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秋菊. 一曲美丽而苍凉的哀歌——论《半生缘》的审美风格[J]. 沧桑, 2006,(02) . 秦军,王旭.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人生[J]. 黑河学刊, 2006,(01) . 陈坤. 母爱的缺失——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审母”情结[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胡晓虹. 谈《半生缘》的自然主义色彩[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徐娜. 浅析《金锁记》中女性的命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5) . 尹正纯. 张爱玲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分析[J]. 保山师专学报, 2008,(06) . 张英. 浅析张爱玲读者接受心理特点[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闫云霄,马芳. 电影《半生缘》改编的遗憾[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 高园园. 谈《半生缘》的舞台表现手法[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5,(03) .
一、表达的是结局看似圆满,实则浸透着苍凉。正如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所言:“任凭张爱玲灵敏的头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小说的悲凉气氛正是源于胡琴、月、蚊香、镜、空房等这些颇具悲剧意蕴的意象。(刘晓莹、刘晓敏.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性之我见: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3-94)二、简介:《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白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她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张爱玲?是谁?
开题 报告 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 作文 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毕业 生开题报告研究 方法 范文 ,仅供参考。 毕业生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范文篇一: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研究探讨的比较多,不过由于我国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许多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意见,直到今天,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价值以及理论本身,都没有居绝对优势地位的学说。虽然对于期待可能性刑法理论上尚争论不休,但其合理意义早已存在于刑事司法实践中,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着重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研究,先简要介绍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形成发展等基础法律问题,再分析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和适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在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借鉴的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2)研究意义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考虑行为人本身的实际情况,不强人所难,能达到事实上的合理性和实质正义,不给被告人附加多余义务。因此,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可以给刑事责任的认定提供人性的标尺,使刑事责任认定更加合乎情理、充满人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我国的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并且在刑事司法方面也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现实许多疑难、争议案件可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更容易实现我们司法公正与合理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1、期待可能性的概述 (1)刘昌强、崔志鑫在《穿越的路径》中主张从狭义上理解期待可能性,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仅从行为时的外部情况考虑,期待行为人不为犯罪行为而为其他适法行为的可能性。 (2)崔兰、崔志强在《论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中主张从广义上理解期待可能性,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行为人行为时的各种因素,能够期待行为人选择合法行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适法的行为,就不能对行为人的行为要求承担一定的责任。 2、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 (1)龙立豪,马六生在《论期特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中主张故意、过失构成要素说,他们认为应当把期待可能性置于故意、过失中来理解,期待可能性是故意和过失的构成要素,包含在故意与过失之中,有期待可能性,就存在罪过心理,无期待可能性,就无罪过心理。 (2)陈兴良在《刑法学》期待可能性一章中主张与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说,他认为期待可能性作为客观的责任要素,与责任能力以及作为主观要素的故意、过失构成责任的三大要素,只有三者同时具备,行为人才具有有责性。 (3)姜晓贞在《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与我国刑法的关系》中主张阻却责任事由说,认为期待可能性不是与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也不是故意、过失构成要素,而应当将不存在期待可能性的情形,理解为一种责任阻却事由。 (4)马克昌在《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中主张可罚的阻却、减少责任说,他认为没有期待可能性的场合,如同没有责任能力的场合一样,并不是成为没有责任,只是成为没有可罚的责任。 3、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1)陈兴良在《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中主张行为人标准说,他认为以行为人自身的具体情况为标准,根据此人在此时此景之下是否能够实施适法行为来确定。 (2)舒洪水在《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本土化思考》中主张国家标准说,认为应当以期待行为人实施适法行为一方的国家或国法秩序为标准,考虑其具体要求。 (3)卢蕊在《期待可能性判断浅析》一文中主张平均人标准说,她认为应当把平均人放到行为人的处境看是否能够期待他们实施适法行为,根据平均人是否会实施与行为者同样的行为来确定。 (4)付立庆在《人权标准说—认定期待可能性有无的一种新标准》中主张人权标准说,将期待可能性有无之认定应以被期待者之人权之充分关注为旨趣。 4、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 (1)杨兴培在《期待可能性的实践批评》中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引入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在法治社会里,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评价与认定,应当坚持“规范在前、价值在后”的基本原则,而不是颠倒,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人文价值,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应当让位于刑法规范。 (2)高晓飞在《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思路》主张引入期待可能性,他认为引入期待可能性有利于促进我国刑法基本理念变革,有利于合理解释我国刑法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使刑事责任认定更加合乎情理、充满人性。 我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地位和判断标准两个问题,学者们的争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因此造成了期待可能性理论在适用上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刑事责任的确定缺乏人性的标尺,使得现实许多疑难、争议案件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鉴于期待可能性存在的理论价值,我认为应当对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地位和判断标准作进一步研究,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而提出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借鉴的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毕业生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范文篇二: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07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 文化 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01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 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 2005年第6期第140页。 