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黄疸一病,据病因和症象特点又分为酒疸、谷疸、女劳疸、黑疸等,其病机则认为多与脾胃湿热有关,主张以清热利湿为治疗原则。而偏于热者以清热为主,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偏于湿者以利尿为主,用五苓散;湿热并重者则清利湿热,用茵陈五苓一类药剂。用利尿法治疗湿胜小便不利的黄疸当首推仲景。他说;“诸病黄疸,但利其小便。”这类治法较现代医学之用汞类峻剂显然有优越之处,疗效亦较佳,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一语明示湿热虽为黄疸的基本病理因素,但黄疸与湿邪的关系最为密切,湿为阴邪,致病易阻遏气机、伤人阳气。脾体湿故喜燥恶湿,湿邪最伤脾阳,故黄疸病证的病理属性与脾阳盛衰密切相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则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则为阴黄。患者感湿邪伤脾阳,或过食生冷,或长期过量饮酒,复感寒邪直伤脾胃,既病脾虚,又病湿浊或湿热,加之久用苦寒,必伤阳气,故脾阳虚兼湿浊或湿热为阳阴黄病机。谢谢
黄家的病因在于湿
104 浏览 2 回答
150 浏览 3 回答
300 浏览 5 回答
143 浏览 3 回答
358 浏览 3 回答
353 浏览 2 回答
91 浏览 3 回答
309 浏览 4 回答
115 浏览 2 回答
84 浏览 2 回答
271 浏览 4 回答
176 浏览 3 回答
246 浏览 3 回答
180 浏览 2 回答
343 浏览 2 回答
222 浏览 4 回答
342 浏览 4 回答
236 浏览 5 回答
87 浏览 3 回答
112 浏览 5 回答
352 浏览 7 回答
118 浏览 4 回答
117 浏览 2 回答
202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