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并不是在唐朝才产生的,我国的诗歌有着久远的历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开启了诗歌创作的先河,并奠定了“诗言志、歌咏言”的优良传统。诗歌一直是发展着的,汉代的乐府诗也是很出名的,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诗人,如“兼笼前美”的建安诗歌,代表人物就有曹植等,东晋的陶渊明,南朝时期的谢灵运,鲍照,庾信等,都写出过很多有名的诗歌。
诗歌进入唐代,文质彬彬,蔚为大观。三百年间,诗家辈出,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辉耀千古的巨星之外,还有“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刘长卿、韦应物、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等数不清的璀璨的星星。可以说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僧尼。三百年间,名篇浩瀚,据不完全统计,有五万五千多首。诗歌反映生活面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情感之饱满,技巧之纯熟,音律之严整和谐,达到前所未有,后人也难以攀越的高度。诗在唐代,是一个鼎盛的时代!一个黄金的时代! 然而,关于唐诗兴盛的原因,却没有一致的见解,虽争论不断,然难归于统一,其观点主要有下列数种。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 诗人地位的转移。认为唐诗的内容之所以丰富,涉及到各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诗人的地位有了变化。唐以前的诗坛大部分掌握在君主贵族手中,而唐代诗人大多出自民间,他们都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对现实社会有深切的体验。譬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孟郊、张籍、元稹、白居易等等,大都是从穷困或是从流浪中奋斗出来的。“唐代用科举考试,打破了过去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使得中下层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可以登上政治舞台。这不仅在政治上反映出进步性,同时在文学上也反映出进步性,这是一个文化普及的解放的新时代。从此被压迫的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文化上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于是文学的创作,就冲破了六朝贵族文学的束缚,深刻广泛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感情,丰富和提高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从君主贵族掌握的诗坛,转移到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手里,实在是使唐诗发达起来光辉起来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 统治阶级的提倡。刘大杰先生举太宗、高宗、武后、中宗及玄宗为例,说明唐统治者无不爱好文艺音乐,提倡风雅,尤其是在科举中,把诗歌的创作作为一项考试的内容,使诗歌一门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终南捷径”和“青年的必修科目”。这种大力的提倡,使诗歌的兴盛发达与普及成为“必然的现象”。 三、 诗体进化的规律所致。六朝开始形成七言古诗和律、绝新体诗,在形式、音律和词藻各方面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代诗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大显身手,“来完成诗歌本身尚未完成的生命”,从而造成光辉灿烂的成就的。另外,南北文风的融合与民族的创造力量也是唐诗繁荣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南北朝时,两个政权虽然相互对立,但文化与血液交流的激荡,一刻也不曾停止。到了唐代统一,南北文风,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形成新的风格,表现出民族强大的创造力量。 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1955级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从多方面分析了唐诗兴盛的原因,然最为强调的是唐代的经济繁荣与阶级斗争。书中说: 如前所述,国家的富强昌盛,社会的和平安定,生活的富裕安乐,不仅使诗人们能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丰富了生活经历,扩大了眼界,而且培养了诗人乐观的精神以及为祖国建立功业的理想,激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以及诗人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又直接或间接地使诗人接触现实,正视现实,从而孕育了他们对现实的叛逆精神,或批判现实的精神。 这种分析问题的“视角”显然带着时代的政治特点,但不无道理。北京大学1955级的《中国文学史》所揭示的其它原因约略同于刘大杰先生的。 吉林大学中文系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稿》更加重视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上寻找原因,他们认为的原因主要有:一、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采取一些让步政策,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使生产力得以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相对繁荣,文化艺术亦随之欣欣向荣;二、唐王朝不断巩固边防,并扩张疆土,促进了中外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三、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四、由于实行科举制度,中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成为统治的基本依靠力量。