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检索报告―――毕业论文《新型防水涂料的研究》文献检索报告课题分析防水涂料根据其用途可以分成很多种类,我本人毕业论文主要是研究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防水涂料.建筑防水涂料以合成高分子材料,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无机材料等为主体掺入适量的助剂,改性材料,填充材料等加工制成.与防水卷材相比,防水涂料施工简单方便,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基面,并可形成致密无缝的涂膜,因此,防水涂料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防水工程中,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对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研究新型防水,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1)了解目前防水涂料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前景.(2)了解我国建筑防水涂料的应用状况,与国外相比存在缺点.(3)目前国内外在防水涂料上所做出的进一步相关研究.(4)新型防水涂料的研究状况以及应用状况.(5)防水涂料应用仍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防水涂料研究制备(1)目前已有制备配方研究(2)实验室产品制备(3)产品性能检测(4)成本,大批量生产可行性,产品环保以及应用推广度进行综合核算评价.目前面临问题(1)实验室条件限制(2)各种原料的购买(3)性能检测的费用2.背景资料建筑防水涂料的概念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功能性材料,建筑物和构筑物之所以要采用防水材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潮,防渗,防漏.建筑防水涂料,(简称防水涂料)是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将涂料单独或与胎体增强材料复合,分层涂刷或喷涂在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即可在常温条件下形成一个连续无缝整体且具有一定厚度的涂膜防水层,从而能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地下室,卫生间和外墙等部位防水抗渗要求.防水涂料一般是由沥青,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与沥青,合成高分子与水泥或以无机复合材料等为主要成膜物质,掺入适量的颜料,助剂,溶剂等加工制成的溶剂型,水乳型或反应型的,在常温下无固定形状的黏稠状液态或可液化的固体粉末状态的含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复合材料,其发展概况见检索结果(1).目前防水涂料在研究和应用上仍待解决的问题(1)防水涂料大多数是溶剂型,对环境污染较大,而水乳型聚合物改性防水涂料的质量还不够稳定.(2)一些聚合物防水涂料在力学性能,防水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尚不是十分理想.(3)部分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致使大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3.解决的问题(1)检索建筑防水涂料制备的背景知识以及相关基础知识.(2)检索到国内建筑防水涂料研究状况检索建筑防水涂料制备的背景知识.(3)检索到建筑防水涂料目前的应用状况.(4)了解到目前建筑防水涂料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5)了解到各种防水涂料的生产配方以及生产工艺.4.检索过程与方法检索过程中甬道的数据库以及搜索引擎(1)检索过程甬道中外文献数据库有:中国期刊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EBSCO数据库,CSA数据库.(2)检索过程中使用的搜索引擎:Google, . 2检索途径关键词:防水涂料Google搜索引擎:搜索词汇有:① 防水涂料②在结果中搜索:建筑防水涂料研究发展③建筑防水涂料 制备cnki数据库检索:①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②搜索关键词:建筑防水涂料③文献分类:建筑 化工④跨库检索:题名:建筑防水涂料 匹配:模糊 从1960到2006 目录:建筑 化工万方数据库检索①搜索关键词:建筑防水涂料③文献分类:建筑 化工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建筑防水涂料主题:研究 制备5.检索结果(1)【主题】我建筑防水涂料的现状与发展【作者】余剑英; 董连宝; 孔宪明;【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原料处; 石油大学(华东); 湖北武汉; 山东济南; 山东东营;【刊名】新型建筑材料, New Building Materials,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10期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关键词】建筑防水涂料; 现状; 发展;【摘要】介绍我国建筑防水涂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建筑防水涂料的发展应由溶剂型向水乳型,由薄质型向厚质型,由深色向浅色,由低档向高弹性,高耐久性,功能性方向发展.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性能,高耐候,环保型防水涂料和多功能防水涂料,研究开发防水涂料系列产品,重点发展环保型聚氨酯,丙烯酸,橡胶改性沥青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提高中,高档防水涂料比例,加快施工机具的研制与推广.【DOI】 cnki:ISSN:(2)【主题】浅议我国的建筑防水涂料【作者】 广厦; 【刊名】 建材工业信息,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08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DOI】 cnki:ISSN:(3)【主题】建筑防水涂料【作者】 叶林标;【刊名】 建筑工人, Builders' Monthly,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3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DOI】 cnki:ISSN:(4)【主题】环保型建筑防水涂料【作者】 李长仁; 【报纸中文名】 科技信息快报, 2000-06-23【版号】 002【栏目】 技术市场【DOI】 CNKI:PCN:(5)【主题】 硅橡胶建筑防水涂料【作者】 谭玉春; 【刊名】 砖瓦世界, Brick & Tile World, 编辑部邮箱 1993年 11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摘要】桂橡胶建筑防水涂料的主要用途为屋面,地下室,卫生间及各种储水构筑的防渗,存水,隔热等.它的特点是无毒,无味,抗龟裂,抗老桂橡胶建筑防水涂料的主要用途为屋面,地下室,卫生间及各种储水构筑的防渗,存水,隔热等.它的特点是无毒,无味,抗龟裂,抗老化,耐高温,耐低温,耐碱和无腐蚀性,1992年末通过鉴定.硅橡胶建筑防水涂料系湖北金龙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引进的最新成果,在湖北独家生产.经武汉大学物理系实验室主体建筑的防水工程等施工表明,该防水涂料性能优越.经湖北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测试,其性能指标如下:【DOI】 cnki:ISSN:(6)【主题】建筑防水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蓝仁华; 陈立军; 陈焕钦;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刊名】国外建材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Overseas Building Materials,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 防水涂料; 现状; 发展趋势; 【摘要】 防水涂料是一种建筑防水材料 ,广泛应用于屋面,地下室,厕浴间和外墙等的防水.介绍了防水涂料的概念及分类,防水机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并对未来的防水涂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DOI】 cnki:ISSN:(7)【主题】美国防水涂料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作者】叶林标; 曹乃明; 【作者单位】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100039;【刊名】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 Technique Development, 编辑部邮箱 2001年 12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DOI】cnki:ISSN:(8)【主题】健康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研制【作者】 戴永清; 李亚军; 【作者单位】 北京市顺义鹏程防水材料厂; 【刊名】 化学建材, Chemical Materials For Construction, 编辑部邮箱 2002年 05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 聚氨酯; 健康型; 减量; 节能; 高性能; 防水涂料;【摘要】 对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原材料选择,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以期实现聚氨酯防水涂料达到健康型,减量,节能,多功能,高性能之目的.【DOI】 cnki:ISSN:(9)【主题】国外建筑防水涂料的发展【作者】赵军;【刊名】砖瓦世界, Brick & Tile World, 编辑部邮箱 1987年 22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摘要】 在世界各国防水材料市场90%左右为沥青卷材和高分子片材的情况下,防水涂料仍以其多变的色泽,灵巧的施工,以及在特殊形状屋面,外墙及地下建筑的防水,防渗,防潮等方【DOI】 cnki:ISSN:(10)【主题】【英文篇名】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proof Coatings for Architectures in China【作者】 徐峰;【英文作者】 XU Feng;【作者单位】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刊名】 现代涂料与涂装, Modern Paint & Finishing,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7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 防水涂料; 环保涂料; 施工机具;【英文关键词】 waterproof coating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atings; application machines;【摘要】 简要介绍了我国防水涂料的主要种类和应用发展情况.我国防水涂料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高性能防水涂料的发展与应用,环保型防水涂料的开发,多功能防水涂料以及新型施工机具等方面.【英文摘要】 Main catergories,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proof coatings for architectures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development thereof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reseach and appl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environmentally friendly,multi-functional waterproof paints and the new type application machines.【DOI】 cnki:ISSN:(11)【主题】一种较好的新型建筑防水涂料【作者】肖新莲;【作者单位】四川攀枝花市十九冶建研所;【刊名】中国建筑防水, China Building Waterproofing, 编辑部邮箱 1990年 02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摘要】 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是以氯丁橡胶和沥青为基料,经加工而成的一种水乳型建筑防水涂料.特点它兼有橡胶和沥青的双重优点,具有成膜快,强度高,耐候性好,难延燃,基本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冷作业施工,操作方【DOI】 cnki:ISSN:(12)【主题】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标准操作探讨【作者】朱志远;【作者单位】 国家建材局建筑防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刊名】 中国建筑防水, CHINA BUILDING WATERPROOFING, 编辑部邮箱 1998年 02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摘要】『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标准操作探讨朱志远1前言GB/T16777-199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为各种防水涂料产品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尺码来衡量产品性能,规定了一致的试验方法作为产品检测的依据,有利于防水涂料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推广应用.