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二) 人际关系的作用1、幸福感。研究表明,结婚的人或有朋友的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些,原因可能是他们所获得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2、心理健康。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设计精巧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作用。在绝大多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以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3、身体健康。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更需要人们多关心。(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高等院校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结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人际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人们之间直接的、间接的、可觉察到的并受心理特征所制约的相互交往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首先,认知成分反映了大学生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识,是人际关系知觉的结果,是人际关系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其次,情感成分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与人的交往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反映出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其三,行为成分是指大学生交往双方外显的行为表现,如语言、手势、举止、风度、表情等表现个性和传达信息的行为因素,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友谊关系与人格适应2006年2月14日 《心理学动态》陈建文 黄希庭摘 要 友谊关系作为同伴关系的重要成分,对个体的人格适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友谊关系研究及其人格适应功能的最新进展,然后作出评述,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以后研究的方向。关键词 友谊关系 人格适应同伴关系对于个人人格的社会适应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对同伴关系的研究很多,研究者把同伴关系分为两种:一是同伴接纳,一是友谊关系。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单向作用过程,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友谊关系则是朋友之间,一对一的相互作用过程,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对于同伴关系及其人格适应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同伴接纳及其发展功能这一方面。但是,近年来,对于友谊关系及其人格适应的研究渐渐增多,而且发现友谊关系有着与同伴接纳不同的人格适应和发展功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综述友谊关系及其人格适应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于友谊关系的结构特征的研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往往发现不同的友谊关系结构特征。最近,Hartup从对友谊关系的发展功能的实验分析出发,提出了友谊的结构和维度模型(structure and dimension model)。Newcomb采用元分析方法,对以前的友谊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概括,提出友谊关系的宽类型-窄类型模型(broad and categories and narrow categories model)。而且两位研究者都在自己的友谊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友谊关系对个体的人格适应功能和发展意义。这两种研究很有代表性。另外,我国的学者在对比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友谊关系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下面,分别予以介绍并作出评述。一、Hartup的友谊关系结构与维度模型及其人格适应功能(一)Hartup的友谊关系结构与维度模型Hartup认为,友谊伴人一生,但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友谊的特征和内容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把友谊关系分为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和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表层结构是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朋友交往的方式和内容不同,友谊关系所面临的适应性发展任务不同,友谊关系表现为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和年龄特征。譬如,学前期幼儿的友谊关系仅仅停留在共同活动和游戏上,青少年则强调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忠诚,成年人的友谊关系则与工作、社会活动和成就需要联系在一起。深层结构是指友谊关系双方的互惠性(reciprocity)。这种互惠性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的一致性,是决定友谊关系本质的特征,也是友谊关系区别其他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的依据。Hartup还认为,要理解友谊关系的人格适应功能,必须把友谊关系分为“有朋友”(having friend)、“朋友的一致性”(identity of one's friend)和“友谊质量”(friendship quality)三个维度。“有朋友”维度可以从是否拥有朋友、拥有朋友的数量、与朋友相处的时间和朋友关系的持续时间等几个方面的来考察。“朋友的一致性”即朋友之间的相似性,来源于形成朋友关系的内在和外在条件。共同的生活背景(如居住地、家庭背景、阶层种族等)、相似的生理特征(如年龄、性别、长相、身高等)、相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如能力、学识、性格、行为习惯等)都是产生朋友一致性的条件。有人把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和害羞-退缩行为三种类型,发现行为类型相同的人容易成为朋友。Hartup认为,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影响朋友的一致性:相互选择和相互社会化。相互选择是指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跟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相似性吸引力是友谊关系产生的动力性条件。相互社会化是指在朋友交往中,人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认同,从而渐渐在各方面趋于一致或相似。前者意味着相似性选择决定朋友关系,后者则认为朋友交往过程决定朋友的相似性,孰是孰非,孰因孰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友谊质量”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加以考察:(1)维度评估,即根据朋友交往的频率、特征和规律概括抽象出友谊质量的几种特质。譬如Windle通过因素分析,得到友谊质量的四个维度:亲密性、支持性、自我暴露和敌意性。Berndt等人认为可以从积极属性(如亲社会行为、亲密、信任)和消极属性(如竞争、冲突)以及交往频率等方面评价友谊质量。