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急性、发热、败血为特征,牛易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多雨季节和洪泛地区最易发生。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炭疽杆菌。菌体粗大,为革兰氏阳性菌,呈长链或短链状排列,菌体两端平齐,呈竹节状。
牛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外伤、黏膜或昆虫叮咬等多种途径感染,但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由消化道侵入感染。在发生过炭疽的地区,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可以生存数月至数年。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天然孔道流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病菌,是危险的传染源,因此本病的尸体应严禁焚烧或深埋,禁止剖检,必要时应严密消毒后进行尸检。
症状
潜伏期1~3天,有的长达14天。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最急性
病畜突然倒地,像抽风一样昏迷不醒,呼吸困难,从嘴和鼻流出泡沫,有时泡沫带血,可视黏膜蓝紫色,天然孔道流出煤焦油样血液,舌头变成黑紫色,常在1小时左右死亡。最急性型炭疽多见于流行初期。
(2)急性
病牛发热,体温升高到40~42℃,并伴发寒战、食欲减退,最后出现瘤胃臌气,反刍停止,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带血,或伴有腹痛症状。尿暗黄色,有时混有血液。可视黏膜呈蓝紫色,间有小出血点,呼吸极度困难。一般1~2天死亡,死亡率可达80%。
(3)亚急性
病牛症状与急性相似,仅病情缓和些,往往在其颈下、胸前、肩胛、腹下、等处发生肿胀,初期硬固有热痛,逐渐变冷而无痛感。
(4)慢性型
为数甚少,仅表现进行性消瘦,并长达2~3个月。
诊断及治疗
为防止尸体内的炭疽杆菌形成芽孢,污染土壤形成永久性疫源地,在一般情况下对炭疽病牛禁止解剖,故确诊应以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诊断为基础。病牛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尸僵不全,天然孔出血,血液不易凝固,呈煤焦油样,皮下及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脾脏明显肿大、松软,呈黑红色。
治疗可用以下方法:
(1)牛每次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100~250毫升。
(2)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青霉素100万~300万国际单位,每日注射4次,连用3天可见效。
(3)如能结合用抗炭疽血清效果更好。也可选用其他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预防措施
(1)炭疽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在体外形成芽孢,在形成芽孢前抵抗力不强,一般的常用消毒药都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在腐败环境中很快死亡;形成芽孢后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中能存活数十年,在皮毛和水中能存活4~5年,煮沸需15~25分钟才能杀死,但碘溶液、过氧乙酸、高锰酸钾及漂白粉对芽孢的杀伤力较强,所以临床上常用10%漂白粉、碘溶液、过氧乙酸作为消毒剂。
(2)炭疽常发地区在春季或秋季要进行预防注射,可用炭疽芽孢Ⅱ号苗,大小牛一律皮下注射1毫升或皮内注射毫升。注射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一年。
(3)可用无毒炭疽芽孢苗,一岁以上牛皮下注射1毫升,1岁以下小牛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一年。
(4)发生炭疽后要立即封锁,禁止家畜外运、外出,禁止畜产品运出,严禁解剖炭疽和可疑炭疽病尸,尸体要深埋,最好焚毁。疫点内的牛先用青霉素预防,7天后再接种炭疽芽孢苗。疫区周围的健康牛也要紧急接种炭疽芽孢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