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现代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他们大多数心理承受力一般或较强,处世能力也比较差,出现了许多内向、孤僻性格的人,这些心理问题已严重困扰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原因分析] 我们通过对在校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抽样调查,经过讨论和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家庭因素 由于家庭环境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所以家庭因素尤为重要。现代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给他们在物质上很大的满足,却忽略了其处事能量的培养,从而使子女形成了依赖思想,心理承受弱的不良后果。具体表现: (1)性格封闭:因现在学生缺乏精神支柱与户外锻炼,学而久之形成羞怯建立内向的性格。家长常以学习为重,使子缺乏交完重。遇事畏首畏尾,更没有与人交往的勇气与习性。 (2)过于外向:少数学生缺乏家庭温暖,故意表现自己而出现行为反常,以期在家庭之外寻找代替品,获得心理补偿。 (3)心理承受能力差:①由于父母娇养,劳动少,锻炼少,身体素质差,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②父母不让孩子自己面对挑战及失败,子女在潜移默化形成不可犯错的固定印象,一旦无法获得满堂彩的时候,注定要经历全盘皆输的体验,出现不敢直面挫折的心理反应。 (4)自卑、妒嫉等偏激心理状态:①由于父母过于严格,甚至超过孩子的能力范围,达不到监护人的意愿,就会使孩子信心减退,产生自卑感。②父母在别人面前过度炫耀、吹捧,一但自己地位低于别人,致使子女跳不出心理不平衡的怪圈,产生强烈的妒忌心理。 2、学校原因 学校是青少年锻炼才干、吸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与才能的高低。目前,大多数学校十分重视智育教育,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也不鼓励学生参加,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只是一味地对自己学习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而认为其他方面的教育并不重要;使学生养成”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习惯,心理自然脆弱而没有韧性,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3、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中学生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变异,中学生正处在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面对着社会上的种种奇言异事,心理不再那么单纯。当他们接触到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时,因畏惧而变的内向起来,有时甚至不敢与人接触。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社会关系的确复杂,中学生随之也产生了复杂的心理。 [诊治办法] 经过我们对现状的分析,通过翻阅有关资料和咨询心理专家,终于找到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 1、坦率交谈;2、暂时逃避;3、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4、对人谦让;5、为别人服务;6、做事要善始善终;7、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8、对别人要宽宏大量;9、给对方机会;10、自己动手。 根据上述心理健康的标准和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 1、面对挫折:①要正视挫折;②认真分析遇到挫折的原因;③不要盯住不放;④要看到逆境与顺境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自我表现:①要有自信,不要自卑;②要有勇气,不要畏缩;③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矫揉造作;④善于抓住一切机会。 3、培养愉快:①要养成乐天愉快的习惯;②广交朋友,积极参加社交活动;③处理问题应当机立断;④尽量把眼前的事做好;⑤积极对待学习和工作,并从中寻找乐趣;⑥不要老担心生病。 4、调节情绪:①理智调节;②转移调节;③音乐调节;④宣泄调节;⑤体育锻炼;⑥色彩调节;⑦努力工作和学习,用繁忙驱走烦恼。 5、正确情绪六步骤:①明确真实感受;②肯定情绪的作用,明确它能给你的帮助;③仔细留意情绪所带来的信息;④相信自己,要有信心不但能把握今天,也能把握明天;⑤以积极的心态采取行动。 6、自我安慰方法:①当头棒喝;②转移注意力;③逆向思维;④暂时放弃权力;⑤学会遗忘。 7、不要太愧疚:①设法补偿;②承认能力有限;③心有主见;④将愧疚公开;⑤忘掉过去;⑥不必多心;⑦宽恕自己。 8、战胜创伤的方法:①痛器一场;②倾诉;③阅读;④写日记;⑤学习新技能;⑥运动;⑦奖赏自己。 9、与孤独告别:①要树立远大的理想;②多进行室外活动,参加集体活动。③要敢于正视,不要产生害怕心理。 【研究体会】 这次调查虽然成功了,但是沁透了我们小组成员的汗水。 在我们的调查过成中,我们并得到同学的大力支持。我们调查的时候心里有点害怕,但我们还是算走运的。我们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一位好心的大姐姐,他不仅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而且还帮助了我们叫别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成功了,我们都非常高兴。可是,后来我们遇到了麻烦,有人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而且我们无论说什么好话什么帅哥呀或是用那种闻和的语句可是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就放弃了。继续采访别的人虽然有时采访不成功,但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吸取上次的教训总结并讨论。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的采访大有进展。 记的这时候有个女孩说:“你们这个行动蛮有趣的,希望你们能够成功。”我们小组听完后信心倍增,虽然有一个成员离开了我们,但是能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也觉得没什么,必尽有失有得,我们也不亏,还采访了许多人。在采访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都试着尽量克服同时也想到了职业记者的辛苦,想他们是否也能把问题一一解决掉呢?我们带着疑问,继续采访,终于,完成了我们的艰巨的任务。 【教师点评】 本课题5位成员针对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这一敏感话题展开研究调查,精心设计了问卷,认真查阅了有关心理学书籍,虚心着重对学生性格、处世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作出测试并进行分析,而且尝试着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角度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努力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调查研究的过程,既是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想。这一意义也许大于课题内容本身的意义。晚了 没有了谢谢你哈 要采纳我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