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丑”众人怒!
5月26日,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被指“人物插图丑陋、歪曲审美,出现文身、隐私部位”,引发热议,一连上了7个热搜。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称,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
随着事件的发酵,网友们陆续发现,不止人教版的小学教材,另外一些出版社也存在问题。
从人教版数学教材,到奇奇怪怪的儿童绘本,大众为何如此愤怒和担忧?
教材课本、绘本读物,不仅仅是开启文化知识视野的窗口,更在潜移默化间承载着审美培养、价值观塑造的作用和功能。
一幅幅插画,很可能构建起一个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会孩子们怎样去绘就自己的人生,树立怎样的价值取向。
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图片是非常重要的认知渠道,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蒙作用。反观上述插图,小女孩文身、小男孩隐私部位明显、小学生吐舌头怪诞比“耶”……这是要给孩子们一种怎样的引导?
艺术无局限,但纵使审美各异,未成年人美育引导也应该慎之又慎,选择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的画风,展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从这个角度来讲,网友的担心不无道理,未成年人美育引导再审慎也不为过。
至于这样的“问题教材”“问题绘本”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出版发行的,有关部门不能避而不谈。这次教材插图引发公众不满,也在提醒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方,呈现给孩子们一个符合主流审美的、积极向上的世界,是义务更是责任。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为什么问题插画会让大家如此震怒?因为我们曾在童年的课本上,见过真正的纯真和美好。《海滨小城》中浩瀚的大海、月色下目光如炬的少年闰土,这些画面带给当时的我无限遐想。”
这就是书本的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之大计,一字一句、一图一画都大意不得,更不能等到公众发现问题、出现舆情才做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