Parker等在编制友谊质量问卷时,则把友谊质量分为六个维度: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与背叛、冲突解决策略。其中,亲密性和相互支持被大多数维度评估所认同。(2)类型评估。类型评估的初衷似乎是想建立与亲子依恋关系相对应的友谊关系类型(亲子依恋关系可以分为安全型、排斥型和焦虑型)。结果没有成功。不过Shulman根据友谊质量中亲密依赖性-个人独立性维度,把友谊关系分为三种类型:相互依恋型(interdependent type),强调合作与自主的平衡;分离型(disengaged type),强调人际关系的距离;纠缠型(enmeshed type),强调朋友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融合。当然还有其它友谊关系类型。(二)Hartup的友谊关系结构模型与人格适应如前所述,友谊的深层结构即朋友关系的互惠性,是代表友谊关系本质的东西,是友谊区别其他关系的依据。因此,其人格适应的功能表现在于“有朋友”与“没有朋友”之间存在哪些人格适应上的差异。跨情景的比较研究表明,有朋友的儿童比没有朋友的儿童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更高的合作精神、利他主义、自尊水平等人格特质,没有朋友的儿童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而有朋友的儿童更容易体验到主观幸福感。友谊关系的表层结构是友谊发展的阶段性和年龄特征。因此其人格适应功能表现在于,在人生发展的各种转换时期,友谊关系表现出人格适应上的优势,或者说,友谊关系使个人顺利地适应人生发展的各个转换时期。譬如,朋友的陪伴使入学儿童更容易适应学校环境,朋友交往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危机。也有研究表明青春前期的朋友关系可以预测青年期的两性情爱关系。“朋友的一致性”的适应功能是复杂的。朋友的相似性吸引力导致朋友之间进一步类化和同化。首先,亲社会类型的朋友关系具有保护功能。有朋友陪伴的儿童更少受到其他儿童的欺侮和攻击,更少成为竞争关系中的牺牲品。其次反社会类型的朋友关系可能是危险因素,他们聚在一起更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Mathes等用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概念解释这种现象。所谓去个性化,就是个人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暂时丧失自知能力,丧失自己的身份,匿名地与群体合为一体的心理状态。“友谊质量”的人格适应功能是明显的。在青少年学生中,朋友的支持性与学生对学校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学校活动的成就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学生的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朋友的亲密性特征与学生的受欢迎程度、社会声誉、自尊等呈显著正相关。在成年人当中,朋友的支持性和亲密性与工作成就感、社会满意感、对上司的态度等呈显著正相关。在老年人中,朋友的支持性和亲密性与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二、Newcomb的宽类型—窄类型模型及其人格适应功能(一)Newcomb的宽类型—窄类型模型Newcomb的宽类型-窄类型模型对友谊关系结构特征的探讨有两点令人信服的依据:一是它建立在对过去所有研究的元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二是它建立在朋友关系与非朋友关系的比较的基础之上。Newcomb认为友谊关系可以分为积极参与(positive engagement)、冲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任务活动(task activity)和关系特征(relationship properties)四种宽类型。每种宽类型又可以细分为若干窄类型。1.积极参与朋友交往与非朋友交往相比,人们的共同活动和相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显著差异又分为以下四种窄类型:(1)社会接触,包括共同学习和工作、共同娱乐、生活接触等;(2)交谈,即通过语言表达建立情感联系;(3)合作,即在社会责任基础上的合作、分享、帮助、给予、关注等;(4)积极情感表达,即通过微笑、注视、身体接触等形式表达社会一致性和亲和倾向的情感。2.冲突管理在友谊关系中,就像在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中一样,冲突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冲突的管理和矛盾的解决对友谊关系的维持和发展相当重要。根据冲突管理的过程,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阶段:冲突引起和冲突解决。这两个阶段都可以看出朋友关系和非朋友关系的显著差异。3.任务活动任务活动作一个社会认知发展变量,在朋友关系中和非朋友关系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任务活动有两个窄类型:(1)任务交流,围绕任务或目标而进行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2)任务执行,即实际任务的操作过程。4.关系特征如果上述三种类型是从客观行为水平考察友谊关系,那么关系特征类型就是从主观心理的水平考察友谊关系。关系特征类型可以分为六个窄类型:(1)相似性,包括活动、兴趣、价值、人格等方面的相似性;(2)平等性,包括共同参与、相互信任、相互影响等;(3)控制性,包括竞争、攻击行为、单向的要求和服从等;(4)相互喜欢,既彼此的情感联系和相互依恋;(5)亲近性,指朋友之间的自我暴露;(6)忠诚性,指彼此的联盟和相互支持。许多研究都显示,前三种类型可能是友谊关系和伙伴关系所共有的关系特征,而后三种类型则是友谊关系的独有的特征,是衡量友谊质量的关键指标。(二)Newcomb的宽类型—窄类型模型与人格适应如上所述,Newcomb认为,朋友关系与非朋友关系在积极参与、冲突管理、任务活动和关系特征等四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友谊关系的人格适应和发展角度来看,积极参与类型意味着个人深入地投入社会活动,并且在分享、合作和相互帮助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冲突管理类型表明朋友之间比非朋友之间更关注冲突问题的解决,因而朋友之间更容易保持和谐一致的状态。在友谊关系中,人们交流更频繁,合作更密切,因此共同任务的操作更有效率。友谊关系特征分为相似性、平等性、控制性、相互喜欢、亲密性和忠诚性六个方面,其中后三个特征是友谊关系的关键特征,在朋友关系和伙伴关系中存在显著差异。有研究表明朋友之间的密切、忠诚和相互喜欢的关系可使个人获得自我价值感、社会安全感和情感上的支持,是个人在生活适应上更容易得到帮助和指导。综合起来,友谊关系作为人格适应发展的背景因素在个人的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作为个人的社会背景因素,友谊关系是个人得到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使用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奠定基础。(2)作为情感发展的背景因素,友谊关系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友谊关系提供情感表达的途径,使个人获得情感表达和情感控制的经验;其二,友好情感促进积极行为,朋友之间共同分享、彼此合作、互相帮助;其三,友谊关系比伙伴关系提供更深入的情感体验,有利于积极情感的发展。(3)作为认知发展的背景因素,友谊关系的功能表现在:其一,友谊关系促进人们交流思想、分享情感、相互合作,因此为个人的社会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获得提供独特的机会;其二,在冲突解决和共同任务活动中,友谊关系使人们更容易交流信息、相互合作、协调一致,因而使问题解决和共同任务活动更有效率,从而促进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三、我国对友谊关系结构特征的研究友谊关系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和发展,友谊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我国学者在参照Parker和Asher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友谊特性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友谊特性结构有5个维度,按重要性顺序为:共同活动和相互帮助、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亲密交往。