3、 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04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 散文 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 2004年第1期第204页。 毕业生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范文篇三: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 其它 。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 出国 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主要表达: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狂轰滥炸,生死交关,牵绊了范柳原,流苏欣喜中不无悲哀,够了,如此患难,足以做十年夫妻。
扩展资料:
《倾城之恋》创作背景:
旧式大家庭是张爱玲本人最熟悉的场景。“深爱只是为了谋生”这种冷酷的婚恋观,跟她的父母婚姻阴影有关。幼年的父母离异、家族的败落都给她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她从父母亲族身上,看到了更多旧式婚姻的苍凉。
作品中的女性几乎很少是追求自身价值的强者,他们找不到自我的存在,也极少拥有过纯真浪漫的爱情。她们的爱情婚姻纯粹是谋生手段,是求生的筹码。她们清醒地知道自己是男人的附庸,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所以就尽力利用男人的需求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婚姻是双方权衡利益下的交易,在这场交易中,经济利益当然是主角,爱情婚姻成了女性谋生的工具。为了谋生而成家,婚姻也只是一种交易,这构成了女性苍凉的人生。她极力描写这种“废墟之爱”——无爱的婚姻。这种婚姻不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而是女性对生活做出的无奈抉择。
因此可以说,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虽然以白流苏得到婚姻这样圆满的结局作为收笔,但丝毫没有削弱小说的悲剧性,反而让人感到更加浓重。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可以浓缩为“婚姻”、“爱情”两方面,而在对爱情的书写中,她一走上文坛,就带着对爱情幻想的不屑嘲弄,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张爱玲有着完全相反的爱情表达。在她的笔下是现实的,更是悲凉的。她揭示了爱情只是一种女性对男性经济的依附关系,看到了没有经济地位的平等,爱情也将是虚空的神话。
《倾城之恋》作者简介: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倾城之恋》作品赏析:
《倾城之恋》是一部比较集中表现张爱玲爱情观的作品。书中的白流苏是旧式大户人家的女子,出嫁应该是门当户对,以经济为基础的婚姻,但婚后受尽夫家的毒打和欺凌,奋而离婚,可见旧式婚姻是无爱情可言,它只是女性对男性经济的依附。
流苏只得回到娘家,但在资财被势力穷酸的兄嫂哄尽之后,失去了经济的保障,无一寸立足之地。这时候范柳原的出现,给了她一次下赌注的机会。在张爱玲眼里,爱情就是女性求得经济保障的一种手段,一种女性对男性经济依附的关系,在世俗的婚恋中是没有爱情可言。
张爱玲正是想通过自己的小说告诉人们:旧式以经济为基础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可言的,女性只有经济上自立、自强,才能自主地去追求爱情、寻找幸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倾城之恋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对人物服饰的描写是丰富而极细致的。她曾说过: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种袖珍戏剧。张爱铃这种对服饰的敏感贯穿在小说创作审美和存在哲学中。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用服饰对生命作了这样的隐喻或诠释。张爱玲对衣服的敏感和妥帖表述的天赋,说明她是一个喜爱表现、也擅长表现的女子。她论起颜色、服饰、公寓、街景、影戏这些女人气十足的话题,皆津津有味。巴黎的时装、伦敦的礼服与长袍马褂混杂相陈,而她经常的穿着则是色泽淡雅的丝质碎花旗袍,自己设计时装,穿上自己制作的艺术品款款过市;也许是明朝的袍,配着时兴的欧式小帽,在现在可以看到的她当年的照片中,你可以不费力的找到各种各样的姿态,英式的、法式的�6�8�6�8。