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给眼科护理带来风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眼科护理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心理变化、行为变化的基本方法,护士只有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眼科作为一个小科室,在许多护理同仁的眼中,是一个具有这些特点的不起眼和不被重视的地方。1疾病只限于眼睛,患者95%以上可以自理;2病情很轻,不会危及生命;3工作量不大,用药简单,即使打针发药发生差错,也不会造成伤残或生命危险;4一般护理部都会将需要照顾的护士或能力相对较弱的护士配备给眼科。
1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要素
高度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精神,是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负责,是责任的延伸和升华。所以护理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才能有深入细微的工作作风,才能洞察到病情变化。
扎实的理论基础 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发现病情的等值,迅速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疼痛甚至抢救生命。
丰富的临床经验 把护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不仅会用视、听、触、哭等感觉得到病人病情的主观症状,而且要善于从病人的面部表情、眼神、体态以及言语行为的变化洞察病人的内心活动和躯体情况。
2 护理人员观察力的重要性
在大内科工作近20年调至眼科,刚开始也错误的认为眼科工作与大内、大外科相比要简单许多,但护理许多眼病并发其他科疾病的患者后,认为眼科病人潜在的危险非常多,需要护士不仅具备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重症患者不会在自己岗位发生生命危险。我科于2007年至2009年3年时间,共转出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共74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9例,汉族42名, *** 尔族28名, *** 2名,蒙古族2名。内科病历45例,年龄在21-84岁,平均年龄55岁。外科病历29例,年龄在8-86岁,平均年龄39岁。内科疾病中以糖尿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多见。
外科疾病以颅脑损伤多见,现将典型病历介绍如下:
病例1:患者男性,25岁,维族,以“左眼巩膜裂伤”收入我科,因酒后骑摩托车摔倒后导致左眼外伤,在当地医院做初步处理,行头颅CT无异常后送至我院急救中心,在我院再次行头颅CT仍未发现异常,平车推入我科,患者酒醉未醒,烦躁,颜面部及左眼外伤,行清创缝合,遵医嘱给予醒酒对症处理。次日,观察患者未见明显好转,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告知护士长,并通知主管医生,行头颅CT检查,结果回报:蛛网膜下腔出血,转至神经外科专科诊治。 病例2:患者女性,51岁,汉族,以“右眼急性视 *** 炎”收入我科,在询问病史时,患者主诉右眼视物不清,并伴有背部、腹部疼痛、腰部麻木,曾到乌市医科大就诊检查,未发现异常,未做治疗。次日晨12时,发现患者步态不稳,行走时需扶墙栏,有跌倒的危险,感到很意外,立即上前搀扶患者入病室,协助其上床休息,仔细询问,患者主诉:胸部以下麻木,感觉迟钝,右下肢较左下肢无力,感到患者可能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立即将心中疑问汇报给护士长,并通知值班医生,请专科医生会诊及检查,查体:胸四平面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张力减退,双下肢膝反射+++,双侧踝反射++,右侧Babinski+,左侧chardark征+-,考虑:多发性硬化病,建议立即转上级医院诊治。
在74例转出患者中,内科患者年龄偏大,外科患者青壮年居多,且多为酒醉驾车撞车或摔伤致颅脑损伤,病情较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3 讨论
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病人的先决条件,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的变化,精神状态的紊乱,排泄物的异常等,都能提示危重病人的状况。因此,通过护士对患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患者是否处于危机状态。并依靠仪器的帮助来提高观察的效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呼叫医生,并详细询问病史,监测生命体征,使患者得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尽早痊愈。
敏锐的观察力是现代护理人员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之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感是敏锐观察力的基础,只有在临床工作中注意病情观察,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具备较强的观察力,使护理人员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达到病情治愈甚至抢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孙慧玉.浅谈护士观察力的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护理研究杂志, 2010,51.
[2]陈静,闽南华.临床带教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75-476.
