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相对缺失背景下的土地撂荒问题研究——以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乡方太村个案为例刘衍志[①](兴国县方太乡方太村,兴国 342400)【摘要】:土地撂荒现象在现阶段普遍存在,它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扭转这种趋势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乡方太村为例,较深入地分析了在我国农村土地撂荒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为种粮成本大收益低、土地流转困难、农民工外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自然灾害严重等,阐述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缺失背景下面临着土地保障功能与生产要素功能、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困境,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土地制度、完善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土地保障;土地撂荒;土地流转引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以土地为中心的非理性保障,这种社会保障是很脆弱的,我们基本可以认为,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相对缺失的,由此产生的土地撂荒问题引发了各种危机。土地对于农民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且还具有安全保障的作用。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特征,以及农户对收入水平较高的非农产业有就业偏好,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和经商。但是,他们转移就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又使他们力图在农村占有承包土地以获得保障。一方面在城市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稳定的离农者对农业经营的积极性下降,即使在投资能力增强的情况下,投资重点也会转向非农产业,对他们而言,农村土地仅是他们抵御风险的最后屏障;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市场中介服务,或土地流转成本过高或根本无法转出,从而许多进城务工农民减少对农业土地生产的投入,甚至放弃对土地的投入而造成撂荒土地。这种低效率的土地利用甚至撂荒,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有很大的发展隐患。1土地撂荒问题的现状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亿万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失地农民的不断增加,一部分农民无地可耕;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耕作粗放,减少复种指数等撂荒现象。进人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土地耕作成本上升,土地撂荒伴随着经济发展日趋严重,且呈现出快速扩展蔓延的势头。以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乡方太村土地撂荒个案为例,其土地撂荒问题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土地撂荒面积呈增多趋势我国土地撂荒现象在现阶段普遍存在,土地撂荒伴随着经济发展日趋严重,且呈现出快速扩展蔓延的势头。在土地撂荒的发展动向看,土地撂荒已不是个别现象,它具有普遍性特征,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这种现象产生,而且这种行为不在少数。据调查,兴国县方太乡方太村从第二轮土地承包后,随着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土地撂荒面积不断增加,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很多农民认为,没有公粮统购,只要够口粮就行了,有的甚至就靠打工收入买粮,任土地随意撂荒。土地撂荒的对象主要是耕地、农田;从方太村土地撂荒的蔓延趋势来看,土地撂荒的现象呈正相关增长趋势。方太村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兴国县中北部、方太乡腹部,境内低山、丘陵环绕,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126亩,总人口3109人,其中农业人口3008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人均耕地面积为仅亩,低于联合国制定的亩警戒线,这时土地就只有生存保障功能,而没有条件承担生产功能。尽管国家已经全部免除了农业税,但从兴国县方太乡方太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土地撂荒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遏制,反而因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严重、土地耕作成本上升等原因,土地撂荒问题越趋严重。所以,必须尽快转变农民赖以维系的心理安慰和最后的安全保障手段,控制土地撂荒的呈增多的趋势。土地显性撂荒和隐性撂荒并存显性撂荒,主要表现是劳弱户、举家外出户、土地承包纠纷及当前的“基建开发”带来的积弊。近几年部分农民的撂荒行为已由季节性撂荒发展到常年性的撂荒。由于离土劳动力增多,从事农业的老弱户和离土农民承包地在转包、代耕、撂荒等过程中的纠纷也相应增多,再加上土地管理力度不够,致使“包而不种、代而不耕、占而不用”等显性撂荒现。隐性撂荒,突出表现为减少生产投人、降低复种指数、不求致富但求自足等粗放耕作方式。一部分农民房舍不注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一味追求外延面积的扩大,占用了不少优质耕地,造成土地尤其是耕地浪费,方太乡人民政府已协同县乡土地管理和执法部门查处这种滥占耕地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自然灾害也是造成土地撂荒的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方太乡方太村雪灾冰冻、水灾、旱灾、虫灾频繁,也在进一步造成土地撂荒,每年因自然灾害毁地近百亩,以2006年和2007年为例,方太村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94亩和77亩,2007年全村明显撂荒土地117亩,约占耕地面积的,且土地撂荒面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隐性撂荒更加隐蔽。这种大面积的土地撂荒,在方太村历史上尚属首次,撂荒现状令人担忧。相对显性撂荒,隐性撂荒体现得更加隐蔽。土地撂荒地域性明显由于方太村处于赣南北部丘陵地区,自然灾害频发,近些年水灾、旱灾、雪灾冰冻严重,加剧了方太村土地撂荒现象,有些耕地已撂荒多年。此外,由于山区人口迁移、许多山区农民在政府的支持下迁出大山,有一批耕地因此而无人耕种,加之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等政策的影响下,许多农村耕地野猪等野兽活动频繁,不再适合耕种,许多农民放弃耕种这些耕地,这种现象典型表现在方太村石窝、寨下、西坑、福龙等边缘村民小组。2.造成土地撂荒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村生产关系得到调整,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但在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看,始终没有改变农业的薄弱产业地位。因此,撂荒现象从表面上看是农业生产积极性下降、农户投入减少所致,实质是农业生产相对其它产业的效益低下、政府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各种造成土地撂荒因素产生。