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痘是禽类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禽痘病毒属的多个成员。各种病毒间既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又有抗原性和免疫学上的一定区别。各种病毒对本种动物致病率较强。禽痘中以鸡痘最为常见,其次是鸽痘、火鸡痘、鹌鹑痘和金丝雀痘。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鸡的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形成疣状结节,有些病例在口腔、咽喉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
(1)预防接种
平时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可于春秋两季接种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
(2)治疗
鸡群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病鸡,病重者淘汰,鸡舍严格消毒,未发病者紧急预防接种。病鸡的痘疹一般不需治疗,必要用镊子小心剥离,伤口涂碘酊。黏膜上的假膜小心剥离开,用碘甘油涂搽。眼部损害的可用2%硼酸水冲洗,再滴一两滴蛋白银或氯霉素眼药水。
(3)平时的防控
除局部治疗外,可投服抗生素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减少发病。
据报道,用六应丸治疗黏膜型鸡痘,每羽1~3粒,每日3次,效果良好(见《中兽医学杂志》198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