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8年之前,我们就一直在关注新能源汽车这一细分领域。在梳理数据时,比亚迪(, , )()异乎寻常的应收账款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而比亚迪最大的问题也是应收账款账。
比亚迪作为行业中众所周知的大白马,背后又有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站台,业务横跨手机零部件、电池、汽车,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其牛到不行:不仅是新能源先锋,亦是股神的挚爱。但既然捕捉到财务上的一丝异样,我们就有必要刨根问底,一探究竟,看是否能打消自己内心的疑虑。
要给比亚迪找到能完全对比的企业并不容易。目前,比亚迪的业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手机部件及组装、汽车及相关产品。我们发现,比亚迪的经营模式在A股、港股,甚至是美股都很难找到可以完全对标的公司。因此我们按不同业务来找可以对标的公司,并对它们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比较。
客车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比亚迪的走势十分相似,近年来都呈逐年下滑趋势。除去宇通客车在2011年和2012年远高于同行的周转率外,2013年至今,上图中的客车公司与比亚迪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走势区间都十分接近,基本都是从5次左右降至2017年6月底的1次以下。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发现,比亚迪的应收款攀升趋势与客车业上市公司更为趋同。因此我们开始思考:新能源客车业务的发展,是否构成了比亚迪应收账款迅速膨胀的最主要原因。
毫无疑问,月度产销数据对于投资者相当重要,在公布产销量已经成为行业惯例多年之后,比亚迪仍然不公告月度产销数据,大概只能有两种猜测:一是比亚迪自己不掌握自己的产销数据,因此无法公布;二是比亚迪掌握自己的产销数据,但坚持不公布。
近年来,比亚迪的经营性净现金流波动很大,比亚迪的收账款真的是谜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