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之一,是贯穿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范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在近几年的国家发展中,事业单位的运行体制进行了修改,随着改革体制的逐步深入,单位中各个部门的管理制度也开始进行改变,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中的重要部门,财务部门原有的核算方式与事业单位的相关制度有所出入,因此,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制度不适应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的特征
事业单位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大部分单位都是不能自给的单位,在单位开展各项活动和处理事件时都需要财政部门的拨款,并且财政部门的经费几乎都是每年的纳税收入,由于这样的特殊性,事业单位中的财政部门的工作与大型私营企业的工作方式,与在单位中发挥的作用也有不同之处,由此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中的财政管理制度,区别于私营单位财政管理。
二、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
1.事业单位中的财政管理作用
在我国的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的工作有着其特殊性,在单位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开展工作,主要展开公益性的活动为主。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管理与科学化的分配各种资源,将部分资源合理化分于单位中各个执行部门,协调各个部门有效的开展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年初根据实际情况预算今年的整体开资;管理整合单位每年没能及时回笼的资金;其次管理与计算出单位的资产;计算单位每年进行实际业务的支出资金;还要管理事业单位中为每个项目申请的基金;
2.财务管理的弊端
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由于收入的特殊性,加之我国现代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的改革,单位的财务管理在实际的操作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其中问题有工作中的内部问题,也存在外部造成的不可调控的问题,在本文中主要将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单位内部问题简单阐述与分析,在外部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所造成财务管理的问题还有待国家进行相应的制度调控解决。
(1)外部环境造成现代制度的不健全
随着我国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渐深入,各省份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的改革还在进行的同时,相当一部分成员抓住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漏洞而造成不良的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执行力上,由于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对于单位经费的管理缺乏严格的把关,在单位对上级申请项目资金时,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实行,导致实际资金与项目脱节,资金没有或很少的部分用到相应的项目上,由此导致财务管理对资金的使用记录出现含糊不清现象。
(2)财务管理的实行力度不足
由于在事业单位部门使用资金时缺乏计划,给单位财政部门的管理造成困难,并且财务部门都是在后期结算总账,部门在前期的时候时没有做好严格计划,每次结算时各个部门都在向财务部进行汇报,很可能导致超出今年的总预算情况,并且在这样的模式下进行工作,使部分成员钻了空子,造成资金流向不明现象或出现死账,造成资金的使用率降低。
(3)财务管理预算的松散
在事业单位中部分财务管理部门的自身出现松散现象,其中造成影响和资金流失不明的环节主要在于部门预算上,在实际的预算当中做出不合理的规划,导致资金没有用到实处,如在预算中出现浪费现象,部门人员使用公款旅游,单位公用车辆超标,公款吃喝,招待费用谎报等现象,严重导致事业单位的经费不足,也对自身的公众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在财务管理中没有对于单位经费做出详细的规划,如: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对全年的重要项目保留足够资金,导出项目在实际的实行中出现资金不足后又用其它资金继续进行项目实行,长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将导致部门资金使用不明确,造成后期工作的困难。
(4)财务管理中个人的违纪行为
由于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进行改革,财务管理出现变化,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很少有学习的时间,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会出现后备知识存储不足,长期的工作中员工出现由于自身工作技术的匮乏,造成差错性工作,加之单位财务制度章程的不重视以及操作流程建设的不完整,或者只重视其工作制度的完整假设,在工作的监督不完善,导致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有空可钻,为弥补自己错误,从而引发出会计事故的发生。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及专业技术的不标准导致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
三、改善财务管理的方式
1.改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部门,在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是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有效的使财务管理部门的适应目前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是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环节,将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能促进各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将资金最大化的利用,使得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群众获得更多福利措施。
2.改善财务管理方法方式
(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各个事业的单位的实际情况从新建立更加健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建立制度时要注意对于事业单位的项目工作流程进行改变,如:实际项目在开展前由所属部门做出详细的项目预算,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考察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并且做好专项基金,避免出现项目在开展前出现问题,也可以要求部门提前一年做好工作安排,并向财务管理部门申请资金,这样更能防止出现资金不足现象,并且在建立制度的时候注意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能出现矛盾等情况,规范部门的消费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等。
(2)实行制度时严格把关
在相应的管理制度推出后,财务管理部门在适应制度的时候要严格把关,对于单位的主要重要支出要做出相应的计划。在监管部门财务支出是要详细的记录部门项目资金使用的情况,并且在每年的实际资金使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年终做出相应的总结,在工作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当前的形势做出分析,并将信息整理后给上级部门,快速根据事实情况当事业单位的工作做出最新的安排。
