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不顾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一味地将社会固定的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通过外部强制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使得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的日常生活世界。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生活德育教育实施策略探究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造成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是德育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脱离。基于高校德育的现状,主要应从德育“内容实起来”、德育“形式新起来”、德育“过程活起来”、德育“手段多起来”和德育“周边环境净化起来”等方面构建高校新型德育观,使德育回归生活。
关键词: 高校;生活德育;实施策略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无法摆脱低效的困境。造成高校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是德育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的脱离。基于对传统德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反思与批判,基于人们对高校德育的自觉追求,德育要“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便成为德育理论界的共识和实践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德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传统德育的弊端
“生活德育”的提出意味着原有的道德教育偏离了生活的方向。传统的德育观错误地把学校德育理解为一种静态的知识性的存在。在这种错误德育观的指导下必然导致教师重视道德目标和道德规范的理论灌输,学生重视牢记德育知识的框框条条,德育评价也往往通过貌似客观的简单的量化形式考核,强行给学生的德行排定座次。这种不顾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一味地将社会固定的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通过外部强制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使得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的日常生活世界。这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被泯灭了,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失去凭依。另一方面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这使得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再者,由于长期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道德教育完全从属于政治的需要,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是政治理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道德教育的内容高、大、空,无视国民基本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二、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目的
1.道德教育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德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道德的人。“道德产生于并内在于社会生活,道德与社会不是‘两张皮’”[1]。道德起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产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些矛盾,道德随之产生。道德产生于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道德教育和规范约束,使个人注重自己的品行,不断调节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然”转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支撑。我们所学习的道德规范、规则和社会知识等都是从生活之中来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以生活为本。
2.生活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对生活的感触与体验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根基。生活是可感知的、实实在在存在的,生活世界中包含有积极的、丰富的文化内容,正确的舆论导向,真善美的典型事例,给人以感染和启迪。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所思、所感,日渐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只有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才能帮助学生真正领悟道德的内涵和生活的本质,确立对生活的理想信念,领悟真善美,培养健全的人格。“德育的本质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的质量的教育”[2],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德育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3.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
一切道德规范都植根于人性的需要。德育是大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费尔巴哈指出:“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3]德育就是要引导人们追求幸福,享受幸福,过一种真正有道德的、有意义的幸福生活。人的品德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生活的.情境之中,行为的改善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会有效地发生。这决定了德育的效果最终必然见之于生活实践。通过生活的学习引导和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形成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道德情感、信念以及相应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形成主要是基于生活经验和阅历,都来源于真实生活的体验,并通过生活不断地检验、发展与提升,使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关系日趋完善和谐,在和谐的人际互动中培养高尚格调,培育丰富真挚的生活情感,形成美好的社会体验。这是人的幸福之源,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生活是德育的根基,德育要在生活之中进行,并最终要回到生活之中去。
三、高校生活德育的实施策略
生活德育理念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校德育的多方面措施最终与学生的生活挂钩,服务于生活实践。这就必然要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努力增加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学校德育的生活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高校德育的现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
1.德育“内容实起来”
德育内容材料是沟通学生与生活、引导学生生活的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身的中介物。而以往的德育内容受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影响,与学生实际生活及身心发展相脱离,强调道德认知,内容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为基础,重视理想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养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反感,导致学生不愿内化材料的内容,更谈不上践行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在德育内容材料的选择上,要发掘生活中鲜活真实的素材,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基本问题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与终身发展的需要,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与国情教育等内容,使其具有时代特征与生活气息。目的在于通过增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创造条件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价值判断力、亲和力和独立人格,加大品德培养的力度。只有取材于学生丰富的生活实践,以可感知、可模仿的素材培育学生,才可能让学生有所触动,有所共鸣与震撼,最终有所裨益。
2.德育“形式新起来”
德育回归生活,通过亲切可感的形式可以实现个体德性的超越,并引导着个体追求理想的生活。而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的,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以“传授—接受”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生活德育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特别是自主、探索、体验与合作实践的学习形式,把大学生当做德育的主体而不是灌输的客体,德育活动由教师单向度的“教”转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共同探讨的双向的“教师引导+学生学”的教育方式。
并围绕学生关心的问题,学校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社会生活有组织有系统地介入学生品德行为的培养与形成过程。如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社区调研、社区服务、勤工俭学、技术服务、业务实习、科学试验等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通过德育实践体悟德育知识理论,提升道德品位。
3.德育“过程活起来”
传统的德育模式忽视了道德的实践性和交互生成性,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道德教育成为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和行为的约束,使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在教育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社会生活的变化。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学生最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一种身心舒爽、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去体验、感悟完美的生活,得到精神状态的提升。
这就要求,第一,构建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抛弃尊上心理,师生平等参与、共同讨论德育的有关问题。第二,学校重视学生的生活指导。“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做到下列几点:1)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2)最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3)完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4)发挥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对社会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4]。生活指导形式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还可以辅之以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教育等。
4.德育“评价手段多起来”
传统德育评价手段的简单化、知性化,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生活德育评价是以发展性评价为基本理念,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品德的发展与提高的过程。由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与学习空间的千差万别,对不同的学生千篇一律地采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自然是不合理的。只有在学习德育环节上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手段才有可能保证相对公正、公平、客观。
具体说来就是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学生的“自我测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等,加强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共同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谈话、描述性评价、成长记录、个人档案、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但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的评价。这种德育评价方式,增强德育评价的多维性、互动性和公正性,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反馈,不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在生活与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这种趋向于动态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强调了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指向性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5.德育“周边环境净化起来”
就高校而言,教育环境就是整个育人活动赖以进行的场所和条件,是生活在学校中的每个人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客观现象的总和。它既包括校外环境,也包括校内环境。目前,优化学校周边环境是优化校外育人环境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如学生喜欢网吧,究其原因,是学生需要网络世界,需要享受人类文明和智慧的成果,我们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而加以反对。应当从净化网络环境入手,抢占学校、社会网络教育的制高点,让网络设施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愉悦身心、增长智慧的重要工具。优化校内环境的核心是建设健康的大学文化。
健康的大学文化对学生具有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影响。外显的文化环境,如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校园网、板报、文化长廊、标语牌,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养料。而内隐的精神追求,如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校制度与规范、教风学风以及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等,都是培育学生思想道德的种子。高校要注重创设高品位的人文环境,这种人文环境应体现为关爱学生之“善”,给学生生活本领之“真”,把学生培养成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自觉性之“美”,让学生追求有价值的高尚的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符德新.德育——教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4-06-04.
[3]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