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出自姬、归姓,以国名为氏:一是姬姓胡国,在河南漯河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二是归姓胡国,在安徽阜阳。
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都以胡为姓,国人都以胡为氏,称胡氏,形成两支胡氏,世代相沿。归姓是畏方(鬼方)之姓,据《山海经》记载为威姓,源于少昊之子,胡国铜器铭文记作媿(wēi)姓。
胡姓的历代分布
胡姓最初的发源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发源于今河南淮阳,另一个发源于今安徽阜阳。胡氏以起源地为中心,向周边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
至汉时,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
两晋南北朝时期,胡姓原居于陈(今河南淮阳),后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与其余七姓族人共同入闽,成为“入闽八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