另外,通过与Parker等人对美国儿童研究的结果相比较,发现相同之处在于,两国儿童都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有亲密交流、交往和娱乐、互相帮助、互相有用(有效性);不同之处表现在,美国儿童更强调互相之间的竞争和同伴之间发生的不忠诚,而中国儿童更强调相互交流和合作。目前,我国对友谊的探讨仅仅停留在对儿童友谊结构特性和友谊观念的研究上。对于友谊与人格适应的关系,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这是一片有待开拓的处女地。四、评述Hartup的结构和维度模型,一方面从宏观上,即从人们的毕生发展过程来考察友谊关系,既揭示了友谊关系终生不变的本质特征,即互惠性,又揭示了友谊关系的发展的阶段性和年龄特征;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即从个体友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友谊关系,揭示了友谊关系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以及友谊产生的条件。总之,他基本上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友谊关系的。相应地,他在探讨友谊关系的适应功能时,既考察了友谊关系的一般人格适应功能,也考察了友谊关系在人生发展各种转换时期的特殊意义;既考察了友谊关系数量特征的人格适应功能,也考察了友谊关系的质量特征的人格适应功能。尽管其中的研究有一些交叉和重叠的地方,但是从总体上说,这种研究无疑是合理的。如果说Hartup的结构和维度模型基本上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友谊关系,那么,Newcomb的宽类型-窄类型模型则基本上是从横向解剖的角度来考察友谊关系的。Newcomb一方面从外在的行为活动水平,既从积极参与、冲突管理和任务活动三个领域考察友谊关系,另一方面又从内在的心理特征水平,即从关系特征领域来考察友谊关系。相应地,他就从社会的、认知的和情感的三个方面来探讨友谊关系的人格适应功能和发展意义。这种研究既考虑了友谊关系的社会定向(social oriented)的适应,即个体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成就结果的达成,又考虑了友谊关系的个人定向(personal oriented)的适应,即情感满足和认知成就的获得。无疑这种研究也是合理的。我国学者对友谊关系的研究不多。但是仅有的研究能够在与国外研究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使这种研究带有跨文化研究的特点,这是相当可取的。遗憾的是,对友谊关系的实证研究很多,但是迄今还没有能够提出一个获得广泛认同的友谊关系理论,这是以后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另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友谊关系与人格适应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友谊关系与人格适应之间存在着多通道的相互反馈关系。而且,影响人格适应的因素除了友谊关系,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亲子关系,家庭环境、教育环境、气质类型等,友谊关系可能与其他因素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因此把友谊关系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其对人格适应的作用,可能更有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篇3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的对策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总要求、基本途径、社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途径;自身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 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国民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因此,公平正义就是要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别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德的要求。 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4.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激发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需要激发。尊重创造,就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不同社会阶层都把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产要素优势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5.安定有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社会不稳定现象要比社会不和谐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时仅仅用调和的 方法 不能奏效。要求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自治,让公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务,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目的在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1.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2.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3.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应当尊重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均衡发展。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四、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地位重要。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所谓“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党政机关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决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 教育 、文化、卫生、就业、住房、尤其是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只有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篇4 试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实现和谐社会的愿望也愈发强烈。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的研究,证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当今中国的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结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具体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建设与稳定、持续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的历史轨迹 任何一项事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的发展都有一个极其曲折艰辛的过程,毫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的历史轨迹。