这四个方面都对唐代文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所述的原因中有一个原因是之前学术界未提到的,即“文禁松弛”。书中说: 就整个唐代来说,是封建社会中的繁荣上升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力量还具有一定的信心,在文禁方面也比较松弛,不像以后的宋、元、明、清的统治者那样在文禁上一代比一代更加严密而残酷。 该书认为,这一个原因对于文学的发展相当的重要。 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所揭示的原因与他人略有不同,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说唐代诗人对文学遗产采取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态度,他们既不拜倒在古人脚下,又能虚心地向古人学习。二是诗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这固然是唐诗繁荣的结果,但反过来又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发展。 马茂元在《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中也探讨了唐诗繁荣的原因,他主要讲了三点:一是唐代诗人继承和发扬了过去诗歌的优秀传统,二是对民间文学高度重视,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三是“诗不言法”,“他们没有被任何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所束缚,被嵌在一个模子里,而是每个诗人,都能以自己独有的面貌与我们相见。”马氏因为没能从社会基础——政治经济的视角去分析,还遭到了时人的批评。 1979年之后,文学批评的禁区被打破,唐诗繁荣原因的讨论又活跃了起来。《文学评论》于该年第1期刊登了梁超然的文章,对之前的看法提出了商榷。认为将诗歌的繁荣与经济的繁荣直接联系起来是一种“庸俗化倾向”,亦与唐诗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唐太宗贞观时期的经济高涨就并没有带来诗歌的高潮。再者,作者也不同意把庶族地主阶级视为唐代诗坛的主要阶级基础和唐诗繁荣的决定力量,认为那种说法夸大了世、庶斗争的意义,夸大了庶族地主的进步性。实际上,“庶族地主”是个极其复杂的概念,是否是一个统一的阶层以及能不能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都值得怀疑。同一期的《文学评论》上,还发表了皇甫煃的《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一文,该文对于把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视为“促成唐诗繁荣的一个直接原因”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科举制度只是一种考试制度,庶族地主可以利用它,世族地主也可以利用它。”“笼统地说唐代以诗赋取士因而促成了唐诗的繁荣,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初唐这一百年间,不用说还没有以诗赋取士,连律诗的最后定型也要到沈佺期、宋之问那时候,更不用说像后来那样用五言排律来考试进士了。然而初唐时期还没有以诗赋取士而诗歌已相当繁荣,这说明唐诗繁荣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 之后,许多专家仍坚持经济繁荣与唐诗兴盛有直接的关系。王水照《再谈唐诗繁荣的原因》(《文学评论丛刊》第7辑)一文,分析了其关系的具体内容:① 经济的繁荣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创作环境。② 经济繁荣造成的国力强大,直接影响到唐诗的创作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理想”、“表现于不同题材、体裁中的开阔境界和昂扬的气象”。③ 经济繁荣所造成之交通、旅游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诗歌内容的丰富和题材范围的扩大。④ 经济繁荣为诗歌的发表和流传提供了物质手段(“发表和流传”指驿寄、投赠、“温卷”、题壁等)。 最近出版的章培恒等人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强调了多种思想并存的局面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该书说:显然儒家思想在唐代是公认的正统思想,儒家经典是士人必读的书籍,在进士科和明经科的科举考试中,也都要考经书。而且,自唐立国以后,一些文人要求重兴儒学的呼声时起时伏,从未停止。这些都证明,儒学的地位在唐代较之魏晋和南朝有所提高。但是,儒学却并没有获得统治性的地位。道教和佛教,无论在统治集团还是在整个社会中,受重视的程度都不低于它。这种思想多元化的状况,使得思想界较为自由活跃,文学创作也很少禁区。 仁智之见,都不无道理。但是独取哪一家之说都显得不够全面,可否将上述各点全部列上,都算作兴盛之原因呢?(朱恒夫,见《中国文学史疑案录·诗赋词曲编》)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自己查资料吧幸亏是浅谈,谈谈表面就行,不用太深
1)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 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 (3)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 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 (4)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 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 (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 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
一、根本原因是:社会繁荣稳定、思想开放。
二、具体原因:
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3、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4、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文学艺术的高峰,总是出现在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唐朝统治者清明大度,敢于招贤纳谏。
