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一座满怀自豪感的城市,就像巴黎不是只有牛角包,东京不是只有樱花,成都,也绝不是只有大熊猫。——写在前面 成都,一座天然形成的公园城市 【烟火成都三千年 水润天府皆可见】 烟火成都三千年,建设“公园城市”的天府文化历史本底在充栋盈车的文献典籍和文人墨客的诗词佳句中皆可窥见。 《史记·河渠书》曾记载:“蜀守冰凿(繁体字:凿 拼音:záo)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李冰治水开都江堰,引郫江、检江入城,惠泽千载,形成了成都独特的二江(府河、南河)环流的城市格局;以及从秦汉魏晋的“二江珥市”到唐宋时期的“二江抱城”,直至近现代的“江环城中”,河道及城市规模虽几多变化,但无不时刻彰显着成都“天府之国”的盛誉,以及建设“公园城市”的历史文化本底。 与此同时,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佳句中也都有充分印证。“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唐朝张籍以一首《成都曲》描绘了成都的秀丽风光、风土人情及繁华景象。“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成都的幽静和惬意,也时常出现在杜甫的诗句里。 时光流逝,隋唐时的摩诃池,明清时的贡院、御河及城墙……这些仅存于诗词歌赋、古迹遗址中,不仅是诗人们的记忆,也能看出成都的基因里存在“公园城市”的痕迹。 成都自古便有“锦城花郭”的美誉,故而美名远扬,慕者络绎不绝。 【 天府盛誉美名扬 络绎不绝慕名来】 1990年,秋,一生漂泊远行他乡的三毛穿过茫茫撒哈拉,翻过高耸的喜马拉雅,只身一人来到了成都。 成都,也成为了三毛漂泊流浪的最后一站。 她光脚坐于街沿,背靠着斑驳的屋墙,盘腿坐在黄包车上,时而和孩童嬉乐,时而窜进成都老旧的柳荫街,于是,阵阵欢快爽朗的笑声在柳荫街久久回荡......她将自己的洒脱与故事留给了成都,而成都也将自己的闲适和惬意馈赠给了三毛。 无独有偶,2018年5月19日,成都迎来了另外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叫彼得·卡尔·克罗索。他是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主席、经济学家、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经济系教授。 他说,成都是一座适合旅游和居住的城市。“从大熊猫到金沙遗址,从变脸到川菜美食,从悠闲自得的民众心态到休闲之都宜居城市……成都不是一座古老、衰退、污染严重的工业城市。”的确如此,“天府美誉”绝非虚名。成都是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交相辉映,以及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以至于第二次来到成都的彼得·卡尔·克罗索站在兴隆湖边不禁感慨:这座城市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成都不仅仅只有休闲,还有生态。成都摄影圈知名摄影师“丘寒”长期拍摄成都周围的雪山,有一天他在微博上晒出了20张成都的“雪山大片”,引来网友们惊呼:天气太好,成都又见雪山了! 作为全国唯一能够看到6000米以上雪山的特大城市,成都每逢好天气之时,如果你站在城市高处向西眺望,远处身披金光的雪山清晰可见:海拔7000多米的贡嘎雪山、海拔6000多米的四姑娘山幺妹峰,还有成都的最高峰大雪塘......仿佛置身于现代版“窗含西临千秋雪”的诗词意境中。 研究成都地形地貌50多年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国阶说,经过几千年的地质演变,成都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126座,宛若一座天然形成的公园城市。 【牢记总书记指示: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建设公园城市,是成都理应完成的作业。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围绕着这个“命题”,成都这几年动作频频、积极探索,组织现场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组建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等。 【编制规划按步走: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据悉,《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目前正在编制中,构建一个由龙门山自然生态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化环境组成的全域公园体系则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非一日之功。按照规划,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有“三步走”的发展目标:202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2050年,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方位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 更为可喜的是,天府新区提出了更明确的计划:规划形成“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五级生态文化景观结构和天府中心“一轴一廊一核三区”等空间布局。同时,“一带一路”产业功能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将同步推进。此外,还将规划布局国际会议中心、天府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并按服务半径500米—600米的标准,构建118个基本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生活圈”,实现城区覆盖率达100%,5年内建成基本骨架。 日前,成都市规划局已面向全球征求100个新建公园的概念设计方案,面积20余亩到25万亩不等。 【建公园乃基础:公园城市≠公园+城市】 但是建公园只是基础,公园城市毕竟不等于“公园+城市”。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冯婵说,初步理解,“公园城市”是行走在城市,就仿佛漫步公园,处处是景、时时可赏。其内涵比“花园城市”更加丰富和完整,强调的是城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宜居品质。 在5月11日举行的“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挂牌成立仪式暨公园城市规划专家研讨会”上,这一观点成为共识,“公共性”“服务所有人”也被反复强调。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认为,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服务所有人,这是成都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曾九利称。 【以人民为中心:Better City,Better Life】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成都市公园城市规划建设首席顾问专家吴志强认为,公园城市不仅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也不是简单地在城市里增加公园面积,它应当是公、园、城、市四个字各自所代表领域的总和。 吴志强解释,“公”代表公共,强调公共交往功能;“园”代表生态,强调生态系统;“城”代表生活,强调人居与生活;“市”代表生产,强调产业经济活动。“公园城市”四个字可以拆开来看,概括为“公共底板下的生态、生活和生产”。 吴志强曾经担任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他说,虽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广为人知,但“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本意其实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多年来他也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更好的城市?“现在有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公园城市。”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不是一城之事,更是要向世界提供范式。”吴志强说,按照“从全域增绿到全绿提质,从全方为民再到全面永续”的发展思路,建设公园城市将引领成都率先迈向“城市=公园”之路。 2016年,天府新区“一城、一区、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锦江生态带整治工程完工,“魅力锦江、生态水岸”初现端倪。而过去这一年,成都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规划理念,启动建设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项目,加快改善人居环境。 由此可见,成都誓绘世界“公园城市”蓝本,无论从历史文献,还是天然的地理优势,以及科学的规划设置,无不彰显出成都和谐宜居的天府文化本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愿不远的将来,我们都将拥有一个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