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属于拉丁语族,英语和德语属于日耳曼语族,但两者均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原本是义大利东南方拉提姆地方(Latium,义大利语为Lazio)的方言,后来则因为发源於此地的罗马帝国势力扩张而将拉丁语广泛流传於帝国境内,并定拉丁文为官方语言。而基督教普遍流传於欧洲后,拉丁语更加深其影响力,从欧洲中世纪至20世纪初叶的罗马天主教为公用语,学术上论文也大多数由拉丁语写成。现在虽然只有梵蒂冈尚在使用拉丁语,但是一些学术的词汇或文章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规则等尚使用拉丁语。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皇帝时期使用的文言文称为「古典拉丁语」,而2~6世纪民众所使用的白话文则称为「通俗拉丁语」。而通俗拉丁文在中世纪又衍生出一些「罗曼语族」,包括中部罗曼语(法语、义大利语、萨丁岛(Sardinia)方言、加泰罗尼亚(Catalonia)语等)、西部罗曼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与东部罗曼语(罗马尼亚语等)。十六世纪后西班牙与葡萄牙势力扩张到整个中南美洲,因此中南美洲又称「拉丁美洲」。日日耳曼语族,印欧语系的主要语族之一。所属各语言使用于北欧、中欧(德国、奥地利、卢森堡等)、西欧(英国、比利时、荷兰),以及欧洲之外的英语国家和地区,总人口在亿以上。 日耳曼语族 日耳曼民族约在公元前 750年聚居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以及与此邻近的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日耳曼诸语言的最古历史材料见于公元前 1世纪的拉丁文著作。公元200年起出现的北欧铭刻,是使用24个字母的一种文字体系。但是原始日耳曼语(日耳曼共同语)不象罗曼共同语那样保存着文字记录,因此只能通过历史比较法去构拟。通常认为,日耳曼诸语言是印欧语言内发生“日耳曼语音变”时分化出来的;这个音变就是:原始印欧语的p、t、k 变为日耳曼语的f、╉、h,同时b、d、g变为p、t、k,而f、╉、h则变为 b、d、g。例如拉丁语的decem(十)变成了哥特语的taihun。 学者们习惯把现代日耳曼语原始印欧语中的词根元音交替现象在日耳曼语言里还表现得很突出。原始印欧语的单词重音不固定,日耳曼语言的重音却常常固定在第一音节上。原始印欧语的复杂词形变化到了现代日耳曼诸语言里又进一步简化。句法上词序趋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