[3]陈维英.病情的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基础护理学,1995,103:196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安全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视窗,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护士是直接参与完成这些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竞争机制在各行各业的竞相出现,管理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做好眼科门诊护理工作,规范服务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确保以优质、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护理人员因素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著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5] 潘少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36.
[6] 陈晓梅,胥清容,杜沂岚.西南国防医药,~909.
随着医疗事业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而门诊护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门诊护理管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选择医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门诊护理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门诊护理管理特点及 措施 》
【摘 要】门诊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门诊护理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特别是现代化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还需要软件、硬件提升。综合医院门诊护理工作好坏关系着医院的发展,做好门诊护理管理是医院护理重中之重。只有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才能迎合医疗市场带来的冲击,能最大化为医院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关键词】门诊特点;护理措施;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04-7484(2014)03-01000-01
门诊质量工作好坏。还直接影响医院形象。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都选择在医院门诊治疗,把门诊作为疾病诊治最快捷,最方便的首选方式,患者不仅要求门诊医护人员尽快解除他们的病痛。同时也要求优质护理服务和高素质医护人员的关怀,重视门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医院门诊护理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并 总结 经验 进行分析,探索解决 方法 。
1 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岗位多,工作杂,综合医院门诊护理一般设有咨询服务台、挂号室,检验室、抽血室、门诊手术室、输液室、换药室、急救室、观察室等,其主要护理工作是为门诊患者提高供医疗咨询、注射、门诊治疗与护理等,同时还包括门诊与主要各科室之间的护理工作协调。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门诊病种多特点,由于门诊患者及陪伴家属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年龄段,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抵抗力较低者,有一般急慢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极易造成患者和健康人的交叉感染。
接待门诊数量多:综合医院门诊一般每天接待千人以上不同社会阶层的患者,门诊患者数量与护理质量之间存在矛盾。
诊疗时间短:门诊患者要求接诊快,检查详细,诊疗正确合理,存在患者数量与服务质量矛盾,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依靠医院医护人员。
应急变化多:门诊的人数病种疾病轻重缓急,难以预测,病人尽可能求不一,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临时调度的潜力和能力,以应急门诊的变化。
诊室多,门诊诊室几乎涉及所有临床科室,各科室派出的门诊医生流动变化较快,一次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是要求落实到提高护理质量上。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改善设施条件,装备新设备,合理布局,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改善于门诊服务质量要做好门诊导诊服务,简化就诊手续,合理安排。护士要不间断地保持与医生联系。
2 门诊护理工作存在问题
门诊工作的不稳定性:门诊就诊患者多、就诊环节多、患者流动性大、应诊时间短、候诊时间长,医务人员也相对不稳定。门诊护理管理具有分散性、繁杂性和不确定性。
门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一般:比如,有的护士在病区工作到一定年龄后,往往会被调整到门诊护理岗位,这部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参差不齐。
门诊护理人员缺乏新的服务观念:多年来形成的患者有求于医生、护士的观念仍然存在。特别是门诊护理人员往往是坐等患者,主动性服务欠缺,也很少考虑门诊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感受及心理需求,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门诊病人投诉增多:随着相应医疗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医疗过程逐渐透明化、规范化,患者感觉看病花钱就应该获得等值的医疗服务,患者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服务变为选择服务,而医务人员虽然了解相应的法规制度,但仍然重视不够,有时会忽视患者的权益,有的医疗服务还存在缺陷,导致门诊患者不满意,投诉事件增多。
3 门诊护理工作管理的措施