种粮成本投入大,收益低,农民积极性受挫近十几年农民人均收入虽然逐年上升,但其上升势头低于对应年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以粮食价格为例,近些年来粮食价格虽然呈现上涨趋势,但总体物价上涨也造成种粮成本上升,特别是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较快,而在家务农的农民多数是文化程度比较低,按传统方法种植粮食,使得种粮成本投入加大,收益不高,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而且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业产业,来自农业的收入更是逐年下滑。在方太村74户农民人均收入总量调查中,统计表明,来自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下降到2005年的,2007年仅为,而来自二、三产业的纯收入逐年上涨,导致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不高。土地产权制度不够明晰,土地流转困难土地制度缺乏创新、所有权主体不明和所有权边界不清,造成土地所有权虚置,方太村也存在这个问题,使得作为农村土地所有者的基层集体经济组织,不能有效地行使对土地经营的管理和监督。而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困难,方太村的现实情况是,使“种田能手”得不到土地,造成人力、技术资源的闲置、浪费,即使“种田能手”有意进行流转,分散的农户进行交易时需要搜集信息、寻找交易对象和大量的谈判时问以及合约维护,土地经营权转让成本高昂与土地经营收益不高,从而农民对土地经营权转让兴趣缺失,这是造成土地撂荒的重要原因。农村劳动力外流,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用工制度和二元利益结构的逐渐松动,务工收入占农村家庭年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在我国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同时也就造就土地撂荒的潜在可能。以方太村为例,2007年末方太村农村劳动力为1651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664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占总人口的,大量青壮劳动外出使方太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在家从事农业耕作的往往是老弱病残人员,一些土地因此隐性撂荒。农民对社会保障缺失的理性预期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缺乏信心,致使农民增强对土地的依赖性增强。而农民工的产生增加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社会保障矛盾,农民工作为城市社会中最辛劳、地位最低的弱势群体,缺乏社会基本保障,面临着诸如生产生活环境差、择业差别待遇、权益屡受侵犯、负担不断加重、教育培训滞后、子女就学无门和受歧视等问题以及他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因此,即使农民进城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也不愿意放弃对土地的承包使用权。这些农民工的理性预期主观上阻碍了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促成了土地撂荒。土地撂荒管理难度大,执法依据缺失土地撂荒是农民个人行为,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对土地违法案件调查难、处理难。对土地撂荒缺乏有效的法律惩罚,法律规范不完善。农民撂荒土地,乡政府、乡土地管理部门以及村级基层组织也无权对此进行处罚,执法依据缺失。自然灾害频发,土地撂荒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近几年方太村雪灾冰冻、水灾、旱灾、虫灾频繁,使得一些耕地无人耕种,造成撂荒。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退耕还林造成野猪、山鼠等野兽数量增加,频繁下山侵害农民劳动成果,造成粮食绝收,农民因此放弃耕种,这种现象在山区丘陵地区非常典型,这也是造成方太村土地撂荒的重要原因之一。3农村社会保障缺失下土地保障面临的困境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相对较少。这一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把农业始终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上,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在广大农村,由于长期忽视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养老保障伴随着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分离与聚合,导致社会保障在农村的进展非常缓慢,农民的生、老、病、死、残主要靠自己负担。因此,在农村缺少社会保障情况下,土地被赋予了社会保障功能。土地保障成为农村社会主要的保障方式和保障载体及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吃饭问题。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农村土地分散、农业效益低下、农产品相对过剩、农村劳动力剩余等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日渐突出,且家庭保障与土地保障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一种自我依靠、自我封闭的社会保障形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去甚远,土地保障功能逐渐弱化。随着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保障功能的发挥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土地的保障功能与生产要素功能的矛盾土地不但是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方式,也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是只求解决温饱问题的传统农业,土地作为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的生产要素,两者之间不会出现较大的矛盾,但一旦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要求长期增收致富时,两者的矛盾就变得越来越突出。因为土地的保障功能,使得农民在就业空间渠道窄、收入和就业预期不稳定的情况下,根本不敢放弃土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小农经营,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发展,不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亿亩,有1/3以上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制定的亩的警戒线。按照国际标准,人均耕地低于亩时,土地就只有生存保障的功能,而没有条件承担生产生产功能了。方太村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为仅亩,低于联合国制定的亩警戒线,普遍存在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过分上升,生产要素功能严重退化,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甚至基本消失,转变为农民赖以维系的心理安慰和最后的安全保障手段,可见方太村土地撂荒问题引起的矛盾已经是比较严重,各方应该积极关切解决。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矛盾我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个动因就是要发挥我国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应该得以强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土地的保障不仅没有得到强化,反而不断弱化。