她独特的审美注视至今都令人惊奇。从《更衣记》中,清清楚楚的介绍满青乃至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到《童言无忌》的《穿》中道出自己对“穿”的理想,对“穿”的诠释, “我只知道坐在第一排看武打,欣赏那青罗战袍,飘开来,露出红里子,玉色裤管里露出玫瑰紫里子�6�8�6�8” “再没心肝的女子,提起去年那件锦缎长袍,还是含情脉脉的”。内衣于女人也‘是一样,不只是对身材的呵护与保养,那些娇嫩的颜色,动人的款式,总像一只手在伸向你,把你的心搅得乱乱的。把内衣穿得细致而妥贴的女子是值得去爱的,纷繁的生活总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在心中保留一份浪漫情致的女子却可以永葆青春”, “我既不是美女,义没有什么特点,不用这些来招摇,怎么引得别人的注意?”文字的聪慧孕育了她直觉的敏感,她将自己的“活色生香”与传统的东方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不流俗,不噱头,既有感性的叛逆,又有希望被用一种“挑剔”的优雅,雕塑出一个个性十足,引领潮流的张爱玲,展现着她的叛逆、优雅、落寞与欢容。什么是所谓女性品质?作为男人的西美尔认为,女性“更倾向于献身日常要求,更关注纯粹个人的生活。” 人的生命本质上是一个献身的过程,女人的献身不像男人那样指向某种纯粹客观的东西或抽象性的观念, 而总是指向生命的具体性—— “一种时间性的、似乎一点一滴的东西”。女人的生命直觉就在生命本身当下的流动中,而不是像男性的生命直觉那样置身这种流动之外。西美尔对男性品质下了这样的判词: 男性追求的不是生命整体,而是生命的栽体,不是灵魂本身,而是灵魂的功能,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的方式— — 结论是:女人比男人更接近存在:从人的纯粹性而言,女人比男人更是人。“女人与男人因而是完全不同的。就自己是女人这一点对女人来说, 比起自己是男人这一点对男人来说,更具本质性”。 】张爱玲对服装的喜欢和丰富而极细致描述来自她女性特质下的女性视角,她不是从社会地位上,而是从女人内含的悲剧性质上去说明,文字一寸一寸都是女性的感觉。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 “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有一句: “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麦克卢汉在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服装一章中阐述道:作为从古到今的26种媒介之一,服装以最直观的方式传达着关于一个人的所处的时代,他所属的民族,以及他的性别、社会地位、财产、教养等等的信息。张爱玲将各种色彩斑斓、款式多变的服饰展示,对于服饰她在乎的应该是服饰的本体特性,它成为作者和小说人物身份、心理、性格与命运的外化,成为诠释人物存在的方式,这使她的小说绚丽多姿,风味迥异,也正是这点为她作品中运用人物服饰,在修饰人物,充当人类遮羞布的同时,又赋予新的生命,新的用途。(一)展示身份、渲染氛围在张爱玲的作品中,一篇《更衣记》不仅追溯了旗袍的演变,更赋予其时代变迁、心理变异的脉动。她相信当人无力改变大时代的动荡时,只能缜密地去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各自打理。《红玫瑰和白玫瑰》中振保无意撞见烟鹂在浴室: “她提着裤子,弯着腰,正要站起身,头发从脸上直披下来,已经换了白地小花的睡衣,短衫搂的高高的,一半压在颌下,睡裤臃肿的堆在脚面上,中间露出长长一截白蚕似的身躯。”污秽的画面让人不由生出厌恶之感,尴尬的气氛在她与振保之间急剧的升腾,她与裁缝的那段大家心知肚明的尴尬,更是讽刺的有力的爆炸开来。夫妻间的欺、肮脏、虚伪在那一瞬间被赤裸裸的暴露出来,而始作俑者不是别人,却正是这个单调无味的女人。她的出场便笼罩着笼统的白,而后来连这少女的白也变成了妇人的呆板、僵硬和空洞, “床前明月光”变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又如王娇蕊。穿“一套睡衣,是南洋华侨家常穿的纱笼布制的袄裤,那纱笼布上印的花,黑压压的也不知是龙蛇还是草木,牵丝攀藤,乌金里面绽出绿”复杂的印花,滋长了娇蕊和振保之间暖昧不明的气氛,印证了娇蕊对振保全新的、异于对待其他所有男人的牵丝攀藤的用心的感情,这是犹如海底捞针水蒸气一般的用肉眼所看不清的和无法明白的、:《金锁记》曹七巧用黄金的斧无情的劈砍儿女的幸福,对童世舫大摆鸿门宴之时,她的服饰便透露了一种骇人的气氛。“她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段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封建遗留的“青灰团龙宫织段袍”与现代文明产物红色热水袋处于同一平面,无疑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强烈的不调和的对比在空气中弥漫出紧张、骚动、不安的气氛。生活的空气因孟烟鹂而凝滞、苍白,又因曹七巧而慌乱、紧张。从服饰以及最初形态出现在人类生活中之时,到后来出现的锦帽貂裘,布衣之别,服饰总是理所当然的承担了一种功用:表明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在张的小说中,服饰依然承担起这种职责和义务,为小说中的服饰文化体系夯实了坚实的地基。《倾城之恋》中,范柳原说“难得碰见像你这样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省亲之夜,单凭跳舞就搅了七妹宝络的局。