方法标准主要参考...【DOI】 cnki:ISSN:(13)【主题】新兴防水涂料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作者】 熊君放;【作者单位】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刊名】中外建筑,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03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防水涂料的特性; 施工工法;【摘要】随着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新型建筑防水涂料在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筑,城市建设,市政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几种新型建筑防水涂料的特性,施工工法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I】 cnki:ISSN:(14)【主题】建筑防水材料的现状及新型防水卷材和涂料的应用【英文篇名】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proof materials andapplication of new-type waterproofingroll-roofing and waterproofing paint【作者】 石磊; 李青;【英文作者】 Shi Lei Li Qing;【作者单位】 茂名石比检修公司设计室;【刊名】 茂名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dong College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1996年 01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防水层; 防水材料; 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英文关键词】 waterproof layer; waterproof materials; waterproofing roll-roofing; waterproofing paint;【摘要】该文介绍了新型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特点和应用.【英文摘要】This paper introduces characters and application of new-type waterproofing roll-roofing, waterproofing paint.【DOI】 cnki:SCN:【作者】 广厦;【刊名】建材工业信息,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08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96-01-011(15)【主题】防水涂料【刊名】 涂料技术与文摘, , 编辑部邮箱 1995年 03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DOI】 cnki:ISSN:.小结虽然我我们是化学系,但与化工中的防水涂料还是相隔很远.选择这个题目来自于自己的一个生活体会.实习时正好学校刷油漆,同学对那种油漆味真是达到难以忍受的地步,油漆是钢材防水涂料.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有一种环保型涂料来代替,没有这种难以忍受的味道,后来选题时候我看到了这个题目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与导师接触以后才知道这个题目不是很简单,要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精神.可对这个题目我可以说一无所知,就是其中最简单的成分也不清楚.学习了化学检索这门课程,对各大数据库的相互检索,我了解了建筑防水涂料的相关知识,制备方法和配方,一些相关涂料生产地,也知道了目前国外国内在这个方面做出一些相关研究,激起了我对这个题目兴趣,虽然自己还是外行,但我相信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以后我会更好的利用信息检索这个工具,圆满的完成这个课题.但有些地方我还感到不足,和很多同学一样,那就是外文检索,对于这个专业的一些英文词语很陌生,这也是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多熟悉相关的英文词语,中英文互通.7.建议学习文献检索课我受益非浅,对学校的数据资源库也不再是任其浪费,知道了怎么样去找自己需要的一些专业性的文献,对做毕业论文以及以后的课题研究有非常大的作用.而杨老师的课件更是做的很让人佩服,学习起来轻松多了.但在教学上,可能因人而异,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一下.课堂气氛有些时候仍然沉闷,我们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利于所有的同学都来参与教学,尤其是大四的学生.老师在讲课的同时应该适当和同学一起完成文献检索,多用一些实例,少介绍一点理论的知识,文献检索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多让学生动手, 而少记一些理论知识.不过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这和杨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哈哈,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结课作业
1.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大陆科学钻探(板块会聚边界动力学;现代地壳作用);中国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及南北板块汇聚;青藏高原的地体拼合及碰撞动力学。
2014年度同位素热年代学实验室(氩—氩年代学实验室和(U-Th)/He年代学实验室)承担了同位素测年实验技术方法研究和地质应用研究项目多项,其中:地调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结题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1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2篇,国内SCI检索论文3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篇。
重要成果
金属矿床勘查急需的同位素测年技术方法研究初步建立了单颗粒锆石氦气提取和净化实验流程、含超细矿物样品Ar气提取—净化—质谱分析实验流程,4He分析精度优于千分之五,40Ar峰值质谱测量精度最高可达十万分之五。(U-Th)/He低温热年代学技术在含油气盆地应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U-Th)/He低温热年代学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具有可观的应用潜力,相关成果已经在《Tectonophysics》上发表。西准噶尔晚石炭世洋脊俯冲过程研究,厘定出特殊岩墙组合(320~290Ma),结合同期其他特殊岩石组合,指示西准噶尔地区晚石炭世为伸展、高热环境,与新生代环太平洋俯冲带内洋脊俯冲环境下形成的岩浆岩组合相一致,西准噶尔地区晚石炭世同时出现的上述特殊岩浆岩组合为洋脊俯冲的产物,同时提出洋脊俯冲在西准噶尔乃至中亚造山带的大陆地壳生长、铜金成矿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地学期刊《Gondwana Research》等公开发表。南天山洋古生代期间俯冲作用过程研究初步认为塔里木板块北缘至少在志留纪时期已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变成活动大陆边缘,中泥盆世开始又转变为被动大陆边缘;早古生代阶段南天山洋的演化以双向俯冲为主,向南为短期、脉冲式或间歇式的正常高角度俯冲过程,至中泥盆世结束;向北则为长期、多阶段性的俯冲。同位素热年代学实验室完成了纳诺帕高真空熔样炉的改造、气体净化系统的改造和验收、配置了偏光立体显微镜。
库车盆地单样品(上1)及多样品(上2)热演化史模拟(QTQt软件模拟)
库车盆地热史、生烃史演化(依南2井)
库车盆地吐孜洛克气田油气成藏事件图
2.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立足于地球科学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地层与古生物学重大基础理论,解决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关键地层古生物问题,建立和完善新的技术方法体系;开展生命早期演化过程、生物更替与地质环境变迁、重要地层断代对比等基础研究。
截至2014年底,实验室共有在职人员19人,其中研究员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正高 1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后4人。承担地调计划项目1项“全国重要区域地层系统与关键生物群系统演化调查”,新开项目3项、续作项目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面上基金2项,青年基金3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8篇。邀请国外专家做学术报告1人次、出国主持或参加学术会议2人次,参加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约30人次并做报告约20人次。
重要成果
最新发现喀左甲龙类化石和建昌奔龙类化石;在辽西建昌义县组地层中发现朝阳喜水龙化石群;新确立甘肃鸟属新种——甄氏甘肃鸟,为研究中生代鸟类分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初步提出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方案,建立了目前全球最为完整的单剖面埃迪卡系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及疑源类生物地层;“江南造山带”板溪群和冷家溪群SHRIMP U-Pb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取得新进展,为武陵运动和四堡运动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时代证据;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菊石动物群研究上取得新进展,建立7个菊石组合带,与西欧同时代地层可对比,在西准识别出Hangenberg及Annulata地质事件;根据小壳类化石的研究提出早寒武世镇巴—房县地块生物古地理的新认识,是独立地台而不是扬子板块边缘;通过牙形石研究在革吉县文布当桑地区发现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在贵州铜仁首次发现圆盘状完整的似Kulingia碳膜化石,可以对比国外伊迪卡拉纪广泛出现的盘状印痕化石,对重新厘定其生物属性和国内外地层对比意义重大;在措勤盆地东缘班戈县保吉乡地区新发现含有沥青脉的上侏罗统礁滩相地层,这是继海相上二叠统和三叠系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地层发现,极大提升了措勤盆地的油气勘探的价值和地位。
建昌奔龙类化石
甄氏甘肃鸟化石
措勤盆地东缘班戈县保吉乡地区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地层接触界面
3. 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定位:发展深部探测技术,进行地球深部结构探测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为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及地学理论创新提供科技支撑,其特色与优势在于运用深部探测技术集成,开展重要构造单元、成矿区的深部结构精细探测,建立自地表至地幔的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模型。
2014年,承担各类项目26项,其中国家专项1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2项、面上基金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6项,5个公益类行业科研专项,7个地调项目。发表SCI检索论文23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9篇,国内SCI检索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10篇。
依托已有项目经费设立了8项开放项目,累计经费达500万元。培养博士后4人、博士生7人、硕士6人。引进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后郭晓玉归国工作,聘请澳大利亚Mckay Brooke Resources 矿业公司高级地质师Zhuwei Jiang为客座研究员、高级访问学者。
重要成果
