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_static/assets/images/user_logo/382a182bcbb183eaed2acdfabdcdf6d71bdff116.jpg)
正文:——谈判,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护各自利益,双方妥善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曾有人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无休止的谈判”,这也是不无道理的。而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协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概念的外延也在扩大,她不仅包括一切劳动产品,还包括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因此,商务谈判是指一切商品形态的交易洽谈,如商品供求谈判、技术引进与转让谈判、投资谈判等。商务谈判是一门艺术,需要有一颗懂得欣赏艺术的心。商务谈判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我们周密策划,思维缜密,全力 浅谈商务谈判的策略技巧一、 研究商务谈判策略技巧的意义(一) 商务谈判策略的内涵什么是商务谈判策略呢?目前理论界尚无统一定论。 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 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内涵加以说明。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策略是指根据形势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商务谈判策略,也就是人们根据商务谈判形势的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应对方式。 从微观营销的角度来看, 策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营销目标,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与营销力量消长趋势所作出的对策。从人们习惯性的观念来看,策略是人们在实际行动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技巧的组合。 商务谈判策略, 也就是人们在谈判实践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技巧的组合。我们认为研究商务谈判策略应从策略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从策略学的角度看, 策略是一种决策原则, 它是科学制定策略指导思想的反映, 也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要求人们在一种能预见和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作出应对对策。商务谈判的策略也就是商务谈判人员取得预期的谈判成果,对谈判过程中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应对而采取的措施。(二) 研究商务谈判策略技巧的意义商务谈判, 是人们彼此之间协调利益关系, 满足各自需要并达成共同意见的一种行为和过程。 因此,人们必须以理性的思维, 对涉及到的双方利益, 进行系统而具体的分析研究。 根据这一规律、 规则来制定谈判方案和对策, 是商务谈判具有科学性的—面。 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 并尽力体现。同时, 商务谈判又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直接交流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 谈判人员的素质、 能力、 经验、 心理状态等富有变化的因素及其临场发挥, 对谈判过程和结果, 又有着极大的影响。 这使商务谈判具有某种难以预测、 难以把握的特征。同样的谈判内容, 同样的环境和条件, 不同的人去谈判,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这就反映出谈判具有技巧性的—面。因此,对于一个谈判者来讲, 在谈判中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技巧性。 “科学” 能使谈判者正确地去做, 而 “技巧” 才能使谈判者把事情做得更好。 因此, 在任何一次商务谈判中都离不开谈判技巧的运用$ 它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获取。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使目标顺利实现。不同的谈判者参加谈判的目的是不同的。 外交谈判涉及的是国家利益; 政治谈判关心的是政党团体的根本利益;军事谈判主要是关心敌对双方的安全利益。虽然这些谈判都不可避免地涉及经济利益,但是常常是围绕着某一种基本利益进行的, 其重点不一定是经济利益。 商务谈判则十分明确, 谈判者以获得经济利益为基本目的, 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才涉及其它非经济利益。虽然, 在商务谈判过程中, 谈判者可以调动和运用各种因素,而各种非经济利益的因素也会影响谈判的结果, 但其最终目标仍是经济利益。 谈判的结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这在商务谈判中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在商务谈判中, 如何来达到预期目标, 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呢?这离不开商务谈判策略技巧的运用。!、 使成本最优化。 大家都知道, 谈判是要花费一定成本的, 然而, 人们往往对于谈判成本的构成并不很清楚。 通常一场谈判有三种成本: 一是为达成协议所作出的让步,也就是预期谈判收益与实际谈判收益的差距, 这是谈判的基本成本; 二是人们为谈判所耗费的各种资源, 如投入的人力、 物力、 财力和时间,这是谈判的直接成本; 三是因参加该项谈判而占用的资源、 失去的其它获利机会等损失的可望获得的其它价值, 即谈判的机会成本。 在三种成本中, 由于人们常常特别注意谈判桌上的得失, 所以往往较多地注重第一种成本, 而忽视第二种成本, 对第三种成本考虑得更少。 这就要求我们在商务谈判中尽量地减少投入的人力、 物力、 财力, 注意抓住其它获利机会, 把成本限制在最低点。那么, 如何使得成本最优化以获得经济效益, 离不开在商务谈判中策略技巧的灵活运用。、 使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获取社会效益。谈判是人们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 所以, 对于商务谈判而言,谈判的结果不只是体现在最终成交的价格高低、 利润分配的多少、 以及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上, 它还应体现在人际关系上, 即是否促进和加强了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一个谈判者应该具有战略眼光, 不计较也不过分看重某一场谈判的得失, 尤其是成本得失, 而应着眼于长远, 着眼于未来。虽然在某一次的谈判中少得了一些, 但如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长期的收益将足以补偿目前的损失。 因此, 在谈判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技巧, 在争取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降低谈判成本的同时, 重视建立和维护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 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二、 商务谈判策略技巧的制定(一) 商务谈判策略的制定商务谈判过程中, 谈判桌上的攻防策略、 招数、 套路很多。 策略无穷, 常用常新。 同时, 形势也有可能犬牙交错, 风云变幻。 这就要求谈判者, 特别是主谈人, 在作战中, 敏于应变, 反应灵活, 急中生智, 足智多谋, 多谋善断。 