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和参考文献的区别在于引证文献是可以理解为是用于印证或者说明某个文献内容的,而参考文献是指所写的文献中用到了某个文献作为参考或借鉴。引证文献是指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引证文献是学术论著撰写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术著述影响大小的重要因素。规范的引证文献既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更可以从中看出作者自己进行知识产出的过程和基本状况,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的文献被引证的次数越多,此作者的文献越有价值。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影响德国经济发展的几个因素关键词:德国 经济发展 体制创新 理论创新key words: Ger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 in system, innovation in fundamental theory.内容提要:文章分析了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指出德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于它根据自己的传统和国情进行了经济生产方面的体制创新和基础理论方面的创新,所以能始终保持自己经济方面的活力。Abstracts: this thesis analyzed some factors in Ger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ions, pointed out that the vigor of German economy based on its innovation in modern production system and fundamental academic research.现代德国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家,并两次给世界带来了战争的灾难。尽管德国发展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失败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但对德国人始终能够在经济方面保持异乎寻常的活力,学者们普遍持一种赞赏的态度。德国人在基础理论,重工业,化学,精密仪器,以及军事武器制造方面的成就,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德国人为什么能够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期内,无论在何种体制下,都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经济活力?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分析了以下几个影响德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或许能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一,以农业为依托的发展工业化以前的德意志以农业为主,且处于分裂状态——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确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坏的阻碍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德国统一后便转化为推动工业化的巨大动力,德国社会中所有要求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占领了德国的政治舞台。其资本投资率在1850年前后估计只有5%,在1850-1860年间则增长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70年代则为%。不过,与英国相比,德国没有因为工业的发展而牺牲其农业。一旦如美国这样的国家其农产品开始威胁德国农业的基础——谷物市场时,德国政府便使用关税等方法对农业进行援助。虽然这种保护是由于物价引起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上涨才使用的,但它却使德国的农业能够在迅速工业化的时代从新的农业发展中获益,并能稳步地发展。在德意志帝国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谷物和马铃薯的产量几乎增加了一倍。产量的增加部分地来自耕地面积的增加,但主要还是其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结果。根据统计,1878-79年间的产量与1901-1910年间10年间的平均年产量进行比较,平均每公顷小麦的产量从吨提高到吨,黑麦从吨提高到吨,土豆从吨提高到吨。尽管农业部门在不断地吸收新技术以利于农业部门的现代化,但工业化过程中的农村人口流失问题依然产生了。如同其他工业化社会一样,农村生活逐渐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一场离开土地的大逃亡开始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这种变化的原因十分简单:城市需要劳动力,工资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自然向往令人愉快的城市生活环境。