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新资源被我们加以开发利用,其地位越来越不容我们忽视。经济信息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要素对制定、修正和施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宏观经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综上所述,财政问题一直是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金融危机和财政本身存在的风险都会对国家财政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应该在必须加强我国财政宏观经济管理和对我国财政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进行强化等方面做出努力,保证我国的财政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财政宏观;经济管理
财政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是国家的立足之本,安定之根,是国家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柱;是保证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重要条件。而宏观经济管理是经济学中的一种专业术语,其主要从整体上对全球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提供微观经济活动说必要的条件。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一直都非常关注财政政策冲击的红宫经济效应,我国政府也一直十分重视利用宏观调控来实行财政政策。目前在宏观经济领域最常用的分析工具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它把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用清晰的微观理论表现出现,使得理论更加细致和突出。但是在面临财政风险这样一个关系着一个国家财政稳定,人民生活安定问题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应该敏锐捕捉风险,有效解决并加以防范,保证国家财政持续稳定的发展。
1国家面临的财政危机
(1)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财政安全问题
最近几年,很多西方国家有关金融危机的状况频繁发生,并且为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金融危机不仅仅是发生在发达国家,同样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大范围内频繁金融危机,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很大的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安全,人民陷入了无尽的恐慌当中。1991年墨西哥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墨西哥国家财政濒临崩溃,而且,危机还延伸到了欧洲、美洲、亚洲等很多国家,造成阿根廷、智利等多国的金融市场也遭受了严重的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东南亚各国股市和货币体系瓦解,重创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许多东南亚国家货币也随着大幅度贬值;2007年,美国的次级放贷危机给全球的主要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2009年,欧洲出现了债务危机问题,导致了不仅欧洲经济,而且世界经济都遭受了巨大影响,同时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影响广泛,让世界各国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视金融安全和国家财政安全问题。从历史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和政府债务危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往往能够相互转化和传导,导致扩大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不利趋势。因此,深入有效的研究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转换方式,能够更好的解决和预防这两项风险,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各国政府有关部门迫切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2)我国财政面临风险逐步扩大趋势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到了重要时期,许多新旧体制在改革中产生了矛盾,妥善解决好这些矛盾,对保证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从目前看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确立新的社会秩序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问题并没有全部得到解决,有些问题还遗留至今,与市场经济体制搭配的制度又不完整,所以仍存在我国财政风险具有部分制度性。而根据不同的经济体制,国家财政风险程度也存在差异。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的是大集体,所有经济权都由国家掌握,国家统收统支,高度集中分配的财政政策大大降低了我国财政风险。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贸易经济逐步进入中国,各种进出口产品的不断深化,大大提高了经济风险的发生,且传播迅速,损失巨大,从而导致财政风险的发生率也有很大的提升,使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面临较大的风险。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确实让我国在降级体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要想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我国的财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不能低估了我国现阶段所遇到的财政风险。
2分析新视角下我国财政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
(1)必须加强我国财政宏观经济管理
