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日前接受了埃及《金字塔报》主编助理萨布林和《十月》杂志副主编苏珊的书面采访,就中阿合作论坛、中埃关系、中美关系、联合国改革等问题回答了提问。答问全文如下: 一、“阿中合作论坛”将在多大程度上推动阿中关系的发展? 答:中国一贯重视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中阿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阿合作论坛”于2004年初胡锦涛主席访问阿盟总部时宣告成立。论坛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是年9月,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开罗召开,双方签署了论坛“宣言”和“行动计划”,为论坛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4月,论坛首届企业家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为双方经济界的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双方在人力资源培训领域的合作也开始起步。2004年,中国为阿拉伯国家培训人员达850人,相当于1993年以来十年间中国为阿拉伯国家培训人数的总和。明年论坛将在北京举行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就扩大合作等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希望在政治、经贸、文化、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与阿方进一步开展合作。 中阿合作论坛是中阿开展集体对话与合作的新机制,是对中阿传统友好关系的重要补充。中方愿通过这个机制,进一步丰富中阿关系的内涵,巩固和扩大双方的互利合作。 二、你认为如何加强中埃经贸投资合作并改善两国间贸易不平衡的状况? 答:中国高度重视与埃及发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边贸易关系,希望与埃共同探讨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埃经贸合作发展顺利。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亿美元,同比增比,埃及是中国在非洲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05年1至8月,双边贸易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双边经贸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欢迎埃及对华出口各类商品,埃方实际对华出口已经从2002年的9000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我相信,随着埃及厂商不断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埃方逆差一定能够不断缩小。此外,埃及已被列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之一,中国人民对埃及古老的文明抱有浓厚的兴趣,埃航不久前刚刚恢复北京至开罗的直达航班,更多的中国公民赴埃旅游更加方便了。这对实现中埃贸易平衡有积极意义。 埃及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汇处,具有较强的市场辐射能力。中国政府将积极支持中国企业利用埃及的区位优势,在埃投资设厂,扩大互利合作。 总之,我们希望在不断发展双边互利经贸合作进程中,实现贸易的大致平衡。 三、中美关系现状如何?这一关系是否已远离对抗? 答:当前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发展。两国高层保持着密切沟通与接触,其他级别的对话和交往也很频繁。今年9月,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期间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增进交流和互信,扩大共识和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中美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两国存在一些分歧,这是正常的。事实证明,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扩大共识,缩小分歧,发展合作。我们愿与美方一道,积极落实中美元首纽约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对话、互信与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基础上推动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四、中国如何看待安理会扩大和联合国改革问题?你是否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走入死胡同?中国是否支持埃及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答: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通过必要和合理的改革加强联合国作用,是各方共同愿望。不久前结束的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成果文件,吸收了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共识。会员国应共同努力落实成果文件,特别是推动落实发展问题、尽快设立建设和平委员会、完成制定全面反恐公约等。 前阶段,会员国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出现分裂,严重影响了联合国整体改革进程。安理会改革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各方应本着民主协商的精神,保持耐心,显示灵活,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中国重视埃及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也理解埃及朋友希在联合国等多边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中国一直支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尊重埃祖尔韦尼共识,不接受任何歧视非洲的方案。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是联合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五、恐怖主义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对恐怖主义及其定义持何立场?如何区分恐怖主义和各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权利? 答: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尚未形成共识。制定一个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明确的恐怖主义定义无疑有助于加强在反恐问题上的国际合作。中国反对和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政府一向主张,打击恐怖主义必须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应坚持标本兼治,不应将少数恐怖分子的行为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挂钩,也不应将其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合法性及其依据国际法所享有的自决权挂钩。各国应消除分歧,加快推动联合国制定《关于国际恐怖主义全面公约》。 六、你认为是否有可能避免文明之间的冲突? 答:我们主张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各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各种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主流也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谐共存。不同文明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渲染“文明冲突”不利于世界和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也不符合当今世界的现实情况。各种文明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加强沟通、对话与合作,才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为人类的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近年来,中国与一些国家共同举办了文化年、文化周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只要大家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文明对话这条大道必将越走越宽,我们就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