(3)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
由于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者自身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管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内部管理制度对于会计工作者造成的因素,其中主要还是财务管理工作者自身知识存储不足造成的,通过对工作者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的提升将会克服外部的因素,同时提升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工作人的知识存储能有效的解决单位中的问题,在社会的发展同时,要求他们不断的巩固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在自身技术问题解决的同时,让会计工作者感受到单位对其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起到监督会计工作者的工作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让会计工作者感受到部门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视,感受到部门的关爱,提高工作者的忠诚度,避免个人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部门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成熟,若想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是发展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在工作中,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关注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对现在制度作出正确的理解,把握住事业单位工作的性质,在实际的项目发展中,一定要对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以期在实际的单位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做出自身的贡献,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一些县市区采取乡政财政所管理的财务制度,在一定程度方面强化了对基层财政资金之监管力度。可对一部分乡镇实施审计时发觉依旧在财务方面存有一部分问题。通过审计调查状况来看,一部分乡镇政府在财力较为困难的状况下,尽力完成预算支出,保证了诸项事业的发展,可是存于财政财务管理当中一部分具备普遍与倾向特点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乡镇之政权、财权、事权的建立与正常行使,给乡镇各项经济与社会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1乡镇财政所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预决算管理流于形式,漏缴税金使税款流失
乡镇预算编制较为粗化,没有全面具体地体现乡镇本级的收支状况,只是依据市级财政规定核对同上级来往的科目,决算编制时,也没有对本级的收入与专项资金编制。[1]并且变动随意,少数人决定,没有履行程序予以批复调整。乡镇政府在兑付员工个人借款利息,下发各类员工个人奖金、补助款时,一般不会代扣代征个人所得税,抑或在支付建设工程款项时,在对方单位出具了一般收款收据的状况下,乡镇政府没有代扣代征营业税金以及附加税,及至凭借白条收据支付抑或垫付工程款,不知不觉中致使国家税款流失。
国有资产管理未到位,会计资料稽核审查不严瑾
个别乡镇没有完善本乡镇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资产收益收支不进账,譬如承包款与租金直接抵扣其他经费支出。[2]购置资产不予以资产登记,资产明细不明确,个人利用资产不办理交接手续及至不归还。国有资产处置没有通过集体决策,不执行批准程序。会计稽核制度属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性工作,可在乡镇政府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凭证等会计资料的稽核同审查工作者、稽核工作者岗位责任制的构建往往是财务管理当中极易忽略的问题。
资金管理混乱,财务监督职能未发挥
乡镇本级财力同其他专项资金模糊不清,混淆应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问题十分普遍。拨发的专款跟踪管理未落实,资金成效未能体现。应用专款尤其是建设项目资金不规范,许多项目不具备工程预决算,未采取招、投标,结算不具备正规税务发票。一些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乡镇财务监督力度不够。目前乡镇采取任期制,一部分领导重视完成上级分配的各项目标任务,忽略乡政内部的财政财务管理,随意安排账务、变更会计工作者和运用专项资金,一些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独立性很低,监督职能没有有效发挥。
债权债务结算不及时,往来款项长期挂账
在总预算帐与机关帐中存有许多笔借出款项,大多数是外出差、学习培训、项目等的借支。若当事人调动,几年及至十几年不结清账目,则长时期挂着账,有部分乡镇的白条积累达几十万元。有些乡镇在小城镇建设活动中、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招商引资活动中等举债导致直接负债抑或挤挪专项资金致使隐形负债。
2强化和改进乡镇财政所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
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有关财政财务管理办法,应当对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要求不断细化。主要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政府要统一完善乡镇内控制度,确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构建资金、票据领用、财产物资、政府采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等。形成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规避风险。并且,强化对财务工作的监管,督促各乡镇切实落实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2).严格履行建账监管制度,依据财政部门的规定,乡镇运用的各项帐薄,均应采取建账监管,会计、出纳得到的原始发票一定要符合规定且严格履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并且强化往来账目的管理制度,构建往来款定期审核与清理制度。建立起组织机构,确立专门人员负责,针对呆账、死账、坏账实施清理调整,严格防范利用往来款调理财政收支;
3).进一步强化对票证的管理。构建起一系列严瑾的票据领取上缴内控监督制度,进而规范收入管理;
4).财政要强化对乡镇平时办公费用的监督管理,杜绝铺张浪费现象,让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加速步入规范的、制度的、法制的轨道。
落实责任审计,加强预算监督
主要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应当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不断健全完善乡镇主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把关口往前移,广泛推行主管领导任中审计,借助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使得乡镇主管领导不断确立正确的政绩观,规范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工作;
2).利用审计廉政成绩,促使乡镇主管领导加强严格要求自己的观念。应当增大对违法违纪案的惩处。针对违反财经纪律的人要及时给予处理,进而起到警醒的作用;
3).借助财务审计效果,使得乡镇主管领导加强勤俭节约理念,对审计环节体现出来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而使得各单位强化内部控制与管理;