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有利于维护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经济结构合理,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市场调节是以价格和经济利益实行的一种自发调节,这种调节有助于资源向收益可观、高利润的企业流动,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这样很容易造成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的倾向。有些利润大的生产行业和产品社会未必需要,有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社会不要但利润小甚至是无利润的,对于这些矛盾冲突,市场无法做到有效的调节,只有由政府出面解决,而且,市场调节没有及时性,都是事后调节,必须由国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来解决,弥补市场缺陷。市场调节必须保证是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而要遵循公平竞争,就要有公平竞争的原则,并富有严格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仅凭市场调节,很能做到这点,甚至容易产生垄断市场而破坏了市场秩序。为了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国家必须严密法制、加强监督宏观经济管理,营造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体制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企必须是市场的主体部分。虽然政府和企业分开,但并不是完全独立没有任何关系。国家政府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但是还是会对国企的重大经营决策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干涉,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还可以促进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然而,市场经济的一些问题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如收入差距明显、自私的自顾个人利益而不管国家集体利益等,容易产生两极分化。为了社会安定,人民共同富裕,保护国家集体利益等,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
(2)对我国财政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进行强化
强化我国财政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调整支出和财源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财政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才能继续发展其他事业。首先,以现有的结构机制为基础来调整财源结构,有效拓展财源基础。然后是要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是民营企业能够快速健康发展。最后是要是国有土地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推动经济发展。第二、改善税收制度,加大征税力度。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对税收制度进行改善。其次对于不同行业、产业、企业实行不一样的税收机制,基本的税种有增值税、产品税、营业税,国家需要对这三种税种建立三税并立机制。在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方面,首先是要区分立法和执法,两者应该分开执行,并且制定、解释政策也要和执行政策分开。中央是具有主要的税种立法权,中央和省两级具有主要的税种减免权。此外,要严加惩办偷税、漏税等行为,把征税队伍扩大,提高整体人员素质,建立严格负责且具有时代性的税收体系。
3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问题一直是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金融危机和财政本身存在的风险都会对国家财政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应该在必须加强我国财政宏观经济管理和对我国财政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进行强化等方面做出努力,保证我国的财政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刘如赞,张兴教育研究2001-06-17
2、汇率制度与跨国资本流动管理的配合——开放经济爆发金融危机的宏观制度背景殷剑峰经济研究1999-12-05
摘要: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政策调整是重要部分,作为达成管理目标的途径,它能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率,我们必须重视。
关键词:改革创新;宏观经济管理
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现状
另一个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过剩的产能。据统计,我国有将近300种工业产品领先世界,但这背后也反应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生产过剩的产品需要世界市场来消化,但并没有完全实现这样的目标,大部分都由我国自身消化了,压力可见一斑,这也导致一旦发现个别产业有可追寻的经济利益,往往政府会进行干预与利用,如最具代表性的钢铁企业,由于产能过剩,政府干预导致竞争过度,生产力反而下降,由生力军变成压力源。
二、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改革创新策略建议
(一)确定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目标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离进步越来越远,目标是发展的指向,决定着操控调节手段的选择,鉴于此,改革创新前,首先要确立全新的目标。现在我国整体目标是实现供给与需要的平衡,以此为基础,保证平衡的情况下,重视经济结构,防止某一方面失衡出现意外状况,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预防与应对的筹划,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坚持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
市场经济中很多多元化元素带来更多的可变性,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政府对自身的改革格外重要,做好主体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组织机构的改革,其次是调控职能的改革,进一步做到明确责任,防治多头管理,浪费资源,做好对经济的干预,坚持以市场手段为主,避免越位。
(三)创新宏观经济管理手段
