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氧量。由于水中各种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的难易程度不同,COD只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或规定条件下)水中耗(需)氧有机物需氧量总和的相对值。
按照在水中的存在形式,COD可以分为悬浮性COD和溶解性COD。国外称悬浮性COD为颗粒COD,它是由悬浮在水中聚集成微小颗粒的有机污染物的化学需氧量构成,它与溶解性COD的区别在于它不溶于水,作为悬浮物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机械过滤大部分得以去除。此外,悬浮性COD中可生物降解部分COD也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去除。溶解性COD的去除则主要是由于吸附作用,即由于渗透介质表面所带电荷对水中带电离子或胶体产生吸附,将部分溶解性COD及部分悬浮性COD固定在渗透介质表面,进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去除。从COD的定义可以看出,实际上COD的组成应包括这样三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另一部分是不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还有一部分是消耗氧量的其他物质(包括一些无机离子)。所以,COD并非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而是一个替代参数,用此参数可以反映或指示水体受有机污染的程度,COD越高,表明水体受有机污染越严重。在其组成的三部分中,通过生物降解的仅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靠吸附作用、挥发作用以及化学降解等其他作用得到很少部分的去除。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实际是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异化分解过程中减少或降低,是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可以分为有氧生物降解和无氧生物降解,这两种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它们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过程、产物、速率以及产生的能量等均有明显区别,可以分别用下面两个反应方程式来代表:
河流渗滤系统污染去除机理研究
比较以上两个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不同:
(1)前一反应是在有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由好氧微生物完成,后一种是在无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由厌氧微生物完成。
(2)前一生物氧化反应的受氢体(电子受体)是分子态的氧,后一生物氧化反应的受氢体(电子受体)是分解形成的有机物(如CH3CH2OH)。
(3)前一反应进行得彻底,其COD值由192g/mol降低到92g/mol,后者的降低值仅为前者的。
(4)前一反应释放的能量较大,约为,后一反应释放的能量较小,约为,后者仅为前者的。此外,在能量利用上,前者能量利用率为,后者仅为。
(5)好氧生物降解的产物比较单一(如CO2和H2O),而厌氧生物降解的产物则因菌种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如CH3CH2OH、CH3CH2CH2CH2OH、CH3CH2CH2COOH、CH3COOH、CH3COCH3或其他。
(6)由于能量代谢水平不同,好氧微生物的合成速率快,菌体增量多,而厌氧微生物的合成速率慢,菌体增量少(张希衡等,1995)。
排污河水化学成分复杂,既接纳了沿岸城镇大量的生活污水,又有两岸工厂大量的工业废水注入。一般来说,由于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含量不是很高,而且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所占比重较大,约为70%~80%(表2-18),因此好氧生物降解更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厌氧生物降解则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比较合适。通过厌氧降解,废水中很多微生物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可转变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在试验初期饱水条件下,好氧生物降解更能发挥较好的作用。随着渗透介质由饱水向非饱水的过渡,随污水进入渗透介质的溶解氧逐渐减少,渗透介质内部也由开始的好氧转变成为厌氧环境,这时COD则主要通过厌氧生物降解去除。试验中在相同的进水浓度下,在第93d以前,柱1出水的COD浓度是柱2和柱3出水浓度的1~2倍,而在第93d以后则是柱2和柱3出水浓度的2~6倍。从去除率的角度来说,三柱COD的去除率总体上都是非饱水大于饱水阶段,如柱1在第68d、柱2和柱3在第59d以后的非饱水阶段的去除率分别为:28%~70%、74%~94%和61%~91%,而在这之前的饱水阶段三柱的去除率分别为:10%~36%、58%~82%和47%~81%。中砂对COD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粗砂,这主要是由于介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与粗砂相比,两种中砂的砂粒直径小,比表面积大,介质孔隙直径小,水流通道曲折复杂,污水在介质中的迁移距离长,渗流速度慢,水力停留时间长,并且黏粒物质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多,又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所以,中砂对COD的过滤截留、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进行的较粗砂充分和彻底。
表2-18 生活污水的典型成分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说明在深度下,三种砂土均对COD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中砂优于粗砂,但如果进水COD浓度比较高时,COD也能有一部分穿过渗透介质进入地下水中,尤其是粗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