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天我们淹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七堇年》》》part 1 我一直都记得,四年前的9月5日凌晨3点半,我和爸爸从火车上下来,广场上一根擎天灯柱,散发着昏黄的灯光,看到“三明火车站”这五个大字。这将是我生活四年的地方。我是第一次出省。我爸妈其实不愿我出省的,可是我直接来了招先斩后奏。从此,每年的寒暑假,我在武汉和三明之间奔波,伤心伤肺。永远要提前一天到达武汉,而且到达三明从来都是凌晨三点半,回到武汉的当天也没有车到家。 在车站,我们呆到天亮。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地址,来到三明学院。门卫问我,你是哪个系的?我说,经济管理系。他说,你不在这个校区。这是总校,你在三元校区。 门卫叫人把我们带到分校。学长学姐把我带到宿舍,同时有人帮我爸爸买回程的火车票。宿舍在南方大酒店,据说是一个老师开的。六人一间,上下铺。空间很小。 刚来学校的新生,总会觉得,学长学姐非常好。 当我在学校开始逛的时候,我是彻底失望了。这分校就是块巴掌大的地。如果你站在校门口,左边是宿舍,右边是教学楼,教学楼后面是食堂与宿舍,旁边的高地上就是一栋展望楼。然后就没了。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没有上床下桌的宿舍,没有明亮的图书馆,没有高大的教学楼,没有林荫小道。 既来之则安之吧。由于请不到教官,新生军训推迟到大一这学年结束的时候才进行,为期10天。我们的教官是个中年人,同事训练三个班。当时是七月初,在宿舍都热,何况穿着军装,站在火热的太阳下,我能感觉汗在一滴滴的落下来。我当时总在想,这么热的天,我为什么不晕倒呢?可惜,装晕倒又没有那么高的技术。 大一大二有体育课。这是我整个大学最痛恨的课。不像其他学校,体育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大一统一是练剑,大二统一是健美操。这世上,有很多事情不是因为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体育就是其中一项。体育让我无比的挫败,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大一住在酒店,大一搬出去,住在另一个地方。八人间,上下铺,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一层楼一个公共卫生间。很无法想象的地方。三张长形的桌子,就占据了剩余的空间。我们只有坐在自己的床上。电脑放在床上,行李塞到床下。冬天还好,不用天天洗澡。而且可以去澡堂洗澡。一块钱一次,还是很便宜的。夏天就纠结了,洗澡排成长队。尤其是每周的体育课后,洗澡啊,那可真是艰难。我们的洗澡水,也是用电热棒烧的。 在这种地方,我们依然住了一年,直到大三搬入总校。酒店是用来安慰新生的,如果一开始就住现在的八人间,估计有很多人,直接拖着行李回家。》》》part 2 在学校的时候,偶尔恍惚,我已经在离家千万里的地方生活。福建毕竟是一个与湖北完全不同的地方。湖北的口味比福建重多了,湖北人一般爱吃辣。我家里炒菜,就一定会放辣椒。算是无辣不欢。刚来福建的一段时间,我吃什么,都觉得没有味道。后来,渐渐习惯这里的味道,越来越觉得三明的东西好吃。三明的东西,比我们湖北品种丰富,比如鱼和肉种类就多些。 都说大学很舒服,容易长胖。可是来大学,我却瘦了很多。照吃照睡照玩,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就瘦了。 大一的时候,我们宿舍特爱吃面包。每次出去,都会带一个面包回来。还爱喝乐多姿的奶茶。那时候,我总会纠结,喝这么高热量的东西,我会不会胖啊。 进入总校后,再去喝那家奶茶,一样的味道,但是怎么也喝不完了。有些东西,只存在某个时间段里。当时间过了,你再也找不回那个味道了。 》》》part 3 在高中的时候,很不明白,那些大学的孩子为什么上课的时候很困,大学不是很闲么,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睡觉。进入了大学才明白,晚上一不小心就是凌晨睡觉了。不是你一个人,大家都是这样,一种大学的氛围。如果第二天早上有课,就得七点起床。自然就很困了。 我们经管系,有个万恶的制度,就是早上签到。领导初衷是为了让我们早起好好学习。 领导肯定为自己能想出这样的壮举而高兴不已,以为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殊不知,如果前两节没有课,我们都是签到了,就直接回床铺睡觉的。每天早上的签到,可以说是一道风景线。有的人睡眼朦胧,走路跌跌撞撞;有的人,直接穿着睡衣;有的人,在睡衣外多套件衣服。当然,也有人穿戴整齐,神态正常。 》》》part 4 大一上学期浑浑噩噩的过去了。很快迎来大学的第一次考试。期末考试。有点惶惶不安。拿什么考试啊?虽然说没有逃过课,但是也没听什么课。书像新的一样。但是在考试之前,老师给我们画了重点。