“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实验与地壳结构”项目,完成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采集实验4552 千米和数据处理实验4952千米,大幅度提高我国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工作程度。首次获得青藏高原腹地巨厚地壳精细结构与连续展布的深反射Moho,为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新的约束;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块体侧向挤压高角度仰冲变形的动力学模型;获得青藏高原正以地壳尺度低角度逆冲作用向北部外围克拉通扩展,已经越过青藏高原北边界海原断裂的反射地震学证据;发现四川盆地下古老的俯冲构造,为恢复扬子克拉通形成、再造华南大陆复杂构造格局,提供出重要证据;解释了古亚洲洋沿索伦缝合带关闭、陆陆碰撞和碰撞后地壳增生的深部过程;发现松辽盆地处于两个板块汇聚作用的中心,提出松辽盆地的形成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太平洋板块的汇聚影响。
“宽频带地震观测实验与壳幔速度研究”项目完成宽频地震观测实验剖面13条,共计599个台(点),获取连续记录波形数据 GB。根据接收函数获得我国大陆Moho深度和地壳平均Vp/Vs比值,通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取了P波速度模型和Sv波速度模型以及我国大陆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制作深部探测技术与成果科普视频一部,科普读物5册。
深地震反射剖面发现四川盆地下古老的俯冲构造
宽频带观测发现华南大陆沿海带地壳与岩石圈厚度均减薄
4.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展汇报会
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
定位及研究方向:紧密围绕国家目标和经济社会需求,研究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背景,发展矿床成矿理论;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发展区域成矿理论,进行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成矿远景区划;研究解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研发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大型典型矿床的勘查示范研究;矿产资源战略研究。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顺利换届。面向国家建设,增设矿产资源战略研究新方向,为国家矿产资源宏观决策提供支撑。成功举办重点实验室进展汇报会,成果得到专家高度评价,并被推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矿床学界最大的一次盛会,与会代表千余人)。
毛景文任国际经济地质学家协会理事,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该组织任职,并应邀出任《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副主编;程彦博博士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稀缺金属委员会秘书长。
发表SCI检索论文69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40篇,国内核心论文116篇,出版专著7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实验室科学家基于理论创新,与地勘队伍和矿业公司密切合作,推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在川西甲基卡矿山外围探明了60万吨锂矿,达到超大型规模;在西藏甲玛矿区外围的逆掩断层之下发现和探明大型富铜矿体;在新疆东准琼河坝预测探明隐伏大型铜铁金矿;在滇西北衙金矿增储黄金80吨;2003年实验室科技人员在豫西鱼库铅锌矿坑道内发现的矽卡岩型钼矿化,迄今已经探明为一个具有80万吨储量的超大型矿床。
5.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盐湖与盐类矿产的成矿规律、资源评价和综合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盐湖(湖泊)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盐湖农业、盐湖生态与健康研究。
2014年,共承担项目2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973”课题3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钾盐资源调查评价”地调计划项目1项,承担地调工作项目9项,其他项目3项,经费2700万元。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9篇,会议论文22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塔里木库车凹陷、四川盆地、滇西南勐野井等取得找钾突破。“科技引领钾盐找矿突破取得重要进展”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科技引领钾盐找矿突破取得重要进展”获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国际盐湖会议专家在考察运城盐湖时体验古代铲盐工艺
承办了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来自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以色列、巴西、伊朗、克罗地亚、埃及、西班牙、阿根廷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200多名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未来盐湖—全球可持续性研究与发展”这一深刻而长远的主题展开探讨,对全球变化与盐湖记录、盐湖生态与生物资源、盐类地质学与资源勘查及盐类化工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共同为盐湖未来的科学研究、资源综合利用及保护建言献策。会后还组织了青海盐湖和山西运城盐湖地质考察。
承办第12届国际盐湖会议
6.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从事新构造与活动断裂、重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成灾模式研究,探索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理论与技术方法,建立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科技交流平台和研究基地,为国家减灾防灾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目前已初步形成新构造运动—构造地貌—活动断裂—地震地质—现今构造应力场—区域地壳稳定性—重大地质灾害成灾模式与风险控制系统研究特色和平台。
2014年,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工程1项,项目3项,子项目2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科技支撑项目4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5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7项,海保工程项目4项,横向项目16项;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6人次;出国合作交流3批6人次;举办7次学术沙龙活动;邀请国外专家来访3批38人次。发表论文8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2篇,EI检索论文11篇,核心期刊论文29篇,出版专著3部,获批国家专利4项。实现我国远海海域第一次深孔地应力测量——三沙石岛西科1A井千米深孔地应力测量;研发工程滑坡灾害快速评估方法,提出了地震扰动区泥石流早期预警指标体系。
西科1A井千米深孔地应力测量现场
张永双研究员参加IAEG2014会议
蔡家坡工程扰动区滑坡活动强度及危险性评估图
7.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古地磁实验室是1963年在李四光教授亲自指导下创建的国内第一家古地磁实验室。研究方向:继承与发扬李四光先生地质力学理论,应用古地磁学方法,结合野外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为手段,继续深入研究古构造重建、古环境重塑、典型地层磁性定年以等基础地质问题。
2014年1月召开了实验室学术年会,会议分别由地质力学研究所马寅生副所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郑绵平院士主持。实验室主任杨振宇研究员首先就实验室的工作进展做了总结,对一年来实验室在发展和古地磁学等领域做出的研究成果上作了回顾和梳理,并对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详细汇报。
重要成果
阿拉善地块前中生代构造归属新认识:对河西走廊带—阿拉善地块中晚泥盆世—早中三叠世沉积地层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Hf同位素分析和古地磁研究,指示阿拉善地块在晚古生代很可能不是华北地块的组成部分。该项成果对华北地块构造格局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
野外考察华南板块前寒武莲坨组地层顶部
野外工作
实验室年会和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8.国土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定位及研究方向: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生态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体,以促进人类生态地球化学良好环境,促进和谐科学发展为宗旨,建立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地球化学实验室。拥有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团队和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技术支持团队。
2014年共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7篇。获授权专利1项。
重要成果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地球化学工程控制修复技术开发与示范》,在材料开发、工艺流程和修复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上有所创新,在矿山酸性废水的源头控制技术上作了新的尝试,成为利用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对酸性矿山废水重金属污染控制和防治的典范。
有机污染物的生态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认为,季风环流对POPs在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大气长距离迁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宇宙射线成因核素7Be作为大气环流的参照系,可以得出东亚季风区大气环流可影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纬度分布的结论。
完成了地下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体系建设;建立了地下水中94种农药、42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
利用地球化学工程技术治理酸性矿山废水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效果,处理后的水可以用来养鱼。
处理后的水可以养鱼(鱼苗(a),5个月后的鱼(b))
示范工程现场
9.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定位及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研究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方面的重大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形成自主创新成果,引领我国地下水循环演化和地下水可续性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推进国内、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有利于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为提高区域地下水利用的安全性和保障能力以及相关国土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重大科技支撑。
共承担各类项目22项,其中牵头“973”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1项,地质调查项目9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技术培训10人次,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访7次。通过多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学习先进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牵头的首个地下水领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项目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复建了华北平原60年来地下水动力场演变特征,识别了地下水动力场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响应规律,构建了地下水危机临界识别指标,提出缓解华北平原地下水危机的调控措施,显著提升了我国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的整体水平,为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矿采煤驱动下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水循环影响机制研究”,基本掌握采空区裂隙发育特征及渗透性变化规律,建立了典型矿区含水层空间结构变异数值模型,创造性提出采空区渗透性跃变曲面“椭抛凹形体”概念。