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很多种,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利用经济手段,逐渐降低行政手段的使用频率,有规划有步骤的创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体现实力的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风险,只有坚持探寻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向前迈进。
(四)改革调整政策
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政策调整是重要部分,作为达成管理目标的途径,它能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率,我们必须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我国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调整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针对产业结构,将不平衡的发展进行调控,其次针对内需,有计划的扩大消费,降低出口与投资的占比,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再次针对城乡均衡,为了避免城乡差距扩大,经济发展失衡,不断优化城乡劳动资源配置,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三、结束语
宏观经济管理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宏观调控的好坏关及国计民生,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主要我们坚持创新目标、创新主体、改革手段、改革政策,相信一定会将现有的经济发展与新形势相融合,加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建设,提高综合国力,以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赢得竞争。
参考文献
1、论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宏观管理张安录生态经济1996-10-26
问题一:产能分析报告怎么写 找到以前的表格格式,根据能量守恒,计算花费和效率两大块,分析问题,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在都讲究创新。 问题二:如何做产能分析报告 首先要知道你有哪些设备,他们的实际产能,还有设备的OEE. 其次,你要知道生产每一件产品要占用固定设备所用的标准时间。 再次,你要知道将来的客户需求和预期,有可能生产什么类型的产品。 最有,把所有的资料综合 问题三:咋样写产能提升报告 首先要知道你有哪些设备,他们的实际产能,还有设备的OEE. 其次,你要知道生产每一件产品要占用固定设备所用的标准时间。 再次,你要知道将来的客户需求和预期,有可能生产什么类型的产品。 最有,把所有的资料综合 问题四:生产车间产能提升报告背景说明 首先描述车间当前的运作状况,讲述影响产量的瓶颈问题(即工序的平衡生产),再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人员等),请求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批准。 问题五:产能分析报告怎么写 30分 找到以前的表格格式,根据能量守恒,计算花费和效率两大块,分析问题,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在都讲究创新。 问题六:生产线人均产能的PPT报表怎么做 如何做好工作报表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调了准备工作的在一场战役中的重要性。那么同样的道理,一个成功的商业活动,经过精心的计划准备,通过控制整个活动各个环节,才能在运作过程中,减少失误,降低运营风险,确保工作顺利的实施。 第一部分 存在的问题 虽然计划很重要,但真正做到位的企业没有几个。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工作的监督和计划管理,都采用报表这种形式,然而效果往往不如人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公司对报表不够重视 目前一些公司虽然制定了一些计划的工具―报表(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竞争分析报表、进销存报表等),但管理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报表不能够及时、科学地处理,比如没有专业的人员、足够的时间、合理的分析方法、专业的管理流程等;加上领导不够重视,造成为了填报表而编制报表,使得报表的存在流于形式。 结果是填写报表的人员填写的内容日趋减少、填写的数据凭空捏造等情况发生。公司对市场经营活动控制力减弱,对销售人员的日常工作缺乏科学管理,交上来报表没有实际参考价值,导致对市场监控和管理失灵,公司销售状况不理想,业绩滑坡的现象。 二、业务人员报表填写不够认真 销售一线的人员由于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不能够认真对待和填写。久而久之,造成人员工作懈怠的现象,大致有两种情况: 1、 在日常的工作上,心不在焉地度日,浪费过多的有效时间,造成向客户拜访的次数逐渐减少,工作缺乏效率 2、 常拜访自己喜欢的客户,每次去的逗留时间越来越长,聊的话题从古至今,就是没有商品的话题,业绩因此越来越低 第二部分 做好工作报表 既然报表那么重要,但又得不到科学的利用,那么如何有效管理,提高市场决策的参考性?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以周报表为例): 一、 周报表的本质 周报表通过计划、执行、控制、总结四个阶段,实现工作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发展。就是我们常说的PDCA循环。 1. 计划功能 根据月工作计划,分解本周的工作。指导本周每天的工作。 2. 信息汇总功能 对上周市场问题的汇报,及对问题执行的跟踪、反馈。 二、周报表填写的目的 市场信息主要来源于一线的销售人员,公司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合理、及时地采取应对的措施。同时合理分配公司资源,完成对市场的掌控和对一线人员的支持。 1. 提高工作效益。 2. 提高拜访成功率。 3. 轻松地完成工作。 4. 按不同类型终端不同的拜访频率。 5. 做出拜访安排,避免遗漏。 6. 应付突发事件 三、周报表的重要性 1. 发现新的机会 利用业务代表周报告上记录的有关信息,从中能发现市场存在的潜在问题和机会。从而帮助公司和销售人员,划分细分市场、开发市场。 2. 帮助公司了解情况 (1) 在市场第一线的业务代表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最快、最直接。 (2) 实现公司业务目标。了解市场信息、竞争对手状况、公司目前战略、战术及推广手段的和理性的准确性。 (3) 公司制定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合理分配资源,帮助业务代表提升销量。 3. 目标的实现 通过分析与讨论业务代表周报告中反映的机会和问题,帮助我们实现公司和个人的目标、考核工作的合理性及制定下周新的工作目标。 