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整理的电影《梦》与《冷山》的异同点的论文,欢迎各位英美文学毕业的同学借鉴!
摘 要: 《梦》与《冷山》分别是个人化的电影与商业电影的代表,不过两者也不是完全对立的。个人化的艺术电影虽然在表现上偏个人色彩,但很多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深受观众喜爱,也能带来更持久和丰富的经济效益。商业大片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也是提升其商业竞争力,而在一些技巧上借鉴艺术电影的视角或者手法,往往也获得票房和影评的双赢,他们同样为电影这个领域共同建设着美好未来。
关键词: 商业性 艺术性 观赏心理 主题
《梦》与《冷山》分别是个人化的电影与商业电影的代表,本文围绕这两部电影,分析个人化电影与商业电影的相同点于不同点。
首先,对于这两种类型的电影,各有其侧重点与特点,从心理上分析,一部电影的商业性,往往通过它迎合观众的本质属性而定,而个人化的艺术电影则大多充满特殊的、个人风格化的电影语言,很多时候甚至主动与观众造成不亲近的感觉,以达到自我表达的目的。
从观众的心理承受力上来看,《梦》中暴风雪那段就是在挑战观众的心理承受力,在一片朦胧的风雪中,观众几乎看不见演员的脸部特征,整段也没什么台词,一直是几个模糊的人在缓慢艰难的行走,人人都疲劳的想要沉沉睡去,此时也包括观众,几乎要看到睡着。不过黑泽明是要通过这个梦告诉我们人的意识或许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而这种表现手法是商业电影中绝对不会出现的,商业电影会完全抓住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在观看当中保持兴奋状态,情节和线索都直观可见,至少是那些最为重要的部分,一定要让观众第一眼看去就感受到魅力。电影《冷山》在故事上情节紧凑,时时都能调起观众的兴趣,让人应接不暇,当中也穿插了不少搞笑幽默的'成分,比如在一切陷入沉闷和危机时,女孩露比的出现让险些掉落下去的情绪又高涨了,如女神一样拯救了悲伤无助的女主角。这也正迎合了观众的心理,此时观众也正担心着女主角的安危。
在主题的表达上,《梦》是一位经历风风雨雨的人的梦,是属于黑泽明自己的梦,从小到老所做的梦,不同时期不同的梦。拍摄手法上没有刻意追求高度技巧性的回闪镜头,快慢镜头……也没有可以寻找新奇的独特的角度,曲折迷离的情节等,这也许就是到这样年纪的他的在艺术上的追求。中间的梦让观众看过后都心有余悸,那些关于战争、死亡、以及环境污染等那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画面,那些我们不愿意想起,不想接受或者承认的错误都依依深刻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这正是个人化电影的表达上的个性和导演思想的真实。而作为商业性比较强的《冷山》来说,在主题的选择上偏向了浪漫爱情,带有诗意的悲天悯人风格,是观众都所喜爱的,也是大多数人心中都向往的那种一生忠贞不移的爱情。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更加宝贵,这正迎合了观众的兴趣,在一些深情文字信件的朗读下,与观众的感情产生共鸣,催人泪下。另一方面影片中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美丑,一种对生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批判与反思,并没有刻意表现的痕迹,它更多地是借助于不动声色的叙述,但正是在这种看似平静的不动声色,让观众更强烈地体会到冷静的镜头与动人心魄的画面之间的巨大反差,在心灵上产生震骇力量,让观众久久沉浸在白色的重山压迫之下的巨大伤痛之中。
而且《梦》与《冷山》最表象的区别还在于演员的选择上,《梦》中没有什么俊男美女,完全是表现个人的思想主题,而《冷山》中演员都是非常养眼的,能吸引大众视线,这也是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不同之处的表现。
不过两者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同绘画、音乐、文学和舞蹈一样,电影是一种表现手段。一部商业电影也或多或少带有艺术成分。完全的商业和完全的艺术几乎不存在。商业大片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也是提升其商业竞争力,而在一些技巧上借鉴艺术电影的视角或者手法,往往也获得票房和影评的双赢。比如《冷山》中那些带有诗意的艺术表现。商业电影与个人化的电影也没有这么严格的却分界限。个人化的艺术电影虽然在表现上偏个人色彩,但很多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深受观众喜爱,也能带来更持久和丰富的经济效益。
所以说,个人化电影和商业电影虽然各有千秋,但还是两个不可拆开的兄弟。他们同样为电影这个领域共同建设着美好未来。我们应该将每种电影的特点与优势发挥出来,扬长避短,让其艺术魅力共同造福于当代观众。
参考文献
[1]周冠生,《审美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2]彭玲,《影视心理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姚文泰,《中国商业电影的几个问题》[J],福建艺术,1999(03)
[4]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
[5]彭吉象,《中国经典电影作品赏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