陈宗宇研究员参加IAEA-CRP项目工作会议(奥地利维也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水明教授到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973)项目课题结题讨论会议(石家庄)
10.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定位及研究方向: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勘查地球化学领域创新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培养创新人才,建成国际领先水平的地球化学探侧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研究,从事地球化学调查与填图技术研究,发展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理论与技术,为覆盖区和深部矿产勘查提供技术支撑。
2014年4月9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成员对实验室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对重点实验室及国际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运行机制、成果科学凝练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积极推进《全球多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立项工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地科联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值工作组合作,建立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国际合作网络平台,开展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网建立,重要资源国家的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球化学填(编)图工作的开展。国际地科联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主席在访问重点实验室时表示: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际地科联作为全球性的国际地学组织,将尽其所能支持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积极协调会员国地质调查机构参与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的国际合作,鼓励相关机构支持全球一张地球化学图“化学地球”的建立。
国际地科联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主席访问实验室
学术年会上院士和专家积极建言献策
11.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重点开展航空电磁探测、地面电磁探测、井中电磁探测和电磁探测多元信息处理等基础研究,为承担国家地质调查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研究任务提供技术支撑。
重要成果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全状态集成调试试飞取得成功。在国家“863”计划和地质调查专项的共同支持下,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在硬件系统研制及地面、半航空测试取得成功之后,研究团队经过1年多的努力,成功地进行了系统全状态集成调试试飞工作。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全状态吊挂调试试飞
2000米深井地—井TEM三分量测量系统自主研制成功,为我国深部找矿再添新装备。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支持下,经过3年多的技术攻关,先后突破了井下三分量探头、大功率整流器、三通道接收机以及2000米下井深度等关键技术难题,集成开发出我国第一套适合2000米深井的大功率地-井TEM三分量测量系统,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地-井TEM三分量测量系统
12.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
定位及研究方向:以岩溶生态系统研究为核心,确定研究方向为,揭示岩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岩溶区石漠化、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主要生态问题;探索脆弱岩溶生态系统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模式、技术。
2014年,承担科研项目33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发表论文28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3篇。组织承办了国土资源部第三批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展交流会,举办了实验室201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邀请中国地质大学郭益铭教授、王红梅教授等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作专题报告;8人次分别参加6个国内外学术会议。
南洞地下河流域水文地质综合调查,利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技术,初步查明了南洞地下河下游主管道地段岩溶发育规律、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河主管道分布规律,通过连通试验,对南洞地下河系统各子系统的边界及范围重新进行了划分,对南洞岩溶水系统的基本格局有了新的认识;对典型岩溶山区植被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分析表明,草地和灌丛可以作为岩溶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植被类型;对广西平果果化岩溶峰丛洼地土壤侵蚀和地下漏失的研究表明,不同地貌部位水土流失差异较大,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存在差异;探索岩溶区土壤属性与地形因子、遥感影像光谱指数的关系,并分别以土壤厚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为例,进行了土壤属性的空间预测研究。
实验室201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13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定位及研究方向:继续发挥我国岩溶研究的地域优势和国际影响,以国际岩溶研究中心(IRCK)为依托,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完善岩溶动力学理论,搭建系列研究实验平台,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为IRCK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研究岩溶动力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岩溶区生态环境问题对策提供科技支撑、为岩溶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科技创新。
2014年,参加国内外交流共计30人次、境外科研地调2次,主办国际会议1次、国内会议1次,共承担各类项目50项,公开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7篇;出版专著《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袁道先),对广大的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和因地制宜的对策探讨,将岩溶动力系统的理论鲜活地运用在广袤的西南岩溶石山地区。
重点围绕岩溶石笋古环境重建,岩溶碳汇与全球变化,岩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开展深入研究,代表性成果有:利用石笋氧同位素与当地器测气温和降水数据、旱涝指数对比分析,发现平均分辨率1. 5年的石笋氧同位素响应了区域夏季风强弱变化特征;通过对岩溶区水库的不同深度水体研究,加深对溶解无机碳在水库水体中的循环过程的理解,为岩溶碳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利用典范对应分析对尾矿砂的土壤重金属进行研究,指出重金属污染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而间接影响了土壤碳循环等。
访问泰国地下水资源厅(境外地质调查)
莲花洞LHD1石笋δ18O记录的极端干旱事件及形成大气环流背景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出版
1/12【题 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分析及防护【作 者】张洪亮【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4).-88-88,1082/12【题 名】高等级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防护措施【作 者】李小亮【刊 名】科学之友.2007(06B).-60-613/12【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原因及防护措施【作 者】赵晶宇【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7).-304-3054/12【题 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防护【作 者】陈洁[1] 刘友红[2]【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4).-328-3295/12【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及防护【作 者】李丽 满玉【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2).-39-406/12【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及防护浅析【作 者】齐太金【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6(7).-85-877/12【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护【作 者】王永【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1).-331-3328/12【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及防护【作 者】张百永 向俊 朱小刚【刊 名】安徽建筑.2006,13(1).-98-999/12【题 名】沥青路面破坏及防护【作 者】彭素良【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2).-301-30210/12【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及防护浅析【作 者】吕权【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39-14011/12【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及防护浅析【作 者】尹美波 李秋蓓【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27(7).-20-2112/12【题 名】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的防护措施研究【作 者】张建宁 梁力 张峰春【刊 名】东北公路.2003,26(4).-25-261/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作 者】马小伟[1] 吕端然[2]【刊 名】科学之友.2007(08B).-53-542/100【题 名】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蚀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边卫东【刊 名】公路与汽运.2007(4).-66-673/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作 者】霍清阁【刊 名】交通世界.2007(07S).-101-1024/100【题 名】某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分析【作 者】杭永山 俞小靖 刘军【刊 名】交通与运输.2007,23(B07).-86-885/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作 者】马月红[1] 吴齐正[2]【刊 名】浙江交通科技.2007(2).-40-42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探【作 者】侯继先 徐永丰【刊 名】民营科技.2007(7).