下表显示了这种人口变化的趋势:各部门就业人口变化表;年代 就业人口百分比农业和林业 工业和手工业 商业、交通和服务业 当然,西方学者尚无法得出十分精确的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工业和农业已经交换了它们在德国经济生活中的相对地位——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而农业日益下降成为一个国民经济中的小伙伴。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容克将自己的土地作为自己的财产并不断地扩大,但他们不再将土地租给农民,而是雇佣自由劳动力做工,这使得很多新技术有可能被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德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的增加。从1820年至1875年,小麦和黑麦的产量翻了一倍。 同时,德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下表可以看出这种变化:德国经济结构图:1850-1913。各行业在国内生产所占的份额(马克) 各行业所雇佣的从业人口1850/4 1870/4 1910/3 1849/58 1878/9 1910/13农业 工矿业 运输 服务 住房 总计 百万 百万 百万 百万 百万 百万德国工业中的传统行会势力强大,真正的职业自由在1869年后才开始出现,而德国的传统行会和手工匠的地位并未被替代,结果形成了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特点,即“双重经济”的特点。即便在1870年,手工匠人与产业技术工人的比例仍然是一比一。因此,德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村未受到如同英国圈地运动那样的冲击,农业人口是逐步地离开土地,加入城市的就业大军的。同时,城市的工业构成也十分复杂,并非单一的现代工业经济。这种逐步演化,多种性质行业并存的现象,尽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保持了社会在转型时期的基本稳定,有利于德国人将自己传统的精细作风融进新的行业中。二,以铁路建设为龙头的工业化进程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逐渐形成后,从19世纪中期起,产生了一批大公司,它们是德国现代工业的标志,尽管德国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极快,其形成过程与英国和比利时等国却没有什么不同。最初都是从纺织部门开始,因为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毛织业也慢慢采取了现代的模式,但其对整个经济结构的转轨影响不大,主要是棉织业和丝织业在机械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业尽管落后,但也坚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现的大公司所取代。与英国相比,德国的经济起步有十分明显的不同,英国在农村中劳动力解放是与农业生产力的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同步发生的,并为工业化所需要的市场购买力作好了准备。但德国的农业由于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率没有提高,因此农村群众的购买力也没有相应的增加。结果,在德国推动工业化的动力与英国相比是来自完全不同的方向,即来自铁路建设方面,也就是来自工业本身。由于德意志关税同盟把德国大多数地区联合成了一个统一的销售区,鼓舞了国家和私人企业主进行必要的投资,开发这一地区的交通并将其联结起来,这样才能使它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资本雄厚的经济区。1841年,著名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反复强调一个好交通网对一个国家富强的意义以后又写到:“关税同盟和铁路系统是联体双胎,同时出生……有相同的精神和意识,它们相互支持。”“价廉、迅速、可靠、定期的客货运输是把国民财富和文明推向四面八方的最强大所杠杆之一。” 同这位学者一样,鲁尔区的企业家哈尔科特也认为,铁路是一国财富的源泉,是一种为整体利益克服局部利益的团结精神的开路先锋。铁路建设确实是卓有成效的实行工业化的真正的发动机。1835年7月7日,德国开通了第一条客运铁路,1850年,德国的铁路已经有6000公里。德国的工业化大跃进是随着1840-50年代铁路网的修建和鲁尔地区发现巨大矿藏而开始的。铁路的修建带动了钢铁工业、煤矿工业与机械工业。德国的煤矿从1820年的百万吨增至1850年的百万吨,到1913年的190百万吨,加上87万吨的褐煤,几乎占了整个欧洲大陆煤产量的三分之二,生铁在1826年超过了10万吨,1867年超过一百万吨,而到1913年超过了13百万吨。钢产量从1870年的126000万吨增为1913年的百万吨。生产组织的规模很大,很现代并具有很高的效率。例如,1900年时至少有24个鲁尔的煤矿的年产量超过了500000吨,1902年,德国平均每个钢铁工厂的产量为75000吨,而英国仅为40000吨。铁路是德国比法国发展得更快的一个部门,而且这种发展是在全德统一之前就开始的。所以德国铁路的特点是有很多小的中心,而不是如同法国那样有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规划和基础。德国的这种特点反倒成为它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因为它的铁路完全是以经济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以民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政府规划建设,私人也进行投资,两者的共同投入加快了德国的铁路建设的速度。德国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前后经历了30年左右的高速度发展,这种铁路发展对德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德国的工业革命……看来是随着铁路作为主导部门的不平衡发展。” 铁路投资作为国民净投资的比例在1851