四、填写周报表的要求 1. 及时 结束一天的拜访回到公司后,必须马上填写日报表,据此填写周报表。 2. 准确 报表上的数据和信息应能够真实......>> 问题七: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调查评估应该怎么去写?? 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调查表中“生产能力”一栏最保险、最通用的填法:“好”、“一般”、“差”,调查时直接就填“好”最为保险。 生产能力调查表文件中如有对设备生产能力的详细指标就按照文件的填写,或者如实际能力能超过招标文件的要求就按实际的填写。如文件没有明确就写满足文件的要求。 产能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每位企业主管之所以十分关心生产能力,是因为他随时需要知道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当需求旺盛时,他需要考虑如何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的增长;当需求不足时,他需要考虑如何缩小规模,避免能力过剩,尽可能减少损失。 问题八:验收报告怎么写 验收报告格式 1、建设依据 简要说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计划任务书和核准单位及批准文号,批准的建设投资和工程概算(包括修正概算),规定的建设规模及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的包干协议主要内容。 2、工程概况 (1)工程前期工作及实施情况; (2)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监理、设备供应商、质量监督机构等单位; (3)各单项。代,写,工程的开工及完工日期; (4)完成工作量及电化: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形成的生产能力(详细说明工期提前或延迟原因和生产能力与原计划有出入的原因,以及建设中为保证原计划实施所采取的对策)。 3、初验与试运行情况 初验时间与初验的主要结论以及试运行情况(应附初验报告及试运转主要测试指标,试运转时间一般为3―6个月)。 4、竣工决算概况 概算(修正概算)、预算执行情况与初步决算情况,并进行通信建设项目的投资分析。 5、工程技术档案的整理情况 工程施工中的大事记载,各单项工程竣工资料、隐蔽工程随工验收资料、设计文件和图纸、监理文件、主要器材技术资料以及工程建设中的来往文件等整理归档的情况。 6、经济技术分析 (1)主要技术指标测试值及结论; (2)工程质量的分析,对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处理后的情况说明; (3)建设成本分析和主要经济指标,以及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所获得的投资效益; (4)投资效益的分析,形成固定资产占投资的比例,企业直接收益,投资回报年限的分析,盈亏平衡的分析。 7、投产准备工作情况 运行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生产人员配备情况。培训情况及建立的运行规章制度的情况。 8、收尾工程的处理意见。 9、对工程投产的初步意见。 10、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问题九: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引言】 本调查报告由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依据市场调查资料、行业统计数据、国内外企业访谈结果、科研院所技术进展、期货市场价格运行信息等多方面资料数据撰写而成,是翡翠产品生产贸易、技术研发企业制定生产、营销以及技术发展计划的必备参考。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翡翠产品市场发展概况 第一节 产品介绍 第二节 产业链模型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节 产品质量标准及标准号 第三节 产品纯度与价格及应用分析 第四节 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第五节 我国翡翠产品产业发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波特五力模型”介绍 二、翡翠产品市场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第二章 国外翡翠产品生产消费情况分析(需求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05―2007年国外产品生产总体概况 第二节2005―2007年国外产品消费总体情况 第三节 国外产品主要生产企业 (主要对企业产销量,市场竞争策略及SWOT分析) 第四节 国外产品下游各消费领域消费特点 第五节 2008―2010年国外产品未来生产消费情况预测 第三章 国内翡翠产品主要生产企业情况介绍(供给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05―2007年国内产品生产总体概况 第二节 2005―2007年国内产品消费总体情况 第三节 国内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主要对企业产销量,市场竞争策略及SWOT分析) 第四节 国内主要翡翠产品经销企业与国内产品贸易分析 第五节 2007年国内产品重点在建、拟建项目 第六节 国内产品下游各消费领域消费特点 第七节 2008―2010年国内产品未来生产消费情况预测 第四章 国内翡翠产品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2005―2007年产品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第二节 翡翠产品产品经销模式分析 第三节 国内产品需求特点及地域分布分析 第四节 2008―2010年国内供需格局预测 第五章 国内翡翠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内翡翠产品产品2005―2007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 国内翡翠产品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第三节 国内翡翠产品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国内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情况分析 第六章 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一节 亚洲、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二节 国内产品2005―2007年进口数据分析 第三节 国内产品2005―2007年出口数据分析 第四节 2008―2010年国内产品未来进出口情况预测 第七章 翡翠产品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 主要原材料2004―2006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 