好像是政治经济学老师,是个副教授,对我们说,你们随便考吧,试卷不是我改,你们只要写满了,都会让你们过的。怀着忐忑的心,进入考场,发现试卷上几乎都是老师画的重点。当时那个失望啊,原来大学考试就是这样的,相当于一个形式。因为刚从高中升上来,有点接受不了这种方式。后来,画范围这种事像呼吸空气一样觉得理所当然,但是重点的范围却是越画越大了,于是,我们经常跟老师讨价还价,希望范围小点。 每次期末考试,我都抱着“像我这样的好学生都考不过,还有谁考得过”这种大无畏的心态进入考场。结果都没有辜负我这一腔自信。还有奖学金,虽然是三等。在大学,最忙的时候,就是考试前。平时,怎么也没有动力去看书,即使看书了也记不住。只有在考试前夕,临时记忆才发挥到极致。考试后,一切忘光光。 》》》part 5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们学习高数。教这门的老师叫付有明。我们一般叫他有明哥。你看着有明哥那张脸,你就会觉得,长得真抽象。 高数很难,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文科班的人。那真叫一个纠结。也许,每一个经管系的孩子,都对有明哥印象深刻,这都归功于高数。 当时网上有句很流行的话,从前有棵树,叫做高数,它上面挂了很多人。 》》》part 6 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经学姐介绍,考证劵。当时我们财管班,掀起了考证劵的热潮。我们宿舍的六人,更是一次性报了两门,证劵基础和证劵交易。从此开始了悲催的考证生涯。那时候,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看证劵书上,越到后面,越觉得一次性考两门真是个错误的决定。两本书两本练习,完全陌生的东西,看起来特别花时间,能好好准备一门就万事大吉了。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把第二本书看了一部分了,立刻放弃这本,回去重点攻克第一本。 证劵考试点,不在三明,而是在福州厦门泉州。当时我们宿舍集体报考了福州。 去考试的时候,我们买的是凌晨四点的票。集体出远门。是件很兴奋的事。我当时那个晕车啊,不但晕汽车还晕火车。第二天早上,我们到达福州,当时我们六个人有三个考点,各自去找自己的考点。我和柳媚郑楠楠一起。我们三个住在学校招待所,那里有台电视,晚上看还看了非诚勿扰。我们在福州的时候,碰上了雨天,都没机会出去玩。我记得,我们去了下福州学生街,真是人山人海。 一周后,成绩出来,我两门都过了。我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第二本书,我没怎么看。真是人品大爆发。舍友一般只过了一门。 后来舍友,陆续通过证劵。 在我们所有的考证中,证劵考试,可以说是我们耗时耗资最大的一个。 》》》part 6 大一这学年快结束的时候,有个流言,说是今年会有一个专业搬到总校去。也许是我们财管专业。 你不知道,我们当时对总校是多么的期盼。从我们校区,到总校,需要做公交车,11路或者7路。我们平时一般不过去,过去了只会更伤心,而且没有归属感,在偌大的校园不知道可以呆在哪里。有事情的时候,我们才会过去,比如考四级。过去的时候,还好,回来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挤不上公交。那时,我和柳媚在校园晃了好久,才坐上回分校的车。 大一的我们,还对大学报着很多的幻想。迫切的希望去总校,那个符合我们想象的大学。可以想象的到,总校熙熙攘攘的人群。十三个系,一万人左右吧,不像分校才四五百人。我喜欢人多的地方,即使都不认识。周围各自忙碌或者闲谈的陌生人,会给我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没有关注,没有忽略,大家相安无事。 后来,学校通知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搬到总校。我们羡慕的看着他们,拖着行李进入总校的怀抱。我们当时特别的失望,真想找领导抗议去。 在大三的时候,三元分校完整的搬入总校。走过大一大二的好奇与兴奋,大三已悄然老去。不再希望,不再愤慨,安静的接受这所有的一切。 八人间,上下铺,有独立的卫生间。被逼到绝望的我们,对这样的宿舍,已经很满足了。至少告别了公共卫生间。 在上大学之前,我看过我哥宿舍的图片。上床下桌,我哥坐在椅子上,书柜上安插各种书籍,桌面上放置一台电脑。 独立空间。从上至下,都只是属于一个人的天地。 这图片,从此成为我的一个梦。 可是,当宿舍安排传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今生与此无缘了。 这,是大学四年,我最大的遗憾。 》》》part 7大二的时候,学习会计。老师是高晓红。一个很犀利的老师。我一直记得她说的一句话,早死早超生。这句话,很长一段时间是我的个性签名。当然这句话,不是叫你趁早去死,而是说,很多事要趁早。比如说考会计证。很多人,大二下学期就开始考会计证。这里面肯定是有我的。三门一起考,一门会计基础一门会计法规一门会计电算化。