把各种招数和套路不断重新组合, 以力求达到最有效的出击。因此, 在知道有哪些谈判策略技巧之后还应研究其运用的方法。 与谈判相关的因素很多, 但最基本的因素是: 买方、 卖方、 谈判的内容、 阶段和组织方式。在选择策略技巧时, 要符合这些基本因素。(二) 对象它指谈判的对象。即就买方和卖方的具体条件如何, 来决定选择什么策略。这里指的条件包括: 地位、 经验、 态度、 性格等因素。、 地位: 主谈人是一般职员还是高级职员, 有行政权力还是无行政权力, 这在选择策略时, 其角度就不相同。、 经验: 谈判的对象若是擅长谈判的高手, 并熟悉对手所在国或所在单位业务的习惯,这与没有经验, 初次参加工作或第一次到该市场的谈判者, 运用策略也要有区别。对于前者, 选用的策略要多变。一招不行, 另一招跟上, 使对手防不胜防, 也可采用多方位进攻。对于后者,策略的节奏不一定太快太复杂, 应简单些, 一计一效, 分步对待, 效果更好。%、 态度: 态度友好, 参加谈判抱以成功之希望,以图显示出成绩, 从而追求获奖或晋升的谈判者, 与态度一般较冷淡, 热情不高或无热情, 谈判之成败对他意义不太大的谈判者, 运用策略应有区别。 于前者, 既可以 “柔对柔” , 又可以 “刚对柔” 。 可用攻心战,亦可用强攻战。 对后者, 以刚对刚易裂, 应以柔克刚,辅以必要的以刚制刚。’、 性格: 谈判人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 有些人是感情型的, 有些人是固执型的, 有些人是虚荣型的, 等等。 对于不同性格类型的人, 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谈判策略。(三) 谈判的内容双方谈判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什么性质的买卖, 二是指属于该买卖的那部分的内容。 这是谈判的焦点所在。 是合同条款的谈判还是价格谈判, 对于前者选择策略的范围比较狭窄,而对于后者选择范围就比较广泛, 许多策略都可以运用。(四) 阶段在不同的谈判阶段应采用不同的策略。谈判所处的阶段可分为开局、中局和终局阶段。谈判的开局阶段。 双方由准备进入行动到价格解释和价格评论。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布好阵脚, 为最后决战打好基础, 要营造友好合作气氛, 不能过早地应用策略, 防止被对方摸到虚实, 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谈判的中局阶段。这一阶段, 基本条款已经谈完, 买方已开始第一次还价,激烈的战斗已经开始。使用策略时应灵活多变, 对于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动摇, 在次要问题上表现灵活。谈判的终局阶段。 从买方第一次还价到价格谈判结束。 该阶段可长可短。短, 即成交或破裂; 长, 则不战不和拖下去。对于速战结果破裂, 应有补救策略跟上。对于不战不和拖下去, 则要拖住自己需求的本质, 进一步制造紧张气氛, 使对方神经紧张, 以求最后的成功。(五) 组织方式组织方式的不同, 策略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 在谈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谈判的对方是一家或几家的情况。 上面阐述的各种情况适合于 “一对一” 的谈判,也基本上适合于 “一对多” 的谈判, 只不过在 “一对多” 的谈判中更多地要运用各种策略。三、 商务谈判策略技巧的运用在长期的谈判实践中,人们创造出许许多多有关谈判的策略技巧,这些策略技巧至今仍在许多的谈判中被广泛地运用着, 并且效果依然不错。 由于谈判中的策略技巧有许多,并且人们在谈判的实践中还在不断创新, 故使之显得色彩斑斓, 变化万千。其实, 商务谈判中的策略技巧犹如一把双面刀片, 使用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使用不当也会割伤自己。所以在使用前必须先摸透其特性, 然后再根据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加以灵活运用。(一) 运用策略技巧的依据&、 法律依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务谈判活动具有自身固有的商业方法和行为规范, 这种方法和规范由通行法律以及各种国际商务惯例所决定。谈判中的理性之体之所以会按照这种行为规范行事, 就是因为这样做会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减少商务谈判的风险。因此,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商务谈判策略的实质。在谈判中运用策略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法律的精神, 更好地遵循市场经济的通行规则。在商务谈判中运用策略, 可以大大加快交易双方的谈判进程,同时也使双方的最终合同和协议符合法律的规定。我国 《经济合同法》 中的第五条规定: “订立经济合同,必须贯彻平等的、 互利的、 协调一致、 等份有偿的原则。” 第七条规定: “采取欺诈、 胁迫等手段所签订的合同……违反国家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合同无效。” 这几条基本原则就是谈判策略运用的法律依据。依照这些原则, 在商务谈判中, 应始终贯彻尊重对方, 友好互利的态度; 并且, 必须把每一策略的实施和运用于法律所规定的谈判行为规范的框架之内, 以不违反法律为基本前提。!、 信誉关系。在商务谈判中有不少策略, 单纯从字面上看, 似乎有 “不道德” 之感, 对双方企业的信誉有所损害。其实不然。因为在商务谈判中, 双方当事人有各自的目标, 双方必须为实现各自的目标准备措施或实现它的方法、 方式, 所以有谈判就不能不使用策略。 如同在 “战场” 上, 双方不能不用刀枪一样, 也就不能以信誉来评论。一旦你走上谈判桌, 你的信誉高低就取决于在谈判桌上能否全力以赴,能否施展你的谈判技巧以占得上风。 如有的谈判人员, 在谈判桌上自如地运用各种谈判策略, 并取得较好的结果, 双方签了合同后, 彼此很佩服, 建立了积极的信誉关系。因为敬慕对方的才干, 有的谈判对手在结束谈判后成了好朋友。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门用途英语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商务英语学习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习商务英语知识和培养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渠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论文摘要: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明确规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此办学指导思想决定了有必要对商务英语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本文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例谈一下个人看法。
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引文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档案《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进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以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在我院是开办时间较短的专业,在几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与探讨,努力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档案的精神和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定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学校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纽带,不断探索工学结合办学的途径。几年来,通过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并且把企业专家请进校园、让学生深入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技能,而且大大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理论依据