-169-1697/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分析【作 者】何铁元[1] 张利先[2]【刊 名】民营科技.2007(5).-98-988/100【题 名】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作 者】杨云森【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9X).-204-2049/100【题 名】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作 者】杜昌芬【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2007(6).-18-18,2010/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罗凯军 刘朝伟【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0).-136-13611/100【题 名】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作 者】翁雯【刊 名】广东建材.2007(7).-106-10712/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形式及预防措施【作 者】王刚平 安平【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2007,19(8).-187-18813/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作 者】于合家【刊 名】北方交通.2007(6).-99-1001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析【作 者】李常青【刊 名】科技咨询导报.2007(19).-169-16915/100【题 名】如何防治沥青路面孔隙水破坏【作 者】单新荣 陈国华【刊 名】科技咨询导报.2007(18).-53-531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初探【作 者】张瑞芳【刊 名】科学之友.2007(06B).-69-7017/100【题 名】沥青路面裂缝破坏原因【作 者】郑义坤【刊 名】交通世界.2007(05S).-66-6718/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作 者】李建华【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7X).-201-20119/100【题 名】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类型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作 者】刘世忠 孟范清【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7X).-214-21420/100【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与防治【作 者】谢长林【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3).-285-28621/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崔爱民【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1).-99-9922/100【题 名】超载车辆对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的分析及对策【作 者】赵峰【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7(5).-199-20223/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作 者】徐飙【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3).-15-15,172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探【作 者】刘艳红 刘艳波【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3).-31-31,3325/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分析【作 者】李奇峰【刊 名】职业圈.2007(03X).-159-1592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与防治【作 者】田伟【刊 名】北方交通.2007(4).-33-3627/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区及其预防性养护对策【作 者】王永红 饶红胜 邹强 刘涛【刊 名】交通世界.2007(04S).-92-9328/100【题 名】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杨书利【刊 名】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4).-102-10529/100【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防治【作 者】徐子玉【刊 名】安徽建筑.2007,14(2).-85-8630/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作 者】何演[1] 李明[2] 王随原[3]【刊 名】公路交通技术.2007(2).-52-5431/100【题 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过早破坏的原因分析【作 者】朱军【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3).-63-6332/100【题 名】半刚性沥青路面水破坏机理与防治措施探讨【作 者】张彤[1] 魏晓荣[2]【刊 名】机场工程.2007(1).-17-1933/100【题 名】车载作用下半刚性沥青路面破坏的数值分析【作 者】巩伟芳[1] 王晓伟[2]【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9).-285-2863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探【作 者】张宇【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3X).-158-15835/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与对策【作 者】刘世亮【刊 名】科技咨询导报.2007(2).-50-5136/100【题 名】水平力对含裂纹沥青路面面层破坏的影响分析【作 者】厉永举 宫亚峰 梁春雨【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7(1).-64-6637/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分析【作 者】陈志敏【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9S).-55-5538/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作 者】梁海涛【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6S).-77-7739/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浅析【作 者】李洪珍 相志华【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2X).-49-4940/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与对策【作 者】刘世亮【刊 名】科技资讯.2006(34).-50-5141/100【题 名】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对策【作 者】刘波 赵扶民【刊 名】林业科技情报.2006,38(4).-81-8242/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的破坏成因及预防【作 者】张惠彬【刊 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15-16,2943/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作 者】潘常科【刊 名】科技资讯.2006(30).-75-764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浅探【作 者】姜春龙[1] 于海生[2]【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11).-9-9,1145/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及其施工工艺的联系【作 者】黄振【刊 名】广东科技.2006(11).-75-774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研究【作 者】高立伟【刊 名】河南科技.2006(10).-74-7547/100【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防治【作 者】李辉 王玲 郑雅君【刊 名】建筑与预算.2006(5).-46-4848/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龚新杰 李振川【刊 名】甘肃科技.2006,22(9).-176-17749/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成因与控制措施【作 者】杨翠花【刊 名】公路交通技术.2006(5).-59-6050/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分析【作 者】王兆顺【刊 名】科技资讯.2006(26).-77-7751/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杨波【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2006(22).-42-42,4152/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毋文彦【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278-27953/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李云峰[1] 罗绍建[2]【刊 名】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B06).-60-61,9554/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分析【作 者】焦保国【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5).-283-28455/100【题 名】沥青路面破坏的成因及防治【作 者】安宁[1] 刘晓芳[2]【刊 名】北方交通.2006(7).-40-4156/100【题 名】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作 者】薛松【刊 名】科技资讯.2006(17).-28-2857/100【题 名】沥青路面入浸水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王新贵[1] 刘嫒嫒[2] 娄本涛[2]【刊 名】河南科技.2006(7).-69-7058/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刘洋【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5X).-136-13759/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作 者】刘艳峰 魏忠【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9).-5-5,760/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渗透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曹罡 高文波【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9).-16-1761/100【题 名】浅谈预防沥青路面破坏机理及建议措施【作 者】李金宇[1] 衣英俊[2]【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9).-59-5962/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防治【作 者】宫磊[1] 王颖[2]【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8).-63-6463/100【题 名】分析超载车辆对沥青路面破坏原因【作 者】李国辉[1] 申哲奎[2]【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6).-36-3664/100【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与防治【作 者】盛阳【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5).-41-4265/100【题 名】浅谈水破坏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影响【作 者】黄宽【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6(7).-80-8266/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 者】杨志刚【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4).-330-33167/100【题 名】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现象【作 者】范桥辉【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3).