息. 2004(08)
[4]玛丽亚. 中国烹饪文化中的传统中医食疗[D]. 浙江大学 2012
[5]田卫卫. 社区居民对传统中医营养学认知、态度及行为调查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6]李婧. 基于体质调理的`食疗咨询系统设计研究[D]. 中南大学 2014
[7]任洁. 马齿苋调节血糖作用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8]王宝丽. 中医药膳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理论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9]卢化柱. 《随园食单》中的药物-药食同源的个案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10]蔡自兴,(美)约翰·德尔金(JohnDurkin),龚涛编着.高级专家系统[M]. 科学出版社, 2005
[11](美)CraigLarman着,姚淑珍,李虎等译.UML和模式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2]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3]曹艳辉. 古代中医外科食疗方剂的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14]谢晓方,姜震. 一种结合CLIPS和VC++开发专家系统的方法[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4(12)
[15]吴海桥,刘毅,丁运亮,张祥伟.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知识库的建立[J]. 微型电脑应用. 2001(11)
[16]石添香. 基于特征图谱技术的五种药膳质量控制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7]刘杰. 2型糖尿病中医特色饮食管理初探[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8]李静娴. 饮食疗法对痰湿体质高脂血症患者作用的研究[D].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19]赵星星. 《医学衷中参西录》食疗思想研究[D]. 扬州大学 2013
[20]杨连初. 从网上医疗谈中医专家系统[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02)
[21]崔冬华,赵耀原. 中医儿科专家系统建造[J].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5(04)
[22]马静,王冠雪. 重视对中医专家系统的评价[J]. 北京中医. 1995(03)
中医在美容保健的应用 中医美容保健是中医美容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它强调对损容性疾病和美容缺陷的预防,还重视内、外调治相结合,在内通过中药内服或是食疗的方法调整人的阴阳气血,扶助正气,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且延缓衰老,在外施用外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固密肌腠,防止外邪入侵,或调整局部气血或美化局部。根据美容保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中药、饮食、按摩、气功、针灸等多种方法。 1 中医美容保健方法及临床应用 1.1 中药美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内服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之类药物整体调理人的阴阳、气血、脏腑,进而达到抗衰驻颜目的,以整体健康来保证局部之美,同时外用中药或中药化妆品,直接作用于体表,以达到祛斑除皱、养颜驻容、延缓肌肤老化的作用。内、外同用使脏腑阴阳平衡、经络气血调和,进而提高生理功能达到美容保健的目的。朱晓薇等选用白芷、丹参、川芎、大黄四味药制成养肤洁肤保健涂膜剂,治疗痤疮总有效率达%。李刚玉用祛斑汤药物(组成为柴胡12g,白芍12g,香附12g,川芎15g,益母草18g,泽兰10g,浮萍10g,白芷12g,白鲜皮12g,当归10g,合欢皮10g)治疗黄褐斑45例,治愈、好转率达%。贾丽亚采用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21例,药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羌活、防风各10g,细辛4g。制成霜剂用做面部按摩,每周2次,6次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达%。 1.2 药膳美容:食膳美容之理根于“药食同源”,它是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在食物中加入药食两用的中药,以治疗和预防碍容性疾病并强身驻颜的一种中医美容保健方法。食膳因存在味美、色美、形美、天然、无毒、无副作用、无药物偏胜之弊、易于接受又能保护胃气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美容药膳的配制和剂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以食物和药物熔于一炉,既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又具有食物性和味淡、可口宜人、兼补脾胃的特长。