4).借助政绩审查成绩,使得乡镇主管领导加强务实理念,将政绩审查同干部考察有机融合,将审计体现出的统计数据状况、经济效益状况、个人廉洁状况写入审查报告,当成领导干部任免奖惩的关键性依据,将领导行使权力与担负的责任联结起来,加强权力应用的约束监督力。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核算水平
乡镇政府应当依据《会计法》的规定,严格执行财会工作者持证上岗制度,确保财务工作者队伍的相对稳定,不可随意变更,定期不定期对财会工作者实施业务培训,借助考试考核等进一步提升财会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与核算水平。
注重乡镇债务,消除财政风险
主要应注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构建债务责任追究机制,由乡镇财政所与债务产生的相关单位一同对债权债务实施清理,同时对将来产生的债权、债务于其业务出现时实施审核,严瑾把关,构建债权债务及呆账死账坏账之责任追查制度,使得乡镇转变新官不管陈旧账目的做法,进而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2).理清债务性质,按年逐渐偿还,针对那些共公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构成的债务,可列进乡镇预算与上级补助等规划,逐渐消化,对于新办企业与实体构成的债务,要拍卖其资产予以偿还,对于财政担保方面的债务,要核实用款对象,落实偿还计划,建立起偿还责任等。
结束语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加强措施论文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会计核算是财务工作的基础, 高质量的会计核算对财务管理和决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揭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现阶段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的现实意义, 结合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 指出了在会计核算中会计人员素质和内控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和性质, 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是公益性质的, 可以将其分成两种类型:即公共服务性非盈利单位和能够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单位。收付实现制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核算原则, 记录和反馈相关财务活动的发生情况, 在编制单位预算时, 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 也是核查预算的执行情况的依据。
(一)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 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国家直接拨付运营资金, 也由国家预算支出进行控制, 没有盈利性, 只有公益性;也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具备一定的盈利性, 其核算原则除了收付实现制之外, 还有权责发生制用来核算其盈利情况;二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同于企业, 没有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等组成部分, 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 仅包含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及支出五个部分。从以上分析可知,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操作与督管。
(二) 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的意义
1. 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
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汇总归纳财务数据、完善财务信息的重要基础工作。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已经基本实现了电算化, 能够客观体现单位各项活动的运作情况, 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 只有财务信息系统中的基础数据真实完整, 财务分析报告才能得出有效和客观的结论。可见只有加强和注重会计核算, 才能确保和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分析的准确性。
2. 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只有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完整准确, 财务分析报告才能具有实效性和客观性, 财务信息量化分析才能准确。因此, 会计核算的真实有效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开展, 事业单位由此也才能进行财务分析和资金运行, 也可以此为参考进行判断分析进行相关决策行为。
3. 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面性
行政事业单位要对本单位的各项活动制定全面的财务计划, 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资金运作以及进行的公共服务和公益产品等方面, 这些财务计划都要以准确的会计核算为基础才能有效地确定。因此, 财务核算贯穿了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之中, 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保障作用, 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同时,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工作也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资金运作管理、项目开发等也离不开会计核算。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单位领导者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某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会计核算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领导不能积极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 也就不能正确指导各业务部门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指导, 各业务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也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 导致会计部门的核算工作得不到良好的配合, 因此也无法保证从各业务部门得到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始资料, 从而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基层业务部门对严格遵守财务制度的认识往往也不够, 在财务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 造成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出现各种不规范的做法, 如错填漏填原始凭证、签字流程不严格等。