门诊管理者的素质要求: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护士长应关心、爱护、尊重护士,做护士的知心人。护士长的思想觉悟、业务技术、工作能力以及管理艺术都直接影响整个门诊的护理质量。因此,门诊护士长不仅应该是一个护士长,而且还应该是学术上的带头人、技术上的排头兵,同时,又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护、医护、护患关系及与兄弟科室、辅助科室、后勤供应、器械维修等系统的关系,使各方面均处于良性运转状态,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长必须胸怀坦荡,待人诚恳,知人善任,能妥善安排工作,充分利用人才资源,集思广益。
门诊护理工作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门诊护士需要极具爱心、细心、耐心,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作者,还应该是多元化角色,必须要苦练基本功,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完善护理技能,掌握运用各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精湛技能,要定期培训,组织学习,科室交流,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对每一名护士做公正认真的评价。门诊护士是医院护理的重要一环,是具体体现医院优质服务的窗口。目前正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门诊分诊护士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进取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从这一高度去认识,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树立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其能以热情、诚恳、宽容、积极的态度和端庄的仪表去接待患者,使患者感到亲切、信赖。
加强门诊制度建设:门诊部作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窗口,由于门诊就诊对象的特殊性,医院应从 规章制度 建设着手,先建章立制,制度上墙,流程明示,表示明确、清楚,要以 文化 创新为牵引,强化硬件设施,美化服务环境、优化流程管理,视患者为亲人,着力贯串医院“人性化服务”的主题。我们应该通过一些措施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让服务行为达标、服务规范达标、服务素质达标,使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能以敬业的奉献精神,全面改变门诊的服务流程,达到优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节,提高医院的服务品质和员工的服务素质,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方案,满足患者需求。
门诊护理服务措施:医疗体制的改革使提高了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希望值,患者不仅对医疗技术水平而且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帮助老人、重病号、孕妇、行动不便的患者挂号、交费、取药等一条龙服务;要求门诊导诊分诊护士掌握各科的专科知识、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常见化验单正常值与危机值;遇到前来咨询的患者,要做好健康宣教、咨询工作,同时提高分诊准确率。要掌握并熟悉医院专科专家的坐诊时间及特色专长,电话联系专家,指导需要看专家门诊的患者挂号,并保持诊室一医一患的就诊秩序,保证急诊患者的绿色通道通畅。
参考文献:
[1] 史承明,谈门诊护理管理措施 全科护理(727、728)
[2] 胡伟娟 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与护理管理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6期(168)
《 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探讨 》
【关键词】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体会
儿科门诊输液室是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场所,患儿及家长流动量大,患儿抵抗力较低,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对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护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儿科近三年通过开展整体护理,采取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等措施,既全面满足了患儿及家属的需求。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又大大降低了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率,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室常年输液量都在每天都在几百人次以上,其中 90%为儿科病人。由于婴幼儿口服用药的配合性差,治疗效果不满意,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但因为患儿对输液存在恐惧心理,怕痛,易动、易哭,往往不予配合,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有多年门诊输液室工作经验,总结了门诊儿科病人的几点输液护理管理体会,现 报告 如下:
控制医院感染措施
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对医护人员重点进行院感知识培训,熟悉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有效浓度,牢固树立医院感染防护意识,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监测制度、无菌技术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树立安全护理意识
检查待输入药物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药物有无沉淀、变色、浑浊、瓶身有无裂缝、是否做过敏实验及患儿的姓名、年龄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加强责任心,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合理选择静脉,尽量由远心端由细到粗的原则选择静脉穿刺部位,避开感染、神经、关节、受伤部位 。
特殊患者分室输液:为肠道疾病患者、发热患者单独设一间输液室。成人与 儿童 输液,采用分室输液方法,减少交叉感染发生,这对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