如《宫廷美容长寿方》的“山药粥”为行之有效的美容药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美容药膳的各种药物或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微量元素、蛋白质类等营养成分,且这些成分大多数为天然结合状态,更有利于调节或补充人体各种营养成分的失衡或缺乏,从而达到美容保健的目的。 1.3 针灸美容:采用针刺、艾灸等各种方法疏经活络、消肿散结、调理气血,调整各脏腑组织的功能从而达到养颜美容保健的目的,是中医美容保健的重要方法。针灸美容方法对酒渣鼻、面部皱纹、斑秃、肥胖、面部色斑等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能增加肌肉弹性,消除眼角处的鱼尾纹和额头的皱纹,又可除去色素斑和暗疮,且它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故引起国内、外美容界的极大关注。皮肤针扣刺腿部三阴经的皮部区域可防治面部皱纹;脾肾阳虚型黧黑斑选用附子隔神阙穴灸之。沈明瑛等采用大椎及双侧合谷穴刺络拔罐配合三棱针耳穴(耳尖、肺、内分泌、肾上腺)放血治疗48例痤疮患者,总有效率达100%。魏波等用散刺法治疗痤疮120例,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者105例(占%),显效15例(占%),总有效率为100%。 1.4 按摩美容:属外治范畴,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采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头、面及全身,一方面通过经络系统调节脏腑功能,一方面通过体表局部的物理效应达到美容保健及治疗的作用,具有舒经活络、活血化瘀、调和阴阳的作用。现代医学表明,按摩可以使皮肤组胺分泌增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循环,使皮肤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功能增加,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营养肌肤、延缓皮肤衰老、美化容颜的目的。按摩擅长于泽颜、除皱、疏导气血,如《千金翼方》的“彭祖浴面法”能使面部气血流通,又除面上色素,令人面光泽。在面部口周、眼周等处按摩可达到防皱除皱的作用,目前已经有很多损容性疾病和美容缺陷能通过按摩法得到治疗及矫正,如黧黑斑、油风、肥胖症等。按摩疗法具有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无副作用、防治结合的特点,易被人接受。胥秀琴探索总结了一套穴位美容按摩的方法,在临床美白嫩肤、祛斑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苏彦林等。推拿治疗面部黄褐斑26例,经1~2个疗程(每个疗程12天)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9例,好转7例,有效率达100%。 1.5 气功美容:通过调形(动作)、调神(意念)、调息(呼吸)的调练,使人消除紧张状态,达到平心静气,锻炼精、气、神,调整人体内部的机能状态,避免情绪刺激对人体脏腑气血及面容的影响,是达到治病强身、养颜驻容目的的一种自我整体修炼方法。其特点是易学易用,适用范围广。常用的美容气功有驻颜功、明目功、健美减肥功等,通过修炼可达到驻颜、明目、健美及减肥等作用。 2 中医美容保健临床应用的优势 中医美容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书中已有大量关于药物美容、针灸美容、气功美容、食物美容的记载,为中医美容保健方法在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医美容保健从整体出发,既注重从内疏通经络、补益气血、调节脏腑、调节情志,又注重外部用药及局部手法来祛除疾病及保健皮肤。从根本上保证机体的健康,达到自然美的目的,因此其疗效确切、持久,它是经过无数医学家、美容专家的反复实践、筛选,去粗取精,才得以流传下来的精华,因此其安全可靠。中医美容保健也十分重视对损容性疾病和美容缺陷的预防,它强调治未病,主张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如:痤疮是损容性皮肤疾病,年轻男女进入青春期好发,若能在此期间合理运用中医美容保健方法,注意内外调理,既注重饮食、情志的调整,又注意保持面部皮肤清洁,同时适当配合中药、针灸等,就可能有效预防痤疮的发生。 中医美容保健以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优势在医学美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方法有效地预防或延缓人的衰老,使人们保持健康基础状态下的美丽,因此逐渐得到众人的青睐,显示出它强大的魅力。
