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新课程教学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推动着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往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通常是统一内容、统一教材教参、单一教学方法、统一考试的教学模式,教师多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而现在,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促使教师用新视角来透视教学模式,不断尝试、改进各种教学方法,改变教师的一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促使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一、观念问题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工作起着统率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现实中有时我的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有时感到茫然,总怕学生学不会,就总想多教学生一些、多重复几次,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三维目标的达成
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主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灵魂,三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难于整合,不知道应该如何有机地统一起来,常常出现这样几种情况:为了应试需要,还是以知识、能力目标为主,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或者片面追求形式的活跃、关注过程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升。
三、学习方式问题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组织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引导,形式上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讨论很热闹,但实际上课堂中缺乏有效的交往和互动,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参与进来。在汇报讨论结果时,优秀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往往代替了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而那些性格内向、胆子较小或学习落后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少,这样会造成两极分化。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有利有弊。
四、课程内容问题
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能巩固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那么,教师补充和整合的知识学生能巩固和消化吗?如何突破教材的限制,整合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开放、更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呢?
面对上述种种困惑和存在的困难,我坚持学习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1、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对新课改实施的认识,促使自己不断升华。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也是课改的灵魂,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学习理解,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我觉得可以通过不断地写教学后思、案例分析、观摩他人的教学成果、交流与探讨、与学生进行反馈教学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学过程,要考虑教学的实效并以此作为课改的支点,这样才会使改革有新思路、新视角,促使自己不断升华。
2、观念先行,“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强调外语教学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要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使同学们能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相信学生的能力,创设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是英语课,本身是一种语言学,更是需要多说多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例如诗朗诵、唱英语歌曲、演课本剧、影视欣赏、英语角、英语班会等。
4、继续探索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我认为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提示,老师们可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可以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不少东西。教师在写好自己教案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经集体讨论、研究后,编写出一份导学方案,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根据“学案”作相关的学习笔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巩固知识要点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减轻学生作业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
首先,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作业观。作业应从单一的着眼于巩固知识的机械训练向着眼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及完成能力的实践性作业转变;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经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
面对新一轮课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勇敢地去适应课改,转变教学观念,敢于创新,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身能力,使之成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的教育人员。
地理教学模式对地理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架起了地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地理论文 范文 一:学伴互助式地理教学分析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有优势。但时代在发展,学生在成长,如果教师及他(她)的 教学 方法 一成不变,就会使其劣势凸显出来,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势必要进行课改,但是改向何方,怎样改,有很多先锋已经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也有各种各样的效果。详细记录了在课改过程中的观念、做法、 反思 ,很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改;学伴互助;地理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常是通过以下教学模式来进行的:(1)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被人们称为“满堂灌”或者叫“填鸭式” 教育 ,这种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这是“满堂灌模式”的一种变形。这些教学模式有优势,但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在传统与新兴的矛盾冲突中,学校领导站位高,思想新,提出了我校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义不容辞首当其冲进行课改。在我的地理课堂上,确定为问题导学—学伴互助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
课改首先是理念的改变,要改变传统的思想,确定以生为本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地方过去叫学堂,现在叫学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定教,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主导,要做好导的工作,定位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随机生成的课堂才是真实的、精彩的,有生命力的。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这是合作学习的优点,但是合作学习也存在弊端,人数较多的小组在进行学习和展示时,通常是一人做主角,其他人做配角。所以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选择两人为一个学伴小组。
二、学伴之间角色的定位
我校的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是以两个人为一小组(特殊情况也可三个人组成小组),这两个人互为学伴,优势突出一些的被称为“学长”,成绩弱一些的被称作“学友”,他们之间是朋友、伙伴的关系,比起“师傅”和“徒弟”,学生的心理上舒服了很多。学伴的组合不是固定的,一个阶段以后会进行微调。
三、问题导学
(一)导学题的编制
1.导学题的设置具有指导性。初中的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引导,导学题则相当于这节课的脉络,把大块的课文分解为小的问题,将图片融入课文,引导学生顺着脉络,紧扣知识的重难点去分析去思考。
