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得到课程《田吉顺·医学决策思维课》的学习笔记(其三)。在前两部分学习了如何发现问题和验证问题,接下来是最后一部分:解决问题。 限于有限的医学知识,很多时候患者并不能准确的描述自己的真实需求,而只能用自己想到的方案来代替描述自己的要求。而医生可以通过连续追问“为什么”并提供其他可选方案来识别患者的真实需求。 在《英国医学杂志》中有篇论文提到了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可以帮助患者做到知情,从而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以上5问其实代表5个看待问题的维度,可以迁移到生活中需要做选择的场景当中。例如考虑自己是不是要跳槽,你就可以问自己: 一、我真的要换工作吗?分析自己想跳槽的真正原因; 二/三、有什么风险或副作用?如跳槽期间社保断档,新工作的不确定性等; 四、在现在的公司里我还有更好地选择吗?考虑公司内部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职位,如果有自己应该如何去争取; 五、如果保持不动,我还有哪些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如果以上几个方面你都能考虑的比较清楚,那么答案即你的真实需求就已经被挖掘出来,做选择的时候也就不会太纠结。 限于客观条件, 医生无法满足所有需求 。对于医生来说,重要的是要让患者明白他的哪些需求没法满足,哪些可以满足,满足到什么程度。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沟通也是如此,例如客户对你提要求,你就可是试着从上面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有些需求满足对你并不好。 有些需求虽然可以被满足,但是对你并不好。这一点非常好理解,例如你可以熬夜刷手机玩游戏,但是这样的需求被满足显然会影响你的健康和第二天的工作状态。 找到了真实需求,就要“对症下药”了,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叫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把证据按照可靠程度从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 第四级:通过假说或者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最不靠谱; 第三级:个案报道、临床经验和专家意见,我们口口相传的一些治病经验看来没那么靠谱 第二级:通过一定样本量的临床试验获得的结论; 第一级:随机对照双盲临床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最靠谱。 对于同一个病,不同医生给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作为普通人应该听谁的呢?了解了循证医学,你只需要看这两个医生各自参考的证据是什么等级的。如果两个人参考的证据等级不同,那么就相信等级高的那个。 而如果两个人的证据等级都相同,比如,都是个人经验,那么这个时候,说明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听谁的差别都不大,这时的个体差异也许影响更大。 对于病人来说,每种治疗都有相应的风险和收益,医生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找准两者的最佳平衡点。医生制定方案的思路可以总结为一下四步: 第一、穷举, 穷举出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案。医学上的治疗方案分为三大类:外科治疗方案,通常是手术内科治疗方案,通常就是药物;期待治疗方案,就是不做干预,交给时间等待自愈。 第二、概率赋值, 对每种方案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概率赋值。也就是在优势和劣势两个维度下给备选方案打分,优选综合分高的。 第三、评价,评价病情的危急程度。 回归到日常生活中,也就是一件事的紧急程度。 第四、选定方案 。综合以上情况,并考虑病人情况和医疗条件得出最终方案。 我相信医生的实际的决策过程是很复杂的,学完这套课程,等面临复杂问题时,也许一时之间我们不会像医生那样能高效的启用这套思维模式,但起码我们有了解题思路,不至于陷入混乱的思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