因为土地保障是一种低水平的保障,随着人口的增多,这种保障的能力只会减弱。另外,农业属于微利产业,农业经营的绝对收益在有些地方已经越来越低,甚至绝对亏本。目前,多数农产品提价的空间小,降价压力大。与此同时,在以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组织结构之下,农产生产品成本增加的势头却一直强劲。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模式是继续发挥土地保障功能的最佳模式,这一模式是指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农业得到有效发展的同时,其生态环境也能够得到保护和修复。但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这两者并没有完美结合,在少数地方还决裂开来。在方太村,农民为了增产增收,大量长期施用化肥使得许多土地板结,对于生态环境和土地长期发展极为不利,许多土壤肥力下降,长此以往,土壤将不再适宜耕种。另一方面,不以本地区实际情况为基础,大力提倡退耕还林,使得一些野兽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频繁侵害农民农作物,使得无法正常耕种土地,甚至发生野兽伤人事件,一些土地因此而抛荒。这两方面的矛盾都是没有正确处理土地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无法继续发挥土地的保障功能,长此以往,方太的生态环境也会此而失衡。4结论与对策以上分析的结论是: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土地制度,完善监督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兴国县的土地撂荒问题。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是拥有农村承包地的城市职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兴国县是农民工输出大县,加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整个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方面,考虑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不赞成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专门建立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笔者认为,应该用土地换保障的办法将部分有此意愿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并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保有土地的农民工则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放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工,可直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并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折算为一定年数的个人帐户积累额,促进农民工从传统土地保障到社会保障的平稳过渡。对土地使用权置换出的保障资金,可直接进入农民工的个人帐户,既增加农民工社会保障个人帐户的积累,又可促进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民工对土地的依赖,一般是基于农民工对他们年老后不能在城市继续打工的忧虑,而回到农村后种地至少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因此,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实行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帐户相结合的办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要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社会统筹部分要向低收入人群和贫困阶层倾斜,国家财政要对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居民参保给予补助和政策优惠,统筹兼顾,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坚定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采取强制的手段而不是自愿的原则。医疗费要坚持民办公助的基本原则,建立合理负担的共同缴费机制,费用由政府、农民两方负担。对于列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农民,缴费由国家财政支付。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许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费用高,使得农民工看不起病、拿不起药,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严重,这也是农民工紧握土地不放的原因之一。因此,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障也是当务之急。完善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在工伤保险方面,用人单位一般很少主动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很多单位根本不愿意为农民工办理。一旦出现工伤,受害的往往是农民工自己,这也是农民依赖土地的原因之一。国家应优先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救济制度。完善相关法规,强制用人单位对有参保意愿的农民工创造条件允许他们个人参保。缴费比例应与城镇其他参保单位及职工一致。费率可按其工作性质所对应的行业费率统一确定。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扶贫救助和其它农村福利制度建设国家除了向保障对象提供资金补助外,还应采用实物补助,以及面对五保对象等特困人口提供救助性服务,逐步将五保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体系之中。使更多无力耕种土地的老、弱、病、残农民放弃对土地的依赖,促进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对农民工及子女的相关保障权利应将农民工家庭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畴,并保障其子女享受与城镇居民子女相同的受教育权利,消除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歧视,让城市完全接纳这些为城市和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农民工,切实保障农民工及子女的相关保障权利。创新土地制度赋予农户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土地有序流转提供前提条件只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承包期延长了,农民才敢将土地流转起来,不愿意种的地能流转出去,需要土地的能有土地耕种,家庭经济也才稳定。农民投资于所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和农业的比较利益也会随之增加,也才能阻止土地撂荒和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赋予农户更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全,让土地有序流转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体系和相关政策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体系,关键是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土地定级和价格评估机构。