1、工学结合的概念。什么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地分析与思考。”这种办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也是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领域。
2、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明确规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此办学指导思想决定了有必要对商务英语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构成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以就业为导向,追求的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零距离。工学结合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
三、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主要思路与措施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实行“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理论课及实践课,第三年由学校组织校外实习。一年的时间为学生了解社会,学习第一线的实用知识与技能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学校通过建立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推动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操作,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执行是开展工学结合人才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基础和质量保障,而正确的改革思路与得当的实践措施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明确工学结合,校企“2+l”合作办学的基本思路。
“2+1”指2年校内课程+1年企业行业课程。即学生在三年的高职学习生活中,前两年在学校重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即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商务管理基本技能;后一年中的第一学期在企业上课,学习企业所需技能课,即岗位核心技能,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两年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一年则以实践为重点。
第二,要明确高职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是将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经历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2学校与合作教育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3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开发或认定的,是从事专业工作适宜的学习培训环境,企业对学生的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4学生从事的是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5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6学生在实践中的工作进展是由学校主导和监控的;7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查评价参加合作教育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8企业要把录用和培养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作为发展企业和培养人才的企业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第三,要通过改革确立新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教育的实质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全部或部分在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校,必须首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
企业调研内容应该侧重于了解企业每年员工的招聘数量,人才的型别,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等等,为学校的专业设定、课程设定等提供决策依据。它将有助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专业设定市场化,专业针对性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增强岗位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形成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回圈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工学结合”的“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前2年主要在校学习社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商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一般技能,而“工学结合”的“工”则是第三年根据合作企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基地的需要,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就业岗位的素质需求、核心技能、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课程,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在秦皇岛、上海等实习基地进行岗位技能操练或顶岗实训,接受秦皇岛、上海等地实习的管理、技能训练和企业文化薰陶,增强岗位适应性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以便就业时能够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第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为专案式培养,它已成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应该大胆进行课堂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摸索,实施创新教育。采取集中上课、分散指导、开放式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专案研讨等各种教育形式,多不失为课堂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摸索的创新之路。在专业特色专案的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基础科学系商务英语专业做了如下工作:1专业调研。包括郑州和上海地区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商务英语核心技能调研。2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跟踪调研。了解企业技术进步和人才市场化趋势。3结合专业课程的实训、暑假企业实践、人才培养创新方案制定。4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设计、优化、整合。理论实践课程模式改革。5实训教学