1. 黄远新,张凯,赵勇,王季春,吕长文,何凤发,唐道彬. 叶原基形态对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1):. 黄远新,王晓雯,林呐. 植物茎尖培养实验的教学实践[J]. 生物学通报,2013,48(9):. 黄远新. 黑麦减数分裂时期的定位观察[J]. 生物学通报,2008,43(11):. Yi Zhang, Jin-Xiong Mao, Kun Yang, Yun-Feng Li, Jian Zhang, Yuan-Xin Huang,Fu-Cheng Shen, and Chao-Di and mapping of a male-sterility mutant, tapetum desquamation (t), in rice[J].Genome,2008,51: 368–. 黄远新,谭鹃,黄玉兰,冯超. 紫花苜蓿离体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J].草业与畜牧,2008,6:1-3,. 黄远新. 农作物遗传改良中的自然辩证法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44,. 黄远新.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与调控分析[J].耕作与栽培,2008,2:. 黄远新,卢跃进. 与时俱进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 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彭兴中,朱亚平. 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866-868,. 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周志云. 生命科学洁净实验室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2:. 黄远新,何晓阳,朱利泉,彭兴中,朱亚平. 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探析[J].农业教育研究(西南大学),2006,3:. 崔翠,何凤发,周清元,王季春,黄远新. 山葵试管苗快繁体系优化初探[J].园艺学报,2006,33(4):. 黄远新,王季春,唐道彬,何凤发. 生姜茎尖离体培养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5,1:. 何晓阳,朱利泉,朱亚萍,黄远新. 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9:. 黄远新,何凤发,玉永雄,胡艳. 青蒿花序轴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J].四川草原,2004,4:. 黄远新,王季春,何凤发,唐道彬,崔翠,李海超,刘中文. 竹姜分生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 黄远新,何凤发,殷家明,林呐.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初探[J].农业教育研究(西南农业大学),2004,2:. 朱利泉,何晓阳,黄远新. 微型化、绿色化和体系化建设是提高生物科学类实验教学水平的基础[J].农业教育研究(西南农业大学),2004,2:. 黄远新,玉永雄,胡艳. 南方紫花苜蓿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研究[J].中国草地,2003,25(3):. 黄远新,何凤发,张盛林. 魔芋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 何凤发,王季春,张启堂,黄远新,唐道彬. 甘薯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6):. 崔翠,何凤发,王季春,周清元,黄远新. 光照时间和碳源对试管结薯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6):547-548.
要的话发信息给我,留下邮箱:德国经济缘何缺乏活力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缺乏活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前民主德国地区尤为严重;财政拮据,债台高筑,有些城市和乡镇财政形势"极度恶劣";社会福利陷入慢性危机,国家不堪承受日益增长的重负等等.在上世纪50-60年代曾创造过奇迹的社会市场经济为什么会陷入缺乏生机活力的窘境?
20世纪40年代,鲍文奎通过育种实践和基础理论的探讨,决心应用细胞遗传学理论,开辟农作物育种新途径。这一科研目标,不是偶然地、顺顺当当地确定的,而是他面对激烈的国际遗传学学派之争,做出的自主抉择。当时,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在苏联和我国受到以李森科为首的生物学家的批判。鲍文奎分析了两派的理论和争论焦点,结合自己的实践,他认为,摩尔根着力研究的由基因组成的染色体,的确是生物遗传性状传递的物质基础。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正是物种发生变异的内因。掌握了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利用有利的变异,便能改良作物品种。鲍文奎从普通小麦的自然发展史中得到重要启示。他深信,根据四倍体小麦与二倍体节节麦天然杂交,杂种的染色体数目经过天然加倍,最后进化成六倍体小麦的途径,可以探索人工进化育种技术。