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盲盒,指的是在相同的盒子中放置不同的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能够“拆”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正是这种类似于抽奖的营销策略,极易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目前,除最初的玩具领域外,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也都掀起了“盲盒风”,消费市场上随处可见盲盒的身影。
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嚓”的一声,白领小王拆开了刚买的盲盒。“又是茉莉小红帽!”她有些失望,书桌上大大小小三十几个玩偶,都是她最近的“战利品”。为了“拆”到心仪的那一款,她打算第二天再去买。
拆开盒子前,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拆”到什么,盲盒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与“期待感”让很多中小学生乃至年轻人欲罢不能。然而据观察,新兴起的盲盒市场充斥着饥饿营销、虚假宣传、产品假冒伪劣、售后难保障等问题。中消协今天发出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适度消费,切勿盲目跟风。
潮玩品牌掀起盲盒巨浪
盲盒的兴起,离不开国内知名潮玩品牌泡泡玛特。这个首店开设于中关村的品牌,借助盲盒销售用十年时间发展成国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潮玩品牌之一。据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公司营收分别为 亿元、亿元、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亿元。
不仅是泡泡玛特,凭借盲盒实现高增长的 还有 52TOYS(K&M)、ACTOYS(铃铛猫)、19八3TOYS等多家潮玩品牌。而盲盒带来的高收益,更让国内不少知名品牌纷纷试水——小米十周年纪念推出系列盲盒周边、名创优品联手其他品牌共同推出盲盒产品等。
消费扩张“万物皆可盲盒”
自从去年爱上“抽盲盒”之后,“95后”小王家里的盲盒越来越多。茉莉、毕奇、迪士尼……小王目前已收藏了300多个盲盒,大部分单价为59元,也有少量69元、79元和99元的价位。据估算,小王至今已在盲盒上花费上万元,平均每个月至少消费1000元。“一入盲盒深似海”,小王笑称,单位工作压力大,自己又没什么爱好,而几十元就能买到的盲盒,能在辛苦之余带来不少快乐。
据记者了解,盲盒如今已经从一开始的玩偶,涉足到口红、书籍、古玩、糕点、文物、服装等领域,“万物皆可盲盒”,盲盒消费模式不断扩张。
就连不少文具店里的文具也开始以盲盒的形式出售,5元至20元不等,包括盲盒笔、文具盲袋等。平时售价5元左右的一支笔,装进盲盒后价格就要翻四五倍。“孩子上瘾”,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家孩子10岁了,已经买了20多根盲盒笔,根本用不过来。
一年耗资百万购买盲盒
在王府井的一家盲盒专卖店里,不时会传来一声尖叫。“抽到自己想要的盲盒了呗。”见怪不怪的店员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有顾客来直接购买一整套盲盒。
有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20万消费者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甚至有消费者一年耗资百万来购买盲盒,而其中95后玩家占了大多数。为了抽中“隐藏款”,一位高中生将每年5000多元压岁钱和零花钱几乎全部用于购买盲盒,但玩了两年多却一个系列也没集齐。一位盲盒爱好者从2019年初开始购买盲盒,截至2020年11月,一共购买了300多个盲盒,其中有8个单价接近千元。2019年9月,原价仅为59元的潘神圣诞隐藏款盲盒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售价高达2350元。这种“投机”行为也为盲盒持续升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还有玩家为了抽中某款单价约999元的限量版玩偶,一次性买了500只盲盒,单次消费高达3万多元。在一些二手交易市场,“隐藏款”等稀有盲盒玩具已被炒到上千元的高价。
盲盒市场4大问题
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中消协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媒体报道及消费者投诉,盲盒市场目前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过度营销
虚假宣传
盲盒与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广告宣传来选购,这就很容易被商家夸大商品价值、虚构中奖概率、颜色款式不符等虚假宣传所误导。
产品存隐患
消费者拆开盲盒后发现,有的产品可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安全性指标;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销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还有的存在划痕、掉漆、污渍等质量瑕疵。一家专业检测机构曾对10组不同品牌的盲盒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8件样品存在“小零件”隐患,可能存在造成儿童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的危险。
售后难保障
买盲盒别过分沉迷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勿盲目跟风。拆开盲盒既有可能因高于预期而惊喜,也有可能因低于预期而失望,不能只抱着投机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购买盲盒,不应过分沉迷,切勿跟风与攀比,要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另外,消费者在购买盲盒时,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进行交易,同时,还应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当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时,要及时与经营者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投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
此外,对于青少年而言,低龄儿童自制力弱,家长应该用谨慎的态度对待文具盲盒,尽量避免让孩子频繁购买,对文具盲盒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