那天,她穿的是“床架上挂着她脱下来的月白蝉翼纱旗袍。他一歪身坐在地上�6�8�6�8”,“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无论是穿什么,都是逼上粱山,被置于一个哪里” “有点不对” 的戏台上。拿白流苏陪同七小姐去相亲时穿的月白蝉翼纱旗袍而言,月白色透露的是内心的宁静和明晰,蝉翼纱的面料流泻出的是内心的轻松感,她已无所谓家人的职责和嘲讽,她有的是得胜后的从容和冷静。轻灵的飞纱中飘逸的是她对范柳原的若有似无的飘渺的情感,是一种连她自己也不理解的神秘莫测、飘忽游移的心思。人们为了渲染某种气氛,通常运用大量的色块或通过环境描写等手段,却很少象张爱玲一样借助服饰渲染一些特殊的氛围。(二)刻画人物性格、心理典型人物是优秀小说的感性底子,而不同的作家打磨人物也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张塑造人物的独特趋向和细致手笔尤其不容忽视。她在小说中塑造人物、完善人物性格使,以服饰现性格,虽有信手拈来之态,然兴味深远,蕴涵丰富,各色人物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穿,流连于服饰五彩斑斓的流光中,演绎着他们平凡的生活。从古时的训语“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今天的时装业的逐渐与国际潮流接轨,人们知道了依时、依地、依情来配置适合的服饰,而张爱玲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在他的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丰富的服饰心理。在曹七巧这个特殊女性身上,服饰心理描写更为精妙在《金锁记》中作者写道“只看见发结上插的风凉针,针头上的一粒钻石的光,闪闪挚动着,发 的心里扎着一小截粉红丝线的火阎里。那风凉针上的钻石,正像七巧的心中凝固的泪珠,那一小截粉红丝线无疑是她作为一个正常内心对人性之爱热情的追求,冰冷的钻石闪闪挚动的光,是一个悲哀女性辛酸的泪光。于是,她在不幸的生活中将希望都寄托在小叔子姜季泽的身上。在她寡居后听姜季泽来访时,特地系上一条玄色铁线纱裙”。这一细节中包藏着的是他的期待和冲动。《红玫瑰和白玫瑰》中, “她(艾许太太)是高高的,驼驼的,穿的也是相当考究的花洋纱,却剪的拖一片、挂一片,有点象老叫花子,小鸡蛋壳青呢帽上插着双飞燕翅,珠头帽针,帽子底下镶着一圈灰色的鬈发,非常像假发,眼珠也像是淡蓝瓷的假眼珠。”如此的奇装异服,不过是她想极力的证明自己不同于中国人的身份,维护她那个杂种家庭的“尊严”,然而,她这种过度夸张的装束却反而使服饰辩白变的可笑,自暴追求英国身份的虚荣心。写骄蕊“穿着暗紫蓝乔其纱旗袍,隐隐露出胸口挂着的一颗冷燕的金鸡心” “一动也不动像一颗蓝宝石,只让梦幻的灯光在宝石深处引起波动的光和影”。暗紫蓝的旗袍庄重中有忧郁、冰冷中含诱惑.乔其纱则以其飘逸的质地道出了女性柔美的本质,透过这种带朦胧感的面料,人们可以窥见她内心的飘忽虚浮的情感世界。而那颗冰冷的“金鸡心”是静静地骄傲的散发着她高贵和不容忽视的“冰美人” 的魅力。《封锁》中“她穿着一件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花边——深蓝与白,很有点质朴的味道。她携着一把百格子小遮阳伞。头发梳成千篇一律的式样,惟恐唤起公众的注意。”这是吕宗桢在电车上见到的吴翠远。蓝和白,肃静的色彩,让人感觉到天使般的纯洁。确实,在家里,她是个好女儿,在赵琴玉: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与人物口 153学校是个好学生。大学毕业在母校担任英文助教,然而,也正是这天使的颜色使她的思想停留在书本上,使她在安详的挑战中不自觉的倾向与幻想,他的服饰和她的思想是再切合不过了。《等》中的童太太“薄薄的黑发梳了个,年青的时候想必是端丽的圆脸,现在胖了,显得脓包,全仗脑后的“一点红” 的红宝簪子,两耳绿豆大的翡翠耳坠,与嘴里的两颗金牙,把她的一个人四面支柱起来,有了着落”。红金绿玉将“灰呢村衫袍的端庄、稳重感一扫而尽,乘下的是她爆发户的虚荣,掩饰着他被弃的怨妇情怀,寒酸和荒凉以及她骨子里的恶俗之气。不同的人因不同的经历和体验而形成不同的审美情趣,导致他们在服饰上的品味迥异.因而往往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服饰中反观其地位乃至品位。(三)暗示人物灵魂与命运服饰是一种奇炫的东西,经人类几千奶奶的历史长河淘洗并不断发展,服饰本体不仅是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而且包含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在趋于完善的历程中对服饰的理解几服饰的人性化,因而,犹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服饰,人们也各执一词。《红玫瑰和白玫瑰》里“她穿着一件异地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粘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的太小了,两边进开了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子十字交叉一路绿了起来,露出里面的深粉红的裙”。这是描写红玫瑰王娇蕊的一段,过分刺H艮的绿红色调是红玫瑰的典型色彩,工娇蕊是朵艳丽的交际花,后来成了王太太,已经是别人的妻子,却仍与旧情人保持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并且还不断的挑逗佟振葆。