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讨论“文化入侵”这个话题,我简单给“文化”一个简单的定义。文化这个词可以有广泛的外延,但在我看来,现在人们常说的“文化”应该是指人们在某个地方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人们思维方式的特征。
比如“法国文化”大概指的是法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是怎么做饭的?如何社交?他们喜欢用什么水果来酿酒?房子建得什么样?他们平常说话有什么特点?他们是怎么待人接物的?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他们有了外遇一般是什么态度?是泡猪笼还是默默纵容?诸如此类的事情。
不要和我争论。我知道文化这个词的含义很广,远不止我说的这些,但我今天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人们说“文化入侵”时所指的部分,即它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每个地方,比如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人的生活方式,从一开始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他们在不断的摸索,想办法让自己更舒服,更合理地与社区相处。因此,每个地方的“文化”都必须不断更新和改进。
举个例子,其实我们日常膳食中90%以上的农产品都是历史上接受外来文化的结果,因为在几千年前的古代,还没有玉米、土豆、小麦、辣椒等作物。在我们的故土,这意味着几千年前我们不可能有面条——因为小麦也是后来从外国引进的。
小麦这种食物对当时的人来说绝对是外来文化,是地道的西方文化。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人们很快就接受了呢?而在山西、山东、陕西,后来发展成为博大精深的“面食文化”,主要是因为小麦可以做成很多种食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容易高产。
所以在那个时候,小麦(我只是用小麦做类比,并没有认真考证细节),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外来文化,被我们这里的人愉快而自愿地接受了。不存在有人拿着刀和枪指着每个人的头说“你必须吃小麦系列食品,否则你会被全部切碎”这样的强制操作。
事实上,每个地方人民的衣食住行的文化特征,经过不断的交流和选择,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知识水平和科技经济的发展。
还有一个值得较真的问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有机会选择小麦系列作为自己的文化内容之一?很明显,是因为有机会出国的外国人或者商人把小麦带了进来。
而且,更重要的是,古代人能够允许外国人或商人以及与外国有交流的“好事者”在公共场合展示这种外国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家有可能看到并感受到这种外国文化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
还有一件事,啤酒。
我们古代当然没有啤酒。我们只有米酒,所以啤酒绝对是历史上某个时期的外来文化,也是西方文化。
但是啤酒有机会被热心人或者商人带进来,因为真的好喝,也没有人拿枪指着谁的头说“谁敢不喝啤酒就打死谁。”所以啤酒成为了我们现在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是自愿选择的结果。
这就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基本模式——自愿选择,因为这是有益的、愉快的或者更方便合理的。
当然,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发生在食品和葡萄酒的制作上,也发生在语言和文字上。比如,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日常使用的很多词汇其实来自日本:
不信的话,一个最简单的证明方法就是,你可以看看我们的经典文学作品清代的《红楼梦》,里面肯定没有这些文字。
第二个误区是,他们不明白“入侵”是强制性的,暴力往往被用作胁迫。但是,各地的人们都愿意通过追求更丰富多彩的文化,让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变得更加理性和高效。显然不能用“入侵”来形容自愿接受。
还有两个流行词——“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其实哪种文化强哪种文化弱,并不是受什么强制力支配,而是取决于哪种生活方式和理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更多,使用起来更方便,所以它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
作为人类,当然要选择更方便、更有利于自己吸收的文化内容,否则还是要钻木取火,住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