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起,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日益高涨。对于民歌的传承方式也有各种各样的探讨与措施。改编民歌其实就是作曲家对于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方式。这种对于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在当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传承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让不为人知的民间歌曲或者民歌元素借着现代作曲家的智慧重新融入到当下的音乐文化建设中,而不是静止的停留在图书馆或者流落在民间。 中国民歌浩如烟海,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基因库,民歌被千秋万代传唱,不仅仅是因为民歌本身的生命力,也是由于一代代的知识分子以及艺术家对于其不断的输入文化养份。而这种输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民歌的改编。改编民歌与原生民歌在艺术性上各有千秋,但是,改编民歌的表现力往往要胜于原生民歌。学者们努力的搜集、整理、记录、分析以及改编民歌,其目的在于将之作为创作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新音乐”的基础,这种对“新音乐”的渴望是百年中国音乐界的一个历史命题,如同“宿命”般至今犹存。[1] 近年来,改编民歌中比较成功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即王志信改编的《兰花花》。《兰花花》原民歌虽广为流传,但曲调太简短,太平淡,相对单调,且音域窄,难以充分地表现歌曲内容的张力。作曲家王志信改编后的《蓝花花》,对原歌作了生动的发挥,赋予了新的内容。扩大了歌曲篇幅,从曲调的结构、旋律的丰富、节奏的变化、调式的转换、音域的扩展、张驰有致的力度速度、感情丰富的表情力等等,都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对原民歌的内涵有更深刻地渲染和表现,成为一首完整的、具有深厚技术技巧的、更具艺术魅力的、有一定难度的艺术歌曲,可以说它是民歌中的“咏叹调”。[2]传统民歌《蓝花花》的纯朴情感与改编后的《蓝花花》深刻表现有机地结合,成为一部艺术性更强的优秀作品。 一、改编《兰花花》的音乐审美特征 《兰花花》属于陕北信天游,是一种上、下句结构的山歌。具有陕北山歌的普遍特点,即节奏自由、柔美流畅、高亢有力,且以分节歌的形式多次反复,同时语言简练、生动,感情纯朴、真挚。八段歌词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正是因为故事的叙事性和完整性,才给改编提供了张力和可能。词中的兰花花是陕北固临县临镇某村有女子,长得很美,被地主周家娶去,也不满意,后和别的男子恋爱。这首民歌的歌词共有十七段,内容与民间传说大体相同,但在舞台上演出时,只保留其主要段落,一般为五六段。舞台演出是将叙事性与抒情性融为一体,大大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新编《兰花花》是作曲家王志信在不失原民歌风格的基础上,保持了原曲的旋律骨干,在曲式结构、调性布局、人声音域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发展。改编曲在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扩充,曲式结构扩充为A+B(a+b+c)+ A",由于改编后的作品张力大,表现的更为深刻、细腻、完善,从而对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A段基本保留了原民歌的旋律特点,主音la与其上下四度的音程跳进la-re形成了西北民歌特有的高亢、明亮的音乐风格,节奏保留了陕北民歌特有的强起、方整的特点。在A段的“蓝线线”、“蓝格英英”、“蓝花花”等字上巧妙地加上装饰音,更好地抒发了对蓝花花这位远近闻名的美丽少女的赞美,民歌韵味也显得愈发浓厚,改变后的曲调与原曲相比较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 (改编) (原曲) 改编后的B段是音乐发展变化的重点段落,犹如交响乐中的呈示部。将A段的美好逐步带入一个悲剧性的痛苦深渊。这个段落由a、b、c三个小段落组成,分别叙述了兰花花在三种情景之下的不同的情绪体现,从而将事件的戏剧性发展过程与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a部分缓慢、悲伤地诉说了蓝花花被逼迫订亲,要强行抬进周家的不幸遭遇。后半段落节奏由慢渐快,加之两段旋律模进,形象地描绘出蓝花花仿佛被恶运步步逼近,将被抬进周家时惶恐不安的神态,对自己的情哥哥难以割舍的爱。作曲家继续在一些关键字如“说媒”“情哥哥”等上添加装饰音外,更为突出的是在前半部的订、大、迎字上,将陕北民歌特有的“苦音音阶”充分运用,进而更加深了蓝花花命运的凄惨、悲苦。其中重复的“撇下我的情哥哥”在演唱中一次比一次情绪失控,非常具有感染力。而原来的曲调不具有这样的张力和情感表现力度: (改编) (原曲) b段描述了蓝花花被强行抬进周家后,对形似枯槁的周家猴老子的僧恶,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与抗争,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个段落蓝花花的拼死反抗。作者借用了戏曲的跺板来营造出一种情绪激烈、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情景氛围,生动再现了一个美丽少女在不公正的命运面前所表现出的勇敢与真情。 c段运用了西北秦腔中摇板那富有特点的紧打慢唱的节奏,将蓝花花誓死不从,要逃出周家,割上性命也要见到自己的情哥哥的迫切心情极好地烘托出来: A"段犹如交响乐古奏鸣曲的再现部,在速度不断加快的三连音的推动下,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情感高潮。在“情哥哥哟”“说不完的话”等字上添加的装饰音衬托下,气势恢弘壮美,充分表达了蓝花花见到日思夜想的情哥哥时那激动不已的心情。