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大闹天宫》:大闹天宫的动画片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看过,一部1961年至1964年出品的动画片有着如此惊人的艺术表现力,以至从襁褓中的婴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无不被它所吸引,哪怕从现在看也依旧焕发着魅力,这实在是一个奇迹,况且六一年正好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在那样困苦的岁月里有这样一部好电影,更是叫人称奇.大闹天宫的内容也是精彩生动,脍炙人口,而于故事中又含有讽刺与社会现象的内涵。开场,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这其中展现的是当时世族与平民阶级的斗争性,世族高高在上,平民只能靠自己拼搏。而孙悟空力举金箍棒为自己挣得兵器,其实表现得是世族并不想与平民分权,于是提出苛刻的条件让平民完成。而之后龙王出尔反尔告上天庭更是变现了世族看平民仍有力斗争后想要打压对方的社会现象,不难想象当时观看大闹天宫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时愤慨的心情。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猴王知道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这一段则暗讽当朝官官相护,平民百姓得不到绝对的公平,即使得到补偿,也是些有名无实的东西罢了。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寒门弟子做官后也是如此)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与《西游记》中的描写不同,大闹天宫之后的孙悟空回到花果山,跟孩儿们过起了幸福的生活,这点修改更加体现了对孙悟空反抗精神的肯定。而吴承恩最初也是单独先创造出了大闹天宫,搬上戏台大获成功,之后怕触怒朝廷才又写了《西游记》服软。但是单是《大闹天宫》,的确是歌颂了孙悟空敢于反抗权贵,和命运作斗争,无惧无畏值得称道的反抗精神。而结局也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大获全胜,但就是这样的胜利让当时的老百姓看了大呼过瘾。因为孙悟空拥有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等神功。好名,勇敢好斗,桀骜不驯,爱开玩笑,活泼乐观,重视承诺。是典型的有仁有义有智的形象象征,在戏中干了常人不敢做的事,并且有那个能力力转乾坤。因此孙悟空才鼓励了无数人,成为了多少人精神上的依靠。而《大闹天宫》的动画制作,根据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前七回改编,将孙悟空这一中国式的神话英雄,生动地再现于银幕,影片色彩浓重,造型奇异,场面宏伟,将神佛等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做了夸张处理,突出了形象的装饰性和性格的典型性。该片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使原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充分展示。一)民族风格动画片《大闹天宫》是一部民族风格鲜明而成熟的杰作。1983年在法国公映时《世界报》介绍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耐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耐艺术所做不到的,即是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大闹天宫》的民族风格是一种浓重、华美的格凋,就像中国民间的喜庆乐曲一样,给人以欢快、活跃、热烈的情绪。宏伟的场面、奇特的形象、绚丽的色彩等等,都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主要表现为造型的装饰美。影片从中国古代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通过设计者的精心设计,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既是民族的、又是新颖的艺术风格。二)夸张手法美术电影是以虚构、夸张、想象的方法来揭示生活本质的。美术片不仅能体现出那些直接产生于现实中的东西,而且还能体现出那些只存在于画家的幻想中的东西,同时运用夸张自由的强调、突出、夸大影片的内容和形式,使其产主持别强烈的效果。夸张手法给《大闹天宫》涂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例如花吴山水帘洞一场戏,猴王齐天大圣从一道道水“幕”中阔步登场,威风、气派.这就是夸张的美。艺术不夸张就没有表现力,但夸张需要想象力,丰富的想象会引起艺术上的虚构和夸张,从而在自然形态中变化出来,达到艺术的效果。如影片中玉皇大帝的长袖垂荡.李天王的峨冠博带,以及天廷的一弯虹桥,海底的龙宫大殿等等,都是有想象,有夸张,有虚构,但这一切都是结合人物性格和动画特点的,使作品增加了动人的光彩。如果不是那样的夸张、提炼和升华,只是采取一般的写实三法,那就会把神奇的特色平凡化,虚构的想象现实化,从而导致损坏原著于特有的艺术魅力。正因为影片造型有夸张有虚构,才会使作品奇特,新鲜.生趣盎然,给观众·以一种美的、崇高的审美享受。三)主题内涵影片是根据《西游记》原著前七回改编而成的,讲述了《西游记》中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将孙悟空这个具有猴的特征、神的威力、人的感情的中国式的神话英雄,生动地再现于银幕,借助独出心裁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完美结合。动画片《大闹天宫》以神话形式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尖锐的冲突与斗争,通过孙悟空闹龙宫、反天廷的故事,比较集中而突出地表现了孙悟空敢做敢当、机智乐观、大胆反抗天威神权的无畏精神和斗争性格。同时也暴露和讽刺了玉帝、龙王、天神天将们的飞扬跋扈、专横残暴和昏庸无能。该片主题鲜明、深刻,基调明朗、昂扬。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影片公映后,在国际上也产生巨大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