村级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的桥梁和纽带,没有时常中介组织,土地流转的机会就会减少、成本就会增加、风险也会加大。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体系和相关的政策,确保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动。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地经营规模小、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积极发展农业新型合作组织。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已经进城的农民工就不用再定期返乡耕作土地,可以更加安心地在城市工作,兼得在城市工作的工资与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分红。这样会促使更多的农民选择将土地流转然后进城务工,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完善监督体系重视立法,严格执法,加强法律监督对已经撂荒的土地,采取有效措施,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流转的力度,发展规模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对一些自身不耕种,又不愿流转造成土地撂荒的钉子户,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土地承包和流转行为,明确执法主体和执法客体,让基层干部有法可依,依照法律严厉惩治恶意撂荒土地、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遏制撂荒现象的发生和蔓延。加强教育,完善道德监督体系农村有其特殊的社会气氛,用道德体系规范农民行为是解决土地撂荒的策略之一。目前在农村对于土地撂荒还缺乏道德监督体系,道德评价标准不明确,难于把握道德褒扬、道德谴责和道德允许的界限,政府应该加强引导教育,建立一套完整的道德监督体系,对于那些恶意撂荒土地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严厉谴责,对于那些艰苦奋斗、精耕细作的农民进行褒扬,综合运用各种监督体系有利于土地撂荒问题的最终解决。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法规政策是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开展和有序进行的保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业政策与法规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学习掌握并切实贯彻实施我国农村基本政策和法律,对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方法;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效果
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 文化 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公布施行,奠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自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9年将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并不断出台了有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临夏农校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升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将单一的中专 教育 转变为农业中专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农民短期培训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并将《农村政策与法规》作为主要课程之一。但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让学员在工作实际中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本人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一般来说,《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授课教师,没有进行专门的学历教育,或者说在大学没有进行该专业的深造研修,而是从农业专业教师或政治专业教师中派生出的,对农业和政策的掌握与理解难免偏颇。而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制定、颁布、实施和完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的一门课程。所以,要上好该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潜心学习农村政策与法规的相关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农村政策与法规不仅涉及到农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涉及到我国农业法、土地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及其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等诸多学科领域,而且,新的 政策法规 又不断出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广泛学习各门学科相关知识及 其它 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必须掌握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最新动态,给学员讲授最新政策,切实指导实际工作。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与农村政策有关的师资培训,加强交流和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要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业、农民、农村中对国家出台的相关农业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该问题的原因,寻求更好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为农村贯彻执行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和建议,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水平。
2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提升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效果的有效 措施