-324-32568/100【题 名】城市沥青路面早期结构破坏理论【作 者】连佳机[1] 杨孟余[2] 张晓东[1]【刊 名】中外公路.2006,26(3).-115-11869/100【题 名】超载车辆对沥青路面破坏原因分析及对策【作 者】訾爱民【刊 名】交通科技.2006(3).-58-6070/100【题 名】南方多雨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作 者】刘毅[1] 彭安平[2]【刊 名】湖南交通科技.2006,32(2).-21-2471/100【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护【作 者】王永【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11).-331-33272/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李光天 朱桂林【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2).-26-2773/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刘爱萍【刊 名】科技资讯.2006(6).-53-5474/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损害疲劳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作 者】傅搏峰[1] 周志刚[2] 陈晓鸿[1] 吕贵宾[3]【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27(1).-51-5875/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作 者】范广宇[1] 时松[2]【刊 名】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2).-78-7976/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王海涛【刊 名】交通世界.2006(01A).-74-7577/100【题 名】沥青路面破坏及防护【作 者】彭素良【刊 名】山西建筑.2006,32(2).-301-30278/100【题 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作 者】孙文香 姜厚荣 李春雷【刊 名】交通科技.2005(6).-9-1179/100【题 名】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破坏机理与防治措施【作 者】亓鹏程 阮宾【刊 名】中国交通建设监理.2005(6).-68-7080/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作 者】林桂清【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5(12).-90-9281/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 者】刘红娜【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2).-285-28682/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宋锦萍 杨哲颖【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11).-3-383/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李光天 朱桂林【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11).-38-3984/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作 者】苗秋丽 刘冶平【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10).-49-49,5185/100【题 名】浅析北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作 者】赵国强 王洪益 郭伟【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28(9).-10-1086/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张飞[1] 杨弃疾[2]【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5(9).-55-5787/100【题 名】湖区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作 者】汪向阳【刊 名】交通科技.2005(4).-17-1988/100【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雷畅 杜斌【刊 名】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22-12389/100【题 名】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基面层滑移破坏研究【作 者】苏凯[1] 武建民[2] 陈忠达[2] 戴经梁[2] 孙立军[1]【刊 名】中国公路学报.2005,18(3).-22-2690/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防治探讨【作 者】赵培松【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125-12691/100【题 名】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段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探究【作 者】吴为东【刊 名】浙江交通科技.2005(2).-1-292/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作 者】贾乘鹤【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5(6).-90-9293/100【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生水破坏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作 者】李细伟[1] 易林枫[2]【刊 名】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5,22(5).-32-3594/100【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的初步探讨【作 者】蒋合型【刊 名】交通世界.2005(4).-70-7195/100【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 者】王静【刊 名】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5).-20-2196/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作 者】姚卓【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5(3).-24-2697/100【题 名】温度差异破坏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作 者】刘信功[1] 张健健[2]【刊 名】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5,18(2).-73-7498/100【题 名】自由水对高等级沥青路面破坏的成因及防治【作 者】李晋安【刊 名】山西建筑.2005,31(6).-210-21199/100【题 名】沥青路面层间滑移破坏分析【作 者】苏凯[1] 武建民[2] 姚红云[1] 徐小坤[3]【刊 名】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24(3).-35-38,43100/100【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溥学峰【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80-1811/53【题 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分析及防治措施【作 者】赵香华[1] 张福生[2]【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5(1).-16-172/53【题 名】沥青路面辙槽破坏分析及车辙试验改进【作 者】谢俊伟【刊 名】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6).-109-1123/53【题 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的原因及防治【作 者】汪晓青[1] 程东文[2]【刊 名】矿业快报.2004,20(12).-38-404/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试验检测及加固处理【作 者】李爱国[1] 吴景海[2]【刊 名】天津市政工程.2004,16(3).-1-45/53【题 名】软土地基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与对策【作 者】李爱国[1] 吴景海[2]【刊 名】天津建设科技.2004,14(4).-43-456/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早期破坏的现象、原因和预防【作 者】沙庆林【刊 名】交通世界.2004(U09).-17-187/53【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其防治措施【作 者】刘桂强【刊 名】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3).-25-288/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作 者】韩立新【刊 名】山西建筑.2004,30(7).-98-999/53【题 名】广东省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破坏形式及措施建议【作 者】潘艳珠[1] 谭积青[2]【刊 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16-1810/53【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作 者】王福君【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3).-112-11411/53【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作 者】赵永成【刊 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2(3).-43-44,5212/53【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作 者】张有安【刊 名】中国公路.2004(20).-129-13013/53【题 名】防微杜渐——沥青路面水因破坏的综合治理【作 者】王祖东【刊 名】交通标准化.2004(11).-95-9814/53【题 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破坏分析与路面结构优化【作 者】陈湘华【刊 名】广东公路勘察设计.2004(3).-14-2215/53【题 名】沥青路面局部早期破坏分析【作 者】张红利 宋惠民【刊 名】公路交通技术.2004(5).-49-50,7216/53【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王涝谦【刊 名】山西交通科技.2004(A01).-19-2017/53【题 名】塘龙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处治【作 者】龙锦松【刊 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8-1018/53【题 名】转运料车沥青路面离析破坏的克星【作 者】孙颖【刊 名】中国公路.2004(17).-83-8419/53【题 名】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作 者】徐立国 徐立君【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7).-258-25820/53【题 名】浅析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防治【作 者】薛连旭 林江淮【刊 名】广东公路交通.2004(2).-35-3721/53【题 名】沥青路面的水破坏及其防治【作 者】何玉波【刊 名】云南现代交通.2004,1(2).-22-2422/53【题 名】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彭亚荣【刊 名】中国公路.2004(10).-62-6323/53【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其防治措施【作 者】陈湘华【刊 名】广东公路勘察设计.2004(1).-30-3724/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作 者】赵保平【刊 名】山西交通科技.2004(2).-37-3825/53【题 名】超载车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的分析及对策【作 者】王志萍【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4).-134-13426/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分析及防治措施【作 者】郭天龙【刊 名】云南现代交通.2004,1(1).-33-3927/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浅析【作 者】刘军勤[1] 张玉花[2]【刊 名】山西交通科技.2003(A02).-58-59,6328/53【题 名】轮胎在超载下对沥青路面的破坏与橡胶改性沥青【作 者】张安强 王炼石 林雅铃【刊 名】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3,32(4).