2008―2010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四节 国内相关产业政策 第五节 国外相关产业政策 第六节 国内相关环保规定 第七节 国外相关环保规定 第八章 贸易预警 第一节 可能涉及的倾销及反倾销 第二节 可能遭遇的贸易壁垒及技术壁垒 第三节 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与主要市场贸易关系稳定性分析 第九章 中国翡翠产品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08―2010年市场盈利预测 第二节 国内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 第三节 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 第十章 翡翠产品行业项目投资建议 第一节 产品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节 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第三节 产品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第四节 产品销售注意事项 第五节 行业分析基本结论 第六节 项目投资可研报告基本框架 【图表目录】 图表 翡翠产......>> 问题十: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怎么写 福星科技(000926)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福星科技(000926)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投资要点: 1、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以金属制品为主业,房地产业为重要利润来源的发展 格局,尤其主导产品子午钢帘线产能的迅速扩张,将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公司传统金属制品业务发展稳定。抓住历史机遇,着力培育的子午钢帘 线项目,因具有市场前景好、需求缺口大、技术含量高、进入避垒强等特点,将成 为公司金属制品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新建2万吨钢帘线项目的投产,将保证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呈现飞速增长局面。 3、04年至06年是公司业务快速发展期,年均复合增长将超过30%, 发展前景乐观,基金主力已提前介入并重仓持有。 4、排除股改因素,预计公司2005年每股收益将达0.819元,而2 006年更是高达1.07元,远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若非流通股按1:0.6 3的比例缩股后,公司的总股本将缩减为原总股本的76.97%,如此则公司的 每股收益将会在我们原测算的基础上再增加30%,那么公司的理论估值也将相应 提升30%,根据综合价值评估推测,公司股价的合理定位应为12-14元左右 ,而这与公司目前股价相比有50%以上升幅,极具投资价值。 5、本次推出的股改方案,有效地回避了多数送股对价公司在股改除权后股 价持续下跌的风险,缩股提升投资价值将有利于吸引主力资金长期进驻,增强股价 运行的稳定性。 一、公司概况: 公司是由湖北省汉川市钢丝绳厂作为主要发起人设立的股份公司,1996 年被国家科技部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金属制品的生产与销售。2000 年公司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金属制品业的同时,果断切入房地产业,逐 步形成了以金属制品业为核心、房地产业为重要利润来源的发展格局。公司坚持 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技术和产品创新为手段,着力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频现机构投资者身影(国联安小盘精选基金以持流 通股1310万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共持有2413万股 ,占公司流通股总数的23.96%,而公司的股东人数也从2003年的4.2 7万户减少到2005年上半年的2.35万户,市场筹码集中度持续提高。 公司股份分布情况一览表 二、公司所处行业背景分析: 1、金属制品行业分析: 金属制品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材料工业之一,产品属工业消费品,广 泛用于建筑、交通、汽车、铁路、水利、能源、电力、机械、家具、橡胶轮胎等领 域。 (1)从世界范围看,以中国为主的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金属制品行业增长 速度最快的地区: 放眼世界,金属制品是一个成熟、稳定发展的行业。2000年世界金属制 品的产量为2480万吨,2004年为2750万吨,年均增长约3%左右,呈 现稳定增长态势。另外,从总量来看,世界金属制品的生产与消费总量基本平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韩国和马来西亚等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持续快速 增长,金属制品生产与消费的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预计2005年世界金属制品产量约为 2850 万吨,未来几年内,美国 、日本和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金属制品生产和消费将基本保持目前水平或略有增 长,主要增长动力将来自于中国和一些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的发展中国家。 从产品发展趋势上看,生产技术含量高、专用性强、附加值高的中高档金属 制品和特殊要求产品,如子午轮胎钢帘线等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国内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一批优秀企业有望脱颖而 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水平是体现企业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5s现场管理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s现场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文章 试图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在应用5S管理 方法 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5S管理思想意识的树立、5S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包含5S在内的 企业 文化 建设等提升5S管理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 5S现场管理管理制度
一、5S概述
的含义
