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时,我们采用浮针疗法时,使用传统针灸针具———毫针,用毫针作为浮针疗法的工具,在治疗部位较小、病痛较轻的疾病时效果快捷,疗效也比较确切,但下列的一些因素促使了我们下决心改变针具:(1)在病变部位大或深时,用毫针作工具的浮针疗法效果不明显,常常需要多个毫针,甚至多针效亦不彰。(2)因为浮针疗法需要长时间留针,由金属制成的毫针留置于体内常常会因为移动等因素造成疼痛,或刺破血管等组织。(3)金属针留置于体内,会在病人心理上造成强大负担。(4)据我们观察,浮针疗法的疗效与针具的粗细有密切关系。(5)在用毫针作为浮针疗法器具的时候,很多病人担心把金属针留置体内会造成自己在家里无法处理的后果,因此宁可浪费时间,等候医生下班前才取针。这样既耗费了医生的时间,也不利于科室空间的利用。由于上述的各种情况促使我们发明浮针针具(简称浮针),也就是现在的软套管针。虽然,现在看起来浮针没有什么奇妙的,但当时却是花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经过了几个步骤才有了这个小发明:(1)首先我们想到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目的。(2)化学方法也可考虑。(3)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注射一定量的液体(如葡萄糖注射液)最后,我们想到了复合的办法:主要结构为软套管和套于其中的不锈钢针芯,前者有较好的柔软度, 而后者有足够的刚性和硬度。在200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