又是暗无天日的两个月备考,在考试之间,还是有点担心,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如果考不过,那该多伤心。进入考场后,证明自己想多了,题目大都见过,于是通过会计证。 大三上学期,考了办高。这是我考过的最简单的证。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四个创新学分已满,已经没什么考证的压力了。但为了不至于太无聊,报了理财规划师。拿到那两本书的时候,我就想放弃了,这么厚这么大,比会计书证劵书恐怖多了。有时候,说服自己一定要去看书,至少花了300元钱,不看怎么对得起自己。 但是,后来,还是放弃了。 考试之前,我们做了小抄。打算试下。有没有用再说。裸考,是件很开心的事。因为没有努力过,结果怎么样,都无所谓。 监考很松。我能说,我们抄的很开心么?最后,实务过了,基础没过。 大四,补考基础。依然是裸考。可是,这次考试很严,小抄拿不出来。 所以,结果就不用想了。 》》》part 8 大二的时候,我成为了不知是第二批还是第三批入党积极份子。这并不是我本意。这根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直接报上去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我知道,我是不可能入党的。在大一的时候,我曾代替舍友参加入党的啥思想汇报。在一个小教室,坐着所有的入党积极份子,每个人都需要上台宣读自己的思想汇报。我站在讲台上,越读越想笑,最后快忍不住了,我憋的好辛苦,于是省去很多内容,仓促下台。余光看到,好多人在看我,别人肯定觉得我太奇怪了,这有什么好笑的。其实我也不明白,我为什么想笑。也许,我潜意识觉得,入党就是个笑话。 正式入党的时候,会有个誓师大会。需要个人念着那些很庄严的誓词,我是铁定会笑场的。 想想在那样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们这批入党份子碰上了红歌。都被拉去唱红歌。学校见缝插针,利用各种课余时间较我们唱红歌。《国际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各种怨声载道。各种累。 后来,去三钢表演唱红歌。结束后,立刻赶去总校唱红歌。我记得那天天气不好,下着雨。我们都没空吃晚饭。学校抬了很多面包,给我们解决晚餐的。 入党,总是需要写很多材料上交。每次,我都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或者超过截止日期,才想起有这回事。我也并不是个拖拖拉拉的人,但是关于入党是个意外。这让我很无力。 在大三的时候,要转预备了,需要交很多思想汇报和一份入党申请书。重点是入党申请书。当时,我们直接百度了一份,上交。李扬帆说,不行,重写。于是,我们回去重点,又是百度的。当然,又不行。还被李扬帆鄙视了一翻,说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还写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和柳媚一只决定,我们不入党了。这是党不要我们,不是我们不入党。我曾经问过,团支书,如果不入党,需要怎么办?她说,要找张梅华,反正挺麻烦的。 我们从厚德楼去宿舍的途中,越聊越兴奋,觉得我们做了这一辈子最正确的事。 》》》part 9在大二暑假回家之前,在老乡群里找人一起回家。说好和张学鑫一起回家。最后,他去实习了,没有一起回家。但是,我们依然认识了。张学鑫,即我的前男友。 我大三来到学校后,他已经是毕业生了。第一次见面,由于在他相册里看过他的照片,当时我第一眼就认出了他。 后来陆续见过几面,他知道我喜欢看书,介绍我看谁谁的书。我,他,还有他的两任班长一起去永安石林玩过。 在2011年的那个伟大的光棍节,我们在一起了。晚上,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失恋三十三天》。坐在电影院里,我给朋友发短信,说我们在看这部电影。当时就觉得,我们刚在一起,就看这种关于失恋的电影,即使最后男女主角在一起了,但题目毕竟有失恋两字。 在2012年光棍节之前,在空间看见一句话,去年光棍节和你一起看电影《失恋三十三天》的那个人现在去哪了? 他说,你的文笔比你的口才好多了。每次和他见面,他都会没收我的手机。因为我特爱玩手机。 在他毕业那天,他们宿舍聚餐,几乎每个人都带着女朋友。恋爱率挺高的。吃饭嘛,他们男生除了喝酒还是喝酒。有些人喝多了,话变的特别多。他比较正常,酒量还不错。突然很想知道,现在他宿舍还在一起的情侣有几对? 第二天,他去厦门。我继续呆学校。只是没想到,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有些人,在不经意间,早已永别。 九月,分手。我们走过了寒冬,走过了炎夏,却走不过金秋。 朋友说,你会找到更好的。笑。这句话,被用来安慰失恋的人的频率特别高。 以后,我遇见再多的人,都没有一个是他了。 想过很多次的分手,真的分手后,还是会伤心。曾经最亲密的人。 在一起后,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很多问题。