第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以本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1、专业设定、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中积极邀请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单位参与,吸收1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的专家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结合专家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适时调整,使基础科学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社会实际的需求。
2、广泛开展基地共建,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开展攻关、专案推广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共建设实习基地,构建了有效的校企互聘互兼合作长效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基础科学系商务英语专业十余位教师被校外企事业单位外聘。基础科学系商务英语成立以来,以河南省及郑州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省市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广泛开展实践基地共建,签订双向互利的实践基地协议,利用学校的师资、技术力量为企业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援,既锻炼双师型教师队伍,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对外合作
我们商务英语专业自组建以来在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援下,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条件。在实训室的建设中,我们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络和合作,根据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筹建实训室,或对实训室进行改进。基础科学系自成立以来,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并在学生实习时聘请实习基地的商务人员和高阶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进行指导。在顶岗实践中,每位学生都落实有明确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践做出指导、评价和建议。上海、秦皇岛等地商务酒店为学生提供为期9个月周的顶岗实训场地,分布在文秘、前厅接待、翻译、礼仪、客房服务、电子商务等等各种相关的基础岗位,以保证学生对岗位技能的熟练掌握和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同时,学校、酒店、学生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书,履行并保障各自责权利,使工与学有机结合,落到实处。顶岗实习取得的成效:商务英语专业目前已经形成良好的产学机制,基础科学系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新专案推广和市场开拓,进行英语培训等;企业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和学校形成了良好合作,校企业共赢的局面
四、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探索
根据校外实习基地合作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在合作教育中所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不同,本校商务英语专业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进行以下两种探索:
1、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类模式一般适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全方位介入的一种订单式合作教
育形式,合作方一般是大型企业。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按其要求培养所需
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一种是在合作教育中,以企业接受学生岗位实习为主要内容
的合作形式,合作方一般是中小型企业。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上海各大酒店、宾馆急需一大批专业外语人才,08级商务英语学生在基础科学系领导组织下在多家宾馆、酒店顶岗实习。
2、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这是我们采取的最为普遍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
教学必需的场地、装置、师资及其他条件,并派专人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与企业单独管理不同的是,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专业的要求进行,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管理工作。例如,从2007年开始至2010年,本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赴秦皇岛和北京的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时由专业教师带队和企业合作实行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技能;另一方面专职教师通过顶岗实践,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积累现场工作经验,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地促使年轻教师成长为行业的专家,这样授课时才能讲授、训练工作岗位真正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五、总结
以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出发点,明确工学结合,校企“2+l”合作办学的基本思路,分析商务英语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开拓和建设新的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探索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进而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企业的平台,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并及时的反馈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这样也就促进了教学改革,是一种良性回圈;同时为企业培养人才降低了成本,不用再去培训书呆子。这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改进,使学校、学生、用人单位都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群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教育与业.
