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题为《温度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受土壤稳定能力的控制》(Temperature Effects on Carbon Storage Are Controlled by Soil Stabilisation Capacities)的文章指出,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土壤释放碳,可释放的碳量取决于土壤类型,粗质地土壤的碳损失是细质地土壤的3倍。
矿物土壤的物理与化学稳定机制在控制其碳储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的科研人员,使用全球9000多个土壤样本数据,分析了样品的碳含量随温度和土壤质地的变化情况,旨在研究温度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是否会随着土壤稳定能力的变化而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平均温度的升高,土壤的碳储存量急剧下降。全球平均温度每升高10 ,土壤碳含量就会下降25%。土壤释放的碳量取决于土壤类型,粗质地(黏土较少)土壤损失的碳是细质地(富含黏土)土壤的3倍。土壤质地造成的差异是由于较细的土壤为碳基有机物质提供了更多的矿物表面积,降低了微生物获取和分解碳基有机物质的能力。研究人员称,这项工作有助于识别全球各地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壤碳储量。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动态监测快报》2021年第23期,裴惠娟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