药食同源的概述“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的理论来源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中药与食物的关系中药与食物的关系是――药食同源。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知道了中药和饮食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药食同源的说法了。中药与食物的共同点: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它们的不同点是: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亚于中药的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坚持下去,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药食同源示例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医药与饮食属同一个起源。实际上,饮食的出现,比医药要早得多,因为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代谢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通过讲究饮食,使某些疾病得到医治,而逐渐形成了药膳食疗学。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为了达到健康之道,除了须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调整外,饮食的调整也可达到养生目的,中国千年来的生活体验,经历了「神农本草经」,「食疗本草」甚至「本草纲目」等,已经将食物及医药溶成一体,演化出「药食同源」之文化,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首重预防,而预防之道在于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因此食疗须求其所宜,其所忌,且中医治病相当重视「对证下药」,所以在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食补前应先了解体质,才不至选择偏差太多,反而失去其意义。如何认识体质,从生活表现上可以有个大概了解,一般可分成三类体质(1)寒热证体质:热证体质会有紧张,兴奋,亢进,炎症,充血等症状,日常生活上比较有口渴,喜欢冷饮,尿量少且呈黄赤颜色,便秘等表现,且精神容易呈现兴奋状态;而寒证体质则是弛缓,萎缩,衰退,无力,贫血等症状,日常生活上口比较不渴且喜欢热饮,尿量多呈颜色清淡,女性生理周期较慢等表现,精神上较没力的状态。(2)实虚证体质:实证体质的人中气十足,讲话有力,体力充沛,无汗且容易便秘;而虚证体质的人讲话时就较无力,体力虚弱,有自汗的现象,肠胃容易有下痢症状且脸色较苍白。(3)燥湿证体质:燥性体质的人体内水分较不足,容易口渴,乾咳,便秘,女性则月经较少;湿性体质的人则是体内水分过多,容易有血压高,浮肿,腹鸣,痰多或下痢等症状表现。了解体质后接着须知道药(食)物的性质,才能对证下药(食)物,因应体质上之寒热,虚实,所以药(食)物也分成(1)补泻性质:补性的药(食)物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增加元气,适合虚弱体质者食用,而实证体质者服用则反易造成便秘,汗排不出,病毒积存於体内,引起高血压,发炎,中毒等不良症状;泻性药(食)物则可协助将病毒由体内排出之作用,可改善实证体质者之便秘,充血,发炎等症状,而体质虚弱者则可能会因食用过多而造成下痢,身体更虚弱,降低对病毒之抵抗力。(2)温凉性质:温性药(食)物可以使身体产生热能,增加活力,改善其已衰退,萎缩,贫血之身体机能,若热性体质者食用则会产生兴奋过度或机能亢进,而造成失眠,红肿,充血,便秘之情形;而凉性药(食)物则可使精神有镇静效果,身体有清凉及消炎之作用,可以改善已呈亢进之机能,炎症,兴奋性,充血性,消除不眠,肿胀,炎症等症状,若寒性体质者过度食用则会使冷症及贫血之症状更严重。日常食用蔬果中,温性食物如韭菜,葱,大蒜,辣椒,姜,胡椒等辛辣调味料,南瓜,大头菜,荔枝,番石榴,木瓜等,凉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白菜,空心菜,番茄,萝卜,丝瓜,苦瓜,黄瓜,海带,西瓜等,平时可以选择适合之蔬果适量食用,但仍须注意就营养学观点而言,任何一种食物不宜过度或缺乏。1-1 蔬菜类1-1-1 根茎类(1)马铃薯马铃薯又称为洋芋,地瓜,为茄科植物马薯的块茎,原产在南美洲的智利,秘鲁,现在世界各地都已普遍种植,主要在夏,秋季采收,可当成主食亦可当成蔬菜。马铃薯性味甘平,具有益气健脾,消炎解毒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痛,习惯性便秘和皮肤湿疹等症。可用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痛,习惯性便秘,恶心反胃和皮肤湿疹等症。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磷,铁,无机盐,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食用马铃薯时需注意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平时含量极微,一旦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会急剧增高,这是有毒的生物碱,不慎食入时会造成人体中毒,因此发芽或溃烂的马铃薯不可食用。(2)番薯番薯又称红薯,白薯,地瓜,山芋,红苕,番薯,金薯,甜薯,为旋花科植物甘薯的块根。甘薯的原产地为美洲,明代时由福建长乐县一位陈振龙华侨在吕宋(现菲律宾)发现,甘薯味美适口,且产量极高,是一种很好的粮食作物,而加以移植回中国。