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产生前,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他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在实践哲学中,他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在当时,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否定了自己老师柏拉图的唯心主义,他曾说“我爱吾师,但我更真理。”他批判了柏拉图把理想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的理论,但他的批判并不彻底,他是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摇摆,所以他对唯物主义并不坚定,而且他的理论主要指向人的伦理道德活动。 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出现之前,哲学理论还有一段重要的发展史。当时,一位唯心主义的哲学家黑格尔,他指出,在泰利士的时代伦理习惯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便成为普遍化。而毕达哥拉斯的实践哲学使得“民族的精神在意识本身中有着它自己的独特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的那个时代,伦理便从现实生活中提升到思想上了,人们才意识到我们是有真正意识的绝对个体,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一切行为。这个理论也使得哲学不断向着实践哲学发展。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之后,出现了智者学派,他们主要研究课题也是哲学的重要内容“给人以精神教养”,他们主张“智者们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人们要在他们的观念方面得到教育”这种思想。哲学史本身就是一个有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哲学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毫无疑问,当时不断完善更变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随着人类对哲学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逐步形成。 而实践观的精神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问题理解上的历史变革和历史创新,所以作为中国现代青少年,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要把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和人本观内在的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一些方面的弊端,例如:从客体方面理解事物本质,或者从主体方面理解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由此被提出,不得不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运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含义 (一)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 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通过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那些西方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而且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 理解实践思维方式对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理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有以下几点特征:①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作为思维视觉和切入点的,通过把人理解为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化的人、实践的人;并把世界理解为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主体对象化世界、人化世界、属人世界或人类世界这两种的实践转向来为人类哲学开拓出新的视野和境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以主体的实践。 详细来说就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或者社会中的人类作为立足点,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世界或社会作为出发点,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归宿点。③从实践去理解、评价哲学思维,相关哲学方面的研究途径都是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通过这三条关于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实践思维方式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 (二)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哲学,它超越了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也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并且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最显著的特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它也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因为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而且,在马克思看来:必须面向现实世界中的实践,把现实和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哲学研究。所谓哲学首先要能经受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的考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另外,要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就必须把马克思实践观的直接现实性和普遍统一性这两个基本点进行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就是实践观,并且其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实践观。人类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通过对时间以及社会进行深入而全面探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无法代替的地位。 2、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前人类社会最科学、最具生命力的一套理论,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深远。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丰富和成熟,它是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如此生命力的关键。另外,实践具有创造客观价值和优化主体这两大社会功能,人类社会就是在人类的活动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去针对适时的问题情境,由此揭露人类的生存状况,昭示人类发展机制的改进方向,完善人类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能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作为社会的接班人,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巨大指导作用,并且不断的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无可比拟。 