这是将小麦与黑麦进行有性杂交,再对杂种的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人工加倍,人为地将两个不同属的物种合并成一个新物种,利用人造新物种培育麦类新作物,为发展粮食生产服务。他认为这一多倍体育种途径是有理论依据的,便大胆从事育种实践,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小麦矮生性的遗传”、“关于五倍体小麦杂种的遗传评论”、“普通小麦的减数不配对基因”等8篇论文。1947年秋,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生物系化学遗传专业当研究生。通过学习和科研,他进一步认识到了多倍体育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高等植物中,至少有一半物质是通过染色体数天然加倍进化形成的。根据自然界物种进化规律而创立的人工加倍染色体数目的多倍体育种,已经成为物种人工进化的实践,可以用来快速制造新物种,培育成新的优良作物。1950年秋,鲍文奎回国,在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主攻小黑麦、大麦、黑麦和水稻等谷类作物多倍体育种。两年时间,他和助手严育瑞便获得了第一批多倍体原种。1954年,用多倍体品种间杂交来改进多倍体新物种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高产优质的中国多倍体新物种成 功在望。然而,“李森科主义”之风刮到了中国,批判摩尔根遗传学。他们不仅围攻他搞“反动的摩尔根主义的把戏”,而且把他的科研材料和成果也毁掉了,多倍体育种工作被查禁。鲍文奎坚持真理,认定多倍体育种是人们根据自然界物种进化规律而创立的物种人工进化科学。他在高压下据理力争,上书农业部,强烈要求恢复多倍体育种工作。他的申诉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农业部的重视,多倍体育种研究恢复了。1956年6月,中国科学院刊物《科学通报》发表社论,评述鲍文奎受压制这一典型事件,论证在科学事业中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年8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鲍文奎的署名文章“我们研究多倍体前后”,表明了党报对受压科学家的支持。科学出版社也出版了鲍文奎、严育瑞合著的《禾谷类作物的同源多倍体和双二倍体》一书。当时为了寻找替代秋水仙素的药剂(进口的费用高),他们接连做了多种国产药剂的对比试验,在1961年发现了一种廉价易得的药剂“富民隆”,能代替秋水仙素。由于这一染色体数目人工加倍的技术革新,加上简化了制种手续,更使制种效率大大提高,小黑麦原始品系由一年只能制造一二百个,提高到一年可以制造出2300多个。他们总共制造出4700多个八倍体小黑麦原始品系,估计是同时期国外制造的八倍体小黑麦原始品系总数的10倍。他们利用自己制造的这批丰富育种材料连续配制了成千个杂交组合,一代又一代严格选育,一步步解决小黑麦结实率低和籽粒不饱满的问题。到了1966年,便基本培育成功可用于生产的“小黑麦二号”、“小黑麦三号”等人造新作物良种。同时鲍文奎总结了国外同行的研究经验教训,实行籼粳稻之间不同类型的杂交,制造了大批四倍体水稻的育种材料,使四倍体水稻的性状改进出现了可喜的效果。小黑麦的培育成功,不仅为我国增添了一种新的麦类细粮作物,更重要的是进行了一场人工加速小麦进化过程的实验,突破了一般育种方法仅能在同一物种的范围内培育差别不大的品种的局限性,为我国的作物育种事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国外育种学家也曾试图培育成功具有优良品质特色的八倍体小黑麦,但由于难度太大,70年代以后都转向培育六倍体类型的小黑麦了。鲍文奎和助手们以自己成功的实践和有创见的20多篇科学论文,使我国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育种工作跃居世界领先水平。现在的六倍体小麦,从四倍体小麦与二倍体节节麦天然杂交到杂种细胞染色体数目天然加倍,再到其后的适应、改进,已经历了八千多年时间。而鲍文奎他们制造、培育成功的小黑麦这一麦类新作物,却只花了20余年时间,这是何等迅速的人工进化!正当鲍文奎筹划鉴定、示范、推广小黑麦的关键时刻,“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的育种科研险遭灭顶之灾。他在受迫害时,仍然千方百计抢救珍贵的育种材料,并且亲自到西北、西南推广“小黑麦二号”和“小黑麦三号”等良种。几年功夫,使种植面积达到40多万亩。广大高寒山区人民有了优质的细粮作物。1975年7月25日,新华社以“奋勇攀高峰——记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培育成功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事迹”为题,报道了鲍文奎和他的同事们培育小黑麦的事迹。随即,农林部召开了全国性现场会,进一步推广小黑麦这一新作物。20世纪70年代,在推广“小黑麦二号”和“小黑麦三号”等第一代小黑麦良种的同时,鲍文奎和他的助手开始培育早熟、丰产、优质、易脱粒的中矮秆八倍体小黑麦良种。经过10年努力,实现了育种目标,培育成功“劲松5号”和“劲松22号”等第二代小黑麦良种。这批良种的突出特点是稳产、优质、耐瘠薄土壤、易脱粒,对白粉病免疫。经贵州西部丘陵地区大面积推广,表明第二代小黑麦良种对发展我国丘陵旱地的细粮作物具有重要作用。后来,鲍文奎和助手又再接再厉,培育第三代矮秆小黑麦良种。他们已掌握了充足的八倍体小黑麦矮秆品种资源,从中优选出了一些株高与普通冬小麦相近的育种材料。为了加速培育出适宜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推广的第三代矮秆小黑麦良种,他们在我国小麦主产区黄淮平原的河南南阳建立了矮秆小黑麦鉴定、选育、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加快优化育种的研究,培育出了第三代矮秆小黑麦良种。