希望得到对待的在乎,他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理我,他会不会一直喜欢我,我们有没有未来,等等。各种纠结。所以,还是单身好。孑然一身。了无牵挂。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那些在一起的人,最终是怎么分手的。在某一刻,突然就彻底望了,然后就走不下去了。 》》》part 10 2012年的愚人节,放假三天。前逃两天,后逃两天,大学就是个可以把三天假期边成七天长假的地方。省内的舍友,各回各家。剩下我和张庆两个省外的无家可归。我有个爱好,就是去见证放假的前一天,上课的人有多少。一般是15人左右,我班可是有48个人。老师依然会很淡定的上课。 张庆提议,我们去江西景德镇玩吧。 前一天去买票,站票。我们以为,这种不是寒暑假回家的日子,火车上人应该不多。4月1日凌晨上了火车,发现人挤人。我们商量了下,要是真站到江西,我们别活了。于是果断决定,在下一站沙县下车,然后坐车回去。在沙县买了一趟回程的火车,可是火车迟迟不来,我们问工作人员原因,得到的答案是,这是一列时间未知的火车,也许很快也许很慢。很无语,有谁听说过这种火车吗? 后来改签时间,换了火车票,凌晨三点多钟的时候终于回到学校。考虑到三更半夜,南区不安全,我们在北区下车,从学校横穿回宿舍。 凌晨的校园很安静。林立的教学楼里,稀稀落落的灯光。我们走在校道上,两旁的路灯发出黄色的光,就像古老的相册,静谧祥和。身后的影子一会长一会短。我们说说笑笑。感觉特别好。 》》》part 11 大四下学期,3门课,每周18节课,两个月。你不知道,那时我有多高兴,终于要毕业了。 十一月初考试结束,开始写论文。我本来定的题目是《增值税》。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找不到。于是放弃。我叫张学鑫随便说几个跟经济有关的题目。他提了两个,房地产和人民币结算。真心不喜欢关于房地产的东西,所以选择了后者。人民币结算这个题目太广,我加个了范围,题目定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导师是吴丽娜。她认为论文就该按照现状,问题与对策这个思路来写。 大纲还挺好解决的,导师说的基本就成为了大纲。每一个毕业过的人,都深刻的体验过论文的纠结。大家都知道,最后论文是一定会过的。至今还没听说过,有人因为论文没拿到毕业证。你看一代代的人,都毕业了,我又不傻,怎么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呢?论文就想一种感觉,人总是会死的,就是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一天拖着一天,看着时间步步逼近,想写论文,但是不知道怎么写。内心无比的挣扎。开始以为论文要有自己的观点,后来才明白,谁不是到处抄抄,再修改下就好了。 元月3号盲审。这个制度是从我们这一届兴起的,就是把你的论文交上去,让你的导师之外的人判断是否通过。很多没有定稿的人,包括我,把论文交上去了。每个导师的眼光不同,也许运气一好,就过了。 经过几天的等待,结果下来。我的论文是修改通过。通过者和重大修改者都是小部分,大部分的人和我一样。所以,我很满足了。 来年,学校通知回校答辩。我们这群修改通过的人,就这么放过了。我很感谢这个盲审制度。如果像以前一样,论文一定要经过导师通过,那我这辈子都过不了。她只会不停的跟你说,数据啊数据。 我要去哪里找数据?数据都是需要第一手数据。我们的论文只是某一个小方面,在那些官方网站上根本就找不到。 》》》part 12每一个高中生,都憧憬过自己的大学。以为大学就是天堂。 可是,来到大学后,大部分人都会失望。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模样。有很多的课程与作业,要考很多的证书,必须要过的期末考试。也未必会遇见那个TA。人际关系会更加复杂,有些人,走着走着,突然就散了。也许少数的人会有一个精彩充实的新的人生,但是大部分人会是默默无闻,乃至堕落。每天除了睡觉,还是睡觉。有时候,我很迷茫。我来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拿那个毕业证?学校学的这些东西有用么?出去了还不是一无是处?努力,如何努力,好好学习吗?可是在学校的成绩再好,也只是一些数字。 在大学,就像一只鸵鸟。拿着父母的钱,挥霍。不愿去想以后,也不愿去努力。我曾经说过,想那么多干嘛呢,也许哪一天,来场天灾人祸,你就去了另一个世界。所以,得过且过吧。 在大学,我干的最多的事情是睡觉。昏天暗地的睡觉。没有课的早上和周末,我一般是睡到中午。有时候,吃了午餐后,又困了,然后继续睡觉。其次,是看小说。各种言情小说。挺想看看名著的。可惜看不下去。只要开始看小说,我就停不下来。不看完不罢休。想逃课的时候,我就安慰自己,我只是把看小说的地点搬到了教室。 我最好的青春,都葬送在学校了。 》》》part 13 在大学,我基本宅在宿舍。社交范围就是宿舍。有时候,想想,我的大学挺单调的。除了舍友,什么都没有了。 大三大四的时候,我们住在混合宿舍,和市销班的四个女生住在一起。