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能力分为三个方面: 1、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基于资产负债表(BS) 2、营运能力:作为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的桥梁 3、盈利能力:基于利润表(P&L) 4、市价比率:针对上市公司 以上各项指标的分析主要运用于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和 管理用财务报表体系 偿债能力: 衡量指标:存量指标(基于BS)、流量指标(基于BS+CF) 1、短期偿债能力:5个存量指标+1个流量指标+表外因素 营运资本 流动/速动/现金比率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 营运资本 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企业必须保证一定数额的营运资本,即保有一定数额的安全边际,以防止流动负债“穿透”流动资产。 3、营运资本越多,说明越多的长期资本用于了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偿还越有保证( 隐含条件:流动负债保持不变 ),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所以企业的财务状况稳定。 4、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期或者不同企业间的比较,实务中很少直接使用。 5、营运资本配置比率=(长期资本-长期资产)÷流动资产,反映了流动资产中长期资本的配置比例。比率越高,即长期资本供给资金的比重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流动比率 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比率越高,表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是相对数指标,排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更适合同业比较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4、不同行业的流动比率通常有明显差别。 5、通常还要结合周转率分析、检查应收账款坏账、关注季节性变动。 6、只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偿债能力,容易被粉饰。 速动比率 1、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 3、与流动比率相比,速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更强。 4、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 5、账面的应收账款不一定能够迅速变现,实际的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多。 6、季节性的变化使报表应收款项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现金比率 1、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2、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相比,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最强,可直接用于偿债。 现金流量比率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取自现金流量表。 3、流动负债为资产负债表期末值。 4、代表了企业创造现金的能力,且已经扣除了经营活动自身所需的现金流出,是可以用来偿债的现金流量。小节 1、营运资本过多,流动比率过高,都说明有大量资金闲置,可能缺乏投资机会,无法给股东创造价值。 2、现金比率越高越好?对债权人而言,该比率越高,公司偿债越有保障;但对公司而言,因为资产的流动性和其获利能力成反比,保持过高的现金比率,会降低公司的获利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见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