2 刘素梅.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
3 张振英.新形势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论文导读:本文将根据商务信函文体特点,探讨如何在商务信函写作中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最大化地体现相关的语用原则。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语用原则,其中包括礼貌原则。
关键词:换位思考,礼貌原则,英语商务信函
在当前的国际商务沟通中,人们采用多种交流方式,通常我们将这些交流方式分为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论文参考。其中言语交流是指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既包含电话、商业谈判等口头交流方式,也包含信函、电传、电报、传真、合同等书面交流形式。论文参考。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要求人们采用更为便捷快速的交流方式,传真、电传、电子邮件以及电话等省时高效的交流方式广泛应用,但国际贸易中绝大部分商业活动,比如寄送样品、订货、发货等业务都是通过往来的信函完成的。本文将根据商务信函文体特点,探讨如何在商务信函写作中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最大化地体现相关的语用原则。
一、礼貌原则及其准则
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语用原则,其中包括礼貌原则。国际商务信函作为一种语言交际,也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只有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商务信函才能写作得体,从而保证有效的商务沟通。
“礼貌原则”是Leech 在1983年提出的语言交际的原则,他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遵循这一原则。“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得体准则”指说话人讲究说话方式方法,以达到自己在语言交际中的目的,具体表现是让别人少吃亏,多受益。“慷慨准则”指对别人要大方些,说话人自己少争取利益,多吃亏。“赞誉准则”指当别人陈述或张某事或某观点时,不说反对对方的话,即少贬损多赞誉。“谦逊准则”指跟别人说话时,保持谦虚的态度,即少说自己的好话,多说自己的不是。“一致准则”是指尽量减少交流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是指在语言交际中应减少对对方的反感,同情对方说的话。这六条准则对于以有效交际为目的的商务信函写作来说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二、如何进行换位思考充分体现礼貌原则
1.商务信函的文体特点及写作标准
商务信函中使用的语言属于书面应用文体,侧重于语言和表达手段的选择,特别关注语言的表达效果,其语言往往正式含蓄而不过分直白,留有说话的余地,避免因言语简化而失礼;二是亲切而鲜有尖锐,虽不大量使用情感方面的措辞,但字里行间在积极营造一种和谐和合作的气氛,便于增强彼此合作;三是随和灵活,便于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引导商务沟通的良性发展。
基于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风格,传统上人们以7C 原则作为评判有效信函写作的标准,即将商务英语写作的标准和原则归结为7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完整pleteness、正确correctness、简洁conciseness、清晰clarity、具体concreteness、礼貌courtesy和体谅consideration。
不论是从商务信函的文体特点抑或是其写作标准来看,都突现出进行商务信函写作时礼貌原则贯彻始终,因此如何使信函写作中的礼貌原则得以最大化的实现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2.商务信函写作中的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的概念及其在商务沟通中的作用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络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在商务沟通中,特别是在跨文化的商务沟通中,换位思考更是进行有效沟通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式。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总是从对方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尊重贸易物件,可以使你传递的资讯更加友善,使沟通更具说服力、更专业且富有亲和力和人情味,在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的同时达到积极的沟通效果。
如何以换位思考体现礼貌原则
商务信函写作中的换位思考是一种写作风格,它要求信函撰写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重视读者想了解的资讯,尊重读者的心理感受,保护读者的自尊。运用这种写作风格,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多谈及读者而非自己
读者希望了解他们自己的相关利益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进行写作时我们需要主动提供此类资讯,满足读者的资讯需求,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资讯更完整、更具有吸引力。试比较:
A: We are shipping yourorder of September 21 this afternoon.
