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类笔记。对于文、理不同科目来说,做笔记的方式是不同的。
理科笔记应以错题及典型题为主,笔记以“解题”为中心;文科笔记应注重背景、概念、作用、影响等文字性内容,笔记以“记忆”为中心。而具体到某一科目时,笔记应分类整理。
例如,物理错题可按“力学、电学、电磁学、热力学、运动学、综合类”等类别整理;而历史笔记就可按照“时间”或“文化、经济、政治”等类别进行整理。
第二是巧用框架,尤其是文科科目。
要知道,笔记不单可以整合知识,更可以为孩子构建知识体系。近年来,题目越来越强调综合性,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记“框架图”类的笔记。
例如,学政治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国家法制建设部分进行一个大的归纳和总结。框架图类的笔记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比较,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这一点其实部分拿到理科也适用,有不少理科好的同学同样也会采用这样的记忆学习方法。
注意事项
一是字迹清晰。
不是所有孩子都字迹优美,但做到“字字清楚”,是一个学生该有的能力。
笔记不是打草本,字迹没那么好的孩子,可以在做笔记时慢一些,字与字间隔大一些。“慢”不仅可以让孩子思考自己在写什么,也可以间接提高孩子的书写水平。
二是不要做太多彩色笔记。
很多孩子做笔记,喜欢用各种颜色进行标注,帮助自己记忆。殊不知,太多颜色和标注,阅读笔记时反而困难。一般来说,做笔记时字不要超过3种颜色,彩色高亮不要超过2种。
以文字为主的笔记,彩色字也不要出现太多。当然,如果从头到尾用一种颜色的笔做笔记,重点内容要进行特殊标记,如用下划线、三角符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