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后初期的日本,创刊最早的杂志是综合杂志。所谓综合杂志,是指以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进行评述为主要内容的杂志。这一杂志名称来自于战前日本军部对杂志的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军部之所以要做这种分类,为的是对杂志的编辑和印刷纸张的用量进行控制。从受众来看,综合杂志的读者对象主要为知识阶层。综合杂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如森有礼编辑的《明六杂志》、福泽谕吉编辑的《民间杂志》等是综合杂志的前身。日本的综合杂志的特征是具有反对权力的性格和倾向。 1945年11月,《新生》创刊。该杂志由新生社出版,创刊号上的作者大都是在战争期间没有积极参与侵略战争或在战争期间不甚活跃的作者。《新生》的思想导向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再加上定价甚为低廉,摆到书店后不到两个小时便销售一空。该杂志的印数为13万册,从这一空前的销售量不难看出当时是如何迫切需要“信息和理论”。而且,该杂志的成功也开创了战后综合杂志流行的先河。① 就政治与杂志的关系来说,这一时期的综合杂志所倡导的是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打倒天皇制。如在反对日美同盟等问题上,岩波书店出版的《世界》在日本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后初期,日本虽迎来了综合杂志的黄金时代,但由于综合杂志过于表露政治上的倾向性,不少杂志往往因此失去了市场。如《世界评论》和《潮流》都因其明显的政治性在创刊不久便不得不停刊。 1947年,《世界》、《中央公论》、《展望》、《改造》等综合杂志拥有较大的市场,排名仅在日文版《读者文摘》之后。战后初期,日本社会普遍盛行崇拜美国的观念,这样,日文版《读者文摘》从1947年到1949年,一直居于排行榜的首位。但到1949年以后,杂志的排名就发生了变化,除了《世界》不复在排名之内外,《文艺春秋》越过《中央公论》、《改造》而跃居前列。而到1955年,《改造》也从排名榜上消失了。就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来说,通过美国的民主化和产业化改革,日本已进入了所谓的大众社会,对普通的读者而言,与战后初期人们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思想性的读物有一种强烈的需求相比,这使人们逐渐地看重实际,在一个既不存在经济恐慌,也不存在失业的时代,人们自然会远离综合杂志。而且,当时《文艺春秋》的畅销也充分地说明了这种社会心理和价值意识。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随着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急剧改变和日本社会的右倾化、国民意识日趋保守化以及产业化社会的到来,最能表现娱乐化和信息化色彩的《文艺春秋》开始成为人们争先购读的刊物。在1951年至1953年前后,《文艺春秋》的发行量已远远领先于《改造》和《中央公论》。1955年前后,《改造》终于停刊,《文艺春秋》、《朝日周刊》的发行量大增,与之相比,《中央公论》和《世界》的发行量则有缩无增。① 《文艺春秋》起初在意识形态上奉行的信条是中庸,其宗旨是把杂志变成成人的娱乐性和实用性读物。《文艺春秋》不像其他杂志那样“志存高远”,而是追求一种轻松的中间文化。由于创办人菊池宽是作家,杂志也有一定的文艺性倾向,后来评论性的成分逐渐增强。虽然该杂志在政治上标榜不偏不倚,但这也只是相对于日本国内的政治气候而言的,一些知识界的反共人士和具有保守倾向的知识分子,往往是其主要论客。②作为办刊宗旨,该杂志则一直持反共的态度。表1 1947—1950年日本杂志销售排行榜(不含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