5、“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社会的巨变刺激着诗人的灵感,也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唐帝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水陆交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给传统的唐文化注人了新的内容,新鲜的活力。
7、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
扩展资料
形式风格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
谢邀:
开篇明义,唐诗诗我国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被称为“一代文学”。
清初,由彭定求等十余名学者编纂的《全唐诗》,就收录了唐代2300多名诗人的48900多首诗,而且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可以说诗歌在唐代达到了鼎盛状态。
那么,唐代为什么能形成诗歌兴盛的局面,诗歌创作为什么能在唐代呈现出井喷状态,那是由诸多的原因共同凑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唐诗兴盛的第一个原因: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是诗歌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诗歌并不是在唐朝才产生的,我国的诗歌有着久远的历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开启了诗歌创作的先河,并奠定了“诗言志、歌咏言”的优良传统。
诗歌一直是发展着的,汉代的乐府诗也是很出名的,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诗人,如“兼笼前美”的建安诗歌,代表人物就有曹植等,东晋的陶渊明,南朝时期的谢灵运,鲍照,庾信等,都写出过很多有名的诗歌。
很多初唐诗人其实都是经过了南朝末期、隋朝才进入唐朝的,如唐初的诗人虞世南,就曾做过隋朝官员,虞世南的五言诗很出名,向我们大家熟知的《蝉》诗,他和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他们的诗歌作品中还有南朝齐梁时期的余韵。
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就写出过唐诗中的精品之作《滕王阁序》等诗,稍后的陈子昂又将诗歌的形式持续发展。
然而他们的创作还是古体诗,就在古体诗方兴未艾之际,一种全新的、划时代的诗歌形式出现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对诗歌的锐意进取,产生了完整的五律与七律。
沈佺期和宋之问的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明显的区分。
长篇排律也在唐代出现,唐代诗人大胆创新,更多地运用篇幅较长、格律较宽的古体诗进行创作,而在创作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新体,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独特面貌。
盛唐是唐诗最为繁荣的时期,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唐诗双子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才华横溢的诗人将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唐诗进入了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而这一时期的诗歌范式也成为了中唐和晚唐的诗歌创作的风向标。
可以说,诗歌在唐代是诗人们们反映生活、抒情述志、驰骋才华的理想领域。这是诗歌在唐代兴盛的最显著的原因。
唐诗兴盛的第二个原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
唐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和隋朝的频繁更迭和社会动荡,经济持续恢复,并且大力发展,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一系列发展,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也为文学和文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诗歌也以全新的面貌和形式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相对稳定使人们能够相对地安居乐业,从事各种生产与经营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城市的繁荣使得很多诗人选择定居在城市,并由此创作了大量的反映城市生活与景色的诗歌。
如王建诗歌中的扬州是“夜市长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的繁荣景象,诗人苏味道笔下的长安城则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以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为唐诗的兴盛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唐诗兴盛的第三个原因:科举考试带动了诗歌的繁荣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在唐朝,进士科是重点发展的科目,唐代对进士科的改造可谓登峰造极。在唐高宗时期停废秀才科后,进士科越显尊贵。
学子以进士及第为荣,所以,报考人数不断增多,但进士科的录取率不高,只有百分之一二而已。可见,在唐常科各科在唐人心目中,进士科居于何等重要地位。
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考贴经,最初出自于《老子》一书,后又加试《尔雅》,贴经主要考察学子对经书的熟悉程度,后随着诗文的不断发展,贴经可以选做诗文,叫做“以诗赎贴”;第二是考杂文,就是要求学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不同体裁的文章,写诗或赋都可以;第三是考策问,主要考学子对时事问题以及治国理政的对策。
从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不难看出,有两点直接与诗歌创作有关,所以学子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诗歌的创作了,这在无形中直接拉动了诗歌的繁荣和兴盛。