虽然A"与A段的旋律基本相似,但A"段音乐情感更加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由强到弱的不断重复的结束句,显现出蓝花花仿佛投身在情哥哥怀中,被爱情的幸福所陶醉的神态。 二、改编《兰花花》的表演特征 中国民歌在进行改编时,有些重新编曲 ,有些将几首小曲连缀,有一些是将近关系调的曲子编曲在一起。也有一些只是改变原作品的速度,增加快慢对比。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改变伴奏方式和乐器,甚至加入乐电声。[3]但是,《兰花花》的改变将各种改编方法很好的结合运用。有原有的曲调,也有创作的旋律。节奏、力度、篇幅都有很大的变化 。 在演唱方面,改编民歌的演唱,作为民族声乐的一种形式,以其浓厚的民族性与时代内涵,不仅在声乐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传统音乐感受能力,提高其音乐修养,提高民族声乐技巧的运用方面。而且对于培养我国声乐学生了解、热爱我国民族音乐及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改编民歌与传统民歌的曲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演唱在发声、共鸣方面借鉴了西洋唱法,充分发挥了人声潜能的科学性,同时更好地继承了我国戏曲在用声、运气、运腔,以及咬字、吐字、收声、归韵等方面的优秀传统,从而使发声训练和我国语言紧密结合,对民族声乐的提高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改编民歌的这种创作方式,能够很好的影响当代歌曲的创作和传播,很大程度上丰富曲调的创作手法。同时,为作曲家提供了新的创作视野,为演唱家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改编曲《蓝花花》之所以被称为新时期民歌改编的典范,广受演唱者的青睐,成功之处还体现在为演唱者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艺术迎新和发挥的空间,使其无论在思想情感还是演唱技巧方面,通过该声乐作品均可以更好地展示演唱者的艺术功力。 首先 ,演唱的速度、节奏、情绪变化更加多样性、复杂化。这就要求表演者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都要很到位。否则吃力不讨好。由于原民歌结构为一段体,上下两句结构简单,演唱的速度、节奏、情绪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而改编曲《蓝花花》的曲式结构被改编为三段体后,演唱的节奏、速度、情绪在各个段落中均有较大的发展变化。开始A段的“中速、稍自由、激昂地,抒情地柔婉地唱出对蓝花花的赞美”到B段中的a的“缓慢、悲伤、渐快、慢而弱,描绘出一种哭咽的节奏和感情”,b段的“突快、愤怒、反抗的,表现蓝花花强烈的愤懑心情和向命运抗争的决心”,c段的“紧打慢唱、急迫地,突出了蓝花花强烈的反抗精神”,最后再到A"段的“开阔、无限激情、慢而弱”的细微复杂变化,使演唱者可以充分运用声音的力度强弱、音乐的明暗、结合演唱速度、节奏的各种变化,更加细腻深刻地刻画、体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故事发展中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把蓝花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充分地表达出来。[4] 其次 ,故事的戏剧矛盾更加突出,演唱更具艺术张力。改编曲《蓝花花》的曲式结构由一段体拓展为三段体,同时为一些西北戏曲音乐元素(如秦腔中的垛板、摇板)吸收融合进来,加之调性(G-C-G)转换,使得演唱者将略显平淡的故事情节重新演绎、描述得更中富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更加淋漓尽致地抒发人物内心复杂多变的思想情感,从而深层次揭示了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题,彰显作品卓而不群的艺术风貌。其强烈的艺术效果,更容易带给听从和观众一种听觉与视觉艺术上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第三,改编后提升了原作品的地域性和艺术性。改编的《蓝花花》在许多段落的旋律中,富有创造性地在很多关键字上添加了一些极富西北地域音乐特色的装饰音,使得演唱者得以更加传神地表现人物情感,并展现出一种浓郁的西部民歌风韵。另外,作曲家大胆运用现代作曲技术理论,在曲式结构、段落布局、润腔装饰等方面加以改进、创新,巧妙地将一些极富西北戏曲风韵的素材和西部民歌特有的吐字发声装饰音都吸收融合进来,从而使改编曲在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思想情感的深度挖掘、彰显故事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及艺术张力等方面,显示其卓尔不群的艺术修养放风格,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黄土高原上蓝花花这样一位美丽坚强、敢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追求自由幸福爱情的刚烈女性的风采,塑造了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现实和浪漫主义艺术精品。 结语 改编《兰花花》,不仅仅是由于这首作品的内在张力,更是由于根植于黄土地中的那种独特的民歌风情。改变民歌其实就是作曲家对于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方式。这种保护不会因为对于原生民歌的改编而失却隐匿在曲调中的那种古朴民风民情乡音乡情,只有这样,才会有歌不完的黄土情、唱不尽的《兰花花》。 注释 [1] 樊祖荫 赵晓楠:《20世纪汉族民歌研究》(二)《黄钟》2005第2期 [2] 顾娜 :《老歌新唱――王志信的民歌新编》 音乐天地2008 [3] 郭伟萍 孙圣广:《当代新民歌的改编手法及特征简析》研究与探索 2008 [4] 施敏:《解析新编民歌兰花花及演唱》 2002年第3卷第2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关欣:辽宁省渤海大学 责任编辑:张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