2.导学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
3.导学题的设置不能离开图。地理课堂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图多,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设置的导学题目也不能离开图,地图功能十分巨大,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4.导学题的设置要体现 学习方法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这个培养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把学生养成“看到新知,联想旧知;应用已知,探究未知”,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在没有我们设置的导学题时,他们也能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这才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所以在设置导学题时,应更多地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
(二)问题导学-学伴互助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在课堂上,先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然后出示导学题,使学生在自学课本时有一个抓手,在自学过程中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主学习,第二阶段是课改的中心,学友向学长汇报自学情况,学长指导学友。学长不会的内容可以与其他小组的学长交流,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巡视指导。自学结束,以学伴为单位进行展示,一般是学友回答问题,学长评价,学伴自己也可以根据情况而定谁来回答。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必再重复,教师根据巡视以及学生展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重点知识师生交流完毕,一定要留出当堂训练的时间,巩固学习成果。
四、课堂评价
在学伴互助的课堂上,学长学友是一个学伴小组,他们共同学习,但展示的时候主要由学友来进行,学友展示的好,说明学长真正起到了帮助的作用,二者共同加分,如果学长单独回答展示,则没有学友得分高,这一点对于学友的激励是很大的。除了关注学伴们在展示时的表现,其实更重要的是注重学习过程中对学长学友的评价和鼓励,观察学伴之间是否和谐互助,否则还应进行调整。
五、效果初显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伴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凸显出来:学生能够做到由被动地听老师讲转为主动的学,从旁观者变成了拓荒者;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从旁听者变成了演讲者;成绩不太理想的学友有了在课堂上表现、表达的机会,而这些原来都是被学长统领着;学长由回答问题的踊跃者,成为了小老师,有了质的变化,他们不仅能够完成课堂的学习内容,还得到了更高层次的锻炼。当然我的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在摸索与改进中,但是作为教师在经历了课改之后,有了对比,更加坚定了我将课改之路走下去的决心,放手也是一种爱,我甘愿做他们的铺路石,送他们走向更远的前方,而不仅仅是教给他们如何去应付考试。
参考文献:
[1]__刚.我们的课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范志国.初中地理教学评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2.
地理论文范文二: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摘要: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学生与地理之间的距离。本文主要针对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乡土地理;初中;地理教学;运用
初中地理主要就是让学生对自然环境以及一些人体和自然规律进行认知学习,所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地理学习涉及到的内容比较抽象,一些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无法融入到地理学习中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些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了乡土地理的元素。所谓乡土地理也就是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
一、结合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的学习动力都比不上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先要让学生对于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结合自身熟知的事物进行学习。由于自身对于乡土地理比较熟悉,所以从心理上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强的自信心,加上乡土地理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可以真实感知到的,能够看见和感受到的事物,更会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和利用乡土地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地势和地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开展教学,提问“在自己家的附近都有哪些特殊的地方是小的时候最喜欢去的”。一些学生可能会说“山坡上,因为张家口的山还算是比较多的,所以家附近的小山就成了小伙伴玩乐的地方。”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张家口的山比较多呢?”学生可能就想到与地理相关的丘陵地形,联系张家口的实际情况,能够感受到地形对于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推广开去,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地区,不同的地形对于当地的人们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让学生对中国地形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要知道其他地区人们生活的地形环境是怎样的,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乡土地理,进行德育素质教育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些地理知识和自身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感,因此学习的兴致并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融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家乡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有清晰的了解,在学习与自身生活相关的内容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由于每个学生对于家乡都会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对于家乡发生的变化也会格外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之,以乡土地理作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神奇魅力,通过一些真实事例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比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北农村地区的环境以及土壤比较适合棉花、辣椒等作物的生长,所以当地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发展这些农作物的 种植 ,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引进了五彩棉花的种植,更是使得农业种植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样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同时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为自己的家乡开发一些新的农业作物,以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表达自身对家乡的热爱。
三、开展乡土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习和感受地理知识,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探究,涉及到人文、地理知识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乡土地理进行分析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探索的同时,能够对教材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其中包括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学习,如果根据教材进行笼统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乡土实践,对当地的土壤状况以及水利资源状况等进行实际的分析调查,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进行取样调查,通过实际的学习分析 总结 当地的资源状况。从本土地区的资源状况着手,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这样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融入乡土地理知识,让学生对熟知的事物进行分析理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张德海.让地理融入生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的感受[J].教师,2013(3).