中国首创的人造麦类新作物八倍体小黑麦,由于具有品质佳、抗逆性强和抗病害等特点,比起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主体粮食作物小麦来,是优越性更强的麦类细粮作物。随着第三代矮秆小黑麦的育成,小黑麦将从高寒山区、丘陵旱地扩展到平原小麦主产区,在生产上应用的前景会越加广阔。按照达尔文的物种演化学说,作物品种演化进程只能是渐变,而不会是突变;人工不能制造新物种,而只能在原有物种的范围内改良;人工培育的作物品种,短期内不可能演变成新物种。而多倍体育种可以引起物种突变,产生新物种,这就以有力的事实发展了达尔文的物种渐变论,开辟了人工制造新物种和快速培育新作物的新天地。《禾谷类作物的同源多倍体和双二倍体》一书是鲍文奎和严育瑞初期多倍体育种的研究总结。实验结果证实所有人工多倍体,不论同源或异源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结实率下降和种子不饱满的严重问题。四源四倍体籼稻的结实率一般远比粳稻的高,而四倍体籼粳杂种的结实率则更高。这预示人工多倍体的种子饱满度和结实率问题有可能通过多倍体品种间的广泛杂交选育而获得解决。这一预测在20世纪60年代从同源四倍体水稻和异源八倍体小黑麦上都陆续得到了证实。“中国的八倍体小黑麦”(Aduances of Science In China(B)VOI.3)是一篇关于八倍体小黑麦40年研究工作的总结。文章总结了有关大量制造八倍体小黑麦原始品系的方法、经验、创新,以及对小麦与黑麦可杂交性遗传的见解。同时系统地阐述了小黑麦育种3个阶段的特点及其主要结果。对于各阶段育成品种的推广情况和经验教训,也作了简要的说明。这是一篇八倍体小黑麦在中国初期发展史的实况记录。(摘自《中学课本中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
“黑金2号”小麦与普通小麦的区别神奇的长寿食物——“黑金2号”小麦,又送之雅号益寿麦。众所周知,黑色作物产品含有黑色素,具高营养、高滋补、高免疫之功能而身价倍增。小麦家庭中的黑小麦,“黑金2号”的模空出世,在绿色的大地上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影线。黑小麦的开发利用,使人们的将来一日三餐“食黑”“补黑”、健康益寿,增添了新希望,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小麦、稻子、玉米“三大主粮”中居首,乃“食品之王”,利用小麦加工制作的食品种类很多、人类生活对其依赖最大。那么,黑小麦何以如此身价之高?经检测证明:黑麦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干物质、18种氨基酸总量均高于普通小麦,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七种氨基酸都大大高于对照全国优质小麦,其中苏氨酸比普通小麦高,缬氨酸对比高,蛋氨酸对比高,亮氨酸对比高,苯氨酸对比高 ,赖氨酸对比高50%,组彼岫员雀?。同时,对人体有利的各种矿质无素含量也很高,如铁和钾比普通小麦分别高和 ,是提高婴幼儿智力、脑受损的治疗、维护神经和肌肉的兴奋,调节酸碱平衡及碳水化合物代谢与合成所必需元素,钙比普通小麦高,是人体血将和骨骼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对防止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磷比普通小麦高,是大脑及肝必需元素,是心血管的保护因子。锰比普通小麦高 ,被称为“生命之花”的锌含量为,维生素K比普通小麦高,而维生素K是人体生成凝血酶等因子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硒是人体健康很重要的示迹元素,食物中缺少硒会引起肌肉萎缩、心血管和肝脏疾病等,硒在体内不仅能解毒还可以阻止癌细胞生长,特别是黑小麦含有的碘元素,是其它小麦所没有的,碘是抑制甲状腺、乳腺癌,又确保婴幼儿发育正常的珍贵元素。黑小麦问世后之所以以倍受青睐,就是因为其有以上的高质营养,未来对于妇幼老少健康生长、防癌治病、延年益寿,是求之若渴的极佳产品。“黑金2号”由滑县萝卜哥基地独家培育,以:一粒“黑金2号”健康全球人、为宗旨,并注册,已被百科收录。
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德国经济疲软不振。究其原因是德国经济一直背负着欧洲其它国家不曾有的沉重包袱,即德国重新统一给德国经济带来的巨大负担,以及产业结构老化和经济结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僵化。未来今年,德国经济前景不甚乐观。 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在经历了1990-1991两年的经济繁荣后,德国经济从此疲软不振,增速缓慢。只是由于欧盟实行经济一体化和欧元区实行统一货币政策,世人的目光更多关注欧盟和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形势,作为15个成员国之一的德国不在像从前那么惹人注目。实际上,近10年来德国经济增长率仅为,是欧盟成员国中最低的,比其他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和被认为失去的十年的日本经济相比好不到哪里去。 德国经济不仅低迷,而且伴随经济的剧烈波动。自1990年统一到2001年,德国经历了四次经济衰退,经济周期仅为3年。1992/1993年德国统一后利率急升、马克升值以及欧洲汇率机制崩溃导致西欧经济深度衰退,其中德国经济连续5个季度出现负增长;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引发德国1995/1996年经济小幅衰退;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1998年下半年德国出现轻微衰退;1999/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2001年下半年经济严重衰退。而在同一时间内,美国只经历2001年的一次衰退,欧盟其他国家一般只经历1992/1993年和2001年两次衰退。