采用参与式教学,加强师生沟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笔者在对村干部学员讲授农村土地经营权这一章节时,根据村干部生产 经验 丰富,整体素质高的特点,本人大胆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先让学员分组讨论当地农村土地的经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学员纷纷发言。比如:一家一户的生产规模小,劳动力生产效率低;土地条块分割很细,农业机械很难使用;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撂荒,同时也有农民无地可种;城郊农村土地被强行开发修建商品房而补偿很低等等,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又提出了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答案五花八门。这时我提出了有一项政策能较好的解决这些矛盾,那就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给学员讲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含义、流转方式,以及安徽省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涌现出全国种粮大户的典型案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更是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应用换位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换位教学法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临时充当和扮演教师的角色,走上讲台讲课,老师坐在学生座位听课,学生讲完后,由讲课学生先做 自我评价 ,然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 总结 。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利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思考、自我实践、自我激励,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在村干部大专班的教学中,本人选取了关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与学生直接相关的主题,采用了师生换位法教学,将七县一市的学员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员代表,通过小组讨论、代表主讲、大家评定、老师总结四个环节,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本人对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村干部带头致富的急切心理有更多的理解,使我对服务三农更加坚定了决心和信心。同时也发现个别村干部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高学员全方位的能力。参与式教学不但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潜能的作用,而且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展示了学员才能,加强了同学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学员的组织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农业发展成果,提高学员的带头创新意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在讲授现代农业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员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取得的成绩,讲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要素,通过图片展示了国内外现代农业的模式和类型,使空洞的说教变得有声有色,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作为村干部,不但要承担起农村政策的执行落实,也要成为现代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力军,更要成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带头人。
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提升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学中,本人介绍了近年来中共中央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让学员了解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系统讲述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阐述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及其内在联系。在干部进修班和大专班都布置了作业――根据当地实际,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两周的深入调查,村干部提出了许多好思路、好办法,而对 调研 报告 的撰写很吃力,进修班学员倒是完成了任务但是内容大多都比较空洞,甚至只是从网上下载打印的。对此状况本人经过反复思考,在村干部大专班讲授了调研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并让各县乡的进修干部与该乡村的村干部组合结对,使宏观政策与具体措施相结合、县乡规划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撰写出了一篇篇有骨有肉的优秀调研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沟通,使学员发挥了专长,弥补了不足,使两个班学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开阔眼界和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措施。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要立足当地实际,更要放眼世界发展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型产业,本人了解不全面不系统,就邀请省上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系统讲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和类型,同时介绍了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当地开展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这次专题讲座,不但让学员清楚了怎样去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更是为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摘 要:本文解析了韩国、美国和欧盟的农业政策,以期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政策;国外;粮食安全;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12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城镇化应该着眼以下3个问题,即发展重点为中小城市;将新生代农民工等已经在城市就业的农民视为主体;解决就业、社保、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农民工的主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城镇化的推进不能以损害农业这一国民根基为前提,而应该以发展好农业为前提。因此,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特别是农业政策上应该重点考虑到城镇化与农业如何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如何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供给安全问题等等。国家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着眼,应该将重点放在价格政策、补贴政策和金融 保险 政策上。如果从改革的方面来讲,应该从以下方面着眼,即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新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解决农业从业者日趋减少的问题。在欧美和韩国等国家,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其农业政策法规或许对我国的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启示,本文将对其进行概述。