B: The two dozen CorningWare starter sets you ordered will be shipped this afternoon and shouldreach you by September 28.
上面两个句子中,第一个句子强调了撰写者要做什么,而忽略了读者所关注的资讯。而第二个句子契合了清晰、具体的写作标准,告知读者具体的发货和预计到达的日期,满足了读者的资讯需求,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以有效的手段达到交际目的,最大化体现礼貌原则中“得体原则”。
注重读者的具体要求
当撰写的商务信函中涉及读者的要求、订单或其他相关单证时,要具体指明而不要泛泛地称为“你的订单或某某单据”。具体指明贸易物件的订单或要求会使商业信函显得友善。如
A: We acknowledge receiptof your letter dated July 8 th , inquiring for the price of our silkproducts.
B: The desk chair youordered May 5 th has been shipped this afternoon.
上面两个句子都具体指出对方的要求,符合“7Cs”原则的要求,
尽量少谈及自己的感受
在大多数的商业场合,个人的感受往往与业务无关,除非在表示祝贺或同情的场合,否则尽量避免谈及自己的感受。请看下面的句子:
We are happy to extend youa credit line of $5000.
这个句子过多地谈及撰写者自己的感受,而未能利用换位思考对读者的利益表示关注,应改为:
You can now charge up to%5000on your American Express card.
后面的句子中突显了读者可以获得的利益,表述比较得体,因此在写这类信函时,撰写者应保持一种中立而自然的情感,以“通知”为目的,减少情感的外露。而在表示祝贺或同情的信函中,则应该遵循“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将对方相应的感受表达出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促进交流的效果。
涉及正面情形时,多谈及读者
在信函写作中谈及正面情形时,叙述重点应放在读者上。如:
A: I provide healthinsurance to all employees.
B: You receive healthinsurance as a full-time P& G employee.
上面两句中,A句中仅注重反映“I”关心的问题,而没有侧重读者的利益,B句则运用换位思考侧重反映读者所能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对对读者有益的正面情形进行强调。在正面情形下,如果涉及的内容包含读者在内,使用“We”将读者包含在内,效果也会不错,传递的资讯更为亲和。
涉及负面情形时,保护读者自尊
而在谈及负面资讯是,尽量委婉含蓄,避免使用人称代词“you”, 以免让读者感觉受到攻击、侮辱或指责。试看下面一段催证信函中的示例:
You must beaware that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fo a contract once signed should bestrictly observed, failure to abide by them will mean violation of contract. Ifyou refer to our Sales Confirmation, you will see the clause reading:
“The Buyershall establish the covering Letter of Credit before 30 th August,2000, failing which the Sell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scind the contractwithout further notice.”