然后,我们就成了被财管班遗忘的人。什么消息,都通知不到我们这里,或者最晚才通知。不过,我们也无所谓。 其实,我挺喜欢这样的生活。有时候,会羡慕那些可以呼朋引伴的人。但是,我又习惯性的安于现状,不愿意去改变什么。说话,有时候,对我来说,是件很累的事情。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或平庸或辉煌或堕落。》》》part 14 大四下学期,实习期。我本来打算去武汉的,离家近,有高中同学,而且千里迢迢的坐火车真的很累。但是被我哥一句话就说来深圳了。 这几个月的感触很多。我算是第一次学校走出来,完全的接触这个社会。我开始慢慢理解,以前听说的或者经历的一些事,以及出来以前家人朋友对我说的话。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来教会你这个社会是如何的现实。在学校呆太久,还是经历太少了。在学校,老想着快点毕业,自己养活自己,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多么美好的生活。现在真的毕业了,觉得想象真丰满,现实真骨感。
毕业论文中期小结
导语:论文中期小结是论文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前作一次总结,有助于检查不足,也容易敞开思路。下面是我收集的毕业论文中期小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本科毕业论文的布置至今已有将近六个月的时间了,距离论文答辩还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做论文中期总结非常有必要。一是为总结之前的工作,检查之前的不足,借鉴之前的经验;二是为论文答辩做充足的论文方面以及答辩组老师方面的准备。本总结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毕业论文的征题
本系自XX年10月23日至26日,分别以手写版和发电子邮箱的形式,共向19位老师征集71个题目。参与出题的教师达到本系所有指导教师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为本系在XX年度有新引进老师);题目涉及范围广泛,以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为主,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旨在解释现实问题或为现实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二、论文的选题及选导师
本系本科论文的选题本着“大范围,重兴趣”的原则,规定学生可以在征集来的71个论文选题范围选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题目,并与指导老师商量最终敲定,以期实现学生的兴趣和指导老师的特长相结合的目标。
本届毕业论文的导师安排方面,主要依据是经济系本科期间的导师制下导师安排。原则上以本科期间的导师即为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有个别情况的遵循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小范围调剂,以实现指导老师所带学生数量的均衡。并于XX年10月底完成了学生选导师的任务。最终的结果是,每位指导老师带一到两名学生。
三、建立公共邮箱,并建立毕业生的联系网络
选题和选导师结束之后,及时组织毕业生建立多渠道联系网。首先,确定总联系人,并指导总联系人建立飞信群,将本班同学全部加进去,为以后的信息沟通扫清障碍;建立公共邮箱,为之后的资料传输搭建平台;整理学生及教师的手机、信箱联系表,实现指导老师和毕业生的信息对接。这些工作我系于XX年10月底全部顺利完成。
四、制定了论文的相关事宜(附材料一)
本相关事宜对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做了大致安排,并含有本系的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及相关规定。
五、制作了论文跟踪表(附表一)
根据往年论文进度把握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今年一改往年的做法,制作了《经济学系XX届本科毕业论文跟踪表》(见附表一)。跟踪表以学生姓名为台头每名同学一份,同时有指导老师签名;对学生的进度评价主要有指导老师来做;跟踪表统一由系部管理和保存。