唐诗兴盛的第四个原因:干谒带动了诗歌的繁荣
在唐代,进士及第是学子入仕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还有举荐制度,而举荐这一途径的灵活性为当时想进入仕途的学子提供了契机。同时,举荐制度也造就了诗歌的繁荣。
为什么这么说呢?正由于进士科以诗赋为主,然而由于录取比例很低以及进士科本身的难度,为取得同进士出身,一批批应试学子便不再走科举入仕的路子,而是纷纷加入到自荐的行列中,这就是诗文干谒。干谒诗文是当时的学子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干谒中“干”,此处是求取之意,而“谒”则是拜见之意,干谒是为了进入仕途而作出诗文以献给考官求得赏识的行为,在科举考试前后的时期尤为频繁。学子向主考官或者有影响力的文坛宗师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干谒诗中的代表作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西入长安,干谒张九龄,其中就有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则成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几句,既表明了孟浩然进入仕途的愿望入仕的愿望,又委婉含蓄、不卑不亢地表达了希望得到提携和引荐的目的。
在如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也是一首很有名的干谒诗,他在诗中生动地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新婚的新妇,将考官比作公婆,新娘担忧自己的装扮是否会得到公婆的满意,故而问丈夫,自身的眉毛粗细是否合适,其实也是含蓄地向张籍询问建议,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读来十分的新颖而别出心裁。
由此可见,干谒诗在唐代是非常流行的,正是因为干谒诗可以成为进入仕途的渠道之一,所以 ,学子对于写出好的诗歌充满了热情,而这一点也造就了诗歌的兴盛。
唐诗兴盛的第五个原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随着唐朝的繁荣和强盛,很多周边国家都派出留学生来到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和知识。这时唐诗就像是国家的一张名片一样,为文化的传递和交流做出了很高的贡献。这些留学生来到唐朝后,不但被唐朝的繁荣和强大所吸引,而且爱上了唐朝的文化,尤其是诗歌。
其中,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不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经过刻苦的学习,还考中了进士,他还曾写过有名的诗歌《衔命还国作》、《望月望乡》。阿倍仲麻吕和王维、李白、储光羲等因为诗歌而建立了友谊。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开放包容和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唐诗的兴盛提供了契机。
1)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 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 (3)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 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 (4)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 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 (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 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
诗歌进入唐代,文质彬彬,蔚为大观。三百年间,诗家辈出,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辉耀千古的巨星之外,还有“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刘长卿、韦应物、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等数不清的璀璨的星星。可以说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僧尼。三百年间,名篇浩瀚,据不完全统计,有五万五千多首。诗歌反映生活面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情感之饱满,技巧之纯熟,音律之严整和谐,达到前所未有,后人也难以攀越的高度。诗在唐代,是一个鼎盛的时代!一个黄金的时代! 然而,关于唐诗兴盛的原因,却没有一致的见解,虽争论不断,然难归于统一,其观点主要有下列数种。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 诗人地位的转移。认为唐诗的内容之所以丰富,涉及到各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诗人的地位有了变化。唐以前的诗坛大部分掌握在君主贵族手中,而唐代诗人大多出自民间,他们都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对现实社会有深切的体验。譬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孟郊、张籍、元稹、白居易等等,大都是从穷困或是从流浪中奋斗出来的。“唐代用科举考试,打破了过去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使得中下层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可以登上政治舞台。这不仅在政治上反映出进步性,同时在文学上也反映出进步性,这是一个文化普及的解放的新时代。从此被压迫的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文化上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于是文学的创作,就冲破了六朝贵族文学的束缚,深刻广泛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感情,丰富和提高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从君主贵族掌握的诗坛,转移到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手里,实在是使唐诗发达起来光辉起来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 统治阶级的提倡。