上面这段文字虽然表述清晰准确、简洁完整,但是因为使用人称“you”并且进行合同文字的引用,会使读者产生指责、威胁的负面情感,以至产生牴触。因此在负面情形时,应尽量使用被动语态和无人称表达方法以避免谴责对方。
另外商务信函应确保文字的非歧视性,言语中不以性别、身体特征、种族、年龄或其他任何标准为依据对读者进行歧视。
强调积极资讯
商务信函中难免会提到负面资讯,如还盘、索赔信函中,提及对于读者来说的负面资讯是不可避免的。告知对方负面资讯时,清晰、准确、直截了当显得更为真诚,从而可以让读者严肃对待。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强调资讯比较好。安尼特.N. 谢比尔和小N.拉马尔.赖因施发现生意人对肯定的言语反应更积极,对措辞积极的要求承诺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在信函写作中,尽量避免负面字眼或带有负面含义的文字;强调读者能够做的,而避扩音及读者不能做的行为;必须提到负面资讯时,应该提供负面资讯产生的原因,给读者合理的解释;尽量弱化负面资讯的影响,在信函写作中,尽量避免将负面资讯放在开头、结尾或换页后的首行等突出的位置,利用信函的布局来对负面资讯进行弱化。论文参考。
注意措辞语气和权力
信函的语气往往表达撰写者对于读者的态度,或谦恭、或傲慢、或亲和、或粗鲁。语气的使用非常微妙,它往往和权力相联络。Kitty O. Locker 认为适合商务写作的语气应专业但不僵硬,友善但不虚伪,自信但不傲慢,礼貌但不卑微。她认为下列途径可以有助于我们把握写信的语气:
1使用礼貌头衔称呼贸易物件或其他机构中不太熟悉的人。
2注意措辞中权力的含义。比如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通常是上级对下级说,反之则不适合。
进行文字层面外的换位思考
好的信函写作不仅仅体现在谴词造句方面,而且在文章的内容、篇章构架、行文风格以及书信布局及纸张的使用方面都应该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
当信函正文内容不能囊括所有提供给读者的资讯时,应该以随函附件或另邮寄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最完整的资讯。在篇章构建时,应该将读者关注的资讯突出,采用事由和段落分标题的形式以便于读者把握信函所有资讯要点,行文语言要简洁易动,便于读者准确把握资讯,达到准确的沟通效果。另外书信的布局和纸张对于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美观的布局、优质的纸张会让人对撰写者的细心、效率和周到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参考文献:
[1] Kitty O. Locker, Businessand Administrative munication 6th Edition, Beijing: China MachinePress, 2005.
[2] 陈苏东,陈建平. 商务英语写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程润明,程洁. 国际贸易交际技巧[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4] 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 [J]. 外语教育和研究,1987,2.
[5] 马东. 合作与礼貌原则在外贸函电中的应用[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 3.
原文: 内容摘要:礼仪文书,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应用文体。当今社会和国内外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现代礼仪文书在其中所起的桥梁作用愈来愈突出和重要。从认知上了解礼仪文书的特点,就能更好地指导礼仪文书的写作实践。本文从礼仪文书的行为产生、行为选择、行为目的三个方面加以探讨。关键词:礼仪、文书一、行为产生的应用 在写作界,人们习用应用写作或实用写作,两者之间未加区分。这里,有必要加以辨析。应用写作,实际是指应用文的写作,最早比较明确提出“应用文”这一概念的,是清代刘熙载,他在《艺概》中说:“辞命体,推之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这一概念主要指公文写作,强调语言的准确和内容的真实。后来,徐望之在《尺犊通论》中作了进一步阐述:“有用于周应人事者,若书札、公犊、杂记、序跋,铭、颂赞、哀祭等类,我名之曰‘应用文’。”这一概念进一步拓宽了应用文的范围,应用场合也更具体。《现代汉语词典》对应用文的界定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收据等”。我们从这些论述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应用文是人们处理公务和私务的常用文体,包括机关应用文和私人应用文两大类。而实用文的概念则更加宽泛,它除了包括上述应用文之外,还包括其他一些习惯上不称之为应用文的有关文种,如新闻文体、学术文体、史传文体等等。概言之,实用文实际上与艺术文相对应,它包括了艺术文之外的各类文体。...... 目录: 一、行为产生的应用二、行为选择的多阳性三、行为目的的协调性 参考资料: [1] 陈作明.论文书立卷.档案学通讯,1992,(04)[2] 张瑞良.文书、文件、公文概念之异同.秘书之友,1987,(04)[3] 雪霁.略说中国历代公文.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2)[4] 沈汉达.创业文书及其对现代应用文写作教学之影响.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6)[5] 施懿超.文书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文书、公文、文件辨析.四川档案,1993,(04)
不会是我的学生吧?!等文章收上来就知道答案啦!
307 浏览 5 回答
82 浏览 3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136 浏览 4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88 浏览 3 回答
323 浏览 4 回答
212 浏览 2 回答
89 浏览 6 回答
133 浏览 5 回答
90 浏览 2 回答
339 浏览 4 回答
237 浏览 3 回答
326 浏览 3 回答
148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