-16-2029/53【题 名】沥青路面水损破坏分析【作 者】何慧斌 郭铜元 刘丽【刊 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24(6).-30-3330/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成因【作 者】丁玉录【刊 名】中国公路.2003(22).-64-6531/53【题 名】城市沥青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作 者】徐洪润【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3(6).-9-1232/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作 者】李建才 韩丽馥【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3(6).-17-1933/53【题 名】深圳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研究【作 者】林少扬【刊 名】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5).-19-2234/53【题 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作 者】李延慧【刊 名】东北公路.2003,26(2).-9-1135/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王淑平【刊 名】山西建筑.2003,29(9).-126-12736/53【题 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状及对策——中国公路学会七省市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调研报告【作 者】无【刊 名】中国公路.建设市场专刊.2003(3).-33-3937/53【题 名】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成因及防治【作 者】李鹏飞[1] 王伟霞[2] 王庆波[1]【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26(3).-1-238/53【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成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刘淑红 刘振国 尹同江【刊 名】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4).-11-1239/53【题 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及预防措施【作 者】黄丽平[1] 张建华[2]【刊 名】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4).-15-1640/53【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及产生原因【作 者】石东[1] 李小花[2]【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2,25(3).-24-25,641/53【题 名】浅谈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水破坏的防治措施【作 者】张勇【刊 名】辽宁交通科技.2002,25(1).-2-342/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及防范的初步研究【作 者】于春双 杨明昌【刊 名】铁道建筑技术.2002(4).-50-5243/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分析【作 者】姚毓君【刊 名】山西建筑.2002,28(11).-118-11944/53【题 名】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破坏现象及预防【作 者】李琳【刊 名】山西建筑.2002,28(11).-122-12345/53【题 名】超载车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的分析及对策【作 者】林伍湖【刊 名】华东公路.2002(2).-38-4046/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早期破坏成因【作 者】杨瑞华 陈富坚 等【刊 名】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22(3).-256-25847/53【题 名】浅析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作 者】刘立新【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8).-155-15548/53【题 名】对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分析【作 者】侯旭 赫英【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8).-184-18449/53【题 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成因及预防措施【作 者】洪秀敏【刊 名】中国公路.2002(14).-76-7750/53【题 名】沥青路面抗滑表面早期破坏初探【作 者】董武斌 白茂【刊 名】公路交通技术.2002(2).-35-3751/53【题 名】对沥青路面水损害早期破坏的认识【作 者】王端宜 邹桂莲 等【刊 名】东北公路.2001,24(1).-23-2552/53【题 名】川藏公路改建工程米拉山至达孜段部分沥青路面破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作 者】张保兴【刊 名】西藏科技.2001(1).-74-7553/53【题 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初探【作 者】李建民[1] 白晓芸[2]【刊 名】西北公路.2001(3).-10-12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形成的眼挤型密实结构混合料。SMA改性沥青及SMA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冷却后非常坚硬,强度高。本文结合上海城市外环线(浦东段)环南一大道工程的施工,谈谈如何对改性沥青及SMA路面的施工进行控制。一、工程综述本工程北起张扬路立交东至环东一大道,路幅红线宽度100米,为城市Ⅰ级主干道,双向8车道,总长2387米。车行道结构形式为沥青柔性路面,结构层组成为路基+15厘米砂砾垫层+40厘米二灰碎石基层+15厘米三层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面层组合如下:表面层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4厘米;中面层为中粒式改性沥青砼(LH-25)6厘米;底面层为粗粒式改性沥青砼(CLH-35)6厘米;下封层1厘米。二、改性沥青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1.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各工序的施工温度均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高,贮存、运输期间的降温不应超过10℃,生产厂至施工现场的距离较长,上海交通繁忙,气候变化大,混合料贮藏温度控制难。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与摊铺机械的性能密切相关,沥青摊铺机械型号多种,性能不一。如何选择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3.沥青摊铺时,必须均匀、连续,工人素质必须高,要能正确判断摊铺界面。三、SMA沥青的拌合及施工1.沥青混合料拌合。由于SMA与普通密级配沥青砼最大不同之处是SMA为间断级配,粗集料粒径单一、量多、细集料很少,矿粉用量多。细集料包括石屑和砂一共只需15%左右,给混合料的供料拌和带来不少困难。为此,料斗、料仓要重新安排,增加粒径为5~10毫米的骨料仓,以保证冷料数量,而细集料用量很少,冷料仓门开启很少,供料过程中要保持细集料干燥,以保证细集料顺利供料。主皮带把粗配料送入滚洞,通过燃烧器对骨料加热,有热电偶检测料温,自动调节燃烧器的风油比,使骨料温度达到190℃~200℃。热料经提升机进入振动筛,把热料按目标配合比的规格要求分筛到不同的热料仓(筛网尺寸可根据要求更换),有计算机控制各热料仓拉门,按输入的生产配合比自动配料、计量,由于SMA粗料粒径单一,细料很少,热料可能会发生粗集料仓经常不足(亏料),而细集料仓经常溢仓的不正常情况,控制室的操作人员不可调整放料的数量,使SMA的配合比不准。然后将木质素纤维加入到搅拌锅与骨料共同进行干拌,再添加经计算机控配比控制计量的石粉及沥青,拌和后,完成成品料的生产。SMA的干拌时间为4秒~5秒,湿拌30秒~45秒。各种材料加热温度控制:沥青加热温度160℃~165℃,现场制作温度165℃~170℃,加工最高温度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00℃,混合料出场温度175℃~185℃,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复压最低温度不低于13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30℃,开放交通温度不高于60℃。2.运输。由于SMA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玛蹄脂的粘性较大,运输车的车厢底部要涂较多的油水混合物,而且为了防止运输车表面混合料结成硬壳,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油布,同时车量要适当增加。3.摊铺。沥青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摊铺速度为米/分钟。4.碾压。碾压过程是面层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碾压SMA的八字方针为“紧跟、碾压、高频、低幅”,并合理地选择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5.接缝。(1)纵缝: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单位在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采用一台德国产ABG423摊铺机并排摊铺,采用此方式可以一次整幅摊铺,纵缝热接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美化了路面的视觉效果。(2)横缝:SMA路面的接缝处理要比普通混合料困难一些,因此,摊铺时在边部设置挡板,也可以在沥青SMA层每天施工完工后,在其尚未冷却之前,即切割好,并利用水将接缝冲洗干净。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即进行摊铺新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1)过碾压:由于SMA路面的集料嵌挤作用,压实程度不大,压实度较易达到,但是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集料不断地往下走,玛蹄脂一点点地向上浮,造成构造深度减小。在碾压过程中,特别注意表面构造保持在1~毫米,以便有适宜的构造深度。(2)出现油斑:SMA路面通车后出现油斑也是常见的一种病害,这是由于SMA的纤维拌合不均匀造成的。因此在拌合时,要严格控制纤维的投放数量和投放时间,并延长干拌时间,确保纤维拌合均匀。还要注意储藏期间纤维干燥,防止纤维受潮成团。(3)碾压成型温度不够高是常见的毛病。SMA在130℃碾压的效果就很差了。在低温时碾压,容易出现不平整。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车辙,是因为碾压不足造成的。Asphalt of Stone Mastic is a mixture of asphalt from the fiber stabilizing agent, slag and a small amount of the fine aggregate composed of lipid Mastic Asphalt, filled with intermittent level of coarse aggregate skeleton space formed by squeezing eye-density Structure mixture. SMA modified asphalt road and SMA is a new type of pavement, and SMA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cooled very hard, high strength. Based in Shanghai, Link (Pudong), a South Central Avenue construction project, talk about how the modified asphalt road construction and SMA . Review of projectsThe project has publicized the North Road interchange east to Central Avenue East a road width of 100 meters pieces of red, as cities Ⅰ-level main road, two-way lane 8, the chief of 2,387 meters. Carriageway of the form of flexible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al layer of gravel for the roadbed +15 cm layer of grey rubble +40 cm grassroots +15 cm three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Surface composition is as follows: for the modified asphalt surface layer of Stone Mastic mixture (SMA-16) 4 centimeters of the surface of tablets for-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 (LH-25) 6 centimeters for the bottom layer Coarse-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 (CLH-35) 6 centimeters under the closure of one , the modified asphal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difficult1.