(二) 基层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工作中不仅要用到统计、核算、税收、金融、法律法规及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 还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工作方法、制度法规等。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不少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 认为记账、报账、做报表就是会计的全部工作, 导致会计人员的知识面偏窄, 缺少学习各方面知识的主动性, 业务能力不全面, 综合性考虑问题的能力较弱。另外, 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准。所以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也需要提高, 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如果有虚假内容, 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 严重时还会干扰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 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如果难以执行操作, 也会影响会计核算管理的有效性。虽然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 但有的内控制度可操作性较差, 执行力度不强, 使得会计核算管理缺乏规范, 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也会导致上级单位的监管工作不能有效开展进行。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失控也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如各项收支不能及时入账, 会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以及整个预算资金的执行都造成影响, 严重的会对国家资金进行截留等问题。如果会计内控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和缺乏惩罚措施, 就难以防止会计人员违法行为的发生, 使得事业单位资金风险加大。
(四)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某些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管理期间, 经常缺乏综合统筹考虑, 预算的编制往往不够合理;一些单位在预算执行期间, 存在经费支出控制不严、经费开支的事先审核和事后监督不规范、不能按期初预算来执行, 也不能及时对预算执行进行定期评审等问题。预算管理水平低下造成了单位财务风险增大,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需要迫切改进的方面之一。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 提高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 事业单位领导要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 应了解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知识, 这样在管理会计部门的过程中能够给出导向性的意见, 引导会计部门正确开展相关会计核算工作;其次, 单位领导应对各相关业务部门提出重视会计核算的要求, 使相关部门能够积极配合会计核算工作, 各部门之间能够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 确保真实、准确、全面、完整地向会计部门反馈相关信息, 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最后, 基层业务部门也要加强对财务制度的学习, 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纪律, 踏踏实实的做好财务基础工作, 不做错账和假账。
(二) 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会人员承担了会计核算管理的主要工作, 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决定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应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习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掌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所需的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在此同时, 会计人员还应将学习会计政策与单位的具体业务相结合,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使会计核算质量稳步提高, 确保给出正确的会计信息, 以辅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选择, 提高事业单位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三) 制定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必须实行会计内部控制。每个事业单位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内控制度, 且要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相协调, 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事业单位的资金核算, 加强资金审批流程管理, 从制度设置和有效执行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同时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以预防违纪行为的发生。事业单位要对本单位资金的使用和流向进行监管和审查, 对各类违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提高财务收支核算与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四) 合理编制事业单位预算
事业单位内部要从上及下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做好宣传工作, 使领导及员工充分了解预算管理过程的重要性, 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计划开展相关工作。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 要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情况, 根据本单位现有资源情况进行调配, 合理分配相关资源, 实行零基础预算。预算编制方法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将全部支出纳入单位预算, 使预算编制全面而准确。在预算指标下达之后, 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加强收支管理, 严格控制资金支出, 杜绝资金的浪费和超支现象的发生。年末要对比财务决算数据对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及组织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 分析指标差异形成的原因, 对经营业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 为预算的目标或标准的调整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 以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总之, 事业单位要重视会计核算, 并根据单位业务特点不断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完善。各财会岗位人员要持续加强学习以提高业务综合素质, 严格遵守相关财务制度,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单位管理者要充分了解财务管理工作, 为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给出正确的指导和建议。对于核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财务监督, 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水平, 提高财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7 (02) .
[2]赵靖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 (08) .