严格监测制度:我科规定.每个月对输液室空气、桌面、无菌液、无菌物品进行1次培养,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500个/m3。各类物品表现和护理人员手细菌总数不得>8个/cm2,各种消毒物品及消毒液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各种监测须有记录。
整体护理
护理评估:从患儿及其家属到达输液室起,护士就开始对患儿进行评估,如年龄、性别、诊断、病情、药物的剂量与年龄是否相符、药物有无配伍禁忌、血管情况、对输液治疗的心理反应。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对患儿接受穿刺的心理反应、照顾患儿的能力、经济状况、有无担心的问题及需求,以取得家属的配合。
环境准备:输液室要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设有紫外线灯,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输液室,以降低交叉感染。输液室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患儿游戏,墙壁有色彩鲜明的健康 教育 专栏,配备电视机,播放动画片,供患儿及家属消遣,分散其注意力。
物品准备:输液室要为家属及小儿提供相应的便民服务,如放置儿童玩具、24h供应开水、一次性纸杯、手纸、被子、针线盒、书报、意见本等,处处体现出方便病人的服务宗旨。
心理护理:护士以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接诊患儿,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关系。多数患儿对打针有夸大的想象,常常一见到护士阿姨就哭闹,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患儿特点,灵活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①淡化式心理干预:鼓励患儿勇敢,用其曾经经历过的疼痛来形容打针的疼痛程度;②转移式心理干预:在穿刺时问患儿的学习、生活、兴趣等;③趋利避害式心理干预:告诉患儿打针能治好疾病,接受打针治病的事实;④渐进式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患儿采用讲一示一做法;⑤鼓励式心理干预:穿刺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赞扬患儿;⑥重视首过效应:对第1次接受穿刺的患儿力求一针见血,避免负面影响。帮助家属正确认识小儿治疗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家属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家属配合治疗的语言、行为及时地予以赞扬和鼓励。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我院输液病人多而且小婴儿偏多,就诊时间短、门诊辅助检查少、流动快、观察时间少、住院床位有限。病情判断有出入(如颅内出血,占位性病变等),需要留观的病人,如发热抽搐、反复高热、腹泻脱水、轻度哮喘、新生儿、病因不明(如嗜睡、胸闷等)、专科病人(血液、先心病、遗传代谢病等)、发生输液药物过敏,门诊较重病人的后续治疗不完善,以上问题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要求巡视护士在早期识别重危病人,输液时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法,如电视媒介、 黑板报 、画报、健康教育处方、口头宣教等向家属传授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知识;交代输液的注意事项,讲解患儿所患疾病的病因、发展及治疗药物的特性等;根据不同季节的疾病特点,定期更换宣传栏宣教内容,内容侧重于宏观卫生知识和季节性常见病的预防;指导家属掌握一些急症病及常见病的护理,如感冒的预防、腹泻的喂养、发热的护理、气管异物的急救,惊厥的处理等。
2 结果
在儿科输液室应用整体护理的模式全面满足了患儿及家属的需求,有条不紊的输液秩序、一针见血的操作技能、耐心周全的心理护理、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科学的组织管理能缓解家属的焦虑心情,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和对病人的关爱之心。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加强了对门诊输液室的管理,树立了严谨的工作作风,有效地预防了交叉感染,杜绝了医源性交叉感染。使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率为零。
3 体会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解决病人问题为导向,满足病人需要为目的,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系统化的模式,其内涵即主动地、积极地、独立地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为病人提供精神上、文化上、情感上的服务[1]。儿科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开展整体护理,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能产生直接的影响。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1种主要传染病,其中经空气传播的就有14种,占首位[2]。儿科门诊输液室在人员持续不断流动的情况下,无法持续进行紫外线消毒,仅靠一天两次的紫外线消毒是不能保证空气质量。自然通风降低菌落数的效果较持久。我们采取上述有效的消毒管理措施和方法大大地降低了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启艾.整体护理的人文关怀叨.护理研究,2003,7(9):993―995.
[2] 廖耘,罗运波.医院空气中细菌分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82.
《 眼科门诊安全护理管理体会 》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安全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护士是直接参与完成这些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竞争机制在各行各业的竞相出现,管理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做好眼科门诊护理工作,规范服务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确保以优质、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护理人员因素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着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重视 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5] 潘少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36.
[6] 陈晓梅,胥清容,杜沂岚.西南国防医药,~909.
