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时间就是金钱的来历可以追溯到至少17世纪。我们在闲聊时也会说花时间或者浪费时间,表示时间被无效使用。 人们说时间就是金钱,往往是从成本会计层面上考虑问题。他们先假定,一件事情所花时间越多,成本就越高。经验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些超出预定工期的工程,其费用通常也会超出预算,比如英吉利海峡隧道或者是大英图书馆新馆。 另一方面,为了节约成本,而把时间缩短,其结果却未必总是成功。90年代早期,在产品和市场均未成熟情况下,苹果公司(Apple)的设计和营销人员把牛顿牌(Newton)掌上电脑仓促推向市场。Newton半生不熟进入市场,结果很快就被对手PalmPilot超过。 要理解时间和金钱的关系,一个更好、更有创意的思路是把两者都看作商品,可以买卖。两者也可以相互交易。金钱可用来购买时间,而时间也可用来创造金钱。 企业经常需要购买时间,而它们每天都要购买的就是--从雇员身上购买劳动力。美国工程师哈林顿·爱默生(HarringtonEmerson)早在1913年就说,许多公司误以为雇佣工人就是购买他们的产出,而工人们则认为自己是在出卖时间。爱默生说,这种误解是导致劳资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希望对每个单位产量的投入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压低成本,而工人则渴望因自己付出的时间,而获得更多回报,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他认为,解决办法就是创造一个机制: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能够给工人所付出的时间以奖励。付给工人更多薪酬,更好地对待他们,这样他们就会为你付出更多时间,而且更有效利用时间;由此而造成的产出增加,会超出劳动力成本增加值。 公司在进行技术革新或者从事创造活动时,就是在花时间创造金钱。牛顿牌掌上电脑的例子表明,时间投入不足,会导致什么后果。 一个相反的例子可能是宝丽莱的故事。宝丽莱公司(Polaroid)创始人埃德温·兰德(EdwinLand)1947年就开始研制一次成相(instantphotography),但他直到1972年才推出著名的PolaroidSX-70。此前,宝丽莱曾推出使用黑白胶卷的一次成相相机,但公司最终目标是彩色一次成相相机。兰德不满足于做第二。他不愿意匆匆上马,否则会占用其它重要项目的资源。他指定要把SX-70暂时作为次要项目,让它自己慢慢成熟。该产品的完善历时25年之久,但一投放市场,就大获成功。 时间与金钱之间关系密切,并没有像会计学意义上的时间耗费金钱那么简单。它们不是反比关系,而是投入时间越多,就能创造越多的金钱,反之亦然。注意这个简单的公式:什么东西出来越快,那么就越便宜。还要记住另外一句格言:欲速则不达。 检举 什么事情都是有两面的,而金钱也不例外。那么金钱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呢?其实它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对于那些洁身自好,不慕金钱的人来说,金钱简直就是魔鬼。它会磨灭人的意志,令人深爱着它而不能自拔;而对于贪图富贵的人来说,金钱简直是最美的天使,不但能带来荣华富贵,还能带来荣耀和地位。世界上存在着这两种人,所以金钱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诠释。的确,有金钱未必不好,而没有金钱又未必会好,有句说的好:“金钱不是万能,而没有钱就万万不能。” 拿破仑曾拥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利、财富,但他却说:“我这一生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而海伦——有聋友哑又瞎,她却表示:“我发现生命是这样的美好。”这又是有金钱未必好,而没有金钱却也一样快乐。 所以,不同的人的眼中对金钱的看法并不同,而怎样才能正确运用、对待金钱呢?必须要有智慧的人才能正确对待。 钱能做什么?钱不能做什么?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钱能买来奉献,却买不来信赖。所以凡事都不能勉强,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对于金钱,我们得学会运用。王延江,他是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对钱有两论:一是“人活着没钱不行”,拥有百万之富,单却简单朴素。二是“人不能为钱而活”,他把钱看的比棉花还轻,他对穷人慷慨相助,把钱都拿出来,把村变成了一个亿元村。多么伟大的人啊! 对于金钱,我们得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财富,而不义之财终被夺,靠非法经营,非法手段赚钱,决不会有好下场。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境界和智慧更上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