5S最初来源于日本的一种家庭管理模式,该模式针对家庭中的地、物提出了整理、整顿管理。后来,日本企业将其引进到内部管理运作,逐渐增加其他一些管理要素,并最终形成了5S。
5S具体内容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以及素养(SHITSUKE)这5个要素,它们的日语用罗马文拼写时,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日本人又称之为5S。其中,整理,是指在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整顿,是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清扫,是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清洁,是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修养,是指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达到“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地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一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我国不少企业又添加了“节约、安全、服务”等内容,分别称为6S、7S和8S活动。不过,5S仍然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能把5S做好, 其它 要素的完善是水到渠成的。
的作用
在现场管理合理化的进程中,5S是最起码的条件,通过5S活动可以达到提升PQCDSM工作管理的目标,即提升生产效率(),确保工作与产品的品质(Q,quality),降低现场不必要的成本浪费(C,cost),交期能够掌握(D,delivery),维持工作流程的安全(S,safety),进而使员工保持高昂的工作士气(M,morale)。不过,我们也必须对5S的本质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5S对企业现场管理起的是预防作用,即它只能预防企业发生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管理问题,而不是去解决现存的问题。
二、当前企业5S活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生产企业而言,现场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国内外企业都在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不过,在各种管理办法实施以后,虽然对企业人、财、物的管理有了清晰的办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但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仍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与企业缺乏预防性的 措施 有很大的关系,许多企业重事后纠正措施、轻事前控制方案。5S的出现,就好象给处于高速运转的企业配备“防火墙”,预防可能侵害机体的各种“病毒”。正如预防性的东西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样,对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活动具有预防危害产生作用的5S,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重重,5S并没有发挥出该有的效用。在我国,企业应用5S效果不佳,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有实施5S意识,但无实施5S的系统方案
这种“病症”的表象就是,企业在现场只有几条 标语 ,没有相应5S管理制度和稽查活动,期待5S能自动产生效果。这些企业,往往是在参观或了解其他企业实施5S活动后,发现5S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于是心潮澎湃,看别人挂了横幅、宣传画,于是回到工厂也挂几条横幅、宣传画,接着在管理会议上强调一下5S,然后便坐等5S产生效果。这种企业实施的所谓5S活动,会随着标语逐渐陈旧、破损、消失,而逐步消失殆尽。
2.有实施5S管理活动的系统措施,但得不到上级或其他部门的支持
企业5S活动得不到支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这种缺乏支持表现在生产部门内部。在企业里,生产部门实施5S的内在迫切性最强,因为生产部门现场管理的好坏与工作成果的质量直接相关。但在生产部门,部门经理和生产主管由于职责范围差异,部门经理考虑更多的常常是本部门的“宏观调控”问题,生产主管则必须时刻关注生产过程控制、产能、产品质量等非常具体的“微观”问题。因此,生产主管更加愿意推行5S活动,以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从而达到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然而,部门经理并不太在意过程,他更关注的是结果。这样,在有些企业,往往是生产主管极力推行5S活动,而部门经理却不以然。这种非“一把手”工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5S活动得不到部门经理有力的、完全的支持,一旦产生需要部门之间、产线之间协调事宜时,就会阻碍5S活动顺利、深入的开展。其次,在许多企业,只在生产部门导入5S活动,其他部门则置身事外,这就导致生产部门实施的5S活动,犹如一个“5S孤岛”。其他部门,甚至包括总经理,都抱着“让他们去搞吧”的心态,认为5S只是生产部门的事。其实,生产部门实施5S,也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哪怕是口头上的。5S管理非常严格、繁琐,孤军奋战的生产部门,时间一长会失去心理平衡,进而影响实施5S的积极性和效果。
3.有具体的5S活动,但无成文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许多企业实行5S活动时,一开始就进入执行状态,安排人员每日稽查,搞得声势浩大。然而,由于没有制订5S活动管理办法,谁查?稽查内容是什么?以何为标准进行稽查?稽查以后如何处理?处理标准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由于缺乏管理制度进行事前规定,只是靠领导一时的灵光一现,随意安排。结果是让执行的人和实施的人无所适从,让大家对5S活动的公信力、认可度大打折扣。
4.对5S认识过于肤浅
这个问题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上下对5S认识肤浅,停留在清洁、清扫层面,以为5S就是搞搞卫生,认识不到5S是通过日常细节的处理,来预防大问题产生的意义。时间一长,没有认识上的动力,5S活动就慢慢流于形式。二是5S活动执行机构与部门内各组织之间的矛盾重重。大家视5S稽查为挑刺活动,充满敌意,不积极、不配合。实际上,在5S中,只有“素养”是人的要素,也是最为重要的要素。如果大家能把遵守制度的“素养”建立起来了,5S就会由外部力量强制执行变为员工内在素质自觉完成。但这个过程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有一个由被动执行逐步发展为内在自觉遵守的过程。因此,在员工对5S还没有发展到内在自觉这个状态时,外部力量施压是必要的。此时,我们应该把5S执行机构所实施的外部稽查等活动,看作是帮助员工建立5S素养的善意行为,而不是找茬。
