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每一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再逛逛校园,看一看它今天的样子,想一想四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走了四年,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
突然觉得,四年的同窗、身边的朋友,比想象中要和善、可爱得多!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都温柔如风。 再看一看吧…… 那赫然相对的男生楼,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还曾经硝烟四起; 窗外的晾衣绳,飘荡着不知哪个宿舍落下来的白衬衫; 插着爱护花草牌子的草坪,记不清什么时候已经被抄近路打水的兄弟们踩出了一条小路; 路旁的女生楼,对男生来说,几乎成为永远的禁区; 综合楼自习室的门还开着么,考研时鏖战过几个月的那个屋子,如今应该没有什么人了吧,一直对那段埋头苦读的日子心存感激,不论结果如何,它让我收获了很多…… 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爱情! 来到这片校园之前,想象大学生活是白色的。
因为象牙塔是白色的,整个生活就好像它折射的光:纯净而自由。 大一的时候,觉得生活是橙色的。
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橙色的记忆里,有第一次见到知名教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大二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
跟老师讨论问题时,看见他脸上满意的微笑;跟老外对话时,给自己打了个满意的分数;开始熟悉校园里任何一处美食,也常常在BBS上呆到很晚…… 大三的时候,生活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出国,考研,还是工作。
所有与这个决定相关联的一切都可能会变化,包括我们的爱情,那还年轻没经历过风雨的爱情。 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
在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 但那灰色里,却有记忆闪闪发亮。
那些彩色的岁月,凝成水晶,在忙碌的日子里,它们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七月,我们和去年学长毕业时一样,把行李装好了箱,一点点往外运,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
记忆也同时从校园离开,收藏进内心的匣子,那是我们的流金岁月,也是我们的宝藏。 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
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以我之见,我认为您的作文应该是有跑题的嫌疑.首先今年四级的这篇作文,非常的接地气.直接从我们大学生活出发.再揣摩一下出题者的意图,是要让考生有话可说.总管近几年考试题目,毕竟四级考试的作文题在审题上并没有过多的为难考生,所以对于今年12月的四级作文,应该就是从它的表面意义出发.最深刻的课程,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 的,也可以是感触颇丰的课程.而您写的【困难的课程】不免有点泛泛之意.但若是文章内容牵涉到了具体哪一门课程的话,那就自然好,还可以算作切合题意.如果只写困难的课程给您学习上一点阻力,涵盖的是所有这类课程的话,那还是挺危险的.总之,四级考试已经过去.希望您能拿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您 !不要忘记采纳哟~您的采纳是我回答最大 的动力哦。
有人说,大学不过是高中的延伸,在这里还得继续高中的那种拼命苦学;又有人说,跨进大学校门,前途和事业便有了保障,可以痛痛快玩四年了.我认为,大学是一幅空白画卷,等着你用智慧和双手描绘属于自己的七彩青春.带着那句“对人真诚,对己严厉”的誓言,我跨进了大学校门. 记得高中时,心中充满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轻松洒脱的生活,半天上课,半天休息,这些都是我高三紧张烦闷学习的最好调味品.然而当我第一眼看到安排得密密麻麻的大学课程时,我那些美丽的幻想禁不住全都破碎了.上午四节,下午四节,有时晚上还有两节,比高中的课还要多!那一刻,我真有种才出龙潭,又入虎穴的感觉.可当我把这样的想法跟一位学姐诉说时,她跟我说了一句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过的话: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是啊;青春,更是任何人只能拥有一回,如此美妙的年龄怎能荒废? 所以,当大家还辗转于精彩纷呈的派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讲座时,尽管每一项都充满着诱惑力,我选择了一条寂寞的学习路,因为那时单纯的我认为只有学习好才最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在学习面前都是无足轻重.我每天往返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学习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每门课程,从课前预习到课上专心听讲,再到课后复习,我都倾注了比其他人更多的热情. 可当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四年后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外,我还有什么呢?显然,这样的生活是紧张但不充实的.一次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人是立体的,并不仅由某个点或面组成,我们不该给自己定死一个方向,应该各方面都尝试、体会,就像是无论偏重哪种颜色,单一的一种永远不能组成彩虹一样. 顿时,我明白大学的生活应该不单是学习,还应该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中必然设置一定量的写作类课程。在现行专业规则中,这类课程包括“基础写作”、“应用写作”、“专题写作”、“中文学科论文写作”等。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能够让更多人获得写作训练、延续写作热情、发掘写作潜质。