德国何以如此? 一、德国统一的后遗症是德国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 十多年来德国经济一直背负着欧洲其它国家不曾有的沉重包袱即两德统一。德国统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和一个低生产率、高度计划、经济落后的地区的合并。为保证统一过程中政治平等和社会稳定,防止东德居民大规模移民西德,德国决定西德马克和东德马克按平价兑换、向东德大规模实行转移支付用于东德的基础设施建设、把西德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入东德、实行政治经济转轨等。但统一的过程产生了三大影响了德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1.建筑业持续负增长 德国统一初期,由于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东德的基础设施、商用和民用住房建设迅速增长,拉动了东德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使东德地区的增长率高于西德。如此同时,在西德,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移民的增加刺激了住宅业的发展,建筑业也出现了较快增长。但自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的建筑业出现停滞。一方面,东德的经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少,东德地区的建筑业随之出现萎缩。另一方面,90年代后,西德移民潮基本停滞,住宅需求下降;同时,受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各成员国财政预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的限制,政府减少了对低成本住房建设的补贴,公共投资减少,西德地区建筑业萎靡不振。 德国建筑业从1996年起已连续6年负增长,预计2002年仍将继续下降。可以说,该部门在经历了两德统一之后的短期繁荣后,进入自动调整过剩供给能力的时期,这可能是一个中长期的整合过程,目前这种调整仍未结束。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1996年以来,建筑业的萎缩使德国经济每年减慢个百分点。 2.为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降低债务水平导致税率上升 在经历了1973年和1979年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之后,西德的财政预算状况不断改善,1981年,西德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到1989年,预算基本实现平衡并略有盈余,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不到40%。鉴于良好的财政状况,政 府分三阶段(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实施了500亿马克的减少收入税计划,其中,从1990年1月开始的第三阶段减税计划预计减税250亿马克。 柏林墙的突然倒塌和两德的统一,打乱了西德的减税计划,给德国的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首先,西德社会保障体系引入东德使政府财政负担剧增。统一不久,西德的社会保障体系被引入东德,由于东德的工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其劳动生产率,导致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失业工人的增加使社会保障基金和政府财政负担剧增。其次,公共债务负担增加。东西德马克按1:1兑换,东德政府债务大幅增加,到1995年,前东德政府的公共债务达到1026亿马克,住宅管理部门的债务为290亿马克。为加快企业的私有化进程,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私有化的补贴,到1995年,负责企业改革的企业托管局负债2100亿马克。所有的这些债务都被纳入德国的公共债务当中,使德国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40%突然上升到1995年的60%以上,突破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各成员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60%的限制。第三,实施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东德基础设施建设。自1991年以来,每年对东德的净转移支付约在1100-1500亿马克,相当于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同时,为鼓励东德的住房达到西德的标准,对东德的住房建设实行减税,减少了财政收入。 为解决统一后的财政负担问题,政府不得不放弃了从1990年1月份开始第三阶段减税计划,而且从1991年开始,通过推出团结税、环境税、能源税和增加社会保障贡献等措施增加税收,使德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上升到1999年,德国随之成为欧盟成员国中税收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财政赤字也居高不下。 