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上。创造性地借鉴了近代外国歌剧的某些传统形式和经验如主导主题的运用以及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运用等,丰富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为中国新歌剧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卓有成效的尝试。如,《扎红头绳》片段,描写喜儿与爹爹短暂的欢聚之时采用明朗欢快的对唱,既反映了喜儿的天真活泼,也表达了杨白劳对女儿深情的父爱,这段音乐同以后两位主人公命运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合唱《太阳出来了》,剧终前群众演唱的合唱十分成功,它唱出了解放了的人民的坚强、豪放与喜悦的心情,唱出了他们对喜儿不幸遭遇的悲愤同情,将深厚的阶级感情真切的表现出来,特别是合唱对“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全剧中心思想的反复渲染,对突出歌剧主题起到重要的作用。关于歌剧的音乐处理,《=白毛女》的作者,也就是马可、张鲁、瞿维等作曲家否定了“采用西洋歌剧的方法全部作曲”的方案,他们深入群众,体验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熟悉他们的音乐语言,在忠实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吸收民间形式的一切优点,同时。也参考前人的和外国的经验。基于这些看法,集中集体智慧,创作了《白毛女》的音乐。大型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是我国歌剧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白毛女》的创74作,推动了延安等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对新歌剧创作的热情,解放战争时期,在延安、东北、西北以及其他解放区,许多文艺工作者都尝试着用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短短几年内,先后有数十部新歌剧问世,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歌剧”。较为有代表性的有<刘胡兰》、<赤叶河》、《王秀鸾》等。这些作品在创作方式和艺术特点上都与<白毛女》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艺术成就上他们都还没有超出《白毛女》的水平。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歌剧创作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方式,但仍有一种是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在观念和手法上坚持以内容的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和《江姐》。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稚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拓,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这种探索剧目较多。但就其思想性、艺术性来说,《原野》、《苍原》、《张骞》,可视为新时期严肃大歌剧创作的高峰。另一种:俗化趋势,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为参照系,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这类探索贯穿于整个八九十年代,公演过的新剧目不下百部,《我们现代的年轻人》、<风流年华》、<友谊与爱情》,但影响较大的作品很少。到了2o世纪9o年代,中国歌剧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党的女儿》,其仍旧沿袭了<白毛女》的创作路子,将歌剧这一形式与中国戏曲艺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创作出了思想性、艺术性较为统一,也有一定影响的新时期的新歌剧,在公演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好评。由此可见,由于歌剧《白毛女》的成功创作与演出,使这种综合型艺术形式在我国整个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真正发挥了它的重大影响,无愧于中国新歌剧里程碑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