有关门诊护理管理论文推荐:
1. 浅谈门诊护理管理论文
2. 护理管理论文范文
3. 2016年门诊护理工作总结
4. 护理管理研究论文范文
5.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6. 有关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治疗角膜炎没有固定的药物,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角膜炎发生病因的药物。平时照镜子时看到眼睛的黑色部分为角膜,引起角膜炎的原因较多,常见如下:1、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常见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角膜炎,治疗首选局部滴用抗炎的眼药。如果局部滴用药物效果欠佳,也可以选择口服类抗炎药物进行相应治疗,但必须是对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有针对性进行治疗;2、免疫力低下:对于由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免疫性角膜炎,治疗一般首选免疫调节剂以及免疫抑制剂,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激素类眼药水进行治疗。对于一些反复迁延不愈的免疫性角膜炎,也可以口服一些激素进行长期的抗炎治疗。
角膜移植病人一般在术后2~3周即出院。所以,病人出院后还需继续用药治疗。 一、眼部用药 角膜移植术后病人眼部滴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及环胞霉素A等,需长达3个月。因此,首先要教会病人正确的点眼方法。点眼前要洗净双手,滴药时不要用力压迫眼球,眼药瓶不要接触眼球,更不能接触角膜。滴眼药要按时,每次每眼滴1~2滴,滴药后闭目平卧10min,并用手指压迫泪囊区,以防药液自泪道吸收。眼药水要注意保存在适当阴凉避光处,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5天,使用前如发现药液有变色、沉淀等现象,即弃掉不用。过去我们曾遇到过4例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透明出院的病人,因出院后眼药水污染,点眼时又损伤角膜片而感染,最终植片混浊。 二、全身用药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为防止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一般角膜移植术后病人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需1个月,部分受体角膜条件差的病人用药时间更长。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多,用药时间、方法和剂量要严重按医嘱执行,不能随意加减,更不能随意停药,以防激素反跳等不良反应。应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要特别注意观察血象的变化,要定期在当地医院或来院行白细胞计数检查。我们观察的700例角膜移植术病人中,有2例因过量应用免疫抑制剂而致白细胞下降,最低的1例发现时白细胞数已降至×109/L,病人出现牙龈及皮肤粘膜出血,肾功能异常,后经全力抢救而康复。另外,长期应用鱼肝油的病人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来院检查,防止维生素A中毒。同时,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人,应注意有无低血钾症状及消化道反应。 三、病情观察 1.免疫排斥反应: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的免疫排斥反应问题是导致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观察了741眼角膜移植术后的病人,免疫排斥发生率占,且大部分发生在术后3~6个月,个别术后5年以后仍有发生。排斥类型以内皮型为主。临床上发病突然,多与饮酒、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有关。大部分病例在发生后2~3天内可累及全角膜植片,有的病人因未及时得以控制而导致植片混浊。因此,病人出院时要详细向病人说明排斥反应发生的特征。如突然出现眼红、视物模糊等现象,应迅速来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还有部分碱烧伤行角膜移植术的病人,排斥反应发生的特点除充血外,是植片自溶。个别的病例因角膜片自溶,角膜前层组织脱落致植片变薄而暂时出现视物清晰的假象,病人误认为视力提高,放松警惕,未及时返回医院,最终导致植片自溶穿孔,眼内溶脱出,所以对于该类病人需特别注意。 2.缝线感染与原发病复发: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目前角膜移植术后拆线时间大都推移至术后6个月至1年,以保证角膜植片的安全愈合,减少术后散光。因此,病人出院眼部均带缝线,这就使缝线感染的产生成为可能。在我们观察的741眼中,术后有10例术眼缝线感染,占,且均发生在出院后半年之内。缝线感染的最初表现为眼部轻度磨感;滞留于植片分沁物,眼红,视力下降。所以嘱病人有以上感觉时,应及时复诊,争取早期控制,减少损害。 