三、马克思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1、以人民为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以人民为主体。人民是一个社会构成的主体,人民的幸福感决定了以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人民不仅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各种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应当政府服务于人民,又属于人民。执政者与人民之间不存在阶级差异,与人民平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切机构都应以人民为主体,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均是为人民服务的代言机关。 2、公平、公正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和谐社会中不存在阶级的差异,社会等级制度等问题。消除阶级矛盾意味着在和谐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不存在特权阶级,社会的任何组织活动都是公正公开的的,社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等阶级矛盾,付出与收获得以平衡,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得以提升,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中,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一个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多少,而不是有一个人的出生、地位所决定。 3、民族团结统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向来都是政府关注的重点。由于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民族混居地往往是社会安定问题高发地带。但民族的团结统一,并不意味着民族的同化,各民族的独特风俗习惯都是宝贵的文化财产,民族的团结统一应该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互相理解,互相理解,消除民族歧视,将民族团结放在解决民族问题的首要位置上,这样才能解决民族矛盾,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重要一步。 4、重视农民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正在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农民问题依旧是民生之本,是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在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导致各种人才资源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作为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要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农民问题。通过健全农村各种福利制度,普及农村医疗 保险 等,出台更多地利民政策,保障农民的权益,解决农民问题,让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1、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各种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均十分匮乏,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照搬苏联,是毛泽东同志首先冲破桎梏,提出应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指出,苏联在建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暴露了其不足之处,我们在学习其先进思想与方法的同时,应吸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并应以为戒,在中国的这会注意建设中少走弯路。这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毛泽东同时提出,现在应重在努力学习、积累经验。这个时期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认识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二代领导者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与教训,改变了原来的“以阶级斗争”的不正确方针,将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上。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并就此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全面推动了新时期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建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迪 “三个代表”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全面认识国内外形式变化,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新要求之后,于十六大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它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江泽民同志汲取了前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正确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将马克思社会主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国情,改变前期盲目地教条主义,增强全局意识,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社会和谐是人民生活安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经济发展,人民安定,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中提出的,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在探索过程中,马克思社会主义实践观作为理论依据,在不断地被改进与完善,更加的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去建设,保证不断有先进文明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柱;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 [2]郭爱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10. [3]栗琳.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1.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2. 有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论文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291 浏览 2 回答
320 浏览 3 回答
198 浏览 6 回答
276 浏览 4 回答
273 浏览 3 回答
170 浏览 5 回答
260 浏览 3 回答
255 浏览 8 回答
126 浏览 3 回答
160 浏览 4 回答
102 浏览 2 回答
357 浏览 6 回答
273 浏览 4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149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