蕃薯性味甘平,具有补脾胃,养心神,消疮肿的功能,可用于痢疾,湿热,黄疸症,遗精,淋毒,血虚,月经失调,酒积热泻,小儿疳积之治疗。在民间,常用利用甘薯治疗湿疹,毒虫叮咬,夜盲等症。蕃薯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无机盐,脂肪,维生素A,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蕃薯品种很多,一般可区分为食用根茎部及食用茎叶部两种。食用时需注意甘薯在胃中会产酸,因此胃溃疡及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食用。有过敏体质的人生食甘薯后,可能会引起皮肤潮红,出疹骚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发烧,甚至昏迷等全身症状,因此过敏体质的人需注意。而带有黑斑的甘薯可使人中毒,其毒性是由黑斑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是高温蒸,煮,烤均不易使之破坏,误吃生熟黑斑甘薯后,中毒病症为: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体温升高,甚至死亡。(3)大蒜大蒜又称葫蒜,葫,大豆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性味温辛,具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等功效,可用以治疗腹泻,吐血,水肿等疾病,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抗癌作用,蒜辣素则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大蒜油能降低血脂,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是有益的。大蒜含有蛋白质,脂防,糖,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矿物质之营养成分。食用大蒜时需注意全身发热,晚上睡不好的人(尤其更年期的障碍明显的妇女,大手术后或大量失血的人)以及目,口,齿,喉,舌诸热病后均忌食。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或慢性胃炎的人,最好不吃,因大蒜可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增多。食用后,若觉得胃部发热,口渴则表示已经服用过量,应减少服用量或乾脆不吃。1-1-2 叶菜类(1)小白菜小白菜又称青菜,长梗菜,鸡毛菜,油白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青菜的幼株茎叶。小白菜性味甘平,微寒,具有清热解烦,利尿解毒等功效,可用以治疗便秘,消化道溃疡出血等疾病,内含矿物质能够促进骨胳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菸碱酸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而大量的粗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帮助消化,保持大便通畅。所含营养成分除了有丰富的矿物质,胡萝卜素,菸碱酸外,另外也有丰富的维生素,糖,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因为小白菜性微寒,对於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亦不宜冷食,而炒,熬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失营养。(2)甘蓝菜甘蓝菜又称高丽菜,包心菜,卷心菜,台语叫玻璃菜,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原产于地中海沿岸,14世纪左右传入中国,荷兰人占据时引入本省种植,是世界性蔬菜之一。甘蓝菜主茎粗短,于外叶长约10片左右,心叶开始由内向外生出,互相卷抱形成叶球状,天气凉冷叶球愈紧抱成扁圆型。甘蓝菜性味甘平,具有益脾和胃,缓急止痛作用,可以治疗上腹账气疼痛,嗜睡,脘腹拘急疼痛等疾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等成分,其中以维生素A最多,并含有少量K1,U,氯,碘等成分,尤其K1及U是抗溃疡因子,因此常食用甘蓝对轻微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有纾解作用,适合任何体质长期食用。另外含有一些硫化物的化学物质,是十字花科蔬菜的特殊成分,具有防癌作用,其中又以甘蓝菜和胡萝葡,花椰菜最著名,并称为防癌的三剑客。1-2 水果类(1)番石榴番石榴又称蓝拔,拔仔,原产于热带美洲,目前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台湾早在200年前便有种植,当时都种植在来种,至1915年起陆续由夏威夷及亚洲地区引入优良品种试种,加上由实生选拔出一些优良品种。目前栽培品种以梨仔拔,泰国拔,二十世纪拔,水晶拔,珍珠拔等品质较优。珍珠拔果实如梨形,丰满不易软化,糖度10~12度,果肉清脆,风味佳,品质优。为桃金娘科番石榴属植物番石榴之果实,性味甘平涩,具有收敛止泻,消炎止血效用,番石榴的叶,果实可治急,慢性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糖尿病人之辅助治疗食品;而鲜叶外用可治跌打扭伤,外伤出血,或痈疮久不愈合。番石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氨基酸等成分。