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根结线虫病在长江流域以南普遍发生,北方保护地育苗栽培发生较重。主要发生在根部的须根和侧根上,受害根部肿起,形成不规则瘤状物,初为白色,后呈黄褐色至黑褐色。由于破坏了根系正常功能,使地上部植株生长衰弱,造成不同程度的矮小,严重时整株枯死。
病原
本病是由南方根结线虫引起,属植物寄生线虫。
发病规律
根结线虫常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3年。条件适宜,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土温25~30℃,土壤持水量40%左右,病原线虫发育快;10℃以下幼虫停止活动,55℃经10分钟死亡。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于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
凡易受根结线虫为害的蔬菜作物,如南瓜、黄瓜、胡萝卜等,不宜做加工番茄的前茬,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如春小麦、水稻、高粱等轮作。
(2)深翻。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厘米的表土层中,深翻土壤可减少为害。
(3)选用无线虫土育苗。
化学防治:土壤消毒,保护地育苗栽培利用7、8月份休闲时间将棚扣严一周,用高温杀死虫卵和成虫,或在冬季将棚内灌一次冻水,不扣膜,经2个月结冰冷冻,或每平方米用爱福丁(阿维菌素)乳油1毫升处理土壤,使用时将其用少量水稀释喷在地面,立即翻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