浅谈事业单位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方法论文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基建账与经费账两套账模式现状
(一)原《准则》中关于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中规定,关于基建投资活动的会计处理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是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另一方面,要求经费账中要设立自筹基建科目,用来核算事业单位在财政补助资金之外,由于建设工程的资金活动的相关核算,如此便形成了经费账和基建账两套账的核算模式。
(二)建立两套账核算所存在的几点弊端
1、收入容易重复确认
我国对于各级财政资金存在着多种的拨付渠道,用于建设项目的资金可以直接拨入事业单位的基建账户,也可以通过单位的经费账作为中转,再划拨入基建账户。不论哪一种方式,款项拨入时都记入其收入科目,这使得在年底决算确认收入时,经费账中的拨入款项和基建账中拨入的收入款项经常会重复计量,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2、资产不完整
建设工程从本质上说是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也属于单位的资产范围。而按照原有的核算办法,建设项目从立项到交付使用过程一般较长,期间所形成的资产难以准确归集到固定资产中,在报表中无法完整地反映单位资产状况,资产严重账实不符。
3、会计信息不够系统
现行准则的要求使得事业单位出现了两个会计主体、两套账,同时还要做两套会计报表,这就使得每一套会计报表都只能反映出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这与会计中关于“财务报表要真实的完整的反映出单位的经济活动”的要求相违背。另一方面,现行《准则》规定 “基建投资表”也应作为单位会计报表的一部分,而实际操作中则很难实现。
4、造成财务管理中的困难
事业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过程中,财政资金拨付往往不够及时,从而造成单位的资金短缺,单位在结算工程款时由于资金拮据往往采取向金融机构借款然后分期偿还的形式,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形成一部分债务核算管理,而两套账的核算形式往往会造成债务核算的混乱。
二、关于建设工程的会计处理方法——增设“在建工程”,实现基建账与经费账并轨
(一)基建支出的财务核算方法
1、在资产类科目中增设“在建工程”等科目
当事业单位的基建工程完工之后,之前计入“在建工程”科目的工程支出,需要由“在建工程”的贷方转入“基建支出”科目的借方。与此同时,增记“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
此外,关于基建支出,还可以增设“待摊投资”与“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其中,“待摊投资”科目主要用于对勘察设计费、借款利息、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应付代建单位的代建费等待摊投资的发生和分配情况进行核算与记录。“待摊投资”借方,用于对基建工程发生的待摊投资的各项支出进行核算与记录;工程完工时,基建支出的待摊投资分摊计入该科目贷方。期末,倘若该科目出现余额,则反映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尚未分摊的待摊投资支出。该科目根据投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主要用于对基建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形成资产的投资性支出(比如,航道清淤、江河清障、水土保持、飞播造林、城市绿化、取消项目可行性研究费等)进行核算与记录,支出发生时,计入该科目借方。该科目所记录的基建支出于项目完工之后,经由统计财政部门批准审核,可对相应的资金来源予以冲销,冲销时,计入该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尚未核销的基建支出。
2、基建支出核算的改变对收入类科目的影响
基建支出会计核算的改变,也会对收入类科目产生一定影响。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在“拨入专款”科目下,设置与基建支出相关的“拨入基建款”明细科目。主要对上级单位、财政部门或者由其他部门、单位拨入的'基建专款进行相关核算与记录。会计期末,倘若基建工程已完工,则可经由“拨入专款———拨入基建款”科目的贷方直接转入“基建结余”科目。会计期末,“拨入专款”的“拨入基建款”科目的余额表示拨入基建款中的尚未完工工程所占用的部分。
3、基建支出核算的改变对支出类科目的影响
支出类科目也会随基建支出核算的改变而发生一定变化,可以将其原有的“结转自筹基建”科目改为“基建支出”科目,主要用于对会计期内完工的基建工程所耗费的全部建设支出进行核算与记录。基建工程项目完工时,原本计入“在建工程”和“待摊投资”科目的支出数额,可以通过上述两科目的贷方转入本科目借方。会计期末,该科目贷方余额要转入“基建结余”或者“转出投资”科目。
4、基建支出核算的改变对净资产类科目的影响
同样,在净资产类科目也应增设“基建结余”科目,主要用于对基建资金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进行核算与记录。会计期末,如果该科目余额为贷方,表示上级部门或者财政部门等对事业单位基建工程所拨付的款项出现了结余;若科目余额为借方,则表示事业单位所好基建工程支出中,所含有得自筹部分数额。会计期末,事业单位“基建结余”的贷方余额需要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二)账务处理举例说明
三、小结
打破事业单位基建账与经费账两套账模式,是顺应我国当前财政预算体制不断深化的改革要求。不仅如此,其也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环境不断改变的一种客观需要。通过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基建账纳入经费账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符合会计核算资本化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不仅有助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与财务报告体系,同时,经费账与基建账的并轨核算,也为事业单位进一步实现长期、有序、健康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267 浏览 5 回答
126 浏览 2 回答
341 浏览 3 回答
161 浏览 3 回答
191 浏览 4 回答
315 浏览 2 回答
138 浏览 3 回答
210 浏览 1 回答
208 浏览 3 回答
296 浏览 5 回答
119 浏览 5 回答
321 浏览 5 回答
89 浏览 4 回答
222 浏览 3 回答
338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