写作不是简单的情感宣泄,也不是机械的文字码放,而是一项具有鲜明实践性特征的人类活动。如何处理生活与写作、阅读与写作、工作与写作、科研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展不同性质的创意写作与非创意写作;如何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如何把生活素材加工成写作题材,如何提炼中心主旨,如何安排布局结构,如何推敲语言,都是需要理论介入并发挥指导作用的写作实践过程。作为古往今来无数个体写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写作类课程整合的包括写作规律、写作方法与技巧在内的各种写作理论,对于我们自身的写作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对于写作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引发、激活作用。人们常说“《文选》烂,秀才半”,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本质上说,这些熟语揭示的是阅读与写作两种不同活动之间的可转换性。如果说写作是信息的呼出,那么阅读可以被视为信息的吸入。阅读的对象作为他人写作实践的成果,当然也就具有可以使我们通过阅读而从中领悟一定的写作规律和写作技巧的作用。对于初学写作的学习者来说,通过写作类课程的学习,阅读经典文本,在引发写作灵感、激活写作冲动之外,去发现、去总结、去思考、去运用,可以有效地避免走弯路、走错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叮呤呤”上课 *** 响了,我疾步走进教室,抬头一看,唉!又是作文课,我的神情立刻变得沮丧起来。
只见语文老师拿着黄、绿、白三个盘子和黄、绿、白三种颜色的纸走上讲台,和颜悦色地说:“同学们,我们来玩一次游戏吧。”说完,老师让各小组的组长把每种颜色的纸分别发给组员。发好后,老师让我们在绿色纸上写同学的名字,在黄色纸上写同学在哪里,在白色纸上写同学在干什么。
写好后,让我们把纸对折,再按照三种颜色放入三种不同颜色的盘子里。然后老师摇晃了一下,然后叫我们把三种颜色的纸按照绿、黄、白的顺序,把它们拼成一句话。我拼的句子是:邱文阳在女厕所里睡觉,刚说完,全班同学都哄笑一堂。范思宇拼到的是:尹翎雪在瀑布爬山,全班笑得更厉害了。最厉害的是刘梦璃拼到的:谭智超在超大的微波炉里跑步。
等到我们安静以后,老师问我们:“同学们,在这次游戏中,你们懂得了什么?”同学们都耷拉着脑袋,你望我,我望你,谁都不想回答。这时,学习委员夏雪晴说:“这次游戏让同学们玩的很开心,也告诉我们:写作文,一定要用词搭配准确,否则就会闹出笑话。”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说:“没错,就如学习委员所说的,只有用词恰当,才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同学们听了,一个个若有所思。老师又说:“这次的作文,大家就以‘一次有趣的作文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吧。下课!”
反映学生写作时往往从网上下载,然后稍加改动而成,结果常常出现雷同现象,特别是毕业论文,内容、观点相差无几,署名却不同的竟有好几篇。
文科的以及在学校期间参加一些社团的同学回答都比较重视或喜欢应用写作课,但45%的同学是因为工作需要;45%的同学是因开设了此课不得不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有10%的同学回答比较喜欢。
无论是重视还是喜欢应用写作课的同学,应该说这些同学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都是从未来工作的需要的角度出发。而那种迫不得已,不得不学者的情况,一方面说明这些同学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另一方面说明应用写作课的质量也有待于提高、教学方法也有待于改进。
二、关于大学生学习与掌握应用文的调查情况分析
上述种种情况说明大学生学习、掌握应用文的情况如此糟糕,这不能不说是应用写作教育的一种悲哀,实在应该引起教育界、学术界认真地思考一下了。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诸多高校并没有把应用写作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多数专业只把它作为选修课,或者根本不开设此门课程。尤其是一些高校的计算机、建筑、农林等系连选修课都不开设。不开课何谈什么应用写作能力呢?即使开课也只是选修,当然也是考查课,这也是让学生不够重视此课学习、不了解此课的原因之一。反之,如果把应用写作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他们一方面能充分认识应用写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对常用应用文和专业应用文有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的训练,自然对应用文的态度与认识也就不会出现前面的小儿科现象了。
(二)同学们思想中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一些同学在校学习的同时急于获取计算机、英语证书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证书,他们认为应用写作可以在以后工作中再学习,在校用的相关的毕业论文等应用文则可以临时抱火脚,网上查一查了事。这又不能不说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缺失。如此下去,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学生毕业以后如何适应工作需要?各高校真的应该考虑在各专业普遍开设应用写作课了,使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成才服务了。
(三)现在还没有建立起与社会实践对其主体要求相适应的应用写作教育科学体系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应用写作教育还处于可有可无的、而且无系统、无规律的状态。
1.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应用写作教育就缺乏其应有的地位,在教材上处于附属地位;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也缺乏科学的体系和安排,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应用文种的取舍和顺序安排与实践需要及学生的阶段性接受能力相脱节;教材上即使有一些应用文,但老师很少讲解和组织学生练习,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2.在大学教育阶段,现在大学里的一些专业把应用文看作是查缺补漏的课程,其他课程安排好后,若课时有富余就上应用写作课,富余多就多给,富余少就少给,没富余就不给。结果造成应用写作课课时多时达70节,少则20节。应用写作真的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应用写作教学内容也处于无 *** 、无规律的现状。现在有些学校教师任应用写作课,讲哪些文种,均由教师自己决定,负责任的教师作一些实际调查,倾听一下专业教师的意见,一般的则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有时所讲内容与实际需要相脱节,不利于学生成才的需要。
三、确立应用写作教育的学科地位的势在必行
学校要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还应用写作以独立的重要的学科地位,应该说是时候了,或者说是刻不容缓了。学生不学应用写作,他就不可能深入了解应用写作的特点和规律,学生不学习、练习写作相应的应用文,他就不可能写出相应的合乎规范的应用文章来,我们调查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既然如此,国家教育部门就应该把它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难道非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吗?何况现在已有了充分的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了呢!