但需注意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及病后体虚便秘者,不可服用。(2)枇杷枇杷古称无夏扇,又称虚桔,因叶形似琵琶而得名。为蔷薇科枇杷属枇杷的成熟果实。枇杷性味甘凉微酸,具有镇咳祛痰,润肺生津,和胃降逆效用,可用于支气管炎,声音嘶哑,口渴咽乾,乾呕少食等疾病。枇杷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B,C,脂肪,蛋白质,钠,钾,铁,磷等成分。但须注意脾虚腹泻者不宜服食,枇杷核仁含有剧毒的氢氰酸,误食会使人中毒。1-3 乾果类(1)栗子栗子又称大栗,板栗,毛栗子,人参果。为壳斗科植物栗子的种仁。栗子性味甘温,具有补肾,强筋骨,活血功能,可以治疗脾虚泄泻,腰膝酸软,腹泻,便血等疾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成分。栗子之鲜品,乾品均供食用。可生食,炒食,煮食,或作菜肴,羹,汤,米粥,糕点等的配料,或炒存性研末服,磨成栗子粉可作糕点,煮糊食之亦佳。但须注意多食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虚湿盛者不宜食用。(2)落花生花生又名长生果,万寿果,落花生,千岁子。为蝶形花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花生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等功效,可用于燥咳,反胃,脚气等疾病,所含脂肪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使肌肤润洁细腻之功用,并含有卵磷质和脑磷脂,这是神经系统所需的重要物质,可使人聪明不健忘,花生衣中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1,B2等物质,对眼病,口唇炎等症均有疗效。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核黄素,卵磷脂,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但须注意潮湿发霉的花生米中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能致肝癌。而花生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一次不能吃的过多,特别是发热,胃肠虚弱及大便溏稀泄泻的人更不宜多吃。1-4 肉类1-4-1 家禽类(1)鸡肉鸡又称烛夜,鸡肉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肉,是一般民众食用最多的肉类之一,目前台湾地区的鸡品种非常多,一般区分成肉鸡,仿土鸡,土鸡等,鸡肉性味甘平,具有补养,健脾胃,强筋骨等功效,适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肺结核,阳痿,胃下垂等症,其他如胃弱,腹泻下痢,糖尿病,产后少乳等都可用鸡肉温补,有利于恢复健康。鸡肉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肉品,而维生素中所含的维生素B12,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消除烦躁不安。鸡中有骨肉之色为乌黑者,即俗称乌骨鸡,治疗功用较强。(2)鸭肉鸭在古书上称为鹜,鸭肉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鸭肉性味甘寒,有滋养身体,益气养神,调胃和中的作用。民间常用鸭肉滋阴补虚,利尿消肿,对於低烧不退,虚弱少食,大便乾燥,水肿不消者尤有补益。鸭肉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维他命B1,B2,糖类等成分。但因鸭肉性寒凉,故如因受寒引起的胃脘痛,腹泻,腰疼,经痛等症的患者均不宜食鸭肉,另如阳虚脾弱,外感未清者,也应忌食。1-4-2 家畜类(1)猪猪肉为猪科动物猪的肉,性味甘咸平,具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之功效,猪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热量大,蛋白质,脂肪丰富,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因此具有长肌肉,润皮肤的作用,并能使毛发光泽。猪肉是中国菜的重要原料,可以做出几百种不同款式的菜肴,是一般民众喜爱的食品。但猪肉含脂防及胆固醇过高,动脉硬化,冠心病,年老体弱者不宜多食。(2)牛牛肉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牛肉性味甘温,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一倍,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健骨之功效。牛肉是低脂肪,它的脂肪含量比猪肉低5倍,而且胆固醇含量低,氨基酸丰富全面,维生素,微量元素也不少,因强身健体功效显著,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也较安全,实为健身食品。但是对患有疥疮湿疹,搔痒者宜慎食。1-4-3 鱼类(1)鲤鱼鲤鱼为鲤鱼科动物。鲤鱼性味甘温,具有安胎,通乳,除湿,利水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咳逆气喘上气,黄疸烦渴,妊娠水肿,胎气不安,乳汁不通。