跟踪表主要包括:时间、学生情况和本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三部分内容。根据本系的时间安排设计了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任务,两周为一个评价周期;为了教师评价的统一和简洁,在“学生情况”一栏中以选项的形式将“本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全面的反映出来,指导老师要做的只是以对号或错号来标记这项任务是否已经完成。并且,在表格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将学生“拉来见导师”对于论文的指导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特别的在每一阶段设计了选项“是否见过导师”,并且规定“见导师次数少于三次的同学没有资格评选优秀论文”。
关于评价结果的后续处理:根据每两周从老师那里获得进度信息,来催促和提醒为完成当期任务的学生抓紧时间完成。
跟踪表及时的反映了毕业论文的进度情况,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提供了及时的信息,并且评价的结果直接与学生最终的毕业论文成绩挂钩,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毕业论文小结范文
20xx年的国庆,我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文基本完成。从最开始的迷茫,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逐渐的清晰,乃至对整个论文的整体把握,整个写作过程是一言难尽。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我觉得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到后面阅读大量材料,我才觉得豁然开朗,思路也就打开了;而论文在经过一次次的修改后,基本成形的时候,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同时,我也在思考,毕业论文的完成预示着什么?预示着我即将毕业,即将走出我热爱的校园步入社会这个大学,开始我新的人生旅程。那么,我应该记下一些东西,为我的毕业论文做一个总结,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我接到选题通知是在20xx年x月中旬,于是我就开始着手论文的准备工作。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要写哪方面的,而且这个范围要掌握好,不能太窄,因为写起来会有局限性,也不能太宽,不能是大家都写烂的东西,这样就写不出新意,很难有较高的突破了。后来我到图书馆去看看看,说不定有什么发现,这时候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关于民间信仰的书,把那本书拿起来看了一下,发现我对于民间信仰还是比较感兴趣。接下来我又在到图书馆里面找了很久,我发觉关于民间信仰的书籍很少,我手里的刚好是仅有的一本,就在这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写一篇关于客家民间信仰的论文。
接下来我就去找我的导师 教授商讨,说一些我的想法,看看是否有行性。导师听完我的想法后,就指导我要去收集更多的资料,然后看看从哪些方面入手再决定是否用民间信仰作为论文主题。之后我就通过网络找寻一些关于民间信仰的论文,还有图书馆的一些现有书籍,看看别人都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在确定了大致的方向后我更加积极努力的投入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利用空闲时间,上网搜集等各种方式方法,尽量使我的资料完整、精确、数量多,这有利于论文的撰写。然后,我认真对资料进行分类,理论的、实际的例子等等相关内容整理出来,列出提纲,再与老师进行沟通。
老师对我的所准备的资料基本满意,是在20xx年x月初,我们开始对论文题目的推敲。在不断的肯定与否定中,并且结合我实际现有的资料内容,最终把题目确定为“三明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确定好题目以后,我开始准备我的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并于 20xx年x月10号上交了我的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在我开始撰写我的论文初稿时,刚开始总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那时候大概是20xx年x月x日。由于对长命锁的研究资料并不多,所以写起来也是有些难度的,而且我是从文化这个角度来写的,因为文化的角度太泛了,而这又添了一层难度。在撰写过程中,每写一小点,都要在原有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咀嚼、消化,进一步拓展资料,所以每写完一小点,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大概十天后,我的论文终于新鲜出炉了!