第一招:勤收集并积累精彩美妙的字、词、句和篇章,充实自己的写作仓库。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取自报刊书籍。可直接在报刊书籍上圈点画出对自己有益的材料,可剪报,可摘录,也可写读后感,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就如蜜蜂酿蜜一样,首先采集到一定量的花粉。二是取自于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双慧眼观察世界,你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小到身边的人和事;大到国内外发生的大事都可以成为我们收集积累的内容。为了取得更好的写作效果,还需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然后让这些酸甜苦辣自然地流于笔端,成为真实感人的文章。
第二招:加强练笔。练笔,往往是从写日记开始。如果把日记本当成知心朋友,当成倾诉对象,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轻诉于日记本中,日积月累,日记本越积越厚,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日记的篇幅变长了,文字表达变巧妙了,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适应力也增强了。养兵千日——写日记,用兵一时——写作文功到自然成!
第三招:不断酝酿——构思,寻找突破口——灵感,然后下笔成文。收集积累的材料如一大堆干柴,须有灵感的火花才能点燃;收集积累的材料如一大堆花粉,须经蜜蜂的酝酿才能成蜜;收集积累的材料也如一袋米,须经巧妇加工才能成为香喷喷的米饭。因此,酝酿——构思的过程就是对材料的整理取舍融合的过程,构思成熟自然会产生灵感——久积胸中之情迫切需要渲泄,不吐不快的瞬间冲动。有心者抓住这一闪而过的瞬间,下笔成文。
第四招:虚心求教,不断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写好作文后,自己不满意,却看不出何处有瑕瑜,这就须另请高明——让旁人为你指点迷津。听了赞扬的话,权且当作对自己的鼓励;听了批评的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经常这样做,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而,完全依赖别人修改自己的作文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学会修改作文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第五招:满怀信心地写作文。许多学生反映:看了报刊书籍上的文章,认为它们高不可攀,就对作文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这一辈子也写不好作文了。我认为,这种思想是由于自卑心理和功利心理造成的。他们不知道发表一篇文章花了作者多少心血,花了编辑多少心血。假如自己写作文花了那么多心血,再经编辑润色一番,也一定能达到发表的水平。另外,写作文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做到文通句顺,结构严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们不必拿那些发表的文章来衡量自己作文的好差,也不必因此影响自己的作文情绪。
第六招:整理收藏自己的日记、周记和作文。日记、周记和作文都是自己心血的结晶。若能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日记、周记和作文分类装订成几本“书”,这几本“书”就是一部个人的奋斗史,就是一大笔人生财富,经常翻翻自己的习作,不断吸取自己写作的经验教训,写出来的习作才能胜人一筹。
学习内容:应用文写课程可以学习公文文体、事务文体、信息文体、财经文体、诉讼文体、公关礼仪文体及学术论文等数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知识的。
学习作用: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事物时,经常使用的具有明道、交际、信守和约定成俗的惯用格式文体。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物而写作,有着实用性特点。
扩展资料:
应用文种类划分:
一、依用途分:
1、指导性应用文,指具有指导作用的应用文,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的行文,如命令(令)、决定、决议、指示、批示、批复等。
2、报告性应用文,指具有报告作用的应用文,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的行文,如请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简报、总结等、
3、计划性应用文,指具有各种计划性质作用的应用文,常用于对某件事或某项工程等开始前的预计,如计划、规划、设想、意见、安排等。
二、依性质分:
1、一般性应用文,指法定公文以外的应用文。一般应用文又可以分为简单应用文和复杂应用文两大类。简单应用文指结构简单、内容单一的应用文,如条据(请假条、收条、领条、欠条)请贴、聘书、文凭、海报、启事、证明、电报、便函等;
复杂应用文指篇幅较长,结构较繁、内容较多的应用文,如总结、条例、合同、提纲、读书笔记、会议纪要等。
2、公务文书又称为公文,它是指国家法定的行政公务文书。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秘书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试行办法(倡议稿)》,在第二章中把公务文书规定为九类11种,即命令、批示、批转、批复(答复)、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布告(通告)。
国务院1981年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关于公文办理暂行办法》,其中又把公文分为九类15种,即命令(令、指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
国务院2000年又发布了《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公文分成13种,即命令(令)、通告、批复、指示、决定、请示、意见、函、会议纪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