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食盐是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更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
作为调味料,盐被誉为“百味之首”,好多菜都是无盐不起味。
除了调味,食盐(化学成分是“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是人体极其重要的两种元素,能维持体内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保持神经和肌肉的应激性、参与胃酸的生成并增进食欲,在维持生理机能方面不可或缺。
一个正常人的体内,大约需要保持100克左右的钠。人通过出汗、排尿,会不断排泄掉一部分钠,因此,人每天还必须补入一部分盐。
一旦补充不足,人体含钠量下降 ,就会出现疲乏、倦怠、眩晕,甚至在直立时可发生昏厥、厌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脉细弱,严重时有肌肉挛痛、阵挛性腹痛等一系列症状。
中医认为,食盐性味咸、寒,入胃、肾、大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燥、滋肾通便、止呕消炎等功能,真可谓“百病无不用之”。
盐摄入量增多,过多的钠离子会引起体内水分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上升。
盐摄入量增多,还会引起细胞水肿,使血管腔变窄,导致高血压。
盐摄入量增多,增加血管对儿茶酚胺类收缩血管因子的敏感性,增高血压。
盐摄入量增多,易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也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又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大量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与脑卒中、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相关。
据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每年约165万人因吃盐过多引发心血管疾病致死!
现代研究也证明,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而人体约95%的盐分是以尿液形式,经过肾脏排出体外的。
过量的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若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水肿,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肾脏负担。
此外,盐过量会使得尿液中的蛋白质升高,而这尿蛋白升高正是肾脏功能受到损害的危险信号!
早在2600年前,《黄帝内经》就有“咸入肾”、“咸者,脉弦也”的论断,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盐摄入不当,对肾脏、心血管会有影响。
唐代孙思邈也讲过,水肿病要“断盐”、“限额盐”。
钠是食盐中的主要成分,而人体钠的排出机制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肾脏没排泄1000毫克的钠(月克盐),大约耗损26毫克钙,也就是说人体摄入的钠越多,排掉的钠就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
当外来钙质供应不足时,骨骼就会释放钙质,补充血液和细胞中的钙质,结果引起骨骼密度下降,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食盐是构成胃液的基本物质。胃液以盐酸为主,它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化为胃蛋白酶去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盐酸还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并能起到抑制和杀死食品中有害细菌的作用。
可当食盐摄入量过高,导致胃液的氯离子增多时,会使胃酸浓度升高,高浓度的胃酸会腐蚀胃粘膜,进而诱发各种胃病。
据伦敦大学调查发现,2010年,英国胃癌患者约有1/4的人与日常的高盐饮食相关。
英国呼吸疾患专家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食盐不仅会诱发高血压,而且能加重哮喘。研究人员指出,高敏感的支气管平滑肌对钠可渗透,钠对支气管收缩的作用与它对血压的作用基本类似。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着“咸走肾,喘嗽、水肿、消渴者,盐为大忌”。因此,哮喘病人忌食盐过多。
身体中过多的盐会改变身体制造和代谢脂肪的“习惯”。
有研究表明,高盐的饮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而过量的胰岛素会让你的身体认为,目前的糖分储备不足,造成的结果就是,身体按照胰岛素的指示继续储备糖分,而这些多余的糖分则会被身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那么体重可想而知也会跟着增长。
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的研究成果显示,“吃太咸可能也是导致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每天多吃1克盐,都会增加人的肥胖风险。
食物中盐含量一览表(部分)
日摄盐量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