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年9月14日,巴甫洛夫生于俄国中部的梁赞镇。他的父亲是一个穷教区的牧师,收入微薄,家境艰难。为维持这个多子女的家庭生活,父亲除公务外,还从事田间劳动,母亲除料理家务外,也时常外出为富裕人家当佣人。在这个生活窘迫的家庭里,巴甫洛夫自幼受到父母良好品德的熏陶。父亲为人正直,性格开朗。尽管家庭经济拮据,他也经常挤出一些钱来,买些书报杂志,勤于读书。巴甫洛夫在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亲。巴甫洛夫在成为著名科学家后,还经常怀着感激的心情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来。由于自幼经常帮助父母劳动,这使他养成了爱好劳动的习惯,这种习惯同样使巴甫洛夫终生受益,他之所以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保持了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与他的这种爱好劳动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年,巴甫洛夫中学尚未毕业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彼得堡大学生理学部,开始了大学生活。
年,巴甫洛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大学并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学位。齐昂教授早已注意到这位才华出众的青年学生,在巴甫洛夫毕业后,齐昂教授即聘请他到自己主持的外科医学院生理教研室任助教。巴甫洛夫愉快地接受了聘书,同时,继续在外科医学院三年级学习,以扩展他的知识领域。
年,巴甫洛夫转入外科医学院兽医部生理实验室任实验员,开始进行血液循环生理学的研究工作。1877年,巴甫洛夫自费去德国进修一年。回国后,接受了俄国著名医学家彼?鲍特金教授的邀请,在他的诊所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工作。1936年2月27日,这位伟大的生理学家因患肺炎停止了呼吸。
历史业绩年,巴甫洛夫在积累了关于心脏离心神经研究的大量资料基础上,写出了《论心脏的离心神经》这一博士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1884年,他任彼得堡大学生理学讲师,在1884~1886年间,他先后去了德国和奥地利的数个地方,在一些著名的实验室里进行考察和研究工作。回国后,继续进行他的创造性研究。1888年,他发现了支配胰腺的分泌神经,但这个发现直到20年后才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他完成了著名的假饲(即让狗吃东西,但吃的东西未进入胃之前就用导管放掉,以此获得纯静的胃液)实验,为他日后在消化系统生理学的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1891年起,巴甫洛夫兼任新成立的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学部主任,组织与领导生理学的研究工作。在这里,巴甫洛夫一直工作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巴甫洛夫在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重要研究工作以及大部分的条件反射实验工作,都是在这个研究所进行的。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收在1897年出版的《关于主要消化腺工作讲义》一书中。这部著作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瞩目,成了生理学研究的指南著作。自此,巴甫洛夫及其实验室在国内外声誉鹊起,不少学者宁愿毫无报酬地要求到他的实验室工作。在以后不同的时期里,先后有300多位生理学家和医学家在他主持的研究中心工作。
自1904年起,到他去世前30余年间,巴甫洛夫转向大脑皮层的生理研究。1917年他开始整理并撰写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于1927年正式出版《大脑两半球工作讲义》这一不朽名著。此书被各国竟相译介,1949年被译成中文。
年,十月革命爆发,巴甫洛夫热诚支持革命。尽管在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里,国家经济上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他的实验室经常停水、停电,实验动物因缺少饲料而不断死去,但他理解国家的暂时困难,仍然一如既往地以顽强的毅力继续进行他的研究工作。1921年1月24日,列宁亲自签署了人民委员会的一项决议,旨在为保证巴甫洛夫和他的同事顺利进行研究工作提供最好的研究条件。1923年巴甫洛夫在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出版了《二十年来对动物进行高级神经活动的客观研究的实验》这一著作,这是巴甫洛夫几十年辛勤研究心血的结晶,同时也体现了以列宁为首的革命政权对一位人民科学家的爱护和支持。
年,在巴甫洛夫75岁寿辰时,苏联科学院建立了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生理学实验室。1929年在庆祝他80寿辰时,在列宁格勒附近建立了一座命名为巴甫洛夫村的世界闻名的生理学研究中心,在这个研究中心里装备了他梦寐以求的研究条件反射的专门实验室——隔离塔及实验动物的饲养室等设施,巴甫洛夫非常感激党和人们对他的关心,1935年,在他86岁高龄时,他还希望自己活得再长一点能为国家的科学工作再尽一份力。同年8月,他以“全世界生物学界元老”的身份主持了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生理学大会。
巴甫洛夫是俄国最负盛名的生理学家,他在血液循环生理学、消化系统生理学及高级神经生理学等领域为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04年,他因在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开拓性研究成就,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是俄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生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