[3]陈雪梅.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才智,2014(17).
地理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大学地理论文范文
2. 大学地理论文
3. 地理教育论文
4. 初中地理教育论文
5.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浅谈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文化基础课程,但学生对这一类课程学习缺乏必要的动力与兴趣,教师对这一类课程教学缺乏必要的认识与信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对文化基础课程有明晰的价值定位、务实的结构创新和有效的教学举措。
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目前还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课程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设计安排了一定量的课时,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中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可缺失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对这类课程的认识不足、动力不强、兴趣不浓,教师对这一类课程的价值认识不清、教学热情不高、课堂信心不振,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一、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有明晰的价值定位
当前,文化基础课程的价值定位比较含糊,一般认为文化基础课程必须为专业课程服务,文化基础课程必须与专业课程有效对接。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强调了“有用、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程服务本无可厚非,许多专业对文化基础课程有着特殊的要求,比如:电子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文化基础课程的价值定位于服务专业课程学习,是有失偏颇的,这种观念至少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其一,并非所有的文化基础课程,特别是义务教育后的文化课程都能够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像法律课程,除非把它改造成专业法,否则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是比较困难的。其二,一味强调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地位也会因此而沦丧。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课程特质、价值追求与内容体系等,正所谓人们常说的“ 语文 课要姓‘语’”一样,如果 语文 课不姓“语”,那就不是 语文 课了。譬如基于烹饪专业的 语文 教学,如果强调 语文 为专业课程服务,我们就可能把中职 语文 课程标准异化、内容体系肢解,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古诗词中引申出一些饮食文化,但这种牵强附会必将破坏课程应有的意境与生态、背离课程原有的任务与目标、俗化课程原有的品质与品位。
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育人,职业教育不应该是职业或者专业至上的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价值,除了具有服务学生更好专业学习的工具价值外,更具有实现学生人格完善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设置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首要依据不是服务于专业,而应该是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需要,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养,通过长期积累并逐渐内化于心,以达到提升品德、改进观念、增长知识、发展思维的目的。无论多么专门化的教育,都不能忽视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正如杜威所指出的那样,狭隘的职业训练也许能够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但牺牲了人敏捷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事实上,任何产品都会深深地打上制造者的人格烙印,个体的专门化能力发展必须与全面素质的发展相结合。
文化基础课程还必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2002年《21世纪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及培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动组织的建议》等国际性文件,明晰了职业教育内涵,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以及有效就业做准备,也要为其终身学习做准备。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文化基础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相似性出发,我们不难理解,文化基础课程其实是普职沟通的衔接点、联系点,为学生生涯发展选择提供可能性。因此,我们在强化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独立地位的同时,还要清晰地认识到文化基础课程在中等职校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兼容性、通用性的地位,为学生适应就业入职需要、职业发展需要、人格成长需要以及终身发展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有务实的结构创新
纵观当前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大致可分为工具类、艺体类、道德类、心理类、专业准备类等,并以分科的课程形态出现在中等职校的各个年级段。其特点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课程,并按照学科的独立性、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开设课程。其最大优点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费时费力、缺少兴趣,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定向性、应用性以及专业知识间的相关性、综合性的要求相距甚远。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许多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笔者认为,我们不妨从课程结构维度进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下文以中等职校 语文 学科为例加以阐述。
基于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教学大纲》提出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将中等职校 语文 课程分为学科基础、专业拓展、综合实践三大模块课程,并将这些模块课程分设在相应的年级段。比如,三年制职业高中 语文 课程共开设五学期,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进行学科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第四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教学,第五学期进行综合实践模块课程教学。
学科基础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沿袭学科课程的编制思想,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必备的 语文 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 语文 应用能力为主旨,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模块各专业的公共课程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听说、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并按照要求进行能力分级,逐层递进。这一模块教学突出 语文 学科的基本属性和核心任务。
专业拓展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应体现任务驱动课程编制思想,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以职业为导向,设计若干“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学习任务,有效实现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沟通与联系,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该模块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范畴, 语文 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编制课程计划,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突出 语文 学科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