于是,我赶快主动向导师提前提交了论文的初稿,看看自己是否还有什么不足。通过与老师面对面沟通,老师指出我的论文结构有点问题,要我再去修改一下。接下来,我开始了对论文的修改与二稿的再次写作。二稿的撰写过程中相对于一稿而言轻松了许多。在写作中,我谨记导师的指导,依从导师的启发一一修改文中不足之处,并与同学、朋友交流学习,并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进一步收集和完善资料。
在导师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了我的论文二稿,那时候是在20xx年x月x日,老师对我的论文给予了肯定,基本满意,但是在论文的格式上还有些不足,需要去进一步的修改。论文的标点的全角和半角问题,文中参考文献的顺序,以及摘要的译文等存在问题,要我去修改一下,于是我就按照导师的要求去修改。
终于在20xx年x月x日,我上交了我的论文三稿。老师对这次的修改予以肯定,就无需再进行大的修改了,指出论文中的一些小地方的位置可以再稍微改动一下。
依照老师的指导意见,我对论文进行了第四次修改。经过修改,论文的内容可以敲定了,但格式的细节处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于是,这次我针对论文的格式规范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值得开心的是在20xx年x月25号那天,我的论文在导师的肯定下终于定稿了。当然,我知道论文的完成还没有全部完成,还需要答辩,要有答辩老师的提问与意见,我的论文才能最终定稿。因此,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好好准备答辩,认真检查我的论文,更好的完善。
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发觉论文的撰写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的,不能操之过急。在撰写的过程中要发散自己的思维,不要将自己困在固定的思维里,要有创新。要及时抓住灵感,不要等到事后再去回想当时想到了什么,那时候想的和现在想的可能不一样,或者到了写的时候就忘了当时的想法。不能固步自封,文学需要通过交流和沟通,才能够有收获,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它更加合理和完善。而且当论文的框架构建起来以后,也不能放松,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推敲,进一步的完善它。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心态,心态一定要摆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冷静,不要气馁,当论文撰写很顺利的时候,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谨防出现一些低级错误。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我觉得其实这就像是人生一样,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步步谨慎,但同时还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认真过好每一分钟,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充实、美满。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导师—— 教授,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廖老师始终都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与肯定。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学生向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187 浏览 3 回答
108 浏览 3 回答
358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5 回答
230 浏览 3 回答
187 浏览 3 回答
218 浏览 3 回答
93 浏览 4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340 浏览 7 回答
92 浏览 2 回答
301 浏览 6 回答
260 浏览 3 回答
320 浏览 3 回答
324 浏览 10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