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各类评价活动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事项。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院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剑指“唯论文”和“SCI论文至上”等问题,旨在推动高校科研转向高质量发展。
其实,SCI不过是文献检索的一种工具,有其特定的筛选角度、逻辑和标准。只是被过度和扭曲使用了。
问题出在哪里?首先,科技财政投入有绩效审计的要求,需要绩效指标支撑。高校科研组织的“行政化”色彩较浓,推动相关工作也需要“抓手”。于是,在一部分高校,SCI论文成为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绩效的显示性指标,甚至变身为科研活动的“指挥棒”。
其次,改革开放后,在大多数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中,我国高校主要处于“跟跑”状态。
在学术水平和治理成熟度还不太高的时候,选择SCI论文之类的指标,既是“偷懒”的结果,也有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的现实考虑。毕竟,在特定发展阶段,将SCI论文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简单直观,便于理解和执行。
相对而言,“破”易“立”难。在评价体系已“破”未“立”之际,高校科研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做好“加减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