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上市公司 的国有资产在流通转让中实现保值增值的探讨,《管理现代化》,1996(2)(独撰)2.确定有批量价格折扣问题的经济订购批量的最大利润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5)(独撰)3.怎样实现上市公司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中国改革》,1996(7)(独撰)4.零售物价总指数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测的数学建模,《工科数学》,1996(3)(独撰)5. 网络图工序总时差的性质初探,《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6(2) (独撰) up a new procedure of research on unfeasibility of item, so that we can strengthen to managing the item of state ?Cowned assets《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ICM’98 Shanghai )》(独撰)7.我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研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7(2) (独撰)8.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润影响分析的动态模型与实证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第1作者)9.买方市场中价格战对沪深股市国有控股份上市公司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危害的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2)(独撰)10.企业的生态环保功能研究,《价值工程》,1999(2)(独撰)11.研究产品环保功能,形成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价值工程与技术创新国际会议(浙江大学)论文集,《价值工程》(增刊),1999(4)(第1作者)12.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现状与发展对策,《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4)(第2作者)13.企业改制上市应开展“不可行性”研究, 《安徽科技报》,1998(1) (独撰)14.债转股过程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研究, 《价值工程》,2000(2)( 第2作者) on Establish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Listing Company’ Comprehensive Achievements, 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99(4) (第2作者)16.安徽省骨干企业(含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情况的调研、问题与对策, 论文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 (第1作者)17.我国企业在应用ER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 (第2作者)18.关于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第2作者)19.经济学中的诚信问题,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0)(增刊) (第2作者)20.由借款偿付的原理看债券溢折价摊销, 《济南金融》,2004(7)(第2作者)21.管理者历史贡献量化问题的研究,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 (第1作者)22.股权结构对公司成长性影响的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6) (第1作者)23.券商财务分析及风险的质量监控思考, 《当代财经》,2005(6) (增刊)(第2作者)24.设备组单行布置问题的“从至表”法优化模式与新准则探索,《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版)2005(9)(第1作者)25.评估企业价值的两种主要财务模型应用比较,《财会通讯》,2005(10) (第1作者)26.人民币均衡汇率探讨,《预测》,2005(2) (第3作者)27.《乡镇企业统计》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8)(合著 )28.《现代企业管理》(编写第二章和第十一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合著29.《现代企业管理》(吴子稳主编,本人编写其中第一章),安徽科技出版社,2000(7), 合著30.《信息管理学》(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杨善林教授主编, 本人编写其中第二章),2003(7) ,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