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资料: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
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
扩展资料:
《诗经》在形式上明显具有我国古代早期诗歌的特点。比如句式为四言,章法上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等。
此外,后人总结的赋比兴的手法不仅是《诗经》的重要的表现方法,同时也是影响到中国古代诗歌写作上的最本质的一些方面,中国的诗歌讲究意境。
意境说到底就是主观感情和客观景物有机的统一,就是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思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一种有机的统一。
中国诗的重意境,中国画的重意境,中国艺术的重意境,从《诗经》的比兴里都找到了渊源。一般说,一个民族的早期艺术较多地体现出了这个民族艺术特征的最基本的一些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