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医学疼痛医学 (Painclinic)是与神经内科学、麻醉学、放射介入治疗学、骨科学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疼痛医学与相邻学科治疗“疼痛”既相互配合 ,又有明确区别分工。比如 ,麻醉科以手术中止痛和治疗急性疼痛为主 ;西医骨科主要以手术治疗骨损伤 ,中医骨科则是以手法治疗为主 ;神经科和肿瘤科主要以药物 ;康复理疗科则以物理方法为主。疼痛本身就是疾病据统计 ,大约 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 ,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疼痛患者。每 3个门诊病人中 ,就有 2个是伴有各种疼痛病症或症状的病人 ,多数疼痛患者均经过不止一个专科的诊断或治疗。 2002年 7月完成的我国六城市慢性疼痛调查发现 ,仅在短短一个月内 ,六个城市中到医院就诊的慢性疼痛患者多达 万人。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教授介绍 ,疼痛已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慢性顽固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癌症痛等 ;还有一些偏头疼、腰背痛、关节痛等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 ,也会由局部长期的普通疼痛 ,变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性疼痛 ,变得非常剧烈 ,成为难治的疼痛病。消除疼痛就是治“本”疼痛医学的治疗手段已从单纯药物治疗 ,转向多学科治疗 ,其中影像学介入微创性神经治疗方法效果比较突出。其确切表述应为“影像学和电生理引导介入微创神经外科” ,即参照靶区电生理反应、在X线透视或CT引导下行选择性、毁损性神经阻滞或精确病灶治疗 ,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或解除对神经的压迫。该技术使许多原来药物不能缓解的顽固性疼痛得到缓解或消除 ;过去需要在颅内进行有创治疗的卒中后疼痛、中枢性疼痛等 ,现在不做开颅手术疼痛就能解除。不仅是顽固性神经痛、癌性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幻肢痛等疼痛性疾病 ,还有一些无痛的神经疾病 ,如面肌或眼肌痉挛、麻痹 ,眩晕 ,耳鸣 ,过敏性鼻炎 ,视网膜血管闭塞症 ,顽固性嗝逆 ,心绞痛 ,脑血管痉挛 ,血栓 ,梗塞 ,末梢血管疾患 ,高血压 ,甲亢 ,月经失调等 ,也可以通过神经刺激或阻滞加以治疗。我国疼痛专科尚未正式列入医疗建制 ,医生不了解疼痛医学的现象也不少见 ,不少人还停留在“疼痛只是一种症状”的旧观念上 ,每遇到不明病因的疼痛 ,很少想到请疼痛科会诊。当然 ,由于我国多数治疗手段仍是镇痛药物加传统的按摩、牵引、热敷、针刺等 ,能直接针对慢性顽固性疼痛的“病根”进行治疗的还不多 ,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还没能广泛应用 ,致使疼痛医学的独到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全国数万家医院中 ,真正按现代疼痛医学理论和技术装备的疼痛科、疼痛病房还不普遍。这就难怪有不少人误解治疗疼痛只是“治标不治本” ,“不解决问题”。其实 ,慢性顽固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 ,能解除他 (她 )们的疼痛 ,当然就是治了“本”。