鲤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也多,矿物质,维生素群亦丰富,是一种不易上升胆固醇的健康食品。一般作汤淡食或配上某些中药同服效果更佳。但鲤鱼易有寄生虫济生故不宜生食,对于患有疥疮湿疹,搔痒者不宜食用。(2)鳗鱼鳗鱼为鳗鲡科动物鳗鲡或海鳗的肉,鳗鱼性味甘平,有滋补,补虚损的功能,鳗鱼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质,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A,维他命E,及EPA和DHA等营养素,能提供我们生活所需的营养,另外鳗鱼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DHA有助于改善眼睛视力(如夜盲病及弱视),增强学习力,记忆力,促进脑力大幅提升,并有预防早产的功效,EPA有预防心肌梗塞,预防脑血管栓塞,预防动脉硬化等功能,维生素群具有抗老化,使气色粉嫩,保持青春外貌,可加速灼,烫伤的恢复,供给体内氧气,使身体有耐久力,减轻疲劳,钙质可增强骨本,预防骨质疏松症,胶原蛋白则可修补肌肤皱纹,增加皮肤弹性,延迟老化,养颜美容,滋补养生。1-4-4 甲壳类(1)虾虾是一种甲壳纲十足目长尾亚目长臂虾科,对虾科或龙虾科动物,海水及淡水中均有,种类繁多,常见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对虾,毛虾,白虾,米虾,沼虾及龙虾等。虾肉性味甘咸温,具有补肾壮阳,通乳,解毒功能,常用来治疗肾虚阳痿,衰弱体虚以及各种疮疖溃破等症。虾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烟酸等各种人体所需之营养成份,尤以蛋白质及维生素A及磷,钙等含量最为丰富。虾皮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诸症。海米通乳作用较强,而虾米富含大量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虾肉对于患有疥疮湿疹,搔痒者宜慎食。(2)蟹蟹又称黄伯,郭素,螯,稻蟹,毛蟹,梭子蟹,青蟹等,为蟹科动物,有淡水产及海产之分。螃蟹性味咸寒,具有清热,散血,续断伤等功能,对筋骨损伤,疥癣,漆疮,烫伤等都有治疗作用。螃蟹不但味奇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钙,磷,铁等元素。但是螃蟹对于外感寒邪未除之咳嗽便泻,脾胃寒虚或曾患中风者忌用。1-5 榖类(1)米稻是属于禾本科,稻属的植物,依品种分为粳稻,秈稻及爪哇稻三类,依米质特性区分为粳米,秈米及糯米。秈稻所生产之米称为秈米,米粒多细长扁平,粘性弱,胀性大,台湾秈米俗名在来米,粳稻所生产之米称为粳米,米粒粗短阔厚,粘性强,胀性较秈米小,大多用以制年糕,台湾粳米俗名蓬莱米,糯稻所生产之米称为糯米,米粒形状与粳米相近,其粘性较粳米更强,适用制酒,故又名酒米。台湾于1641年基督教的传教士开始在「佳里」教平埔族人种水稻;1752年郑成功的军队带来了更多的米种,如红米,乌米,茶米等,在高屏溪的下游,更开发出一年可以有二次收成的「双冬」水稻;1926年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占领台湾后,在台北市的「竹子湖」试种日本的水稻「蓬莱米」品种,其米质柔软,米粒圆滑,产量较多;1960年代之后农业改良蓬勃发展,至今有更多更好的品种及米质特性。米性味甘平微温,有补中益气,补肺气,养胃津的功效,可用於治疗消渴,尿多,自汗,泄泻等症。米的营养价值相当完整且均衡,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矿物质和纤维等成分,米糠中含有0。7-3%的脂肪,可提炼米糠油,胚芽含丰富的醣,是提供热量的主要来源。食用米类食品时需注意糯米因较黏滞,不易消化,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症者不宜多食。1-6 花类(1)茉莉花茉莉花又称小南强,木梨花,柰花,扶丽,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乾燥花,原产印度或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时间已不可考。茉莉花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表,利湿,开郁功效,可用於治疗痢疾,腹痛等疾病,并可供用为食品,化妆品香料之原料。茉莉花含挥发油,为其香味之来源。茉莉根性味苦温且有毒可治跌打损伤,须注意以外用为宜。(2)丁香丁香又称公丁香,丁子香,丁子,鸡舌香,百结花,支解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丁香性味辛温,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芳香健胃,驱风散寒,镇痛镇痉,止吐等功效,可治胃腹冷痛,呃逆,呕吐,慢性消化不良,子宫痛,疝痛等疾病。丁香含有挥发油,香夹兰醛等成分,其中丁香油为临床牙科用为治疗牙痛时常用之药品。
346 浏览 2 回答
311 浏览 5 回答
173 浏览 4 回答
184 浏览 3 回答
315 浏览 6 回答
257 浏览 3 回答
274 浏览 5 回答
184 浏览 2 回答
140 浏览 3 回答
345 浏览 3 回答
266 浏览 5 回答
302 浏览 6 回答
339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3 回答
338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