综合实践模块。在《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教学大纲》所列的三类模块课程的学习中,均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子模块的要求。在 语文 课程改革中,更是集中第五学期时间进行 语文 综合实践模块课程学习。综合实践模块课程遵循项目课程、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理念,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应用性和探究性,一方面注重中职阶段 语文 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注重专业学习与 语文 学科有机融合,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在知识的运用中领悟、掌握课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科素养。在进行这一模块课程开发时,应坚持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研究课题,选取活动内容,模拟职业情境,在活动中提高 语文 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比如:烹饪专业 语文 综合实践模块,让学生开展《南黄海海鲜饮食文化研究》《南通市餐饮店铺名的特征研究》等课题。
三、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有有效的教学举措
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脱胎”于普通高中,并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呈现,在课程实施中,我们通常也是沿袭了普通高中班级授课制的一些基本做法,诸如“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教师评价”的“四阶段教学法”。这种课程实施策略有许多合理性,而且也被大部分文化基础课老师所采用,但其弊端也不少:即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教学的创生性,加上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完全放弃一些课程的学习。基于文化基础课程结构创新的思考,我们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有一些有效的教学举措。
教学理念层面: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决不在方式本身,而在于方式转变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支撑方式转变、引领课程改革的说到底是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有效实施,我们必须确立以下的一些观念:(1)关注学情。将学情作为教学基点,课程资源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感世界及职业生涯,只有从学情出发组织教学,才能使教学活动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2)必需够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不片面追求课程的完整性,从课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等出发,强化知识的应用。(3)分段要求。我们在中等职校分三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综合实践模块”课程的教学,每段课程设计理念不同,教学方式也不相同,这三个阶段逐渐呈现出文化基础课程知识由单一走向综合、理论走向实践的趋势,教学活动也由学科体系趋向于行动体系。
实施策略层面:在文化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缺乏主体参与的根源,主要是因为学习任务不明确、经验储备不充裕、课程背景不了解、学习体系不健全。为此,我们应采用以下一些教学策略:一是问题导学策略。将问题辨识与问题解决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以问题导航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比如,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共同创生、提炼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整堂课围绕主问题展开教学。为了顺利解答主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子问题,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兴趣,达成教学目标。问题导学策略主要应用于学科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之中。二是案例分析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书面呈现案例,将案例作为分析的对象,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案例教学鲜活、生动、形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抽象的、生硬的知识状况,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相关的实践情境中。同时,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还可以培养反思精神,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案例分析策略主要应用于专业拓展模块教学。三是任务驱动策略。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进行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教师、同学对促进个人学习所起的重要作用。任务驱动策略强调学生围绕任务主题进行预习、分析、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策略主要应用于综合实践模块课程教学。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策略、项目教学策略等。
课程评价层面:文化基础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并没有引发人们更多的关注。其实,教学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为此,在文化基础课程评价改革中,应坚持“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关注同一性评价,又关注特质性评价;既关注终结性评价,又关注发展性评价”的原则,以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具体进行三方面改革尝试:一是考核内容的改革。根据知识层次的划分,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核。二是考核方法的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笔试方法,分别采用阶段考试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等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试方法。在综合实践模块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给学生打分,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从而使得每一次考试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三是考核形式的改革。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学习全过程的考核评价,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与督促,并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这样,有利于课程分阶段目标的实现,实现了考试内容、形式和成绩评定的统一,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学生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晚英.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述评[J].南昌高专学报,2009(6)
更多论文范文请访问:
论文范文大全
135 浏览 3 回答
342 浏览 6 回答
121 浏览 4 回答
321 浏览 4 回答
192 浏览 3 回答
202 浏览 6 回答
341 浏览 3 回答
145 浏览 5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
232 浏览 2 回答
302 浏览 3 回答
262 浏览 3 回答
214 浏览 3 回答
133 浏览 3 回答
270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