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牧场",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更是历历在目。如今,人们将目光投向海洋,将这种传承了上千年的畜牧方式,以另一种方式流传下来,这就是咱们本次的主题——海洋牧场。 什么是海洋牧场?关于海洋牧场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对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所以,它不同于我们普遍认为的人工渔场,除了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海域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维护着牧场的运营。 海洋牧场从哪来?传统上认为,海洋牧场理念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和日本,1973年,日本又在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上提出:为了人类的生存,在人类的管理下,谋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而我国的海洋牧场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经过40年的发展,截至2016年,中国已经向海洋投放各种经济水生生物种苗超过1200亿尾,投入资金超过30亿元。为什么要建设海洋牧场?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人们的捕捞力度也逐渐上升,海洋污染逐渐严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现象日益严重。人类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加剧,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该阶段变得尤为重要。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其一,提高了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其二,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了可持续生态渔业。 海洋牧场的前景展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与新要求。海洋牧场作为现阶段的热点话题,必将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蓬勃发展,建造起人民未来的蓝色粮仓。 李波. 关于中国海洋牧场建设的问题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中国海洋大学). 杨红生.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回顾与展望." 水产学报 7 (2016):1133-1140. 部分内容取自百度百科以上为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