另外,对于原发病为单疱角膜炎或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人,出院时应特别嘱其注意原发病复发,因该类病人术后近期内,往往因局部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眼水而激活残存的病原体使原发病复发。 3.复诊:鉴于以上所述的多种原因,故出院时要求病人要按时复诊,尤其是术后早期,一般复诊时间不应超过2周,如有特殊情况随时复诊。 四、生活指导1.饮食问题:禁用烟酒,忌辛辣的食物,因辛辣食物可致血管扩张,眼部充血,常易引起排斥反应。另外,饮食易消化、营养丰富软的食物,忌用硬食,以防过度用力,使伤口裂开、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保护病人二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造成植片的前突。 3.眼部保护:角膜移植术后,由于角膜感觉神经切断,致植片的感觉暂时消失,同时神经对角膜的营养功能也消失。角膜神经愈合速度为1mm/月。一般植片大约在半年内才能完全恢复知觉,所以术后半年内要注意眼部的保护。由于角膜无血管的解剖学特点,致角膜愈合时间较一般组织延缓,据我们观察角膜完全的愈合时间为1年,当眼部受钝伤时,首先是吻合口裂开,所以术眼在较长时间内要防止外伤。注意不要揉眼,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眼部的清洁,必要时配带保护性眼镜。 4.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强光刺激:拆线前尽量少看电视,阅读时间不要超过1h,防止眼睛过度劳累,引起充血,发生排斥反应。 5.生育指导:角膜移植术后的病人,由于大量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该类药物均有抑制组织生长及致畸胎的副作用,如在用药时间或停药短期内妊娠,胎儿畸形及胎儿死亡率比正常孕妇高,所以在用药期间或停药后短期内不宜生育。 6.防止全身感染:因大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都受到抑制,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合并感染,病人出院后要避免和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接触,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必要时带口罩,防止呼吸道感染。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感染。避免皮肤损伤,防止皮肤感染。 总之,角膜移植术是眼科的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且手术后并发症较多,用药时间较长,故应做好术后的护理,尤其是出院的指导更为重要。做好以上工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角膜一般分为五层,从外到里分别为: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层。
其中上皮层和后弹力层损伤后可以再生,其他层不能再生。
如果角膜损伤位置较浅,没有超过上皮层,那就能修复如初。如果更深些,修复后会形成白色的瘢痕,瘢痕位于瞳孔区就会影响视力。
扩展资料:
1)上皮层:角膜上皮厚50~100μm,由5~6层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整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
上皮细胞层主要由3种细胞组成:基底细胞(basal cells)、翼状细胞(wing cells)和表层细胞(superficial cells)。上皮层细胞再生能力很强,临床上所见的角膜上皮损伤24小时内即可再生。
2)前弹力层:该层为位于上皮下的一层透明无细胞结构的均质膜,厚度为8~14μm,由胶原和基质组成。它对外伤和感染具有相当强的抵抗力,损伤后不能再生而由瘢痕组织取代。
3)基质层:又称为实质层,为角膜的主要部分,占角膜厚度的90%。由胶原纤维、角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构成。该层损伤后不能再生,被混浊的瘢痕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位于角膜实质层后的一层基底膜,由内皮细胞分泌产生,厚度为8~10μm.该层很容易与相邻的基质层和内皮细胞层分离,损伤后可以再生。
5)内皮细胞层:由覆盖后弹力层后表面的单层多边形细胞构成,为一单层的六角形细胞,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内皮细胞层损伤后,缺损区由邻近的内皮细胞增大、扩展和移行滑动填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角膜外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眼角膜
296 浏览 2 回答
116 浏览 5 回答
350 浏览 5 回答
90 浏览 4 回答
88 浏览 2 回答
200 浏览 5 回答
261 浏览 5 回答
111 浏览 5 回答
96 浏览 8 回答
286 浏览 4 回答
219 浏览 3 回答
197 浏览 6 回答
223 浏览 2 回答
341 浏览 5 回答
261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