三、提升5S应用效果的策略
上述问题的产生,我们都可以找到原因所在。根据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对企业提升5S活动效果,提出以下策略。
1.攻心为上
实际上,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对5S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因此,企业要想使5S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取得大家的认同和支持是首要问题。企业可借助以下两个方面来达到这个目的。
首先,在5S的含义、作用还没有深入人心之前,企业不应急于实施5S活动。可行的办法是,先建立5S项目组(公司或部门最高领导要参与),请外训人员对5S项目组进行培训,使其深刻理解5S的意义与作用。项目组是今后企业实施5S活动的核心和中坚,成员必须对5S有深入理解,具有实施5S活动的信心和决心。培训完成后,再由其结合公司具体情况来策划如何在企业内部如何组织实施5S活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由他们定期、不定期地对全体员工进行5S培训。让员工不断认识5S意义与作用,纠正他们对5S的误解和曲解。
其次,利用各种方式提升全体员工对5S的认识。如车间,可利用晨会5-10分钟时间向大家宣导5S的重要性,对比5S实施前后车间工作环境与效率的改善情况。设立5S看板,公布5S活动先进与落后区域情况,让大家在对比中体会5S的重要性。定期召开5S会议, 总结 、探讨5S活动的 经验 和新的方法。
2.制度为先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任何事情,为了使其有据可依,并增强其权威性,必须先设计好程序文件,规范事件的处理流程和内容。在制度方面要尽量考虑周全,从5S组织结构到各责任区域及5S责任人的明确,从稽查流程到5S评比与奖惩,都事先应有规范。让大家心里明白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至于其他具体的操作细节可以用5S会议记录等其他文件来补充。
3.稽查不可少
5S涉及到的都是企业现场管理方面非常细小的事情,加之5S对工作绩效起的是一种间接、预防作用,因此,实施人的主动性一般比较低,日常稽查就显得非常重要。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区域制定相应的5S日常稽查值日表,把每个区域稽查项目和内容具体化,并每天派出稽查员对公司或部门所有的区域进行检查、记录。
4.评比是保障
为了调动大家对实施5S活动的积极性,让大家认识到5S活动预防的作用和意义,组织还需要对5S活动进行评比。评比可分月度、季度和年度,物资和精神激励并重。比如,可以设置流动红旗,可以把评比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与调薪和晋升相关。只有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大家对5S活动的重视和积极性。
5.建设包含5S在内的企业文化
要提高大家对5S的认识,要上级和其他部门重视和支持5S,没有“全员5S意识”是行不通的。这要求企业必须建设包含5S在内的企业文化,让全体成员理解、支持5S员工,只有让5S深入每个员工思想意识之中,才能从根本上消除“5S孤岛”现象。
总之,5S对企业管理来讲,是一种预防保健性的措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企业管理,尤其是生产现场管理中,预防胜于纠正。5S活动需要全员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拥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程序文件,辅之以其他管理方法,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发挥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才蓉:优化与改进——5S现场管理模式[J].空运商务,2002,(15)
[2]香港五常法协会.5S培训手册[M],2002
[3]王士斌:一切都处在管理中——肖志军谈5S管理[J].企业管理,2002,(6)
[4]孙少雄:如何推行5S[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摘要:5S管理法作为规范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在企事业单位、生产工厂等场合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着重分析了5S管理在优化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关键词:施工企业;现场管理;5S管理;作用
一、施工企业5S管理的基本内容
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例如施工环境、安全、水电、消防、机械、仓库管理等等。5S管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高效的现场管理方法。其主要内容是指对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工序等进行有效管理。在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应用中,其基本内容有:
1)整理。对施工现场以及预制区域的设备、物料进行整理,废物及时清除或者放入仓库,合理科学布置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将物料、设备、人员与工序有机结合,保证施工现场的整齐、安全以及施工的方便等。
2)整顿。对应各自的施工阶段,配备相应的人员、设备、物料,使得施工有序、高效开展,整顿的关键是要做到“三定”,即定位(例如清楚每一件物料、机械的放置位置等)、定品(例如不同施工阶段对物料性能、设备功能的不同需求等)、定量(例如不同工序对物料的使用量等),并形成标准。
3)清扫。清扫的对象不仅包括施工场所的地面清洁,还包括对施工设备、机械的日常清扫保养,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处理等。
4)清洁。清洁既是整理、整顿、清扫的坚持和深入,也是三者标准化、规范化的具体体现,清洁是随时随地的日常化工作。赏心悦目的工作环境、形象得体的员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现场管理清洁的具体表现。
5)素养。要做到前面提及的“4S”,还需要提升现场工作人员的素质,例如团队精神等,并要严守标准,坚决贯彻、执行5S管理。素养是5S管理的核心,只有所有人员素质的提升,5S管理才能得到严格执行并长期坚持下去。
二、5S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施工的过程其实就是人员、设备、机械以及物料的合理调配及利用。5S管理能将施工的各个要素综合安排,减少各个工序之间衔接的时间,提升施工现场的良好氛围,再加上施工人员团队协调能力较强,施工效率明显增强。