刘大杰先生举太宗、高宗、武后、中宗及玄宗为例,说明唐统治者无不爱好文艺音乐,提倡风雅,尤其是在科举中,把诗歌的创作作为一项考试的内容,使诗歌一门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终南捷径”和“青年的必修科目”。这种大力的提倡,使诗歌的兴盛发达与普及成为“必然的现象”。 三、 诗体进化的规律所致。六朝开始形成七言古诗和律、绝新体诗,在形式、音律和词藻各方面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代诗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大显身手,“来完成诗歌本身尚未完成的生命”,从而造成光辉灿烂的成就的。另外,南北文风的融合与民族的创造力量也是唐诗繁荣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南北朝时,两个政权虽然相互对立,但文化与血液交流的激荡,一刻也不曾停止。到了唐代统一,南北文风,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形成新的风格,表现出民族强大的创造力量。 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1955级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从多方面分析了唐诗兴盛的原因,然最为强调的是唐代的经济繁荣与阶级斗争。书中说: 如前所述,国家的富强昌盛,社会的和平安定,生活的富裕安乐,不仅使诗人们能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丰富了生活经历,扩大了眼界,而且培养了诗人乐观的精神以及为祖国建立功业的理想,激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以及诗人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又直接或间接地使诗人接触现实,正视现实,从而孕育了他们对现实的叛逆精神,或批判现实的精神。 这种分析问题的“视角”显然带着时代的政治特点,但不无道理。北京大学1955级的《中国文学史》所揭示的其它原因约略同于刘大杰先生的。 吉林大学中文系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稿》更加重视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上寻找原因,他们认为的原因主要有:一、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采取一些让步政策,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使生产力得以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相对繁荣,文化艺术亦随之欣欣向荣;二、唐王朝不断巩固边防,并扩张疆土,促进了中外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三、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四、由于实行科举制度,中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成为统治的基本依靠力量。这四个方面都对唐代文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所述的原因中有一个原因是之前学术界未提到的,即“文禁松弛”。书中说: 就整个唐代来说,是封建社会中的繁荣上升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力量还具有一定的信心,在文禁方面也比较松弛,不像以后的宋、元、明、清的统治者那样在文禁上一代比一代更加严密而残酷。 该书认为,这一个原因对于文学的发展相当的重要。 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所揭示的原因与他人略有不同,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说唐代诗人对文学遗产采取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态度,他们既不拜倒在古人脚下,又能虚心地向古人学习。二是诗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这固然是唐诗繁荣的结果,但反过来又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发展。 马茂元在《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中也探讨了唐诗繁荣的原因,他主要讲了三点:一是唐代诗人继承和发扬了过去诗歌的优秀传统,二是对民间文学高度重视,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三是“诗不言法”,“他们没有被任何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所束缚,被嵌在一个模子里,而是每个诗人,都能以自己独有的面貌与我们相见。”马氏因为没能从社会基础——政治经济的视角去分析,还遭到了时人的批评。 1979年之后,文学批评的禁区被打破,唐诗繁荣原因的讨论又活跃了起来。《文学评论》于该年第1期刊登了梁超然的文章,对之前的看法提出了商榷。认为将诗歌的繁荣与经济的繁荣直接联系起来是一种“庸俗化倾向”,亦与唐诗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唐太宗贞观时期的经济高涨就并没有带来诗歌的高潮。再者,作者也不同意把庶族地主阶级视为唐代诗坛的主要阶级基础和唐诗繁荣的决定力量,认为那种说法夸大了世、庶斗争的意义,夸大了庶族地主的进步性。实际上,“庶族地主”是个极其复杂的概念,是否是一个统一的阶层以及能不能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都值得怀疑。同一期的《文学评论》上,还发表了皇甫煃的《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一文,该文对于把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视为“促成唐诗繁荣的一个直接原因”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科举制度只是一种考试制度,庶族地主可以利用它,世族地主也可以利用它。”“笼统地说唐代以诗赋取士因而促成了唐诗的繁荣,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初唐这一百年间,不用说还没有以诗赋取士,连律诗的最后定型也要到沈佺期、宋之问那时候,更不用说像后来那样用五言排律来考试进士了。