经济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增加税收实行财政扩张,在初期可以刺激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但在对经济的推动效应消失后,增税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高税收减收了企业的预期利润,挤出了私人投资;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失业人员增加。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德国的税收增加和对东德的转移支付在1994年前拉动了德国的经济增长,但从1994年起,对德国的经济增长3.对外竞争优势受到损害 两德统一恶化了德国的对外竞争能力。首先,统一初期,由于西德的工资谈判机制引入东德,东德的工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1991年,东德的劳动生产率是西德的1/3,工资是西德的42%;到1997年,东德的劳动生产率是西德的1/2,工资是西德的68%。整个德国的单位劳动成本1990年到1995年的5年内上升了17%。马克和24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货币相比的实际有效汇率1995年比1990年升值了15%,和欧元区国家相比升值的更快。其次,马克相对美元、英镑、里拉等货币升值。统一初期,由于德国的扩张财政政策,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到1992年德国的物价指数超过5%,为抑制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利率急剧上升,拆借利率从1990年初的6%上升到1992年初的,高利率推升了德国马克。为维持欧洲汇率机制,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提高利率以维持和马克的汇率稳定,致使欧洲经济从1992底进入衰退,并最终导致英镑、里拉货币等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使欧洲汇率机制崩溃。第三,东德马克高估,西德马克和东德马克按1:1实行兑换,而当时的实际汇率为1:。 德国经济系高度出口型的经济,在欧盟的大国中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最高。马克升值和劳动成本上升,大大降低了德国的对外竞争能力。统一初期,东德产品几乎完全退出国际市场,西德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也由1989年的25%下降到1993年18%,德国的经常项目一 改长期顺差的局面从1991年开始连年出现逆差。只是到了2000年,由于欧元启动后不断走软,德国工资上涨比较温和,按实际有效汇率计算的德国竞争力才恢复到两德统一前的水平,但和欧元区内的国家相比,德国的竞争能力依然偏低,说明德国马克在欧元启动时定价过高。德国的对外竞争力减弱也是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两次诱导德国出现轻微衰退的主要原因。 开始产生负面影响,使德国经济每年减慢至少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僵化 德国的经济结构僵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僵化,二是产业结构老化。 1.劳动力市场僵化 自1991年以来,德国的就业人数基本处于下降状态,只有到1998年以后,就业人数才略有上升,2000年的就业总人数和1991年基本持平,德国的就业人数不随经济增长而增长,说明劳动力市场缺乏弹性。相反,近几年来,其他欧盟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就业弹性(就业弹性定义为就业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比)显著提高,失业率明显下降。目前,德国的失业人数超过400万,失业率为8%,就业率仅为65%。在失业总人数中,一半以上是结构性失业。德国的劳动力市场僵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福利过大,大量的失业补助金和社会福利,减少了人们工作的热情。比如,在美国,失业人员失业后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平均收入只相当于失业前平均收入的10%左右,欧盟失业人员平均收入约为原工资的三分之一,但在德国,一个人失业后,在32个月内可得到工资的67%,如果以后继续失业,可永久性获得原工资的57%的收入。二是企业和职工的高社会保障贡献率和高税收率,抑制了企业雇佣工人和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积极性。2000年,美国企业和职工的社会保障贡献和个人所得税合计占职工收入的,欧盟平均为,德国为,是几个大国中最高的。三是德国实行部门内集中型工资谈判模式。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认为,就业立法和失业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全国性的或者企业内集体谈判也不一定不利于就业,但产业中的工会组织集体谈判机制会严重影响就业,导致非熟练工人工资相对过高。欧盟估计,如果德国的就业增长弹性达到欧盟的平均水平,德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每年可增长个百分点。
132 浏览 3 回答
138 浏览 5 回答
246 浏览 3 回答
202 浏览 4 回答
122 浏览 3 回答
149 浏览 7 回答
154 浏览 7 回答
234 浏览 5 回答
356 浏览 5 回答
142 浏览 6 回答
166 浏览 5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89 浏览 4 回答
345 浏览 3 回答
209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