2、多方面保障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是多工种、多机械、多物料的交叉作业,如果5S管理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出现施工不畅、工序相互矛盾的问题,导致质量方面的瑕疵。良好的工作环境、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是施工高质量的保障。脏乱差的环境以及一线施工人员素质低下一直是我国施工企业的通病。通过严格的5S管理,一是可以为施工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二是能及时保养施工机械设备,保障施工按质按量完成,三是通过严格的规范管理,制定相应的施工标准,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等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素质,从多方面保障施工质量。
3、极大降低工程成本,增加施工企业利润。5S管理实际上是成本控制方法的一种。例如,通过对施工环境的优化,减少了物料的浪费、机械或设备带病工作的情形,有效提升施工质量,降低返工率,节约成本。同时通过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团队协作,减少人员沟通和信息传达的成本,等待物料的时间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真正体现了管理出效益的原则。
4、杜绝施工事故,保障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作为事故高发的行业之一,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推行5S管理是建立零事故、无意外施工环境必要条件。在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制度中,5S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场布置明确、物料摆放规则、人员责任清晰等,都是保障施工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重要措施。
5、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严格推行5S管理,优化施工现场管理,不但对内可以规范流程,还可以在外树立专业、安全、高效的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争取更多施工合同,吸引一流人才加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建筑施工是充分市场化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要在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做后盾,其中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重要方面,每一项优质工程都是企业最好的推广名片。
6、 激发员工积极性,使得施工现场充满活力。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5S管理对员工责任的明确以及对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得相互之间配合默契,有效减少工作时的摩擦,并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感,使得整个组织的精神面貌得到实质改善,员工往往能从企业这个角度思考问题,主动积极、尽职尽责地完成施工任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成为企业真正意义上的主人翁。
三、施工企业5S管理的推行
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管理的重中之重。5S管理对于施工企业优化现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基础,积极推行5S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和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
1、积极推进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企业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上,5S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5S管理的推行就是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的过程,而企业通过质量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融合5S管理基本内容,成为推行5S管理的基本途径。
2、加强员工现场5S管理的培训。素养是5S管理的核心,没有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5S管理的推行必将是徒劳无功,所以,做好员工的5S管理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经常性的组织5S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二是建立施工过程中随时、随地、随人的培训机制,强化员工的5S管理意识、行为。三是做好5S管理的宣传,知识点和行为规范的宣传也是进行全员培训的方法之一。
3、建立5S管理推行的奖惩、监督制度。明确规范的奖惩制度能有效约束员工行为,严格区分能做与不能做,奖惩与监督制度相结合,使得员工推行5S管理成为长期的日常行为,成为习惯。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发现现场5S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束语:
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过硬的施工技术之外,还需要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5S管理作为企业现场管理的基础,对于企业的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成本等都具有积极影响,施工企业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推行5S管理,使之成为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梁红霞。现场改进――从5S管理起步。中国质量,2010年
张堆学,郑玉巧。“5S”在建筑企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甘肃科技纵横,2009年
雷鸣。浅析5S管理方法。管理与财富,2009年
许福新。5S方法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建筑,2011年
85 浏览 3 回答
274 浏览 3 回答
107 浏览 2 回答
193 浏览 3 回答
335 浏览 4 回答
278 浏览 1 回答
100 浏览 3 回答
145 浏览 2 回答
307 浏览 3 回答
305 浏览 5 回答
152 浏览 5 回答
232 浏览 3 回答
136 浏览 5 回答
293 浏览 3 回答
339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