她这种谙于男女周旋的性格特征冲作者对其衣着的色彩描写中看出来。作者通过把视觉、味觉、触觉糅合在一起,使视觉效果达到了最佳,通过服饰的色彩就已经初步展示了人物的灵魂。《沉香屑 第一香炉》里的梁太太“一个娇小格致的西装少妇跨出车来,一身黑,黑草帽檐下垂下绿色的面网,一亮一暗,亮的时候像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暗的时候更像一粒清痣。那面网足有两三码长,像围巾似的兜在肩上,飘飘浮浮。”梁太太的出场,以黑色昭告天下,又像时髦,有似丧失的装扮以及那欲坠未坠的泪珠。这一切都暗示了她本身的不维普资讯 幸,在她的身上充满了在古来腐朽的文化,物欲,情欲压抑下的人性的扭曲、畸形、变态。《十八春》曼潞, “却有一个少女朝外坐着,穿着件淡灰色的旧洋皮大衣”, “她在户内也围着一条红蓝格子的小围巾,衬着深蓝布罩袍,倒像个高小女生的打扮。蓝布罩袍已经洗得绒兜兜地泛了白,那颜色倒有一种温雅的感觉,像有一种线装书的暗蓝色封面。”“穿着一件苹果绿软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衣裳上忽然现出这样一个黑隐隐的手印,看上去却有一些恐怖的意味�6�8�6�8”“曼潞瘦得整个的人都缩小了,但是衣服一层层得穿得非常臃肿,倒反而显得胖大�6�8�6�8 ”从几个时段的服饰,可以看到她的变化。在《金》中张爱玲对七巧性格的塑造始于小说的开始,即通过对服饰性格的打造人物轮廓, “她耳朵上的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铜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蝴蝶用牺牲自己圆了一个美丽的梦,永远留下了当年的韶华;黄金的枷锁将七巧牢牢扣住,把她抛在金钱的欲望中苦苦挣扎,在肉体的欲望中迷惘。等到青春和自我迷失在姜家的大宅后,她却依旧不知道能不能在上帝的伊甸园中圆她那个飘洒着金色浮光而又凄怆的梦。此外,对七巧的反复雕琢,除了完成其自身的服饰性格化之外,还援引了他人的服饰加以补缀。如写她为长安裹脚,重拾弃之已久的裹脚布,完全是由对一个男人的温柔回忆而引起的神经质的突发兴致,是自私而无情地对女儿健康身心的摧残,将女儿推人一个充满陈腐之气的世界中。然而,可笑又可气的是,巨大代价的付出却只为满足她自己极端的专横和变态的私心。她的愿望不过是企图通过束缚长安的身体来禁锢女儿年轻而美好的心灵和幸福的未来。值得一提的是,七巧的残酷和变态并非生而有之,她的性格始终是变化着的,通过她的“翠玉、镯子”可见一斑。年轻时翠玉镯子里的是一条滚圆的手臂,有着青春的朝气,健康的活力,年老时,翠玉镯子里的是一条干巴巴的裹着一层毫无弹性的皮肤的手臂, “可以一直将镯子到腋下”,这是七巧青春的消逝所伴随的生命力和人性的弱化,是饱受煎熬的生命迷失自我、迷失本性后遗留的残渣,是一个残酷破坏儿女幸福的自私、疯狂、变态的母口涪陵师范学院学报亲,是因一生算计和提防以至熬干血肉的干涸的幽灵,是来自人间地狱的罪恶的死魂灵。张爱玲曾在《穿》中说张恨水“喜欢一个女人清清爽爽穿件蓝布罩衫,于罩衫下微微露出红绸旗袍,天真老实之中带点诱惑性”,在对王娇蕊服饰的描写中便有这样的痕迹:“她穿着一件一地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6�8�6�8似乎做的太小了,两边进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带十字交叉一路路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色的衬裙。”显然,这是受了张恨水的影响。红绿对照有一种可喜的渗透力、感染力,蕴涵着活泼的、生命律动的意味,衍射出“红玫瑰”的鲜辣、活泼的个性色彩,而分红色的衬裙则犹如激情背后的温柔,体贴、细腻而妩媚,是深锁于记忆中的一段粉红的回忆。当然,服饰是一片施展个性的天地,不管是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地位或表现人物的心情,心理还是渲染气氛,张爱玲给我们留下了最终的还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因为一篇小说常常是必须建立在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的基础上的。在这,张既施展了她的个性,也将这个性构建于小说的整体框架中,或许着就是她作为一个作家衰隋与服饰文化的原因之一吧。张对服装的精益求精与精巧的文字之间多少有些重叠。仿佛在构筑一座文字之塔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变质一件衣裳,汇成了她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有评论指出: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经历都能映在画面上,仅此一点,他的人格就会凹凸出来,而且清晰明朗,他的状态就是一种精神。用衣服来演示女性的生命,展示的是各色人物的百般滋味的平凡人生.就是张爱玲的一种生存状态。因为她相信当人无力改变大时代的动荡时,只能缜密地去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个人的衣服里”。
330 浏览 4 回答
84 浏览 4 回答
256 浏览 6 回答
307 浏览 6 回答
254 浏览 3 回答
324 浏览 4 回答
253 浏览 2 回答
262 浏览 3 回答
261 浏览 4 回答
315 浏览 2 回答
124 浏览 6 回答
207 浏览 3 回答
263 浏览 5 回答
335 浏览 6 回答
272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