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viscosity higher,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an the general temperature of the asphalt mixture of 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storage,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cooling should not exceed 10 ℃, manufacturing plant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long distance Shanghai heavy traffic, climate change, mixture storage temperature control . Asphalt road paving machinery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formance, a variety of types of asphalt paving machinery, mixed performance. How to choose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s the focus of project quality . Asphalt paving, it must uniform, continuous, workers must be of high quality, must be able to correct judgement paving , SMA asphalt mixing and Construction1. Asphalt mixture mixing. As with the SMA Miji with ordinary asphalt concrete is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MA for intermittent graded, coarse aggregate single particle size, quantity, fine aggregate small amount of slag and more. Stone Chip fine aggregate and sand, including a total of only around 15 percent, to the mixture of materials for mixing brought about many difficulties. To this end, the hopper, silo to re-arrangements, to increase the diameter of 5 to 10 mm aggregate positions, to ensure that the expected number of cold, fine aggregate amount of very few, very few cold silo door open for materials to maintain the course of Fine Aggregate drying, to ensure smooth for fine aggregate materials. The main ingredients into the thick belt of the roll-through on aggregate heating burner, a thermocouple detection feed temperature and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oil burner than the wind so that the aggregate temperature reaches 190 ℃ ~ 200 ℃. Heat expected to enter the elevator shaker, thermal materials on target to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than the sub-screen to a different thermal bin (screen size can be replaced upon request), a computer control of the Silo flamenco, according to enter the Auto production mix ingredients, measuring, as a single SMA rough material particle size, small little material, thermal materials may be rough sets in less than regular hopper (deficit expected), while small-hopper often overflow warehouse is not the normal situation, control Room operators can not adjust the amount of discharge, the SMA not allowed to mix. Lignin fiber and then added to stir the pot with the aggregate common dry mix, then add the computer-control measures the ratio of powder and asphalt, mixing, the expected completion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SMA mix the dry time of four seconds to five seconds, 30 seconds wet mix to 45 temperature control of various materials: asphalt temperature 160 ℃ ~ 165 ℃, the temperature at the scene produced 165 ℃ ~ 170 ℃,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of processing 175 ℃, aggregate heating temperature 190 ℃ ~ 200 ℃, the temperature mixture out 175 ℃ ~ 185 ℃ ,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mixture (abandoned temperature) 195 ℃, paving the temperature of not less than 160 ℃, the initial starting temperature of not less than 150 ℃, repressing the lowest temperature of not less than 130 ℃, RCC ended temperature of not less than 130 ℃ Open transport temperature no higher than 60 ℃.2. Transportation. As SMA asphalt mixture of asphalt Mastic more viscous resin, the carrier at the bottom of the compartment to the oil-water mixture Tu more, and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carrier surface mixture form a hard shell, the carrier during transport to be decked Tarpaulin, it is necessary to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volume of . Paver. Asphalt must be slow, even for uninterrupted paver. Paving process, not free to transform the speed or stop half-way, paving the speed of prod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mixing, matching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paving thickness, width identified. Paving a speed of m / . RCC. RCC i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RCC SMA eight-character principle for the "keeping up, rolling, high-frequency, low-rate" and a reasonable choice roller composition and RCC . Joints.(1) longitudinal seam: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features, I unit in the asphalt paving mixture used in the course of a Germany-ABG423 paver paving side-by-side, this method can be a whole paver, longitudinal seam to increase the heat The smoothness of the road and beautify the road of visual effects.(2) Joints: SMA road handling the joints than ordinary mixture difficult, therefore, paving set at the edge of the baffle, can also SMA layer of asphalt a da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not yet in its cooling, That is, cutting good, and joint use of water will be clean. The next day Tushua viscosity of the oil, that is paving the new asphalt mix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easy questions:(1) the RCC: As the road aggregate SMA embedded crowded, not degree of compaction, the degree of compaction easier to achieve, but with the RCC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aggregate continue to go down, Mastic A little bit of fat to the floating, resulting in reduced structural depth. RCC in the proces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surface structure remained at 1 to millimeters in order to have appropriate structural depth.(2) in the oil spot: SMA opening of the road after the oil spot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is due to the SMA fiber caused by uneven mixing. Therefore, in mixing, it is necessary to strictly control the number of fibers running and running time and extended dry mix, to ensure uniform mixing fibers.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storage during the dry fiber to prevent the fibers exposed to moisture into college.(3) RCC forming a high enough temperature is a common illnesses. SMA in the 130 ℃ RCC effect on the poor. In the low temperature at RCC, is not prone to the formation. In the lane in the process of rutting, is inadequate because of the RCC.你可以试下这个《road and bridge》——美刊可以看一些行内的核心期刊,比如《中国公路学报》《力学》等,也可以看看各个学校的学报,比如《同济大学学报》《哈工大学报》《长安大学学报》等,或者有些教材也可以作为参考文献。
350 浏览 5 回答
210 浏览 4 回答
194 浏览 3 回答
144 浏览 8 回答
331 浏览 5 回答
336 浏览 1 回答
90 浏览 4 回答
120 浏览 5 回答
175 浏览 4 回答
289 浏览 4 回答
159 浏览 4 回答
327 浏览 5 回答
80 浏览 3 回答
84 浏览 4 回答
321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