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新闻会上,中央对于当前存在的产能过剩,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明确方向:要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
具体要求为:
一、要提高企业的素质,来解决产能过剩,这是一条途径。
二、通过兼并重组来消化一批产能过剩。
三、通过优胜劣汰淘汰一批落后的产能。
四、我们鼓励我们的企业到海外去发展,转移一批产能。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多措并举,努力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职工的权益,使得经济发展能够进一步走上持续、健康的轨道。
扩展资料
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1、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表现为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严重失衡。投资在当期为需求,到下一期则形成供给,供给能力持续地以快于需求(最终需求)1倍左右的速度增长,必然造成今后年份的产能过剩问题。
2、技术层面的原因使产能扩张相当容易。其表现是供给能力的增长明显快于需求能力的增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资金的充分供给、技术进步加速等因素作用下,供给能力加快增长,相反需求能力增长因受到许多中长期因素的制约而相对缓慢。
二、根本原因
1、地方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如果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政府直接推动的方式不能根本扭转,那么,投资过度问题便难以避免。
2、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使得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扩张,以及价格的竞争上,而不是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质量的改善上。
3、产业集中度不高。特别是许多行业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仍无法实现资本和品牌的有效集中,如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及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得许多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难以实现,其结果往往是产业竞争过度。
4、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结合,或其他因素形成的“暴利效应”,也使一些行业投资增长不断强化。如房地产业、钢铁、汽车都存在暴利因素,使得社会资金加倍地向这些部门流入,最终使这些行业产能过度扩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