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务院下发的一条《意见》火了,因为其中有这么一句“推广街区制,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很快,它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和猜想:国家要搞“拆墙运动”啦!可我不想自家小区围墙被拆,这凭啥…… 这么个事,我研究了一天。单说街区开放,不是新鲜事,发达国家普遍这么搞。在美国,平均120米就有一条街道,边长超过200米的大社区都是稀罕物。为啥这么做?一句话,让道路更通畅! 放眼国内,目前许多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确实存在问题。比如割断城市路网布局,形成了许多“丁字路”、“断头路”等等。试想,道路少了“毛细血管”,能不堵吗? 事是好事,为啥大家反映这么强烈?一是啥是封闭小区,啥样的封闭小区要打开,大家都没弄明白,把打开封闭小区当成“拆墙运动”了;二是担心小区开放后,带来安全、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我想说一句老话——这《意见》很好,关键在执行。该开放哪些小区,要多听民意,避免“拍脑袋决定”。同时,小区开放后的安保、物业等一系列配套得跟上,避免“拆东墙漏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