1 韩国农业政策法规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不但依靠工业的腾飞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实现了农业的较快发展。早在1950年,韩国就开始制定计划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并加快了将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速度。韩国农业现在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生产水平都可以同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较。
韩国国土面积小,且农业人口大规模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一个需急切解决的问题。韩国农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实现现代化,主要是5方面的合力造成的,即流通体系、农业科技、新村运动、农业政策和土地制度。
在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为了避免耕地分散带来的弊端,在尊重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促使土地联合使用。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了法律来保护农地的流转,从而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韩国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保护本国农业,从环境政策、价格政策和生产政策入手,综合运用补贴等手段,确立了稻米作为生产政策的最核心部分;新村运动通过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激发其建设农村的积极性;在农业科技方面,60%以上的农业科技人员属于国家政府人员,从而保证了科技队伍的稳定性;通过建立完善的流通体系,将销售同生产充分结合起来,保证了生产和流通效率。
应该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性的宏观管理;完善市场经济,保证农村经济的活力;确保农业科技队伍的稳定性,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推动力。
2 美国农业政策法规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农业政策是紧跟市场的。农场主会根据相应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以利润最大化为指导原则,这是其农业发展的主基调。美国政府会根据其中存在的不足,出台相应政策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主要是宏观方面的政策调整。美国政府对于农业的调控从原先的流通领域拓展到了生产领域,这是基于美国农业巨大的生产力导致粮食生产过剩的情况。罗斯福新政开始后,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与农产品生产缩减政策。随后开始了缩减生产金融政策,进而设立了土地银行,为休耕土地提供补助金。这些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农产品过剩可能导致的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从现在的效果来看,达成了宏观调控的目的。
从1985年~1995年这段时间,美国的农业政策开始调整向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这是因为欧洲农业快速发展导致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变动,而且美元开始大幅度升值,引发了其农产品竞争力下降的状况。随后,美国政府不断地削减其预算支出,降低受补贴面积,让农场主根据自身状况与市场状况自主调整 种植 面积与种植品种,从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不但如此,美国还积极开展农业方面的关税与贸易谈判,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随后的《1990年食品、农业、资源保护和贸易法》更是继续放松对生产的管控,推进了农业的市场化。从1996年以后,政府干预农业生产进一步减少。但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开始重视农场安全,建立了一系列措施,如反周期支付与农作物平均收入选择计划等,并为农业灾害提供救援等等,构建起来一个完善的农场安全网络。
对于农业支持的手段应该更加多元化;集中财力重点补助粮食生产;农业支持政策应该网络化和体系化,避免盲目出台政策;对于农业的支持不应该只停留在行政层次,更应该法律化,进而实现项目化。
3 欧盟农业政策法规分析
在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共同农业政策是很重要的一环,虽然备受争议,但是欧盟农业的发展成果却是有目共睹的,其在奶制品、禽肉和糖的出口量上已经超过了美国,摆脱了主要农产品处于净进口的不利状态。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正在转化重点方向,走农业与农村并重的道路,将关注焦点投向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上。《建立农产品统一市场折中协议》着眼于提升农业效率并达成农业市场稳定的目的,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在1992年共同农业政策变动中,开始强调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在《走向2020共同农业政策―应对未来粮食、自然资源和区域挑战》中,提出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最优化管理,进而维持农村发展的平衡。欧盟开始利用多种措施对农业支持,如价格支持、农业发展支持以及收入补贴等,并进一步提升其农产品市场的自由度。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放弃了原来的封闭状态,进入到开放状态。
必须以粮食自给为核心制定农业政策;立足于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多功能农业;基于多边贸易协议框架,加大对国内粮食产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适当放弃一些低效且处于垄断状态的农业生产领域,来获得农业谈判的主动权;学习欧盟的双边合作策略。
4 总结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政策对于农业发展的走向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应借鉴世界农业先进国家的经验,汲取精华,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制定最合理的农业政策。
参考文献
[1] 白文周,吴义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8,5: 52-55.
[2] 蔡海龙.美国农业政策支持水平变化特点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3,
25(5): 1124-1129.
关于农业政策与法规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探讨我国农业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论文
2.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论文
3.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论文
4. 农业法律论文
5. 关于新农村建设论文
306 浏览 5 回答
120 浏览 3 回答
326 浏览 3 回答
268 浏览 3 回答
201 浏览 2 回答
153 浏览 3 回答
111 浏览 4 回答
299 浏览 4 回答
246 浏览 4 回答
102 浏览 3 回答
295 浏览 3 回答
134 浏览 3 回答
192 浏览 4 回答
117 浏览 5 回答
252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