然而初唐时期还没有以诗赋取士而诗歌已相当繁荣,这说明唐诗繁荣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 之后,许多专家仍坚持经济繁荣与唐诗兴盛有直接的关系。王水照《再谈唐诗繁荣的原因》(《文学评论丛刊》第7辑)一文,分析了其关系的具体内容:① 经济的繁荣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创作环境。② 经济繁荣造成的国力强大,直接影响到唐诗的创作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理想”、“表现于不同题材、体裁中的开阔境界和昂扬的气象”。③ 经济繁荣所造成之交通、旅游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诗歌内容的丰富和题材范围的扩大。④ 经济繁荣为诗歌的发表和流传提供了物质手段(“发表和流传”指驿寄、投赠、“温卷”、题壁等)。 最近出版的章培恒等人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强调了多种思想并存的局面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该书说:显然儒家思想在唐代是公认的正统思想,儒家经典是士人必读的书籍,在进士科和明经科的科举考试中,也都要考经书。而且,自唐立国以后,一些文人要求重兴儒学的呼声时起时伏,从未停止。这些都证明,儒学的地位在唐代较之魏晋和南朝有所提高。但是,儒学却并没有获得统治性的地位。道教和佛教,无论在统治集团还是在整个社会中,受重视的程度都不低于它。这种思想多元化的状况,使得思想界较为自由活跃,文学创作也很少禁区。 仁智之见,都不无道理。但是独取哪一家之说都显得不够全面,可否将上述各点全部列上,都算作兴盛之原因呢?(朱恒夫,见《中国文学史疑案录·诗赋词曲编》)
唐朝诗歌在我国文化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史的一大贡献。那么为什么这种文化现象会出现在唐朝呢,而不是其他朝代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第一是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文化因素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在没有经济活动的基础上是很难创造出较高水平文化的,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能够很好地证明这个命题,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之前的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次较长时间的分裂,即三国时代和南北朝时期,这其中虽然有晋朝的统一,但是在生产力水平上没有超出汉朝水平,经过北方战事的冲击,带来北方生产力水平的下降,大量土地荒芜,大量劳动力或死或逃亡,这时江南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这种增长势头没有能够弥补北方战事的冲击,在总体水平上中国的生产力在下降。 隋朝虽然统一了全国,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和对外战争的原因,生产力水平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是短时间内又陷入了战事,文化的发展遵循长线效应,因此,文化在隋朝虽然略有发展,但是在高度上还没有达到教高水准。 经过唐王朝的统治,特别是前几朝的休养生息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策的带动下,大量闲置的土地得到开发,大量劳动人口的出现,促进了经济水平的发展,生产力有了教大发展,这可以通过唐王朝时代出现的大量生产工具来证明,物质财富大量积累,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这些经济因素的出现促进了文人对那个时代的讴歌,因此为文化的向前发展准备了物质动力和思考的源泉。 第二是政治因素。 唐朝较其前朝的任何时代在文化政策上都是比较开放的。我想这与唐王朝出身于北方少数民族(当时条件下)有关,他们虽然了解中原文化,特别是汉朝以来的儒家文化,但是唐朝统治者们有自己的理解,这对汉朝以来的儒家文化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异质性文化理解,正是这种异质性的理解方式,使得唐王朝的统治者们可以推行一种不同于前朝的文化政策,而他们推行的文化政策正好是文化理解与文化共融,这种政策符合了当时民族融合的趋势,适应了当时文化发展的规律,促进了唐王朝文化的发展。 第三是文化因素 在前面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唐王朝的文化在向前发展着,在这种文化发展的推动下,文人所面临的就是文化模式的选择问题。这种文化模式的选择在今天看来是有必然性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六朝门阀的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是当时文化所不能选择的,因为这种文化模式不能很好地表达当时的要求。而诗歌模式是中华民族所早就有的,因此当时的文化对这种原有的文化模式进行了模式上的创新,就形成了唐朝的诗歌模式。 当然还有其他模式,这正是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模式。
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
四、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唐代君主,很重视诗歌,也大都能诗。太宗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与之唱和吟咏。高宗、武皇常自制新词以入乐。玄宗本人就是诗人,自述每运笔赋诗,辄“乐以忘忧”。文宗特制诗学士七十二人。武皇宴集群臣,宋之问赋诗最佳,曾获御赐锦袍。帝王的爱好、倡导提高了诗人的声誉,有助于形成全社会重视诗歌的风气。
五、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文学艺术的高峰,总是出现在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唐朝统治者清明大度,敢于招贤纳谏。唐太宗能用直言敢谏的
84 浏览 7 回答
182 浏览 6 回答
152 浏览 4 回答
347 浏览 5 回答
299 浏览 3 回答
359 浏览 1 回答
348 浏览 4 回答
232 浏览 3 回答
355 浏览 3 回答
151 浏览 4 回答
126 浏览 10 回答
166 浏览 6 回答
194 浏览 4 回答
235 浏览 4 回答
22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